文|睿評
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按理說,市級高考狀元基本也都是清華北大隨便挑的主。
但是在江蘇的高考模式下,卻未必。
省狀元上不了清華這種事,概率其實很低。
低到可能壓根就沒人會想過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但是今年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卻實實在在地因為有一科選修課等級為B+,而無緣諸多名校。
作為在高考中自主性較強的省份之一,江蘇省的高考模式與其他地區有著較大的差異。
計入總分的,只有語數外三科。
而選修課,則從A+到D,依次歸為6個檔。
也就是說,各高校對於江蘇考生的錄取,是進行兩道篩選的。
總分過線後,還得看選修課程是否達到錄取檔次。
白湘菱430的總成績固然亮眼,但是兩門選修課程卻有一門只達到了B+。
而諸如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名校,則要求選修課必須為「雙A」以上。
所以按照招考條件來說的話,白湘菱無緣這些名校雖然十分可惜,但也確實沒達到入校標準。
這些天,圍繞著究竟是否該為白湘菱「破格錄取」的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很多人認為,白湘菱既然是狀元,那就一定有異於常人之處。
僅僅是因為選修課未完全達標就失去了讀名校的機會,實在太過於可惜。
總之,應該為狀元「破例」。
不過清華和北大很快就對此作出了婉拒的回應。
而諸如浙大等頂尖院校,也紛紛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一時間,「過於刻板」、「不敢破格錄取人才」的呼聲喧囂塵上。
但事實上,如果真的破格錄取了白湘菱,不僅不見得代表「靈活」,反而可能會引起更大的爭議。
畢竟省狀元,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名次的問題。
所謂「特事特辦」,並不能僅僅因為一個名次而盡顯其「特殊」之處。
於情於理,似乎都不太足以服眾。
而且破格錄取的話,那可能又會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
因為我們雖然無比希望狀元有個更好的進修機會,但同時也不應該去剝奪掙扎在分數線左右的學生讀名校的機會。
而且,如果這個「例」可以這麼輕易地被「破」,那將來還要不要破例,還要不要破更多的例?
這不僅僅是幾所頂尖名校的事。
傳導到各級院校,亦是如此。
如果紛紛破例,那麼本就清晰的考評標準,又會不會在各路聲援下變得模糊呢?
我想會。
而這份模糊,則是對整個江蘇考生的不公平。
全省第一不能上頂尖名校,這固然遺憾。
但是對白湘菱拋出橄欖枝的其他名校,也不在少數。
像北師大、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完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完全足以彌補遺憾。
不過,白湘菱的選擇可能有點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昨天,白湘菱的母親向媒體透露了女兒選擇申請的學校是香港大學。
正當網友還沒來得及反應時,今天香港大學就向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書。
而且,她還獲得了香港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也就是大約每年23萬港幣。
論國際排名的話,香港大學名次不低。
加上全額獎學金的加持,或許這將為她不算特別完美的高考歷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無論如何,白湘菱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
而這次飽受爭議的江蘇高考模式,也將成為歷史。
今後,雖然不太可能再會有狀元考不上清北的這種事出現。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既然我們對狀元寄予厚望,也要明白偏科或臨場發揮問題,也是承擔狀元之重所不可忽視的因素。
沒能考入心儀的清北,對於白湘菱是遺憾的。
但是新的徵程,同樣值得期待。
與其再為她鳴不平,或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期待狀元的歸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