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複合型生態廊道,將會建成什麼樣?

2021-01-21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近日,我省發布了《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

先來看看生態保護的網紅代表——黃河灘地公園

提起黃河,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最近非常火的網紅打卡地——黃河灘地公園。

冬日裡的黃河灘地公園,藍黃相間的觀光步道貫穿在泛黃秋葉中,極度寒潮下湖面結了一層薄冰,湖邊蘆葦搖曳,遠處是靜默遼闊的母親河黃河,多了蕭瑟少了豔麗。

該公園西起江山路,東至花園口黃河大橋,北到黃河南岸,南到目前在建的S312,因為靠近黃河,區域較大,大堤以內35平方公裡,總面積44平方公裡,相當於147個人民公園,是一處體現黃河自然風光的郊野公園,也是鄭州市最大的公園。

據黃河灘地公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趙紅勳介紹,灘地公園是由北京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俞孔堅負責設計,總體設計理念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

提起以前的黃河邊,相信鄭州市民都記憶猶新,晴天一腳灰,雨天一腳泥,大部分都是土路,農家樂、採摘園、飼料廠、化肥廠、家具廠隱藏在灘區深處,無所不在,十分混亂。

據趙紅勳介紹,從2016年開始,鄭州市開始整治黃河灘區,拆除違建,規範建設,經過5年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黃河灘地公園。以後園區內將保留採摘園,同時為遊客製作採摘地圖,設置平臺公司方便遊客購買水果。此外,還會建驛站、餐飲和停車場。

惠濟區被市民親切地稱為鄭州後花園,黃河灘地公園作為鄭州後花園的功能綠肺,未來將通過大數據來決定進入人次和車次,保證對灘地公園的保護,而且將融入智慧文旅項目,將其打造成智慧景區。

鄭州將建1200平方公裡發展核心示範區 核心起步區74%在惠濟區

其實,黃河灘地公園只是落實黃河流域國家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在鄭州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以來,鄭州市委市政府謀劃了落實黃河國家戰略1200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和210平方公裡的核心起步區,核心起步區中的156平方公裡都在惠濟區,佔據了核心起步區面積的74%以上。

目前,核心起步區「兩城三園四地標」建設正穩步推進,兩城即滎澤古城、運河新城;三園即黃河文化公園、汴河遺址公園和黃河灘地公園;四地標即黃河樓、《天下黃河》演藝綜合體、黃河國家博物館和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除黃河樓和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外其他項目全部在惠濟轄區。

「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有何具體要求?

《建議》明確指出,要以沿黃複合型生態廊道建設為牽引,實施黃河幹支流生態廊道、溼地公園、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加快推動國土綠化、水土保持、礦山整治,深入開展「清四亂」行動,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防洪減災、河道綜合治理、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發揮小浪底水庫防洪減淤功能,加快推進貫孟堤擴建、溫孟灘防護堤加固、北金堤蓄滯洪區綜合治理等重大項目,開展黃河鄭州河段堤防剛性防護試點,推進桃花峪水庫前期工作,守住水災害防禦底線。

堅持量水而行、節水為重,開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鄉節水降損三大行動。制定黃河流域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高耗水、高汙染、高風險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相關焦點

  • 沿黃快速公路、生態大道、生態廊道等項目建設
    因地理位置優勢,312省道被洛陽市作為沿黃快速公路的基礎進行改建。  洛陽市是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生態優勢明顯,正積極打造生態都市圈。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提出,要把沿黃生態廊道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規劃引領、分區分段推進、提升綠化品質、注重綜合效益,把沿黃生態廊道打造成黃河沿線重要的綠色屏障、展示黃河風光的重要窗口。  沿黃、生態、廊道。關鍵詞已明確,關鍵點該如何建設?
  • 王琰君到新安調研督導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王琰君到新安調研督導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2020-12-19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一種魅力叫 沿黃生態廊道美
    曾憲平攝封丘陳橋黃河生態廊道成為網紅打卡地。原陽縣黃河灘區生態廊道旁的農莊。新鄉市平原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成果盡收眼底。大批白天鵝棲息在三門峽黃河溼地。鄭州市惠濟區防護林保護堤岸。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向前延伸。 本報記者陳更生聶冬晗攝影報導萬木蕭瑟已是冬,無數鳥兒卻不遠萬裡,執著趕赴「黃河之約」。這是母親河的厚愛,也是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改善,美麗生態廊道建設成就的魅力所在。鄭州市惠濟區,曾經是採砂場、小作坊、農家樂、漁家樂的聚集地。
  • 三門峽市舉行沿黃生態廊道(函谷關-豫靈)
    8月15日,三門峽市沿黃生態廊道(函谷關-豫靈)施工圖和黃河生態廊道一期配套驛站設計方案交接儀式在三門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行。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交接儀式。
  • 鄭州將建158.5公裡的沿黃生態廊道 採摘園、國家步道、騎行通道都有
    沿黃生態廊道成為今年義務植樹活動的焦點所在。據了解,今年我省將啟動建設黃河生態廊道,串聯黃河河道、灘區、黃河大堤防護林、自然保護地等,形成千裡畫廊、生態長廊。  沿黃生態廊道總體布局為「一廊三段七帶多節點」  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是什麼樣的?總體布局是「一廊三段七帶多節點」。
  • 河南已完成沿黃生態廊道建設120公裡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範紀安從日前召開的河南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上獲悉,今年河南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標準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溼地保護恢復等工程,串聯黃河河道、灘區、黃河大堤防護林、自然保護地等,形成千裡畫廊、生態長廊,構建「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
  • 金視界|河南沿黃生態廊道:生態綠廊、幸福遊廊、高質量發展長廊
    去年以來,我省同步鋪開18個黃河生態廊道項目,目前5個市的示範段工程基本建成,全省完成國土綠化670多萬畝。各地高標準積極打造沿黃生態廊道,以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為牽引,全省生態保護修復提質升級,沿黃地區正在成為保護母親河的綠廊、提升幸福感的遊廊,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高質量發展長廊。
  • 按照公園標準打造 鄭州惠濟區沿黃生態廊道示範段8月建成
    緩慢起伏的地形,曲徑通幽的遊路,高低錯落的樹木,開花散香的植物,惠濟區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區示範段,按照公園標準打造的這段生態廊道,目前施工已接近尾聲階段,預計8月份就能全部完工。 春有百花開,秋有楓葉紅,四季松長青。
  • 王琰君到孟津縣和新安縣實地調研督導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19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琰君到孟津縣和新安縣實地調研督導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19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琰君到孟津縣和新安縣實地調研督導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王琰君一行先後到沿黃生態廊道孟津小浪底段,新安縣倉頭鎮、正村鎮、石寺鎮、北冶鎮、石井鎮沿黃生態廊道標段,實地察看了道路施工及沿線綠化等情況,對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表示肯定,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洛陽:科學編制規劃 突出洛陽特色 打造沿黃生態廊道促進高質量發展
    昨日,我市召開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推進會,聽取我市沿黃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廊道建設規劃的初步方案,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昨日,我市召開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推進會,聽取我市沿黃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廊道建設規劃的初步方案,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琰君參加會議。
  • 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裡長的生態廊道
    據了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只是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6大建設板塊中的一項。其他項目還包括沿黃公路鐵路文化公園、沿黃生態廊道、中流砥柱幹部學院、中流砥柱博物館、三門峽大壩景區提升工程等。
  • 「三條廊道」要建成什麼樣?
    在加快都市區建設方面:著力規劃共繪,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啟動編制「三條廊道」專項規劃和都市區建設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著力設施共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7%,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20億元,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試驗段開工建設。
  • 今年我省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小目標」定了,啥功能、定位如何?
    河南發布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小目標,2021年將在黃河幹支流打造3.6萬畝生態廊道,任務完成後,黃河生態廊道綠化部分將初步實現全線貫通。未來,沿著黃河一路向東,從三門峽的靈寶市到濮陽市的臺前縣,沿線1400餘裡,驢友們都會有美景相伴。
  • 紫紅黃綠串聯南沙近40公裡生態廊道,你家附近是什麼顏色?
    7月4日,南沙區南沙街港前大道、環市大道南、海港大道五個路段生態景觀廊道環境景觀整治項目公開招標。記者從招標公告中了解到,南沙計劃打造一條長達39.5公裡生態景觀廊道,以紫、紅、黃、綠四種顏色作為四個路段的主色調,建成後將串聯自貿試驗片區四個區塊,全面展現南沙的風貌特色。
  • 明年河南沿黃將建8個省級溼地公園 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落實方面,沿黃7市1區將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黃河流域新設立8個省級溼地公園,建設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根據計劃,今冬明春,初步安排全省造林綠化任務699萬畝,其中新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
  • 明年河南省沿黃將建8個省級溼地公園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落實方面,沿黃7市1區將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黃河流域新設立8個省級溼地公園,建設2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根據計劃,今冬明春,初步安排全省造林綠化任務699萬畝,其中新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
  • 浦陽江生態廊道: 美不勝收的田園詩山水畫
    本期「婺江行」,記者來到已經建成的全長17公裡的浦陽江生態廊道,漫步紅白相間的綠道,翠湖蕩漾、喬杉問渠、湖山舊事等新十二景串聯其中,煥發著新生機。一汪碧水蜿蜒而下,展現在浦江人民眼前的是一副天藍地淨、山清水秀的圖景。  曲徑弓橋宛如桃源風光,風姿綽約恰似娉婷少女。在浦江縣城西南角,翠湖宛如一顆鑲嵌在浦陽江上的碧綠明珠。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無錫打造最長生態廊道 十八公裡濱河綠帶串珠成鏈
    在錫虞路與312國道交叉地帶,有一片佔地近30萬平方米的生態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3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體育公園的基礎場館已基本建成,景觀綠化、步道、廣場及園區配套設施正在收尾,施工負責人介紹:「公園內有多條小河與九裡河主河道互通,年底將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