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徐嘯寒 通訊員龐偉紅
每個周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百多名來自自動化學院、機電學院、數理學院等學院的大學生有一節講解《電子製作》。給他們上課的,不是專家教授,而是大四學生黃上都。
自動化學院的黃上都是該校出了名的學霸,剛剛又獲得國家獎學金,並作為國家獎學金獲獎代表,其優秀事跡在《人民日報》上刊登。
此前,他已經拿獎拿到手軟,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ASM獎學金、殷鴻福與金釘子獎學金;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二等獎、有方杯物聯網大賽一等獎、校級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他還是校級「十大標兵」、高校科學營優秀志願者、院級優秀先進個人。
痴迷電子 組裝電燈供停電使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小時候家住農村,因為家裡經常停電,所以黃上都總喜歡組裝一些電燈供家裡停電使用。初中的時候,買了個電烙鐵,開始拆家裡的各種電器。就這樣邊拆邊學,高中時,鄰居家的電器壞了,他也能幫忙修理了。
2014年,黃上都考入了地大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憑著對電子製作的興趣,他加入了學校侏羅紀電子製作協會。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單片機,從此以後便無法自拔的愛上了它。那段時間裡滿腦子都是單片機,時時刻刻想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它為什麼可以自動控制電機?我可以用它來設計出什麼?
每天六點,黃上都便爬起床去實驗室學習單片機,常常因為學習而忘記宿舍關門時間,被鎖到寢室樓門外。當時,他把每月為數不多的1000元生活費的一半花在電子模塊上,同時自學C語言、彙編等。室友經常戲謔他:「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這樣的生活雖然很簡樸,但是過得非常充實。在協會的那段時間黃上都接觸到了很多自動化專業的同學,通過組隊了解自動化專業會學到很多電子方面的知識後,便下定決心在大二的時候轉專業」。
一年之後,黃上都以優異成績轉入了自動化學院自動化專業,踏上了一個嶄新的徵程。「這一年的歷練也讓我更加明白,有夢想並為之努力和付出,才是一個年輕人最應有的人生態度」。
漸入佳境 堅持用實驗檢驗科學真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轉入新的專業、新的班級之後,所有的一切讓黃上都有了嶄新的感受和體驗,同時也伴隨著一些新的挑戰。例如學習《模擬電路技術》、《數字電路計數》等專業課,由於沒有大一《電路》課程的基礎,對他來說學習起來相對困難得多。「但困難並沒有阻擋我前進的步伐,我相信自己,所以我選擇因難而上,腳踏實地。在學習之餘,我開始補習大一的課程,與老師交流,最終突破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在保證學習成績優異的情況下,黃上都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實踐課本上的內容。自動化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專業課時他時常會做實驗來驗證課本上所學知識。學習模擬電路時,他在課下做過一個紅外語音播報系統,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串起來全部都實踐了一遍。學習數字電路時,他又自己動手設計製作了一個搶答器。「我很喜歡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一方面,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去驗證它、證明它。另一方面,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了解它,解決它,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學習和實踐同時進行,使得學習效率大大提高,課本上的知識得以深度理解,能對多數實驗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黃上都的電子製作能力大大提升。他喜歡用所學知識製作很多科技作品,例如輝光鍾、特斯拉線圈,頻譜鍵盤、光立方等等。這些作品不僅擴寬了他的視野,也極大地提高了他的科研基本素養。
長期的努力和堅持,使得他的大部分專業課成績第一,在比賽和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也使他通過學校創新人才計劃順利保研成功。在2016的「五四評優」中,他被評為2016年中國地質大學「十大標兵」,是此次評選出的十大標兵中唯一一個大二學生。
無悔青春 敢於有夢勇於追夢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科創這條道路上的堅持,使黃上都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老師和學長的悉心指導下,他用所學創造了同學眼中的「奇蹟」。
2014年11月,黃上都參加學校電子設計競賽,在實驗室歷經一個多月,甚至熬了幾個通宵,最終成功做出「電梯控制模型」,成為了歷年來唯一獲得全校一等獎成績的大一學生,2015年3月開始國賽培訓。
「猶清晰記得那些奮鬥的日子,每天我們都是最早來實驗室,最晚離開實驗室的一隊。正是由於我跟隊員們在平時付出的艱苦訓練,使得我們掌握了很多的經驗和技能」。在四天三夜的持續比賽時段,裁判第三天通知他們,題目有歧義,經過長期訓練的他們,沉著應對,迅速改變方案,通宵達旦對系統重新設計,終於完成風力擺控制裝置,獲得本科組全國一等獎的成績,這也是該校歷史上第一個大一學生獲得此獎項。之後黃上都又陸陸續續獲得過「臺達杯」自動化設計大賽二等獎、Robomaster夏令營比賽冠軍獎、硬體單項獎等等。
從這些比賽經歷中,黃上都總結出的一個結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敢於嘗試,堅定信念,相信自己。
為了激發更多的人對科創的熱情,黃上都擔任了侏羅紀電子製作協會的副會長,每個周末都要給一百多名來自自動化學院、機電學院、數理學院等學院的學弟學妹們上課,講解電子製作方面的知識。除PPT之外,黃上都還會製作很多輔助上課的有趣的作品或設備。為解決電子製作理論學習的枯燥,有一次講課時,他突發奇想將製作的特斯拉線圈給大家展示。眼前的「閃電」,極大的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想把自己這份對科研的激情、感悟傳遞給更多的人,激發更多人對科創的熱情,我會在科技興國這條路上充滿激情的走下去,以身作則,不忘初心,為科技興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黃上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