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在江灣,一段全新的醫學生活

2021-02-10 復旦人周報

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規劃總體模型圖。圖片來自復旦大學楓林信息發布平臺

周報記者 | 陳 曦 劉翔翔 周羿妤 王 憶

2014年9月,2013級臨床五年專業的蔡敏思,馱著三個大箱子,裡面裝滿了書和日用品,將寢室從邯鄲校區搬到了江灣校區。儘管在大一入學之初,她就知道邯鄲校區只是醫學生們的「暫居地」,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在「邯鄲」與「楓林」之間,還會多一個「江灣暫居地」。

自2014年6月起,復旦大學基本建設處網站開始大規模發布有關楓林校區的基礎建築修繕招標公告,包括地下車庫、綜合遊泳池、圖書館、二號學生書院等建築。根據《楓林校區搬遷工作框架性方案》,包括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臨床醫學五年制二至四年級、臨床醫學八年制三至五年級和重醫班(重慶醫科大學委培生)在內的共1000餘名學生,均已集中搬入江灣校區的學生公寓居住。

「五年三區」

基建處鄧雲霞老師介紹,在楓林校區修繕期間,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學生們的寢室全部搬離,但因為醫學專業課程所用的實驗器材難以搬遷,醫學生們仍需回到楓林校區上一部分要用器材的課程。純理論課程則被開設在江灣校區。

但大二的蔡敏思還有部分課程在邯鄲校區。「六模和政治課,只能再回本部上了。」她無奈地說。每周,她兩天在楓林上課,兩天在邯鄲上課,還經常由於老師沒有準時下課而趕不上校車,只能自行搭乘公交或者地鐵。

臨床八年專業的晏仕鑫比較幸運。前兩年在邯鄲校區,他已經修完了基礎必修的模塊課和政治課,「但我還是希望在自己八年學習期間搬回楓林。畢竟在那裡我更有歸屬感。」他和大多數搬出楓林的醫學生一樣,並不確切知道楓林校區修繕時長。「兩三年到三四年」是大部分學生的對修繕時間的推測。

搬回楓林校區對晏仕鑫而言不止在於「歸屬感」的找回。位於徐匯區的楓林校區,附近就有中山醫院、華山醫院等實習單位,如果要從江灣往返,交通時間延長不止一倍。大三的晏仕鑫雖然離實習還遠,但他已從學長學姐口中對此略有耳聞。「6點早起,不堵車應該不會遲到;晚上趕緊,十二點前能到寢室的。」他調侃道。

校車的重要性由此凸顯。本學期開學後,學校方面增開校車班次,但「人太多、車太少」的矛盾依然存在。很多學生乾脆直接「放棄」校車。在從邯鄲校區到江灣校區的168路公交上,周報記者遇到了臨床五年的大二學生李子寒。她剛在邯鄲校區上完第四節課,中午返回位於江灣的寢室。「中午11:35下課,校車11:30就開了,是不是有點不合理?」她轉而補充,「不過也可能是學校故意為之。如果校車設在11:35後開,估計會被學生擠到超載。」

除此以外,蔡敏思對江灣校區還有諸多的不適應。「江灣基本設施不夠齊全,沒有學生室內體育館;宿舍區離食堂和教學區較遠;江灣講座很少,與醫學有關的就更少,課外活動較邯鄲、楓林還是有很大差距。」

這種「不適應」是雙向的。江灣校區的學生以法學院為主,2013級法學專業的陳肖涵(化名)就明顯感受到了大批醫學生入住江灣對原本生活造成的影響。「醫學生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所以能明顯感覺到校園裡的人流量變大,圖書館食堂的人變多了,而校車的擁擠程度則更加反映了這一點。」她在人人日誌上這樣寫道。「感覺一下子熱鬧了許多。」文靜娟抱有同感,同時對醫學生的勤奮努力印象深刻。「他們的課業大概很繁重,所以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步履匆忙,自習室裡的醫學生也很多。」

在住宿方面,江灣的寢室數量完全滿足了額外入住的醫學生數量的,甚至還有寢室樓是空著的。令他們頭疼的只是搬寢室。已經經歷過一次跨校區搬寢室的晏仕鑫,為了到時再搬寢室方便,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地將不必要的東西都帶回家。他回顧自己的「搬遷史」,感嘆道:「很多安排都是學校直接下達,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去適應」。

位於徐匯區的楓林校區,附近就有中山醫院、華山醫院等實習單位,如果要從江灣往返,交通時間延長不止一倍

為「適應」助力

為幫助醫學生們儘早適應,學生組織與學校方面為之助力不少。來自2013級基礎醫學院的莊騏源在基礎醫學院團學聯中擔任部長,他表示,團學聯一直致力於幫助解決學生們跨園區生活的協調。「生活方面我們非常關注現在同學在江灣碰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寬帶包網的遷移問題、跨校區刷鍛的問題。而這段時間我們的韓秀引書記已經組織聽取了很多同學對此的反應,也收集了問題,正在組織調研數據的收集。」

「寬帶包網問題」,是指醫學生在大一時候辦理的寢室寬帶業務,籤訂的合約是「供網兩年」。現在搬到江灣,因為網絡設置的不同,很多同學發現自己一年前交的網費都用不上了。學院團學聯與克卿書院自管會都在此事上與學校信息技術中心進行了溝通。目前初步達成的協議是,退換這部分同學一年的網費,由他們在江灣校區再次辦理業務。

而由於此前入住江灣的學生都為大三年級以上,所以並未設置刷鍛點。本學期大二法學院學生搬入後,刷鍛開展,但醫學生們為趕校車至楓林校區上課,往往趕不上在江灣刷早鍛。「如果要趕上楓林校區早上8點的課,我們6:45已經要在校車上了,因為早高峰的南北高速特別堵———這樣一來我們兩邊都刷不上早鍛了。」莊騏源自己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和同學為了趕上楓林的早鍛,只能坐6:15的校車。「車上會很安靜,大家都在睡覺。」

在學習方面,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校課程的安排和校車的問題上。起初,由於實際乘坐校車和理論統計的人數有所出入,給老師和同學帶來了較大的麻煩。所以他們通過和其他學生組織諸如法學院團學聯、江灣園委會一起討論,與相關老師積極聯繫,到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法學院團學聯主席王崢告訴周報記者,10月中旬,由法學院團學聯實踐調研部的同學牽頭,通過走訪醫學、法學等江灣校區的同學,以及在法學院團學聯微信平臺上公開徵集同學們的各類意見,對同學們關於校車、宿舍網絡、浴室洗澡等方面的意見和需求進行了匯總整理。隨後,團學聯實踐調研部聯繫學生會權益部,在江灣召開了一場和校總務處、江灣管委會相關老師的座談會,及時地將相應信息反饋,大多數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比如學校的校車已在十一後增開了班次,尖峰時段從一小時一班改成半小時一版,且最後一班推遲到晚上10:00。而之前同學反映的「澡堂儲物櫃沒有鑰匙,不安全」的問題亦得到解決,浴室內的儲物櫃已配上了鎖與鑰匙。

11月11日,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老師也蒞臨江灣校區關心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法學院分團委副書記聶含秋同學作為法學院團學聯的學生代表,將近期法學院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信息進行反饋和匯報。「這是一個『特殊過渡期』,需要所有同學、老師、後勤人員的共同配合。」鄧雲霞老師總結。醫學生的生活,也在逐日步入正軌。前段時間基礎醫學院團學聯舉辦「團日班級風展」,各個班級都展示出了自己在江灣校區的學習、生活風採。

修繕中的楓林。圖片由潘晨曦提供

「砸鍋賣鐵也要建好醫學院」

楓林緣何大修?在周報記者的隨機採訪中,大多數同學的回答相似。

「我大致了解到的情況是,原來楓林的校舍太陳舊了,有的房子也無法符合安全的一些規定,應該可以很好地改善楓林的住宿條件吧。」

「楓林是因為建築太久遠了要修一修了吧,但我很喜歡原來那個古老的城樓式的古建築,看上去很有底蘊。」還有同學回答:「不是據說復旦大學『砸鍋賣鐵也要把醫學院建設好』嗎?」

這句話出自2014年5月20日「校情報告會」。

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楊玉良在會上首度面對百餘名學生代表回應了楓林校區改擴建工程,稱該工程事關建設一流醫學院的目標,「砸鍋賣鐵也要把醫學院修繕一新!」「因為實驗室空間有限,不僅學術骨幹難以引進,還走了一批人,這讓我們不得不考慮修繕改造工程。想想以前,上海醫學院在全國數一數二,如果再不改造,10年後,它恐怕要淪為三流醫學院了。」

楊玉良稱,經前期調研發現,楓林校區教學與實驗空間嚴重缺乏,已明顯制約了學校醫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楓林校區改擴建工程完成後,全新的醫學院將為復旦醫科發展增加22萬平方米的教學科研、學生生活場地等地上、地下的物理空間。建設期間,復旦會上演涉及4000 多名醫學生的大搬遷。

物資與器材的「搬遷」隨之進行。考慮到醫科學科的專業性與特殊性,在建設過渡時期,醫科圖書館在江灣和楓林兩個校區分別設立「江灣館醫科借閱區」和「醫科館臨時書刊庫」。其中,江灣館醫科借閱區將容納4萬冊左右的圖書。醫科館臨時書刊庫則可容納藏書3萬至4萬冊。在此之前,有30餘萬冊圖書的裝箱封存直至新館投入使用。這項浩大的搬書工作已完成,但到了現在,真正對之進行利用的醫學生還較少。

他們能感受到明顯變化的,是教學與課程安排。

據「搬遷前」有關校園媒體的報導,在教學安排上,醫學教育管理部門將遵循「儘量讓老師跑,少讓學生跑」的原則安排課程,避免學生在一天內多次往返兩個校區。

周報記者也在教務處網站查到了本學期課程表,以集中搬往江灣校區居住的醫學本科生的課程安排為例:理論類課程原則上在江灣校區開設,實驗類課程儘量在江灣校區開設,必須依託楓林校區實驗室開設的實驗課程,如解剖學、寄生蟲學等課程,在楓林校區開設;臨床實踐課程在附屬醫院開設。

「這可能是復旦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次大搬遷,有方方面面的困難,希望獲得你們尤其是醫學生的理解與配合。

但這個難關不過,恐怕難以建設一流醫學院。」楊校長的話音,仿佛猶在耳畔。

微信編輯:陸小曼

回復以下 關鍵字 ,可收看往期精彩內容

資訊 | 觀察 | 人物 | 文化 | 讀書
評論 | 全球 | 咖喱 | 他鄉 | 冰書

相關焦點

  • Law 訪談 一窺究竟:江灣,我們生活的家
    烽火崢嶸的過去:強建遠東機場,見證國家榮辱興衰根據校園的開發建設進程和周邊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生活在江灣校區的同學們可以看出江灣校區的歷史並不長,而實際上,整個新江灣城也不過是最近這二十年才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一半江灣,一半繁華!270°江灣大宅可以享受怎樣的江灣風華?
    以 「悅」系3.0人居升級產品,詮釋對理想人居的深刻洞察,雕琢出城南一線江灣大宅,敬獻城市名門!【高規格設計,演繹江灣品質生活】在限價的時代,陽光城·未來悅仍以高標準匠心打造。為契合錦江生態沿線的江灣特質,依江而建,270°江灣環繞,是未來喧囂無法想像的愜意。
  • 攬江盛境 潮起時——深石|漢華·柏翠灣全場景江灣生活盛大發布
    2020年09月29日 15:00,深石丨漢華·柏翠灣營銷中心《攬江盛境 潮起時》全場景江灣生活發布盛典盛大啟幕。這是一次曼妙的江灣之旅,一場來自西海岸的音樂盛宴,更是一處點亮新時代人居的盛典。而入場儀式意在讓人們親手點亮璀璨生活,這正是柏翠灣的用心,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首歌 唱響江灣美好生活城市的興起與繁華,都和河流的繁衍有著魚水相依的不解之緣。南寧自古以來就是物華天寶之地,邕江更是蘊藏了一城風華。柏翠灣用一首美妙的邕江讚歌,將身心置於音樂的美好之中,喚醒感官與視覺,發現生活無處不在的美,這也是柏翠灣建家的美好初心。
  • 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杭州江灣教育集團總校長沈興明:廣博的視野與...
    美好生活,從教育開始。因為一場疫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眾多變化。疫情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教育,教育領域正經歷著巨大的挑戰,教育模式與行業生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機遇。後疫情時代,如何補上生命教育必修課?教育信息化能否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學校如何從原有物理空間創設轉向學生心理空間建設?傳統教育如何為新時代教育賦能?
  • 廣州江灣陽光天地招商答謝會 維拉健身、COMMUNE酒吧等品牌進駐
    依託「高標準、高品質、高品位、高回報」四大營建原則,打造包括住宅(城市豪宅、浪漫城邦、時尚公寓、生態別墅)和商業(商務辦公、商業綜合體、星級酒店)兩大類產品體系及七大產品線,全面涵蓋居民生活需求。陽光城集團憑藉快速提升的企業綜合實力及品牌價值理念,位列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TOP15。
  • 安徒生樂園與江灣還有這樣一段故事?「因為感動,歡迎大家來童話...
    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是上海退役軍人、優撫對象、軍休幹部居住相對集中的城區,而安徒生童話樂園的所在之地曾經是江灣軍用機場。上世紀30年代,江灣建造了軍用機場,後於1994年停用。自1997年起,原空軍江灣機場轉為民用地實施開發建設,這個區域就是現在的新江灣城。 歷史的沉澱、厚重的軍緣,讓安徒生童話樂園從開園起就把優待軍烈屬服務放在園區服務活動之中。今年年初,在與突如其來的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中,來自部隊醫院和各地醫院的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救治病人的英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安徒生人」。
  • 史丹利十裡江灣
    史丹利十裡江灣濱河東路與臨工路交匯北(臨沂外國語學校西鄰),開發商:臨沂利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開發商】  由上市公司史丹利農業集團旗下史丹利房地產所開發,公司成立於1992年,總部設在山東臨沭,是一家專業從事綜合農業服務的運營商,主要經營地產和農業兩大產業板塊,目前史丹利房地產已成為臨沂本土最·具實力地產開發商代表之一,十裡江灣項目也是我們公司在經開區繼皇山景城花園、沂景花園、四季長安之後開發的第四個項目。
  • 復旦楓林校區改擴建 4000醫學生7月搬至江灣、邯鄲校區-校區 楓林...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根據復旦校長辦公會議不久前審議通過的《楓林校區搬遷工作框架性方案》,現居復旦大學楓林校區的1500餘名本科生和近2500名醫科研究生,將於今年7月5日、6日分別搬遷至江灣校區、邯鄲校區學生宿舍,以及校外成棟建築改造的學生公寓等過渡時期居所。
  • 復旦大學江灣校區理工學科樓群新建工程項目
    復旦大學江灣校區理工學科樓群新建工程項目為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項目位於上海市楊浦區淞滬路2005號,校區佔地1600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目前復旦大學對二期建設中的八個單體建築相繼開展BIM工作,推進BIM技術應用。項目在2016年成功申請為上海市BIM應用試點項目,於2017年榮獲第六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院校組三等獎。
  •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今天正式啟用
    圖說: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今天,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以下簡稱「二附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建設一新的二附校江灣校區空間充足、設施一流、環境優美、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現代化的校園充滿復旦文化氣息。這標誌著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將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楊浦區和復旦大學在深化區域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聯動,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邁出了可喜一步。二附校新校園建設已全部完成,去年12月起開始常態化試運行,目前具備開學的必要條件。
  • 婺源——李坑、汪口、江灣、江嶺、曉起
    春季自駕遊第14天(3月25日),早上8:30離開清華鎮彩虹橋度假村,走201省道去遊婺源東線的李坑、汪口、江灣、江嶺、曉起。 在省道上行駛28公裡就到李坑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
  • 開學倒計時丨小一新生的爸媽們,準備好解鎖一段全新的生活了嗎?
    如何解鎖全新的小學生活?在江寧學校為期兩天的新生預備課中,小一新生們藉助《新生手冊》,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校園,認識自己的教室、專用室及各類生活場所,並在手冊中的校園模型圖中粘貼所了解到的校園環境圖標,加深對校園環境的熟悉。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特意將小學生一日常規的具體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棋類遊戲的形式呈現在孩子面前。
  • 兩江新區最美江灣怎麼玩,請收藏這個指南!
    兩江新區最美江灣怎麼玩,請收藏這個指南!在兩江新區的嘉陵江畔,也有這樣一段風景獨好的江灣,它就是禮嘉-悅來江岸線。這兩個地方有什麼特色?有哪些吃喝玩樂必去打卡地?江小妹這就為您送上遊玩秘籍!let's go!
  • 全新迪士尼歡樂屋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揭幕
    全新迪士尼歡樂屋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揭幕 2020-06-01 17:5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全新迪士尼歡樂屋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揭幕
  • 江西113萬名學生「重啟」校園生活
    根據全省統一部署,我省高三、初三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學生約113萬人踏著春光,今天正式返校學習,朗朗書聲重回久違的校園。接下來請跟隨小編一起探訪部分中學和中職學校,了解各地各校疫情防控和學生返校學習情況。
  • 中梁遠見徽州新時代|以江灣為序,與城市共鳴
    在東方這條江流中,徽文化從來都是重要組成之一,而極具特色的徽派古建築、徽墨、老街等特色文化,更見證並封存著徽州人對美好生活的記憶。時代的印記和歷史重疊,於燈火闌珊中,回首望去古徽州,一眼似是百年。我們相信建築是有生命的,這座千年來靜靜矗立於新安江畔的古城,注視著文化的傳承與演變。城市發展,總是日新月異。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城,也在時光的淬鍊下,煥如新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進校園傳授醫學知識
    12月24日消息:近日,上海交大醫學院的研究生先後走進上海的中小學,為小朋友輸送醫學知識。他們的健康宣教除了衛生用眼、預防近視、正確處理燒傷和動物咬傷等醫學知識,也包括專業的心肺復甦技能。  在盧灣一中心小學的禮堂裡,400多名四年級小朋友嘰嘰喳喳如同小鳥一般,如此活潑的場面有別於一般課堂上的嚴肅氣氛,原來是醫學院的「小老師」正在給大家傳授醫學知識,每當「小老師」提問,小朋友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  生活中,大多數人對醫學常識的認識存在誤區,常見醫學問題也往往無法得到科學的第一步處理,比如中小學生溺水、觸電等。
  •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
    今天上午,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江灣校區正式啟用,並召開新學期開學準備工作專題會議,圍繞做好復學防疫工作,抓好辦學質量,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開展工作部署。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楊浦區區委書記謝堅鋼,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等出席活動。
  • 南寧邕寧區博雅江灣山語城幼兒園、稚慧明珠幼兒園獲批覆
    8月28日,根據邕寧區教育局發布通知,位於邕寧區江灣山語城小區的博雅江灣山語城幼兒園和天地明珠小區的稚慧明珠幼兒園獲批覆。根據批覆,兩所幼兒園的性質為民辦學校,收費按照按照物價行政部門批准的收費標準收費。
  • 懷化江灣水產批發市場開業 喜歡吃水產品的市民朋友們有口福了
    懷化江灣水產批發市場開業,消費者現場搶購生鮮水產品懷化新聞網訊 (記者 楊戟)9月28日,懷化江灣水產批發市場正式開業!記者在市場裡看到,不少來自前來選購水產品的市民圍在水池邊指著池子裡的魚大喊:「這條!我要這條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