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2020-12-20 教育信息速報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

家校共育是當今教育的一大主題,學校教育至關重要,但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發展、成長、成才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起點,更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在家校共育的迫切性和重要價值已得到了全社會普遍重視的大環境下,為深入貫徹落實2020全國教育會議精神,進一步提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通家校連心橋,重慶二十一世紀家長教育研究院為全市範圍中小學提供家校共育一體化解決方案及實施服務,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便是其中之一,研究院聯合學校制定家校共育戰略規劃,推進家校工作落地實施,助力家校共育「驛」路前行。

共建家校共育指導體系

創立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觀文書院是重慶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辦學文脈的起點。一百九十載攀登不止,鼎新革故;三甲子弦歌不輟,砥礪前行。學校守持「驛路前行」的辦學理念,以「傳遞愛心,傳承文明」為己任,勤學、篤行、協作、創新,走特色發展之路。學校由原白市二中和白市一小合併,並於2010年3月更名為重慶市九龍坡區驛都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目前,從幼兒園至九年級共52個班,2641人。2020年1月起劃規重慶高新區直管。

作為一所農民工子女和本地留守兒童佔主體的學校,其中70%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近四成家長對教育孩子自身定位和意識認知不足,認為教育是學校或教師的家長比重較大;家長對教育孩子缺少科學有效的技巧和方法;有超50%家長對學生日常的關注度不夠。儘管家長自身素質和水平參差不齊,但大部分家長希望積極改變,願意學習成長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只是缺乏改變的有效方法和渠道。

推動家校合作,是擺在所有學校面前的重要任務。學校希望通過家校工作的落地實施,可以喚醒家長通過自我學習提高家長教育意識,讓家長能掌握初步的教育方法,關注孩子的品行、學業、價值觀。

家校共育工作落地實施

啟動《驛都家長賦能成長計劃》

從7月起,啟動《驛都家長賦能成長計劃》中小學部各年級相繼開展量身定製的家庭教育講座,講座主題聚焦小學家長關注的幼升小、如何因材施教,中學家長關注的青春期孩子溝通、性教育、生涯規劃等重點問題。講座形式豐富,講師體驗式教學,家長學習由被動接收到主動參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知道」到「做到」,提升家庭教育意識的同時收穫實際育兒方法,最終賦能家長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通過一系列主題講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素質和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把對孩子成績的關注轉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與學校、教師相配合,形成家校合力,為孩子營造積極健康的成長氛圍。

創建線上「家長學習進階學習營」

有了理論知識,家長如何改善現狀,將理論用於實踐?為了讓家長有更多的學習與交流,積極參與家校共育工作中來,研究院從學習形式、學習內容、學以致用等方面創新探索,創建各年級線上進階學習營,以共學、陪伴、展示、實踐等方式開發學習新模式。

在學習營中,家長從互不認識到相互借鑑學習。有家長在學習後進行養育實踐的反思,有家長在學習課程時用筆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感悟,也有家長將自己在育兒時的難題放在學習營討論求教等。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並會默默模仿。空洞的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以身作則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如果要教孩子堅持一件事情,那家長的學習營打卡則是和孩子一起去學會堅持,收穫陪伴。

"因材施教,成就快樂學霸"學習營打卡內容

「新家長育己育人實踐營」打卡內容

家長的學習筆記

學習營作為線下家長課堂的延展和深化,深度陪伴家長,從理論的細化學習,到陪伴實踐,一點一點積累,一步一步成長。為家長在家庭中創建和諧的親子氣氛、親子關係,建立起良好理論和方法基礎。學習營的創建,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家校共育工作的積極性。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與依賴,成為家校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家校共育工作的開展,助力家庭和諧氛圍、孩子健康成長。

通過線下主題講座、線上實踐學習,家長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自身能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科學技巧;教師重視家校共育工作,與家長溝通緊密。學校形成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數據化的家校共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助力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的棟梁之才。

end

【來源:新家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校合作齊努力,共育英才成棟梁——記初中部家校共育工作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馨港灣,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教育不僅僅只靠學校,家長作為「教育原始的委託者」在現代教育上仍尤為重要,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聯共育,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他結合經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呈現當前孩子「成長的煩惱」以及家庭教育的「苦惱」,結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教育實踐,向在座家長分享如何透析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如何學會與孩子溝通、如何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等初中段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的正確破解手段。講座結束後,各班班主任還結合班級實際,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家校共育話題的交流與探討。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特別是在集團以家國情懷為底蘊的系統育人實踐中,我們基於三級家委會制度及家校共育項目流程,努力推動家長們通過「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星期六課程」等活動,從修德、承責、拓展三個層次讓孩子在完善的家庭教育結構中得到適切的成長。
  • 長沙市實驗小學成立「家和學院」 探索家校共育創新模式
    紅網時刻5月16日訊(通訊員 彭冰凝 汪小哈 記者 蔡娟)歷經百年發展的長沙市實驗小學,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成立家和學院建立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不斷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5月15日,長沙市實驗小學舉行家和學院成立儀式。
  • 無錫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成立暨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李偉敏,《中國家庭報》副主編、全國家校共育數位化試驗區創建辦公室江蘇項目組負責人李鑫為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揭牌並為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李區長指出,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幫助廣大家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技能,協助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數位化試驗區的創建,更標誌著新吳家校共育工作進入了「平臺更高、定位更準、服務更實、技術更專」的全新發展階段。
  • 家校聯動 合力共育——雨城區實驗小學家校共育交流座談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喬豔蓉 楊紅)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為了進一步增進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聯繫,提高家庭教育的理念,加強家校合作,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9月14日下午,雨城區實驗小學家長齊聚一堂,召開家校共育交流座談會,共同探討「家校聯動 合力共育」。
  • 打開校門做教育——市外國語學校 「家校合作共育」的思考與實踐
    學校、家庭從來就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島」,而是彼此聯繫、互相補充的教育「環島」。「打開校門做教育」是「博雅」教育的宗旨,也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一、上下求索,堅定方向(一)家校合作共育的意義針對家庭教育主題,我們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沒有時間,不懂方法,心存焦慮,渴求幫助,家長的殷殷目光中期待著學校能攜手並肩共同前行。家校合作共育是家長群體的現實訴求,是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是學校教育的強烈呼喚。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力量,缺一不可。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三載耕耘共成長 家校共育百蕊紅
    構建「校內外並育共同體」學校重點推進九年一貫制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家校社區並育工程,設立有家校服務中心,還安排了專人負責家校並育相關工作。在校外並育方面,學校與南聯社區建立了教育聯動機制,與南山區衛計局、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構建健康醫教聯動機制,與光大銀行構建金融理財教育聯動機制等。
  • 錦繡小學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新格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0日5時55分訊(凃小義)5月8日下午,重慶市渝北區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校家長委員會會議暨年級家委會成立大會在學校多功能廳召開。班級家長委員會、年級家長委員會、校級家長委員會,共計近200名成員參與了會議。
  • 家校共育 逐夢前行 實驗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學校開課
    掌上懷化訊 為促進家校合作,提高家長學校課程開發的力度,9月11日下午,懷化市實驗小學以「家校共育 逐夢前行」為主題的一年級新生家長學校開課了課堂上,該校校長陳淼全面介紹了學校情況,並形象地詮釋了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特色及成效,號召家長們努力追尋教育的真諦、努力和學校形成默契、做率先垂範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成長。德育副校長李嘉徵從三個方面向家長傳授「幼小銜接」的經驗,並通過大量案例解讀「家長如何高效陪伴孩子」。最後,全體家長齊誦實驗小學家長誓詞。整個家長學校課堂安靜、有序,家長情緒飽滿,認真聽課、做著筆記。
  • 親師合作 家校共育 涇陽德育教育品質發展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龐曼就家校共育及兩個課程實施情況進行點評。點評指出,涇陽按照「統籌謀劃、考察學習、立足實際、科學研討、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努力構建科學規範的家校共育管理體系。試點工作開展實施以來,家校攜手、合力育人的實際效果明確顯現,家長和社會反響良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徐州啟動「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 推動家校社共育
    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在徐州啟動。14日,一位叫何麗娜的學生家長,在徐州市政府大禮堂裡,與千餘位學生家長以及學校老師,分享了她如何從一位母親到家長的成長經歷。 14日,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徐州「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啟動儀式在江蘇徐州召開,來自包括國家關工委、江蘇省關工委、省教育廳、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在內的十數位專家學者參會,並就全國各地家校社共育共建中的典型做法,以及徐州市在家校社共育中創新的「彭城好爸媽」做法等進行了研討,為徐州家校社共育的內容出謀劃策。
  •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認為「家長學習中心」是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家校共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自覺為家庭教育的發展出一份力」,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在首屆全國家長教育研討會上強調。
  • 「啟智共贏 家校共育」重慶市行知學校家庭科技輔導員培訓班開班啦!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3日10時50分訊(胡玥)日前,重慶市行知學校第一屆家庭科技輔導員培訓班開班,全校六十多名家長代表參加了培訓。活動現場 重慶市行知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開班儀式上,學校邀請了江北區進修學院青少年科技輔導中心謝迎暾主任作了題為《家校共育的創新教育模式探索》的報告,謝主任從為什麼要做家庭輔導科技活動,怎樣陪伴孩子探究,在生動的案例中與家長分享輔導孩子參與科技活動的方法
  • 校園動態|濱北學校: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立新中學:迎新共進 家校共育
    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記濱北學校厲行節約系列教育活動為增強小學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意識,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深入推進德育一體化工作,近日,濱北學校開展以「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家校共育,就是家校雙方在「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個一致的目標下,各盡職責,互相配合,共同進步,使育人效果達到1+1>2的教育過程。但是家校共育,始終在口號層面喊得很響,在實踐層面卻水花不大。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微信號 zsdsslxx 功能介紹 勝龍小學是一所中山市一級學校;首個鹹水歌傳承基地;中山市第二批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鹹水歌傳承基地;國家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校。
  • 讓家校共育成為孩子騰飛的翅膀
    家庭是孩子誕生與成長的搖籃,學校是孩子學習知識與成長的搖籃,它們就如孩子飛翔的一雙翅膀,缺少了家庭教育或者學校的教育就如斷了一邊翅膀,孩子是飛不起或者飛不高、飛不遠的,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才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那麼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呢?下面說說我校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