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初創公司在CES上展示支持無創血糖監測的可穿戴設備

2021-01-13 愛集微APP

圖源:Quantum Operation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Engadget報導,日本初創公司Quantum Operation在CES上展示了一項醫療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無創連續血糖監測。

該公司表示,其可穿戴設備原型可以從手腕上精確測量血糖。這款原型機外觀形式Apple Watch ,內部裝有小型光譜儀,用來掃描血液來監測葡萄糖。除血糖監測外,這款手錶還能監測其他生命體徵,包括心率和心電圖。

Quantum Operation表示,其核心技術在於手錶及錶帶中的專利光譜材料。使用它,佩戴者只需滑動手錶,激活菜單中的監控功能,大約20s之後,數據就會顯示出來。

Quantum Operation計劃將自己的硬體賣給保險公司和醫療保健提供商,並建立一個大數據平臺,收集和檢查佩戴者的信息。

Quantum Operation提供了一份數據樣本,與商用手指監測儀FreeStyle Libre所提供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在可穿戴設備與Libre之間確實存在明顯差異。對於那些依賴於準確血糖度數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可能是個大問題。

無創血糖監測是醫療行業和可穿戴設備廠商都相當重視的技術瓶頸,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而且隨著肥胖率的上升,這個數字很可能持續增加。為了保持健康,當今的糖尿病患者要麼需定期抽血檢查,要麼需植入葡萄糖檢測器。在過去5年裡,Dexcom和Abbott等公司甚至找到了將這些傳感器連接到手機上的方法,方便跟蹤。

自然,可穿戴設備行業一直在尋找一種更簡單、侵入性更小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但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成功地展示這種技術的工作版本,至少還沒有達到商業標準。2017年,一家名為PKVitality的公司帶著一款手錶參加了CES,這款手錶的背面有一系列0.5毫米高的針,可以從皮膚中收集組織液,但這很難說是非侵入性的。

據報導,早在史蒂夫·賈伯斯去世之前,蘋果就已經開始研發血糖監測平臺。2017年有傳言稱,該公司有一個專門的實驗室,研究通過可穿戴設備監測血糖的方法。2018年,AppleInsider發現該公司申請了一項專利,涉及使用吸收光譜監測血糖水平。

(校對/Aki)

相關焦點

  • 詳解血糖監測設備市場發展趨勢
    血糖監測市場空間容量巨大,持續的政策利好推動國產設備進口替代,同時在新經濟背景下,傳統血糖監測行業湧現一系列新興服務模式。 2017年科技部辦公廳發布《「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時期,大力發展智能化現場快速檢測系統,包括重點開發集成式幹化學分析儀、自動化免疫快速檢測儀、掌上測序儀、可攜式核酸檢測儀及配套檢測試劑與質控品;研製無創採集樣本的高靈敏度現場快速檢測技術以及配套試劑。開展無創血糖檢測儀、可穿戴式體外檢測技術和設備的研究。
  • 火石研究院 | 血糖監測設備市場研究分析
    2017年科技部辦公廳發布《「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時期,大力發展智能化現場快速檢測系統,包括重點開發集成式幹化學分析儀、自動化免疫快速檢測儀、掌上測序儀、可攜式核酸檢測儀及配套檢測試劑與質控品;研製無創採集樣本的高靈敏度現場快速檢測技術以及配套試劑。開展無創血糖檢測儀、可穿戴式體外檢測技術和設備的研究。
  • 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前途無量
    研究人員投入了大量努力來開發可穿戴生物傳感器。通過將生物識別元件集成到傳感器上,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迅速從報告中的概念驗證轉換為實物,體現了該領域巨大的發展潛力。基於糖尿病管理的巨大市場前景,微創血糖監測設備是可穿戴生物傳感器中最受人關注的方向之一,也是最接近商業化的方向之一。
  • 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對汗液、淚液及唾液...
    通過將生物識別元件集成到傳感器上,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迅速從報告中的概念驗證轉換為實物,體現了該領域巨大的發展潛力。 基於糖尿病管理的巨大市場前景,微創血糖監測設備是可穿戴生物傳感器中最受人關注的方向之一,也是最接近商業化的方向之一。
  • 這款高顏值高效率的無痛血糖儀,將成為最熱門醫療可穿戴設備?
    各參展商展示了他們心目中的最具潛力的可穿戴設備,相比去年,換湯不換藥,戰鬥力升級。但是在眾多醫療可穿戴設備中,PKVitality心中的未來新星卻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重點是顏值高。ZCdedncZCdednc一款典型生物微創血糖儀這是一款名為K』Track的可穿戴式腕錶,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塊普通的智能手錶,但是它具備測血糖的功能。
  • 可穿戴醫療設備成新潮,樂心醫療前三季淨利潤預增100%以上
    可穿戴醫療設備是可穿戴設備的細分領域,指可以直接穿戴的具有醫療屬性的可攜式健康電子設備,在軟體支持下感知、記錄、分析、調控、幹預甚至治療疾病或維護健康狀態。相比於日常消費屬性可穿戴設備,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對血糖、血壓、血氧、心率、體溫等慢性病指標進行實時、長期、精準監測,或者實現人體康復及基本治療。
  • 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副研究員聶澤東團隊設計出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以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Surface Plasmonic Feature Microwave Sensor with Highly Confined fields for Aqueous-Glucose and Blood-Glucose Measurements為題,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上。
  • 日本:牲畜也用可穿戴設備 監測健康零失誤
    能監測健康指標的可穿戴設備越來越普及。在日本,不僅是人,連牲畜都用上了這類設備。在北海道經營牧場的廣瀨亨(音譯)給他飼養的一匹2歲賽馬安裝了有定位功能、能監測心跳和加速能力的設備。設備把監測到的數據發送到電腦上,供這位53歲的馬主分析馬兒的健康狀況並及時調整飼養和訓練方式。
  • 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四種正確姿勢
    其實,智能穿戴設備除了常見的程序應用、通話功能、播放功能之外,在健康醫療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也給眾多智能穿戴廠商帶來了新機會與挑戰。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使用可穿戴設備來管理他們的健康狀況,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跟蹤用戶日常活動與熱量攝入、燃燒情況,或者根據活動數據來監測心率、體溫等健康信息。
  • 研究可穿戴設備血壓監測功能的精準性
    關鍵詞:智能手環;水銀血壓計;精準性;高血壓  0 引言  可穿戴設備即為可以穿戴或者佩戴在人身體上的設備的總稱,是一種輔助人的便攜設備,是可穿戴技術的實現方式 [1-2] 。目前在市場上主流形式的可穿戴設備有穿戴相機、智能手錶、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可穿戴醫療設備等 [3] 。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明顯,健康需求、保健意識與日俱增,可穿戴醫療技術強勢興起,可穿戴醫療設備層出不窮 [4] 。
  • 2021CES熱點:柔性屏-醫療可穿戴-VR觸覺感知-智慧機器人機交互
    從柔性屏到可穿戴電子設備,從觸覺指紋傳感器到觸覺反饋手套和背心,從情感交互機器人到人機融合協作機器人。總而言之,基於交互和運動監測類的傳感器和柔性電子技術貫穿其中,而這正是我們所從事的引以為傲的事業方向!一、柔性屏與MicroLED1、LG與三星類似,LG也會在CES舉行全品類的發布會,發布包括電視、電腦、手機等一系列產品。
  • Endeavour Partners:調查顯示34%購買者不願長期佩戴可穿戴設備
    不過讓健康行業的業內人士感到興奮的是這種所謂「可穿戴技術」的發展前景。    Dr. Bob Duggan是一個足踝外科醫師,開了多家醫師協會,他的工作要依賴病人把他們的不適告訴他。他期盼有一天在病人走進診斷室之前就知道他們哪裡不適。    他說可穿戴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
  • ...這些可穿戴設備已過醫療器械認證|Fitbit|醫療器械|ECG|亞馬遜|...
    2020年12月,谷歌挖來了可穿戴設備初創企業AliveCor的首席醫療官Jacqueline Shreibati博士。Shreibati將在這家科技巨頭的臨床團隊工作並向Google Health的首席健康官、前HHS官員Dr. Karen DeSalvo報告。谷歌和亞馬遜兩大巨頭,基於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在可穿戴設備的戰略選擇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徑。
  • 細說CES上11款可穿戴領域裡的明星產品
    智慧型手機之後,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可穿戴設備。然而從2016年下半年來看,可穿戴設備似乎瞬間進入了一個沉悶期。Apple Watch銷量大幅下滑,巨頭們表示不再更新已上市的智能手錶。從今年CES大會上來看,智能手錶的表現也並不理想。不過,相比智能手錶的遇冷,與健身相關的穿戴設備似乎更受歡迎。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可穿戴設備的ECG系統克服心電圖噪聲和功率挑戰
    可穿戴設備的ECG系統克服心電圖噪聲和功率挑戰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26 08:29:00 用於個人和遠程醫療監測的可穿戴心電圖(ECG)設備的需求正在增加
  • 有了這4款可穿戴嬰兒監測設備 父母可高枕無憂
    對於Fitbit、Jawbone和Shine等可穿戴計算設備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媒體早已對這些面向成年人的智能產品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導。但對於那些面向嬰兒的可穿戴健康跟蹤設備,卻並未吸引媒體的過多關注。以下就是4款面向嬰兒的可穿戴健康跟蹤設備,它們能跟蹤嬰兒心率、皮膚溫度及變化、房間溫度、溼度,甚至燈光亮度,確保父母對寶寶的狀況了如指掌。
  • 傳小米手環4將支持醫療級心率監測 健康成可穿戴新爆發點
    早在今年3月份,在華米科技的財報電話會上,公司財務長(CFO)崔大偉(David Cui)確認小米手環4將於今年發布,並透露會升級健康監測功能。而近日,隨著國外爆料網站 Slashleaks最新發布了一組小米手環4的渲染圖及相關信息,這一新品距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
  • 樂投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強勁增長帶動物聯網延伸
    近年來以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早已走入大眾生活,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也贏得廣闊的市場。穿戴設備的競爭也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專業數據顯示今年共新增超2800家可穿戴設備相關企業,可穿戴設備市場在疫情之後實現了較快復甦,而快速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可穿戴設備,也帶動整個物聯網產業鏈的商業化延伸,行業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其結果是,家庭保健市場大幅增長,許多公司都試圖抓住這一新的需求。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