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人認為去漫川古鎮自駕遊,景點不夠豐富,沒啥看頭。的確,如我在漫川那篇文章中說的,單獨的漫川古鎮旅遊構不成完整的周末兩日遊行程。
任何一次說走就走的充實旅行都要有一個完善的劇本,這個劇本就是行程安排。如果把漫川旅遊度假區的多數景點都納入行程,再合理規劃自駕駛途中的節點,那將是一次豐富且完美的旅行。
在西安到漫川的周末自駕遊中,距離漫川古鎮13公裡左右的上津古鎮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節點。上津古鎮雖然與漫川古鎮分屬於湖北和陝西兩省,但兩地歷史上有著很深的淵源,自是秦楚古道上的雙子星驛站。
從漫川古鎮沿著203省道南下半小時左右就到達上津了,整個道路順著金錢河而下,一路上的風景也是非常美的。
上津鎮是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下轄的一個行政區,與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下轄的漫川關鎮相鄰,金錢河把兩個古鎮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一千多年的「朝秦暮楚」歲月裡,上津與漫川一起共守護著這片秦塞楚關的古地。既是上千年商貿交流的活躍場所,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長安作為國都的歷史長河中,這裡也是聯結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重要通道。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從知是荔枝來。
雖然這首詩所涉及的線路學界更多是指子午古道,指向漢中及四川,但也有一些學人以為詩人以小渡口為切入點,斷定當年給楊貴妃送荔枝走的就是這條線路進入長安宮。我們不是歷史學家,不必做太多考究。
和漫川古鎮一樣,上津古鎮也是一座同時代歷史悠久的重鎮。據記載,上津古鎮始建於三國魏末(262年),到了明朝中葉被衝毀,後來經過了多次重建。現存的上津古城為清嘉慶七年(1802年)補修的,城牆的磚上能夠很清晰地看到「嘉慶七年」和「上津公修」字樣。
上津古鎮保存最完好的是古城,為不規則長方形,牆體上窄下寬呈梯形,城牆周長1236.6米、高6.8米,設5門,東通鄖、北接秦、南達楚、西通漢、西南為便門,總面積80000平方米,城基厚6.12米。除了古城,還有山陝會館、北會館、武昌會館、河南會館等十多處會館遺址,和漫川古鎮相似,這裡也有古戲樓、明清民居等明清建築群等眾多歷史遺址。
作為當時的邊陲關隘,歷史上趙匡胤、黃巢、李自成、張獻忠、王聰兒曾在此奮戰,近代革命史上也是漫川關戰役的要地。
如果說漫川古鎮是一個寂寞的古鎮,那上津就算是冷寂了。
我們漫步在古城牆上,遠處的山巒清晰可見,城牆雖然有較重的維修痕跡,但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些歲月謄寫的歷史。
城的裡面十分寂靜,歷史遺留下的建築加上周邊的農地顯得有些荒涼,不少房子裡都住著人,從一些另類的大樓建築來看,這裡在那個年代曾經被毀壞著,據說曾經是單位的家屬院。
我們從西門進去,遇見一位漂亮的女孩,她指著一排排古老而陳舊的房屋有些自豪地說:「別看這些建築老舊,那可是有歷史的。」接著補充道:「裡面還有一所學校,很好的。」
北門正對的是一處明清街,好像也是新建的,大多數店面都關著,只有稀稀拉拉放學的孩子走過。不過我並不排斥新建這種情形,也許它和地下的歷史有關千絲萬縷的聯繫,試想那一個古建不是從新建開始的?可能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原因,也可能與疫情有關,這裡比漫川顯得更加冷清。
由於行程的限制,我們還要經過湖北關回西安,路途尚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參觀其他的景點,只有留待下次來了。在街面上一人要了一碗泡菜面,每碗6元,吃飽了繼續下一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