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神藥受追捧
繼到日本購買馬桶蓋的熱潮後,如今買「日本神藥」又成了不少赴日遊客的重要日程,網絡上也出現各種推薦日本神藥的網帖。不過專家表示,所謂日本「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就其藥效而言與國產藥品並無差別。
日本神藥多為非處方常備藥
最近,微博朋友圈開始流傳一個新的說法,稱搶完馬桶蓋後,中國遊客又去日本搶「神藥」了,還列舉出10多種去日本必買的「神藥」,從兒童藥品、保健用品到新奇藥品應有盡有。
到日本旅遊的周小姐告訴記者:「前一陣,我去日本很多朋友都託我買藥,其實就是大街上藥店裡都能買到的藥物,如創可貼、退熱貼、保健品等。」
中國遊客的推崇,使得日本藥品的銷售量大幅攀升。今年7月,日本小林製藥公司曾發布消息稱,這家公司部分產品被中國網絡媒體推介為「去日本必買常備藥」,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在小林製藥生產的「神藥」中,塗抹在傷口後形成薄膜防止細菌進入的「液體創可貼」,有助改善皮膚泛紅的「角質軟化膏」,以及貼在額頭用於冷卻的「退熱貼」銷量大幅增加。不僅小林製藥,其他幾家生產非處方常備藥品的日本商家,也業績大增。
不止在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等也是代購藥品的熱門國家。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搜索,各類代購清單的帖子隨處可見,內容大多為去各國不得不買的藥品和保健品。愛好海淘的張女士介紹,「我聽朋友說國外藥物安全好用,孩子出生後,我就多次在國外網站下單購買了德國的小綠葉、沐舒坦、小蜜蜂藥膏等」。
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張徵介紹,中國遊客願意購買的「神藥」其實多是一些非處方常備藥,即家庭小藥箱儲備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兒童藥品,如退熱貼、止咳糖漿、防蚊蟲藥膏等;二是保健類藥品,如更年期調理、美白瘦身、增強肌體抵抗力、調理消化系統的藥品等;三是各種設計新穎,中國市場不多見的藥品,如治療雞皮膚的角質軟化膏、液體創可貼、洗眼藥等。
藥效與國產藥沒有差距
國外的常備藥為何會被追捧成神藥呢?醫藥營銷專家楊昌順介紹,國外常備藥受國內民眾追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發達國家的製藥水準確實比國內製藥水準高,體現在特別工藝的標準化與精細化方面;二是國外的常備藥品市場豐富,而且細心貼切地針對特定人群(如兒童、老人等)都會開發針對性藥物;此外,國內搶購國外常備藥,也反映了國人對國內藥品安全的不信任心理。
張徵也表示,不得不承認,國外製藥企業在常備藥方面下的功夫確實比國內藥企強。「拿兒童藥為例,其各項指標都比成人嚴格。日本藥企專門為兒童『量身定製』的兒童藥,安全性有嚴格保證,即使同一款產品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還會有更細化分類。而在國內有4000多家藥企,但專門為兒童生產藥品的不足5%,90%藥品沒有兒童劑型。」
不過張徵也提醒,國內患者也不要盲目崇拜國外常備藥,其藥效與國內藥物並沒有差距。「從藥物療效來說,國內外製藥企業利用的藥效原理是一樣的,常備藥也不是高精尖的行業,對於國內藥企來說,並沒有什麼技術瓶頸。從安全性角度來說,國內藥物,特別是知名品牌藥的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對於一些國內也有的類似常備藥,建議消費者不必勞神費力去海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