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在兒童中很常見,家有鼻炎寶寶的朋友往往對此深感焦慮和無奈。今天我們針對兒童過敏性鼻炎的高頻提問進行一波答疑,希望能幫助大家增進認識和了解。
Q1:過敏性鼻炎該如何用藥和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涉及以下方面:1.迴避過敏原;2.藥物治療;3.變應原免疫療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脫敏治療)。
在藥物治療方面,要根據患兒的年齡、症狀的嚴重程度(輕度還是中重度)、症狀發作頻率(持續性還是間歇性),以及有無共患疾病的影響(哮喘、腺樣體肥大、鼻竇炎等)而採取相對應的治療方案。
2歲以下兒童:
推薦選擇比較安全溫和的治療:1.色甘酸鈉鼻噴霧劑,基本無不良反應,可以控制輕度症狀;2.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用於≥6月齡的兒童)。
2歲以上兒童:
藥物治療的選擇取決於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是否持續。
輕度或間歇性過敏性鼻炎:
可選擇下述方式定期或按需治療,最好是在已知過敏原,如花粉、貓狗等寵物暴露前給予,持續全程並在暴露停止後繼續治療2日:1.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 (用於≥2歲兒童);2.抗組胺鼻噴霧劑,如氮卓斯汀或奧洛他定。(美國FDA批准氮卓斯汀用於5歲以上兒童,鼻內用奧洛他定用於12歲以上兒童)。3.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美國FDA批准糠酸莫米松、糠酸氟替卡松和曲安奈德用於≥2歲的兒童)。
中重度或持續性症狀過敏性鼻炎:
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是最有效的藥物,是持久性或中至重度症狀(包括季節性症狀)患兒的最佳選擇。對於部分有併發症的中重度症狀患兒,和/或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治療效果不充分的患者,可聯合另一種藥物,比如抗組胺藥鼻噴劑、口服抗組胺藥、孟魯司特等。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常常是伴哮喘或者腺樣體肥大患兒有效的聯合治療。
Q2:過敏性鼻炎用激素類噴劑或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藥物,會不會對孩子有副作用?會形成藥物依賴嗎?會影響生長發育嗎?
使用激素鼻噴劑會有一定的藥物不良反應,如鼻黏膜局部的刺激,包括乾燥和燒灼感,但發生率大概2%~10%。其次,使用激素鼻噴劑也會引起部分孩子鼻出血。如果孩子只是鼻涕中帶血,建議有血涕那一側的鼻腔停藥幾天,然後再重新開始給藥即可;如果是大量的鼻出血或者是復發性鼻出血,應進行鼻鏡檢查來確定出血源,並給予相應處理。
但其實家長們最為擔心的,還是激素類藥物使用後對下丘腦-垂體軸和生長發育的影響。一項對474例5-8.5歲持續性過敏性鼻炎兒童的回顧性分析發現,這群孩子接受52周(一年左右)的糠酸氟替卡松治療,每日用藥110μg/d(一天兩噴,該年齡組的最大推薦量),孩子們的生長速度平均下降0.27cm/年,未發現腎上腺功能抑制。所以綜合考慮,長期大劑量應用某些激素鼻噴霧劑的兒童生長速度可能小幅降低,但對下丘腦-垂體軸幾乎沒有影響。
但我們在臨床上,是幾乎不會這麼大劑量長期用藥的。建議對於所有患兒,一旦症狀得到控制,就逐漸把激素鼻噴霧降至最低有效劑量。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均屬於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的鎮靜副作用不明顯也不常見,至於西替利嗪,大約有10%的孩子會出現比較輕微的鎮靜作用。此外,第二代抗組胺藥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眼乾等不良反應,對生長發育並無影響。
至於第一代抗組胺藥,因其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因此會引起顯著的鎮靜作用,在非常年幼的兒童中,甚至可引起反常性躁動,所以不推薦給兒童使用。
Q3: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平時頻繁流鼻血,請問是什麼原因,該如何緩解?
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出現流鼻血有多種原因。首先,流鼻血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之一,過敏性鼻炎的兒童常常打噴嚏、揉鼻子和摳鼻子,這些行為可能導致鼻出血。其次鼻噴激素治療也可能加重或者促發鼻出血。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保持鼻腔黏膜溼潤和預防局部創傷都是預防兒童反覆鼻出血的一線處理方法。建議夜間在兒童臥室使用加溼器(推薦冷霧式,能夠比較好地避免燙傷風險),保證室內溼度在40%-60%;使用生理鹽水鼻腔噴霧,一日2-4次;避免摳鼻、勤剪指甲。
如果過敏性鼻炎孩子未使用鼻噴激素治療,就有反覆少量流鼻血情況,建議正規治療,包括迴避過敏原,合適的藥物治療控制孩子的症狀,可能改善孩子鼻出血的情況。
如果是使用激素鼻噴劑引起的鼻出血,建議暫停藥幾天,或者改用抗組胺類藥物。
如果出血量大或者反覆,建議耳鼻喉科就診,用75%硝酸銀棒點灼鼻中隔,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滿意效果。
Q4:過敏性鼻炎和孩子打疫苗衝突嗎?
不管是在緩解期還是發作期,過敏性鼻炎都不影響孩子接種疫苗。相反,有過敏性鼻炎基礎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流感、鼻竇炎、甚至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以建議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更積極接種13價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等。
Q5:過敏性鼻炎患兒是不是更容易長溼疹?
並不是。過敏性疾病或者說過敏體質,是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的。有這種遺傳背景的孩子,可能在嬰兒期表現為反反覆覆的溼疹、牛奶蛋白過敏。稍大一點後,溼疹可能慢慢好轉,牛奶蛋白也逐漸可以耐受,但部分孩子開始發展到過敏性鼻炎甚至是哮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性疾病不斷演化的一個進程(過敏進行曲)。
Q6:所謂的抗過敏益生菌,對過敏性鼻炎有效嗎?
過敏性疾病越來越普遍,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確實有不少專家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有益生菌來改變孩子的過敏狀態。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循證醫學證據證明有哪種益生菌可以抗過敏,或哪種益生菌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
Q7:對於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過敏性鼻炎孩子的日常護理,最主要就是避免過敏原。導致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常見過敏原,包括花粉及黴菌。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常與室內變應原相關,包括塵蟎、蟑螂、來自家中被毛寵物的變應原以及黴菌等。
塵蟎及其排洩物:
這是我國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最常見的過敏原。塵蟎生長在溫暖而潮溼的環境,附著於衣物及生活用具表面,以人和動物脫落的皮屑為食。
對有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的家庭,建議定期徹底地清掃房間,清掃時選用溼抹布或吸塵器;避免使用地毯、毛絨玩具、布藝沙發等家居用品;避免使用毛毯、羽絨被、珊瑚絨被,以及羽毛、絨毛等材料填充的枕芯,選擇高支棉或防塵蟎床上用品;床上用品用60度以上的熱水勤洗,高溫烘乾或者陽光曝曬,至少每月一次。
動物過敏原:
來自於貓、狗等被毛動物的唾液和脫落的皮屑等。不建議有患過敏性鼻炎及哮喘孩子的家庭飼養有皮毛的動物。如果飼養,需要注意定期清理家居環境;不要讓寵物舔舐孩子以及孩子的用具;不要讓寵物進入臥室;經常將寵物帶到室外梳理毛髮並至少每周洗澡一次;及時清理它們的排洩物,經常將寵物窩拿到室外衝洗並曝曬。
黴菌:
會在繁殖時產生大量的微小孢子,並漂浮於空氣中。黴菌過敏者吸入這些孢子後,可能誘發或者加重鼻炎或哮喘症狀。建議儘量保持室內通風乾燥,潮溼季節使用除溼器;避免使用地毯或軟墊;發黴的地毯、衣物、書籍等應儘快處理;室內和陽臺儘量不要擺放盆栽,避免土壤裡滋生大量黴菌;定期用漂白劑清洗廚房、浴室、地下室和垃圾桶;定期清洗更換空調、空氣過濾器的濾網。
花粉:
若家有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兒,在花粉散播高峰季節應關好門窗,減少外出;室內避免種植花草;避免在草地、花草茂盛的地方玩耍。
此外,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應避免菸草吸入(一手、二手、三手煙)。家中要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消滅蟑螂以防蟑螂排洩物引起的過敏症狀。
孩子並不需要因為患過敏性鼻炎而盲目忌口。但如果確實觀察到接觸食物過敏原引起相應症狀(如出現皮疹、咳喘、鼻塞、眼癢、流涕加重等),則要避免再次攝入該食物及含有該成分的其他食物。
鼓勵使用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減少過敏原在鼻腔局部的聚積。
關於房間溼度:
單純的過敏性鼻炎並沒有像別的呼吸道感染咳嗽之類的要強調維持房間的溼度50%~60%。只有伴有反反覆覆的鼻出血的孩子要適當進行房間加溼。但是如果又明確這個孩子過敏原是黴菌,那房間的溼化也得慎重。這時候鼻腔局部的溼化用生理鹽水,多次給孩子噴鼻子,保持鼻腔局部的溼潤會更合適。
Q8:過敏性鼻炎有哪些症狀,如何確診?
成人的過敏性鼻炎常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這典型的「四部曲」,而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表現往往沒有這麼典型。
孩子有鼻塞、鼻癢,但不會表述而常常表現為揉鼻、搓鼻。兒童過敏性鼻炎清鼻涕少見,多為粘鼻涕,粘鼻涕結痂堵塞鼻腔加重鼻塞,會導致孩子經常摳鼻,進而損傷黏膜伴鼻出血。尤其是當孩子流涕的症狀不明顯時,常常被家人認為是孩子的「壞習慣」而被忽視。
兒童過敏性鼻炎常常因為鼻後滴漏引起斷斷續續的咳嗽,所以咳嗽反而成為過敏性鼻炎患兒來就診的最常見主訴。部分孩子還會伴有眼癢、結膜發紅等眼部症狀。
變應性鼻炎的診斷可根據特徵性的臨床症狀 (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鼻後滴漏、咳嗽、易激惹)、提示性的臨床病史(過敏性疾病家族史,過敏性疾病的既往史)及體格檢查的陽性發現(「過敏性黑眼圈」,「過敏性面容」顎部高拱、張口呼吸及錯牙合畸形,鼻黏膜常淡藍色或蒼白色,伴鼻甲水腫,後咽部表面淋巴組織增生「鵝卵石樣徵」)作出。
診斷變應性鼻炎時,不必常規進行影像學檢查,初診也無需過敏原檢測。但如果症狀控制不佳或引發症狀的因素不明顯,則需要進一步評估以證實患兒是否有吸入性過敏原致敏,以及證實症狀是否是由所懷疑的過敏原引起。
Q9:過敏性鼻炎嚴重會造成腺樣體肥大嗎?
有一定的相關性。有研究發現,過敏性鼻炎是腺樣體肥大的危險因素。早期預防過敏原的暴露,可以減少兒童腺樣體肥大的發生。兒童腺樣體肥大與鼻-鼻竇炎是互為因果的關係,由於兒童鼻-鼻竇的生理特點及兒童免疫特點,導致兒童易患急性鼻咽炎、鼻竇炎。反覆的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和局部炎症刺激,可以使腺樣體發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而肥大的腺樣體造成局部堵塞,使鼻腔分泌物引流不暢,引起炎症和感染的惡性循環。
Q10:過敏性鼻炎會隨著年齡增大、抵抗力增強好轉嗎?還是說真的終身好不了了?
過敏性鼻炎通常需要數年的過敏原暴露才會引發,因此在2歲以下的兒童中少見。對於兒童,致敏和隨後的臨床症狀首先發生於環境中持續存在的過敏原(如塵蟎或動物垢屑)的暴露,其次是花粉和其他季節性變應原的暴露。
2歲以後,變應性鼻炎的患病率穩步上升,出現學齡早期和成年早期的發病雙峰。此後患病率逐漸增加,在成年早期達到峰值。這一疾病在整個成年期通常持續存在,在較年長時有一定改善。
Q11:脫敏治療是什麼?有必要做嗎?幾歲可以開始做?效果怎樣?
脫敏治療是讓患兒從低劑量開始接觸過敏原,並逐漸增加劑量,達到維持量後維持足夠療程,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耐受,從而使患兒再次接觸過敏原時,過敏症狀明顯減輕或不再發生過敏症狀。
對持續症狀的過敏性鼻炎和/或結膜炎,中重度症狀的間歇性過敏性鼻炎和/或結膜炎,尤其藥物治療和環境控制措施無效時,考慮行脫敏治療。
脫敏治療也有助於防止過敏性鼻炎兒童發生哮喘,因此在兒童人群中應當給予特別考慮。
脫敏治療有兩種:皮下注射及舌下免疫治療。2015年過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療專家共識推薦:皮下治療適用於常規藥物治療無效的5歲以上由塵蟎導致的過敏性鼻炎患兒。世界變態反應組織認為,舌下免疫治療對患兒年齡沒有具體限制。我國指南提出:考慮到治療效果,以及患兒的依從性、耐受性,建議舌下脫敏治療從3歲以上開始。
目前的研究顯示:脫敏治療可以減輕孩子症狀,減少藥物使用,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疾病進展的治療手段。脫敏治療需要專科醫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完成,治療需要足夠時間,可能發生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可以管理。所以目前脫敏治療已經提到一線治療的地位。
Q12:孩子多大可以洗鼻、噴鼻?
用鹽水衝洗鼻腔,可洗掉鼻腔中的汙垢和黏液,還可清除鼻腔內聚集的過敏原,如花粉、黴菌孢子和灰塵等。鼻腔衝洗可以顯著改善流涕、鼻塞、喉癢等症狀,對清除長期流黏稠涕引起的鼻分泌物結痂特別有幫助。
海鹽水洗鼻可以單獨用於過敏性鼻炎症狀較輕時,或在使用其他局部藥物之前,以便在用其他鼻噴劑時黏膜被清洗乾淨,從而保證藥物更好地吸收。
用鹽水衝洗鼻腔是安全的,正確操作幾乎無風險。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使用的年齡限制,只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用不同的方法。小嬰兒可以選用生理鹽水滴鼻,稍大一點可以選擇海鹽水噴霧劑,3歲以上甚至更小一點但可以配合的孩子選用鼻腔衝洗。
但需要注意,自配鼻腔衝洗液時應使用蒸餾、滅菌或預先煮沸過的水,而不建議使用自來水配製,因為使用自來水有極小的發生阿米巴腦膜腦炎的風險。衝洗設備也可能被患者鼻腔中存在的細菌汙染,所以應按照產品規定清洗並定期更換。
此外,自配鼻腔衝洗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鹽的選擇,不要使用含碘鹽,以免造成鼻黏膜的刺激和碘的攝入過量。
Q13:過敏性鼻炎和黑眼圈有關係嗎?
部分過敏性鼻炎患兒會出現「過敏性黑眼圈」——指眼部下方呈藍色/灰色至紫色的眼圈,是由於眼眶周圍皮下靜脈擴張所致的眶下水腫和發黑,是活動性變應性鼻炎患者可能存在的體檢發現。
Q14:過敏性鼻炎會引起過敏性結膜炎嗎?
多達60%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並發有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為眼睛癢、流淚、結膜水腫、充血、水樣分泌物、燒灼感和畏光,症狀通常是雙側的。
Q15:過敏性鼻炎如何早期預防、幹預?
目前認為的或者已證實的發生過敏性鼻炎危險因素包括: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即發生過敏性疾病如鼻炎、哮喘等的遺傳易感性);男性;花粉季節出生;第一胎;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孩子出生後第1年母親吸菸暴露;暴露於室內變應原如塵蟎;6歲前血清IgE>100U/mL;存在變應原特異性IgE等。
所以過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孩子特別要注意避免二手菸,塵蟎等室內變應原的暴露;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儘量母乳餵養,減少生命早期牛奶蛋白過敏等導致的變應原特異性IgE的產生。
過敏性鼻炎一旦發生,建議積極尋求醫生幫助。從生活護理、過敏原避免、正規合理的藥物應用等多方位治療,以減輕症狀,改善孩子生活質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