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寫明"對中朝使用戰術核武器"?真是利令智昏!

2020-12-27 網易軍事

(原標題:美寫明「對中朝使用戰術核武器」?真是利令智昏!)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韓國《朝鮮日報》30日爆出猛料稱,五角大樓6月發布的《核行動指南》中,明確表示「可在戰鬥中使用限定性核武器(戰術核武器)」,而使用核武器的對象直指中國和朝鮮。儘管《環球時報》記者在公開版本的美軍《核行動指南》中並未找到直接針對中朝的內容,但在未來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似乎越來越被五角大樓認同。美國國防大學甚至建議「一旦朝鮮半島戰火再起,可以讓韓國和日本共享美國戰術核武器」。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教授表示,美國釋放出的這類想法非常可怕,「無論在哪個地方使用了多少戰術核武器,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未來局勢的發展,核戰爭沒有界限可言。」

  明確發展戰術核武器

《朝鮮日報》在題為《美軍參聯會寫明以中朝為對象使用限定性核武器》的報導中稱,美國自1987年與蘇聯籤訂《中導條約》後,可搭載戰術核武器的中近程彈道飛彈的開發和部署長期受到限制。但美國即將於8月退出該條約,在修改《核行動指南》後,「美國有可能針對朝鮮等敵對國家開發並運用中近程核彈頭飛彈」。

楊承軍解釋說,戰術核武器是相對戰略核武器發展而來,它的核當量較小,用於執行戰役戰術任務,特點是低汙染或者零汙染,在核爆炸之後,地面部隊可以很快進入核爆炸區域展開後續行動。韓國國防安全論壇事務局局長申宗宇表示:「美軍現役的洲際飛彈和潛射彈道飛彈等戰略核武器威力太大,很難用於實戰,不能對敵國造成實際威脅。」為此美國宣稱,將部分潛射飛彈的核彈頭替換成低當量戰術核彈頭,並重新研發可攜帶核彈頭的海基巡航飛彈。美國還計劃從明年開始生產能精確打擊地下設施的低當量B61-12戰術核炸彈。

該報導援引日本《東京新聞》的報導稱,美軍參聯會具體提出了使用核武器的程序,表示「美國有決心和能力為美國及同盟的防禦使用核武器」。報導稱,美國前任歐巴馬政府以縮小核武器的作用為目標,川普政府卻在推進核彈頭的小型化,並修改核指南。

  相關討論越來越頻繁

《東京新聞》稱,《核行動指南》在美軍官網主頁上曾短暫向公眾公開,很快就被刪除並設為「僅供官方使用」,但「美國科學家聯盟」將其內容保存並重新發布。不知道重新發布的版本是否經過刪減,《環球時報》記者30日詳細查詢了這份標記為《聯合出版物3-72:核行動》的指導文件,並未發現其中有直接涉及中國的內容。

但這份60頁的文件的確在美國軍界引起廣泛關注。它直言不諱地鼓吹未來美軍應該考慮在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核武器的使用對於任務成功至關重要」。其中還明確要求美軍應在遭到核打擊後,繼續在受汙染的環境中生存和作戰,並實施核反擊。「陸軍部隊、特種作戰部隊在核爆炸之後的輻射環境下也必須要保持完成所有戰鬥的能力」。

美國《軍事時報》稱,2019年的核理論要求美軍各軍種加強訓練並準備在核打擊後的環境中展開作戰行動。「美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核爆炸後的放射性環境中作戰,指揮官應該知道核爆效果如何影響人員、裝備和戰鬥力。他們應該訓練並掌握核爆後的生存方式和技術。」

正如「美國科學家聯盟」核信息項目負責人漢斯·克裡斯滕森所擔心的,「美軍對使用戰術核武器的討論越來越頻繁,尤其令人感到擔憂」。韓聯社30日稱,美國國防大學近日發表題為《21世紀核威懾力:2018核態勢研究報告的作戰運用化》的報告,探討在朝鮮半島發生緊急狀況時,仿照北約模式,「在美國的管理下,讓韓國和日本共享美國戰術核武器」。這份由美軍現役陸海空軍官共同完成的報告還宣稱,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一起被列入「威脅美國核安全態勢」的三個國家。

  一旦使用,未來將不可控制

對於美軍主動降低核門檻、追捧戰術核武器的趨勢,楊承軍認為,目前低汙染或零汙染的戰術核武器只是遠景發展目標。以現有技術,無論是大當量還是小當量的核武器,一旦使用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凡是經歷過核洩漏或核爆炸的地域,很多都變成無人區,對於環境的危害巨大而且長期不能消除。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戰術核武器還是戰略核武器,一旦投入實戰,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使用核武器的數量、強度和規模」。楊承軍強調,美國拋出有限使用戰術核武器的信號是非常可怕的,美國威脅使用戰術核武器不僅是對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示威,更是向全世界的宣戰,這是美國決策者最利令智昏的理念和想法。

楊承軍表示,對於中國而言,雖然中國的核武器在數量上和美國無法相比,但中國的核武器是可靠、可信和有效的。中國的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但一旦中國遭到無論何種核武器的攻擊,對手必然會遭到滅頂之災的核報復。「中國的核力量經過幾十年發展,完全具備二次打擊能力,也就是說在遭到首次核打擊之後,依舊具有可靠的核反擊能力。因此我們奉勸美國決策者在核武器的決策一定要非常慎重,決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輕率地把美國和美國人民拖到核戰爭的泥沼中。」

【環球時報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特約記者 魏雲峰 本報記者 郭媛丹】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李再興_NBJS9026

相關焦點

  • 羅外交部否認美將核武器從土耳其轉移至羅馬尼亞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8月18日電(記者林惠芬)羅馬尼亞外交部18日否認了美國開始將核武器從土耳其轉移至羅馬尼亞的相關報導。羅外交部當天在回應羅通社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堅決否認」相關報導。有媒體當天早些時候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鑑於土耳其「政變流產」後美土關係惡化,美國對其存放在土耳其的核武器感到不放心,正準備將數十枚核彈頭從土耳其轉移至羅馬尼亞德韋塞盧空軍基地。這一報導引起羅馬尼亞輿論譁然。羅前總理蓬塔18日對當地一家電視臺表示,相關媒體的報導非常嚴重,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嚴重危害羅馬尼亞國家安全。
  • 中朝女足今爭亞洲杯決賽權 馬帥定防守反擊戰術
    中朝今爭決賽權  信報訊(記者李昊)今天下午,第15屆女足亞洲杯半決賽將打響。中國隊將與宿敵朝鮮隊爭奪決賽權。昨天晚上,中國隊主教練馬良行正式確定了對朝攻略即採用防守反擊的戰術  對韓朝兩隊比賽錄像,馬良行這兩天仔細研究了不下十遍,談到與朝鮮隊這場生死大戰,馬良行昨晚在接受記者越洋電話採訪時表示,「半決賽也許並不會很好看,因為我們要與對手拼防守,因為戰勝對手獲得晉級資格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情。
  • 日媒:中朝貿易額仍在高水準 但連續2年低於上年
    日媒稱,中朝貿易依舊活躍。中國依然對1月進行核試驗、近日又預告將發射遠程彈道飛彈的朝鮮提供經濟支持。  報導稱,對華貿易約佔朝鮮對外貿易總額的90%。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朝貿易額比上年減少了13.7%,朝鮮的主要的主要產品煤炭、鐵礦石價格下降導致對華出口減少是主要影響因素。
  • 新一輪核武器對抗拉開:美俄轉向低當量核武器,核門檻恐將降低
    環球網5月11日引述美國媒體《防務世界》的報導稱,美國和俄羅斯新一輪核武發展的較量已經展開,而這一次,美俄交鋒的核心是低當量戰術核武器。五角大樓表示,由於美軍長期陷入類似於伊拉克和阿富汗這樣的低強度衝突,但是由於美軍自身兵力有限,難以全面有效掌控阿富汗或者伊拉克這種動亂國家,從而導致當地的反美武裝不斷做大。
  • 大戰一觸即發,美將核武器搬到家門口,俄方悍然發出戰爭警告
    為了確保核武器不會在戰爭中被濫用,世界上擁核國家籤訂了條約,以此來維持世界和平的秩序,但美國的一些行為激怒了不少國家,尤其是將核武器部署在俄家門口,對此俄方悍然發出戰爭警告,外界表示大戰一觸即發?不僅如此,此前美軍還曾公布一段F-35發射B6112戰術核武器的畫面,想以此來證明該國的隱身戰機已具備發射核武器的能力。相關人員表示,該武器作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戰術核武器之一,成本要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要高很多,如今正值國際社會動蕩時期,美國此舉無疑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周邊局勢也驟然升級。
  • 1958年炮擊金門:美國欲讓廈門變成第二個廣島,曾計劃投放核武器
    由於美國空軍的部分力量在1958年7月忙於應付黎巴嫩危機,美國空軍無法按照美蔣 「共同防禦條約」的約定,在臺海地區部署軍力。可以說,開戰後,幫助蔣介石協防的美軍即遭遇戰備不足的局面,這讓美軍動起了用核武器的危險念頭。
  • 學習成語:利令智昏
    今日成語利令智昏成語讀音lì lìng
  • 中國核武器威脅鄰國?華春瑩火了,美方敢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嗎
    近日,美國國務院顛倒黑白,無端指責中國「不透明發展核武器建設,並對鄰國構成嚴重威脅」。對此,在中國外交部1月5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有力駁斥。據外交部網站1月5日消息,在1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道,美國務院4日發表題為《中國的核瘋狂》文章稱,中國不透明且具有威脅性的核武器建設威脅到無核鄰國,削弱外界對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信心,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軍F35內置彈艙精確投擲核武器,我們該如何破局
    戰術核飛彈還是冷戰時期使的老思路了,而東方大國與俄羅斯兩國也有,誰也不用怕誰。戰術核飛彈是核武器中的一個核心重要組成部分,只是一種小型化的核武器,其特徵體積非常小以及機動性也非常靈活,而在戰機方面,其中也包含攻擊機等,都能攜帶戰術核飛彈進行使用。
  • 「中朝貿易生變」是真是假 羅先經濟區未見異常
    日本《產經新聞》稱,此次朝鮮宣布張成澤的罪狀中否定中朝貿易,讓人感到「朝鮮對中國的敵意」;「俄羅斯之聲」認為,平壤處決張成澤是「打壓中國的槓桿」,逼中國在經濟合作上做更多讓步;有美國學者甚至表示,「雙邊關係趨於惡化已是定局,區別僅在於撕破臉的時間」。
  • 核武器研發全面提速?美警告:打開潘多拉魔盒
    美媒解讀稱,在法赫裡扎德遇刺之後,伊朗宣布解除「核封印」,可能全面加速核武器的研發,這次刺殺在戰術上雖然成功了,但是在戰略上卻可能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導致各方都無法承擔的嚴重後果。實際上,雖然伊朗一直對美國態度強硬,但是由於制裁帶來的嚴重損失,德黑蘭很早就希望結束和美國的對峙局面。
  • 中國將開通至中朝高鐵 英媒猜欲幫朝發展經濟
    英國路透社1月2日報導,原題:北京將於2015年開通至中朝邊境的高鐵線路中國官媒周四報導稱,中國將於明年開通至中朝邊境的高鐵線路。這表明,中國仍然致力於加強同孤立、核武裝的朝鮮的經貿關係。報導稱,2010年開工建設的瀋陽至丹東高速鐵路全長207公裡。丹東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中朝雙邊貿易中70%以上的貨物要通過丹東口岸。丹東鄰近朝鮮黃金坪島經濟特區。
  • 每日成語《利令智昏》
    【成語】利令智昏【lì lìng zhì hūn】【釋義】
  • 核武器(nuclear weapon)
    但實質上是原子核的反應與轉變,所以稱核武器更為確切。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藥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藥量來表示,稱為TNT當量。
  • 黑市上買放射性材料 伊朗離造出核武器還遠著呢
    對此,美國總統布希日前再次重申: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那麼,伊朗究竟是否正在研製核武器,伊朗離擁有核武器的道路究竟還有多遠?   核武器是迄今為止殺傷威力最大的武器     自從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沙漠深處爆炸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之後,核武器便以其巨大的威力震撼著全世界。
  • 2019全球核態勢:核武器競爭加劇,核軍備控制遇阻
    但美俄兩國的核武器的總量仍佔全球核武器總量的90%以上。而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的核彈頭數量不降反增,其中,英國有200枚、印度130-140枚、巴基斯坦150-160枚、以色列80-90枚、朝鮮20-30枚。在核彈頭總量下降的同時,各有核國家紛紛致力於核武器現代化。
  • 解密中朝邊境往來者:哪邊能吃飽飯,就湧向哪邊
    每戶人家都有朝鮮親戚,在中朝邊境出入方便時,探親是時常的,雖然他們已經落戶中國。李在赫的祖輩和所有馬牌村人一樣,清末從朝鮮潛入中國開荒謀生。1885年,清政府劃出圖們江以北長350公裡,寬20至25公裡的地域為「移民專墾區」——相當於現在8個圖們市的面積,給朝鮮族移民解決居住和土地使用。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東北的朝鮮民族移民共有216萬人。
  • 遇上這4種情況,俄羅斯一定會使用核武器,美國要三思而後行
    導語:對美開始反擊!俄羅斯:出現這4種情況,會考慮動用核武器俄羅斯軍事實力強大,唯一的核心點就是核武器,它們吃了這麼多年老本依舊能夠保持武力威懾,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它身上。在這樣的局勢下,俄羅斯對啟動核武器反擊的政策,制定得相當明確。從普京籤署的《俄羅斯聯邦國家核遏制政策原則》上來看,只要遇到這4中情況,俄羅斯必定會用核武器,美國需要三思而後行。首先是對俄羅斯及其盟國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核武器時,其次是俄羅斯或者俄羅斯盟友國的領土遭到核彈飛彈攻擊的準確情報時。
  • 法國空軍再次展示核能力,試射機載核武器,比新航空母艦更實在
    ASMP-A空對地戰術核飛彈是ASMP空對地戰術核飛彈的升級版本,據稱,該彈長約5.38米,空重860千克,採用液體燃料衝壓式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3M,傳統ASMP空對地戰術核飛彈射程約
  • 俄動用核武器的前提蠻不講理!但和以色列比起來,還是要稍遜一籌
    表面上看,俄軍總參部本次公開的俄羅斯動用核武器的前提不僅看起來相當霸氣,而且還似乎有點「蠻不講理」!不管對方使用什麼類型的飛彈,反正是俄羅斯本土或盟國只要受到彈道飛彈的攻擊,那俄軍都會將其視為核威脅,並可能馬上動用核武器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