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攝影 楊濤
「從今天開始,我們把庭節列俄阿木翻譯成火,在小康路上不停奔跑的火……」
在四川省2020年「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上,閱讀大使、「四川名嘴」海光等人帶來了一組方言詩朗誦,試圖從另一方面展示閱讀的魅力。
海光用自貢話朗誦了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的詩歌選段《在大涼山上》。「平時我們都是通過普通話來展示文字的魅力,但方言也是一種活著的語言,有些情感也更適合通過方言來表達。」海光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習慣了推廣普通話的主持人,特色方言的保護和傳承也是需要我們值得注意的新趨勢。「閱讀是所有人都可以有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地建立世界觀等。」此外,長期致力於經典誦讀的海光,也分享他的閱讀體驗心得和私藏書單。
閱讀習慣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
「人類一定是需要主動思維的」
「如果因為普通話的推廣,而忽視了方言的魅力,是頗為可惜的。幸運的是,認識到方言的獨特已成為一個新趨勢,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事兒了。」海光在方言詩朗誦開始前,抽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表達形式,是希望讓帶頭普通話推廣的主持人們,也能帶頭去保護方言的文化傳承。
「方言現象也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我身邊也有不少人群在關注方言的創作和表達,也是閱讀魅力的另一種傳遞。」
幕後的海光既是電視臺主持人,也是一位熱愛閱讀的讀書人。他多年致力於經典誦讀的普及,對閱讀經典,尤其是誦讀經典,深有心得。所以談及對於全民閱讀的感受,海光自然也是有發言權的。
「閱讀的推廣我們一直都做得不錯,尤其是對閱讀習慣的培養,大家也有了不少的積累和經驗。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
海光表示,在當下的「讀圖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人們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比如,很多小朋友很容易被影視劇或者遊戲吸引,所以我們現在的家長尤其要注意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因為閱讀才是真正人類智慧的傳遞,是更為主動的動腦訓練。」
海光認為在閱讀興趣的培養方面,大眾需要借鑑更多樣的形式和方法,來搶奪孩子們的興趣。「我們一定要堅守,人類一定是需要主動思維的,而非被動接受。」
「深度閱讀才能有深度思考」
曝光消除家長焦慮私藏書單
這些年,海光一直身體力行,做了不少公益性質的經典誦讀活動,為培養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習慣而努力推廣和宣傳。
海光說,在當下,能靜下來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很多人忙著各種事情,神經繃得很緊。我希望通過經典誦讀,能幫助大家都靜下來。讀讀書,誦誦經典,問自己的心,養養自己的神。」
而從個人層面來講,自己也通過閱讀這件事受益匪淺。
「一般來說,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這是最簡單的。但深度閱讀對於身心的修養,則更為關鍵。也只有深度的閱讀才能讓人有深度的思考,告訴你怎麼做人,如何做人等等。」
海光認為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其他,閱讀其實已經成為一種人人都可以有的生活方式,「即使現在技術如此發達,它只是用不同的形式改變閱讀的習慣,但並沒有改變閱讀本身。」
海光拿讀書求知和淨化心靈需要和當下社會結合舉例,表達他眼中的閱讀功效,「世界觀、喜樂觀、道德觀等等,讀書能夠幫你建構完成的體系,支配我們的行動。」
為此,海光還特意為消除疫情期間家長們的陪伴焦慮問題,推薦了兩本實用的私藏書籍。
「一本是(德)卡爾·H.G.威特的《卡爾威特的教育》,另外一本則是兒童早期教育鼻祖木村久一影響力巨大的經典著作,被稱為「家教聖經」的《早期教育與天才》。」
海光解釋:《卡爾威特的教育》將思想和操作完美結合,特別適合老師和父母閱讀;而《早期教育與天才》則澄清了一些教育的誤區,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不同尋常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