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6日,一架由美國開往中國的飛機安穩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個「男人」行色匆匆地走下飛機,很快,他詭異的舉動就引起了安保人員的注意,接著讓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護照,才發現眼前這個「男人」,根本不是證件中的「何磊」,而是他的妻子陳丹蕾,自此,一則驚天大案緩緩浮出水面。
她叫陳丹蕾,1977年出生於四川一普通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則是家庭婦女,並且學歷不高。起初兩人相愛的時候,並沒有在意學歷上的差距,然而隨著女兒的出生,隨著丈夫在職場上越來越好,夫妻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陳丹蕾母親的心理開始發生變化。
她變得不相信丈夫,更害怕越來越好的丈夫會離開她,於是她經常偷看丈夫的信件,並阻撓丈夫的正常社交,兩人的矛盾愈發嚴重,經常爭吵,陳丹蕾便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了,因為母親太敏感,幼小的陳丹蕾生怕做錯事被她罵,故而性格內向敏感,做什麼都很小心,成績一直也是名列前茅,這才稍稍安撫了暴躁的母親。
後來,成績優異的陳丹蕾考進了清華大學,一家人都非常高興,但在這個時候,父親卻提出,要和母親離婚,他已經忍了很久,如今女兒大了,他才鼓起勇氣作出這個決定,對於父親的選擇,陳丹蕾其實是能理解的,但母親則崩潰了,沒過幾年,她便鬱鬱而終,這對陳丹蕾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為她日後的犯罪埋下了種子。
大三那年,陳丹蕾遇到了他,一個溫暖了自己世界的男人,何磊。那一天,陳丹蕾無意中撿到了何磊的鋼筆,並主動還給了他,何磊被眼前這個留著短髮,個子小小的,笑起來很溫暖的女生所吸引,成為朋友,再後來,便走到了一起,得知陳丹蕾的幼年經歷後,何磊對她很同情,於是對她愈發好,陳丹蕾很幸福。
臨近畢業,陳丹蕾拿到了美國一名校的offer和全額獎學金,便決定出國留學,為了陪伴女友,何磊也申請了美國某校的入學資格,能力過人成績優異的他自然輕鬆拿到offer,這對年輕的情侶非常高興,於是在出國前夕,兩人結婚。此時的何磊沒有想到,結婚是不幸的開始。
來到美國以後,兩個人便過上了忙碌充實的生活,每天在實驗室和出租屋往返,異國他鄉,兩人相依相偎,陳丹蕾愈發依賴丈夫,然而和性格內向的陳丹蕾不一樣,外向的何磊很快就在美國交到了朋友,經常外出聚會,這讓陳丹蕾非常不滿,並漸漸萌生出和母親一樣的情緒——不信任丈夫。
於是陳丹蕾經常偷偷查看何磊的手機、郵件等,並經常限制他的社交活動,深愛妻子的何磊並沒說什麼,一再忍讓,因為他知道妻子小時候的經歷。見丈夫退讓,陳丹蕾竟然愈發過分,甚至經常動手打何磊,有一次沒忍住,甚至用刀刺傷了何磊,警察便將陳丹蕾逮捕,並冠上蓄意謀殺罪。
何磊卻不顧傷痛,趕緊趕到警察局,為妻子保釋,他相信,妻子不過一時衝動,一定會改,然而事實證明,他想錯了,在此後的日子裡,陳丹蕾依然經常傷害何磊,忍無可忍之下,何磊提出離婚,這個決定,無疑刺激了敏感的陳丹蕾,於是她決定殺了這個男人,但她沒有表露出來,而是叫何磊冷靜一下。
在丈夫冷靜的期間,陳丹蕾策劃了殺人計劃,並多次通過枕頭來測試射擊發出的聲音。2005年8月15日,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人再次爆發爭吵,陳丹默默拿出手搶,對準了丈夫的後腦勺,下一秒,何磊倒地。
看著愛人逐漸冰涼的屍體,陳丹蕾卻無動於衷,過了幾天,她才慢悠悠地肢解了何磊,並累計在家中和他「共度」7天。第8日一早,陳丹蕾收拾好東西,帶著何磊的證件,潛逃回國,此時的何磊父母並不知情,還詢問兒媳兒子怎麼沒回來,人在哪裡?陳丹蕾則從容地回答:「他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直到陳丹蕾被警方逮捕,美國傳來發現何磊屍體的消息,何磊的父母才知道真相,瞬間崩潰,面對警方的詢問,陳丹蕾供認不諱,她甚至沒有流露出一絲悔意,面色非常平靜。
2006年9月,陳丹蕾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並賠償被害人何磊父母44萬餘元人民幣。然而由於陳丹蕾在獄中表現良好,已經被轉為有期徒刑,後來有記者去採訪她,陳丹蕾甚至開始暢想出獄以後要去做什麼,她說最感興趣的是翻譯類工作。
後來,關於陳丹蕾的採訪被記錄整理,並拍攝成了心理訪談節目(已化名),專家們在節目中從案件出發,詳細探討了陳丹蕾的犯罪心理。看到這裡筆者不免有些疑惑,分析犯罪者的心理固然重要,但專家們難道沒有考慮到何磊的父母依舊在人世?如果他們不幸看到了這個節目,即使化名,也能很快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自己的兒子,這讓他們如何受得了?
轉眼間,15年過去了,何磊早已化為一堆白骨,然而親手毀掉這個家庭的陳丹蕾,卻在未來不久會出獄,過上新的生活,真是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