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並沒有太多人去談論《海闊天空》。事實上,在黃家駒忽然離世之前,那首在日本創作、講述個人理想的歌曲,幾乎就要淹沒在90年代初的華語音樂工業海洋中。
時間倒退到1993年5月,香港當紅樂隊Beyond的《海闊天空》剛剛發表時,在電臺排行榜成績普通,從來都不是冠軍歌。收錄它的專輯《樂與怒》在雜誌只得到三星半的評分。那個時期的媒體訪問對這首歌幾乎隻字不提。
「聽眾一開始沒有特別反應,只覺得《海闊天空》是一首普通的歌。」那時在香港商業電臺做主持的陳海琪回憶說。
那時網際網路衝擊唱片業之前的時代,電臺主持對於唱片公司的宣傳策略有一定的影響力。而雖然陳海琪被《海闊天空》當中的勵志情懷所觸動,但一首5分24秒的歌曲對那時的電臺來說太長了。即使這首歌在送到電臺時被唱片公司剪成了4分鐘的版本,仍然無法瞬間抓住聽眾的耳朵。
同一時期,排行榜上熱搜的是草蜢的《世界會變得更美》,黎明的《夏日燒著了》,張學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和劉德華的《該走的時候》。而Beyond的《樂與怒》在推出僅三周後就被擠出銷量榜前十。
「寒夜裡看雪」
1992年至1993年之間,Beyond遠離家鄉在日本發展。《海闊天空》裡第一句歌詞提到的寒夜裡的雪,說的就是日本。
根據多年擔任Beyond經紀人的陳健添回憶,踏入90年代時,已經是香港最受歡迎樂隊Beyond出現成績觸頂的苗頭。
當時的香港唱片工業雖然蓬勃,但市場多由偶像歌星的翻唱歌曲佔領,原創搖滾音樂空間非常有限。雖然那時候Beyond已經火爆,但唱片銷量與譚詠麟、張學友等一線流行歌手仍差距不小。
而作為樂隊靈魂的黃家駒對香港狹小的音樂市場也頗有微詞。「家駒都說過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黃家駒的弟弟、Beyond樂隊的貝斯手黃家強在接受採訪時說,「那時我們覺得在香港很憋屈,才會去日本,到了日本之後,原來我們遇到的壓力不比在香港小。」
在Beyond樂隊之前,在日本取得過成功的華人歌手只有鄧麗君和歐陽菲菲等。黃家駒的好友劉宏博記得,家駒有一次在電話中告訴他,在日本很辛苦。
「在香港你的主導性很強,」劉宏博說,「但是在日本,你要適應日本人辦事的嚴謹。他們不是挑剔你,他們的標準就是那樣。」
但是當1993年5月初,,回香港宣傳的黃家駒邀請劉宏博到家裡來聽未發表的《海闊天空》時,劉宏博被震撼了。
「因為這首歌跟他們以往的風格有很大的出入。」二十多年後的一個下午,劉宏博回憶說。Byeond的音樂向來以吉他為主,但《海闊天空》由鋼琴代入,最後在弦樂的伴奏中結束。
這首歌原名《Piano Song》,黃家強說,最早由黃家駒用吉他自彈自唱的demo已經丟失。
那是Beyond第一次用真正的弦樂團來為歌曲配樂,而不是香港慣用的電子樂器模擬效果。日後證明,歌曲由此而來的感染力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哪會怕有一天」
樂隊的鼓手葉世榮記得,當時聽到《海闊天空》,感覺和現在不一樣:「沒那麼悲傷,而是有點勵志。」
「我們要表達的就是為了理想,離開一個地方,追求夢想的態度,中間帶著動力。」葉世榮說。
但儘管如此,《海闊天空》也並非專輯《樂與怒》的第一主打歌。1993年5月初唱片發行前,唱片公司率先推出專輯中由黃貫中填詞、黃家駒作曲的《爸爸媽媽》——那是一首受到中英談判啟發的搖滾歌曲,以「爸爸」和「媽媽」隱喻英國和中國,講述香港歷史的淵源。
在當時,《爸爸媽媽》是專輯的主打歌,在推出之初,這首歌是焦點。
直到6月的一天改變了一切。
《樂與怒》跌出銷量榜十大之際,Beyond全體再度前往日本,宣傳即將推出的日文版迷你專輯《this is Love1》,並為此不得不參加他們在香港不屑的遊戲節目。
黃家駒不幸從兩米多高的臺子上跌了下來,頭部著地,不省人事。
黃家強至今記得,當時沒有任何急救常識的自己慌忙之中並沒有和哥哥多說話。
6月30日下午,在東京的醫院昏迷六天的黃家駒去世,當時他年僅31歲。
「我掛了電話打開收音機——那時各個電臺已經都在播放那首歌《海闊天空》,」李家慶回憶說,「我就坐在那裡哭。」
一瞬間,《海闊天空》當中那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竟仿佛預言了黃家駒的不幸。香港各家電臺在黃家駒出事之後,不約而同選擇播放《海闊天空》。
據香港唱片公司回憶,《樂與怒》專輯首批出貨兩萬餘張之後幾乎沒有唱片店要求追加,但在黃家駒去世三到四個月內,專輯銷量一下衝到了30萬張。
惋惜的是,黃家駒在世時,四人陣容的Beyond只在現場表演過兩次《海闊天空》。
1996年3月,Beyond在香港紅館舉辦黃家駒去世後的第一次大型演唱會。演唱《海闊天空》時,黃家強在唱到「哪會怕有一天會跌倒」這一句時,只唱出了「哪怕」二字,就泣不成聲。
黃家強說,「很懷念他在演唱會上那種風採,而你知道他出事真的是「跌倒」,我唱到那句真的唱不下去。」
「愛自由」
這些年來,黃家強一直很少再唱《海闊天空》——除了特別的日子。
2018年6月10日,在香港舉辦「別了家駒十五年演唱會」過去十年之後,黃家強牽頭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祝你愉快紀念家駒25周年演唱會「,這一天正好也是黃家駒的生忌。紀念演唱會在十年間從香港到北京。
《海闊天空》已隨著一位天才音樂人的離世而被傳唱為經典,不再限於粵語地區。在它被發表之後的25年裡,這首歌就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被不同的人群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並以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聚攏了人群。
2008年汶川地震,它成為了勵志歌曲,劉德華為這首歌填寫了國語版歌詞,取名為《承諾》,召集了兩岸三地明星為災民打氣。
然後是北京奧運會,劉翔因傷而退賽時,場內突然播放《海闊天空》;2013年和2015年,廣州恆大足球隊兩次奪得亞冠聯賽錦標時,天河體育場內都唱起了它。
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人,都因為這首《海闊天空》而串聯在一起。
正如同歌中所寫「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家駒從未離開,《海闊天空》也一直還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