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筆試已告一段落
省考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積累」
今日分享:行測言語——最容易被大「誤用」的成語
通過對大量真題的研究,我們發現成語辨析題有三個考察角度:一、高頻成語;二、近義成語辨析;三、成語誤用。今天針對成語誤用這一考察角度進行分析。
一、成語誤用成因
由於很多考生對成語理解不全面,不能從理性意義、色彩意義、語法意義等多個角度全面、準確的理解一個成語,從而造成成語的誤用。同時,某些成語由於自身的原因,也極易被誤用。這部分成語同樣也是公考命題人重點考察的對象。如:
【例1】要解決孩子上幼兒園難的問題,是各級政府要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量,以滿足城鄉居民子女的入園需求。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當務之急
B. 首當其衝
C. 理所當然
D. 無可置疑
答案:A
解析:此題中的幹擾選項「首當其衝」就屬於最易被誤用的成語。「首當其衝」經常被誤認為「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如: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局長一發話,他總是首當其衝地搶著去幹。實際上,「首當其衝」的意思是最先受到災害或攻擊。如: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首當其衝,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
二、成語誤用的角度
(1)望文生義
從字面意思簡單、膚淺的理解一個成語,從而造成誤用。如:
【例2】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一些地區畫地為牢,實行地方保護主義,人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資源。。
此處「畫地為牢」就因望文生義造成誤用。「畫地為牢」比喻只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2)褒貶顛倒
成語的感情色彩可分為三種情況:褒義、貶義、中性。把握不好成語的感情色彩極易造成褒貶顛倒。
【例3】自從中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規以來,不少外商蠢蠢欲動 ,紛紛來中國投資。
此處「蠢蠢欲動」是貶義詞,用在此處修飾外商來中國投資不恰當。
(3)不合對象
有些成語有特點的搭配對象及搭配範圍,如把握不住,極易造成誤用。
【例4】義大利隊攻勢凌厲,逼得對方節節敗退,抱頭鼠竄。
此句中「抱頭鼠竄」一般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的人或隊伍,用在此處修飾「球隊」不合適。
(4)輕重失度
成語的詞義有輕重之別,不能重詞輕用,也不能輕詞重用。
【例5】王老師勤勤懇懇,日理萬機,在教壇上默默奉獻了三十年。
此句中「日理萬機」語義較重,一般形容君主或國家領導人政務繁忙,工作辛苦;用在此處明顯重詞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