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案要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2020-08-14 檸檬新聞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

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

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

他在這裡生活了6年,從1985年出國直至現在,在這間房間裡通過博士論文。整整6年,他沒有離開過愛荷華大學,現在他就要和它告別了。

他望著窗外,天上剛剛起風,毫無趣味。

一種噁心的、報復的快感籠罩著他。

他把手再次伸進口袋,那裡有一把0.38cm口徑左輪小手槍,全部荷滿了子彈。

「只要夠用就行。」他想。

5月份他向愛荷華地方長官辦公室申請到了槍枝許可,6月份他跑到愛荷華市一家槍店花了200美元買下這支巴西制金牛星手槍。

他仔細挑選過,這是一把仿製美國警方用的史密斯-威森牌的左輪手槍。

從那時起他就想幹這件事。

「我早就有這個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學位。」他在給他二姐的最後遺書中寫著:「你自己不要過於悲傷,至少我找到幾個貼背的人給我陪葬。」

光溜溜的手槍柄仍然有些冰涼,他臉上現出毫無表情的樣子看著一切,看著所有的人。

哪怕最靠近他的人,也不易察覺到他眼裡閃過的一瞥陰冷猙獰的光芒。

靜靜地旁聽了約五分鐘,他突然拔出手槍開槍射擊!

他首先開槍擊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47歲的戈爾諮教授。戈爾諮教授應聲倒下,他又在教授腦後補了一槍。

繼而他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射擊了兩槍。

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與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

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這時盧剛已經冷靜地將槍口瞄準他嫉恨已久的「競爭對手」——原中國科技大學高材生山林華博士。

他一連朝小山的腦門和胸膛連放幾槍,山林華連哼都來不及哼一下就當場被槍殺。

盧剛在第一現場槍殺了這三個人之後,又噔噔地從三樓跑到二樓,打開系主任的辦公室,一槍射殺了44歲的系主任尼柯森。

他確認系主任已經死了後,又跑回三樓第一現場以確定戈爾諮、史密斯、山林華三人是否已經都死了。

室中有幾名驚嚇得目瞪口呆的證人,其中之一是研究科學家鮑漢生,他和另兩名同學正圍著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他還沒有死,生命從他的眼裡突然逃離……

盧剛沒有打中他的心臟,他鮮血湧注,在書桌下面掙扎著。三個人正準備把他抬起來送去搶救,這時盧剛在309室門口揮舞手槍叫他們出去。

鮑漢生輕輕喊了一聲:「Stop it!」(住手!)

盧剛不予理睬,然後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對準他驚恐萬狀、帶著哀求的眼睛又補發了致命的一槍。他真的死了!

這時盧剛跑下物理系大樓,持槍飛快地跑到鄰近的生物系大樓,從一樓走到四樓,似乎在尋找一名女性目標(目擊者見他進入女廁所尋人),在這過程中他遇到生物系的幾位師生,並沒有開槍濫殺。

在生物系大樓他沒有找到他的「射擊目標」之後,他又衝到大學行政大樓,推開副校長安妮克黎利女士的辦公室,朝她胸前和太陽穴連射兩槍。

副校長的女秘書驚恐、本能地拿起電話要報警,他又向女秘書頸脖上射了一槍!

然後,盧剛舉槍自殺了!

整個兇殺過程只有十分鐘。六人死亡,女秘書重傷。

盧剛其人

殺手盧剛是研究電漿的。他的畢業論文是探討臨界電離速度。因為電漿是個極為專門的領域,當時全美只有300名左右的科學家有能力從事電漿研究。

盧剛在智慧上能夠思索宇宙蒼穹遼闊無涯的問題,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成了一名高智商低智能者。

他以瘋狂的行為來殘害那麼多師長、同學以及自己的生命,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

那麼,盧剛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首先,盧剛絕對聰明。

他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也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從小極為聰明,學習上一帆風順。

在北大物理系畢業後他參加了李政道主持的嚴格考試,在數百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名列前茅,順利考取由中國政府出資的公派生來到美國留學。

以學業成績相比,盧剛和山林華的水平不相上下。盧剛參加博士資格考試時與山林華同時並列第一,各門科目全都是「A」,他所獲得的高分打破物理系歷屆記錄。

盧剛和山林華都是愛荷華大學天文物理系1991年新出爐的博士。山林華比盧剛小一歲,比盧剛晚兩年來到愛荷華大學,拿到學位的時間卻比盧剛早上半年。

畢業後,成績優異、研究成果豐碩的山林華被系裡留下來繼續做博士後研究,並按照Research Investigator(調研員)的職位領取薪水。

而盧剛則沒有那麼幸運,當他今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找工作的事始終沒有著落。

全美各大學的研究經費都受到削減,根本沒有什麼機會,幾位教授為他推薦也無任何結果。

他認為是教授們冷淡的原因。盧剛曾對人表示,儘管是「公派」,他也不願返回中國工作。

盧剛的研究工作一直不太順利,他的博士論文口試沒能當場通過,相反山林華不僅提前畢業獲得博士學位,而且他的博士論文還得論文獎,並有一份安定的工作。

這些都是盧剛最不能忍受的,亦為他最氣憤而對山林華下毒手的原因之一。

盧剛是一個受過中美兩國高等教育,有理智,具有分析和思辨能力的人。盧剛也並無精神失常或任何變態表現。

他感情從不錯亂,愛憎分明,也無酗酒、吸毒的習慣。

因而他的行動決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冷靜地思考,多次權衡的結果,是按照他所奉行的人生信念行事的結果。

據曾經與盧剛同住一室的愛荷華大學教育系博士生赤旭明回憶說:盧剛這種冷血殺人行為,不僅是由於妒恨,而且是因為他天性中潛伏著一種可怕的「殺機」, 「性格決定命運」。

在同學們眼中,盧剛是一個剛愎自負、目中無人、時而埋頭研究、時而放浪形骸的人。

他十分孤獨,沒有什麼人願意和他來往。

他在北京市汽車配件廠當工人的父親說:「盧剛有兩個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兒。」

盧剛出國前個性很強,孤僻,不合群。與父母親也很少交談,只有和二姐關係密切些。

盧父說,幾個月前,盧剛曾在家書中提及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畢業後一直沒找到工作。家人表示,打算為他在國內設法安排工作,但遭盧剛拒絕。

旅美華人赤旭明說,他在1987年夏天與盧剛、山林華合租一個一房一廳,他與小山住臥房,盧剛住客廳。

盧剛從不打掃屋子衛生,喝牛奶從不用杯子,打開蓋對著嘴咕嚕咕嚕喝完就隨手扔在地上。

赤旭明比他大十歲,以長輩的口氣告誡他,結果盧剛「目露兇光」,表現得非常兇惡。

他形容盧剛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自視甚高,經常以「物理尖子」自居。

說話喜歡揭別人短處,以嘲弄別人為快樂,時常「出口傷人」。

他說盧剛不僅人品素質極差,而且十分好色。他曾幻想所有的女孩子都拜倒在他這個「天之驕子」的腳下,也費了不少工夫追了許多女孩子,但屢遭挫折。

他經常入酒吧,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國化」,以示與其他中國同學的「風度不同」。

有一次他去拉斯維加斯賭城,想用90美元嫖妓,結果被拒絕。這使他惱羞成怒,耿耿於懷。

另一位物理系的學生說,盧剛與人合住一個公寓,夏天天熱,他睡在客廳裡,經常把冰箱打開一整夜,根本不顧別人存放在冰箱裡的東西酸餿腐敗。

盧剛在很多留學生口中,是一個攻擊性很強,讓人下不了臺,又十分自私的人。久而久之,幾乎沒有人願意再和他來往。

即使你不斷地試圖想發現盧剛在個性上有何可取之處,卻沒有一個人予以肯定的答覆。

物理系的一位學生對盧剛的評語是最客氣的:「他是個思考問題的方式與一般人截然不同的人,凡事都想到陰暗面,喜歡走極端。」


和盧剛同屬「空間物理理論小組」的李新說,近來因為美國經濟蕭條,政府裁減預算的緣故,系裡在畢業生中發起募捐。盧剛用支票開了一張捐款,面額是一分錢。

「盧剛是一個自戀型的人物,」一位熟悉他的教授說,「自戀性格的人會怨恨他們認為傷害他們感情的人。

他們看人,並不是看人的本身並不看人的本質,而是根據自己的解釋看這些人怎麼傷害他。」這位教授說,「拿著一支槍連續射殺六人,他只把這個視為消滅對他的傷害,而不是殺害其他活生生的同類。」

山林華其人

愛荷華大學的同學在談盧剛以及被殺死的山林華,就像聽人談論白天與黑夜的差異一樣。

一位美國記者說,他們的敘述給人的感覺是:山林華似乎是上帝刻意製造出來,故意要向世人顯示善與惡、美與醜、正與邪、光明與黑暗的強烈的對比。

山林華在愛荷華大學知名度頗高,是前任中國學生聯誼會會長。而盧剛則由於性情孤僻,連中國學生聯誼會也沒有加入。

山林華時年27歲,浙江省嘉興人,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四年前通過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在大陸主持的考試,進入愛荷華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

由於他成績極為優異,在博士資格考試時與盧剛並列第一名。他人緣很好,系裡教授對他大為讚揚。

盧剛的父親是工人,山林華的父親是農民,他來自浙江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他的弟弟山雪良在得到這個噩耗時在電話中失聲痛哭:「我哥哥是苦孩子出身,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我們全家以他為驕傲,那個人為什麼要殺他這樣好的一個人!」

山雪良說他在農村種地務農的父母身體不好,家中還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視山林華如同命根子。他至今也不敢告知家人他哥哥的死訊。

為到美國料理後事,他只好撒謊,說哥哥在美國生病需要人照料,才得以讓家人放心,趕赴美國。

1981年,16歲的山林華就以優異成績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87年赴美留學後,為了接濟大陸農村親人,他長期省吃儉用,每次攢下一二百美元即往家鄉寄。

兩個月前,家中父老還收到他一張200美元的匯票。他每次寫信,都是「報喜不報憂」,以免讓老奶奶及父母掛心。

經常勸父母用他寄回的錢吃好些,補養身體。在他們那個村子裡,山林華是個出名的好孩子,沒想到會突遭慘禍。

山林華的嶽父是安徽合肥的一位學者。在山林華被殺害前48小時剛剛抵達愛荷華市作訪問,卻不幸看見女婿身亡,女兒年紀輕輕成孤孀。

曾經同山林華、盧剛住一個公寓的赤旭明說,小山出身農民家庭,家裡很窮,全憑個人努力奮鬥登上大陸一流學府中國科技大學的殿堂,並以優異成績赴美深造,非常不容易。

當他聽說小山遇害的消息時,他難過得哭了好幾場,因為他在與小山共住一室的日子裡,發現了他身上許多美德。

他舉例說:小山為了幫助仍在安徽老家的弟弟籌措結婚費用,省吃儉用,相當長一段時間天天喝牛奶,吃麵包果腹。因為這兩樣東西在美國都很便宜。

愛荷華大學電腦博士研究生華欣說,山林華為人非常好,聰明能幹,勤奮好學,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獲最佳論文獎學金是實至名歸的,盧剛不該因妒生恨將他殺害。

作為山林華的朋友,他非常難過,很多同學聽到這個消息,都難過得失聲痛哭,對兇手暴行十分氣憤。

受訪的學生在談到山林華時,沒有人不是充滿了感情與懷念的。幾乎大家都不太能接受他就這樣與中國同學們天人永隔的事實。

在大夥心目中,與盧剛尖銳的個性相對的是山林華的寬宏。經常掛著微笑的山林華總是替別人著想,願意對人伸出援手。

與山林華一同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的雪山在談到他時幾度哽咽不止。她說,只要同學開口,即使山林華自己已經買好了菜,他還是高高興興地開車送沒車的同學去超級市場。

許多到愛荷華大學念書的新同學,都是山林華到20多公裡外的Cedar Rapds機場接來的。

作為中國學生聯誼會主席,他熱情地幫新的同學找房子,買便宜生活必需品。

哪個同學要搬家換房子借他的車,他也總是一句話:「沒問題!」

質樸誠懇的個性,使他在愛荷華大學的340多名中國大陸留學生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大家都習慣親切地叫他「小山」。

物理系的馮煒說:中西部大學與大城市學校不同,因為沒有地方可以走動,中國留學生之間的來往十分密切,學生聯誼會辦的活動大家都踴躍參加。小山於1988年至1989年擔任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把聯誼會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李新說,博士生課業都很忙,山林華自己做學問極為認真,但沒有什麼恃才傲物、高人一等的態度,沒有學究氣。憑著他的純樸與義氣吸引了一群「哥兒們」,大家同心協力為聯誼會做事,舉辦各種活動,深得人心。

物理系幾位比較熟悉山林華及盧剛研究工作的人都表示,山林華在事業上比盧剛得心應手,並不只是運氣較好的緣故。

一般人只能從山林華與盧剛截然不同的個性與作風去了解他們:山林華人緣好,常微笑,伸援手;盧剛則獨來獨往,作風怪異,臉上永遠是陰霾籠罩。

盧剛給二姐的最後家書

盧剛在殺人當天1991年11月1日12時02分寫給他二姐的一封信。

二姐:

你好!內附的支票請迅速存入銀行。

這封信是專門寫給你的,故不要讓家裡的其他人看到,在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大概已經不在人世了。

我已寄了一些東西回去,算是我的遺物。我想你只要跟海關說明,他們會讓這些東西進境,就算是我自己帶回來的。

我最擔心的是父母二老,他們年事已高,恐怕受不住這場風波。但我自己是無能為力。這副重擔就要落在你肩上了。我懇求你一定要照顧好他們,不惜(惜)一切代價。

另外,不要花錢為我辦葬禮。千萬不要跑到美國來搬運屍體回家。最好是讓中國大使館把我的遺體在美國就地火化,只運一些骨灰回去即可。

牢記:不要讓美國這邊敲詐錢財。我想我寄回去的錢物足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已)足夠報答兩位姐姐的撫育。

我昨晚給你打完電話後,一個人哭得死去活來,我死活咽不下這口氣。你知道我一生來正直不阿,最討厭溜須拍馬的小人和自以為是的贓官。我早就有這個意思了(殺人並自殺),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學位。這是全家人的風光。

你自己不要過於悲傷,至少我找到幾個貼背的人給我陪葬。

我這二十八年來的經歷使我看淡了人生,我曾跟幾個人說過我想出家修行去。人的生活欲望是沒有盡頭的。在美國雖然吃穿不愁,但上邊有大富人,跟他們一比,我還是個窮光蛋。總之,我給我自己出了氣,給家裡人生計提供了保障。

我還有何奢望迷戀人世呢?古人云:「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人生四大目標,我都已嘗過,可謂知足矣!我雖然是單身,但女友已有過一些。高中住宿時我就已開始交女朋友,上大學時經常和女孩乘黑溜進二六二醫院過夜。

到美國後,中國的外國的、單身的已婚的、良家女或妓女都有交往。我這人沒有恆心,我是見異思遷,不能安心於某個特定之人。也許是沒有遇到合適的或高不及低不就。

不管怎麼說,我對男女關係已經有些膩煩了,進一步我對我攻了十年之久(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的物理已經失去興趣,可說是越走越覺得走進死胡同。

物理研究是越來越失望,目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人們按照不同的學校分成幾大派,互相攻擊對方,大為吹捧自己。無怪有人說「現代物理是自己騙自己」。我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學更實際一些的學科。

有什麼辦法呢?父母自己一竅不通,不能在學業上加以指導,全靠我一個人瞎闖。很多美籍華人物理學者在美國混得不得意,就回到國內一段時間,吹噓自己,為祖國貢獻。於是中國政府也就大肆宣揚,哄年輕人去讀純理科。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我當初去讀工科,我今天絕對不可能來美國讀學位攢美金。父母是沒有經濟實力送我來美國深造的。本校一些搞應用學科的人,他們父母大多是留過學的高級知識分子,家裡有外匯,可以提供子女考託福、GRE,提供在美的學費和生活費,或他們有海外親屬來借錢。

我今天到這一步,已可以說是有父母的過錯在內。我信奉:「生為人傑,死為鬼雄。」我一切自己做自己當。

另外,最好不要讓下一輩得知我的真相,否則對他們的將來不利。永別了,我親愛的二姐。

弟:盧剛

1991.11.01.12:02

後記

曾與盧剛同住一室的愛荷華大學教育系博士生赤旭明回憶說:盧剛這種冷血殺人行為,不僅是由於妒恨,而且是因為他天性中潛伏著一種可怕的「殺機」,「性格決定命運」。

這也許就是人性中,所謂的暗物質吧。

在這個事件中,盧剛是施暴者,也算是一個受害者吧。

願所有人的靈魂得到安息。

相關焦點

  • 世界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轉載自:世界大案要案紀實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他在這裡生活了6年,從1985年出國直至現在,在這間房間裡通過博士論文。整整6年,他沒有離開過愛荷華大學,現在他就要和它告別了。
  • 大案要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大案偵破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
  • 中國大案偵破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
  • 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案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中國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案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中國大案紀實|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案
    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大案紀實——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槍殺5人後飲彈自盡
    轉載自:世界大案要案紀實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大案紀實: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槍殺5人後飲彈自盡
    轉載自:世界大案要案紀實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 1991年盧剛事件的真實原因:盧剛為什麼要殺人?
    下面小編要說的就是這位北大的博士盧剛,相信當年的盧剛事件很多人都是有所耳聞的,一時震驚了中外,盧剛為什麼要殺人?下面小編就來為你揭秘盧剛事件根本原因。說起盧剛事件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是聽說過的,因為在1991剛發生的時候,可是震驚了整個中國海外!1991年11月1日這一天,天氣灰濛濛的一片,可能也應徵了盧剛此時的心情吧。
  • 現代大案紀實:北大盧剛博士在美國大學槍殺6人
    今天要寫的兇手,是1個才高八鬥、堪稱天才的中國大陸留學生。他可以說是,中國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精英。就這樣一個人,突然槍殺了6個大學博士,然後開槍自殺。不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盧剛。聽我說一說吧。去年有個傻鳥,在個人推特留言「如果學校再不讓我通過考試,我就讓他們體驗盧剛事件的恐怖」。不到2天,這鳥人被警方逮捕,搜繳了槍枝,被學校開除加驅逐出境。為什麼這麼誇張?盧剛事件本身就很誇張。
  • 北大高材生弒母!馬加爵事件!藥家鑫事件!心靈扭曲?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案再次刺激了國人的神經,這起案件讓人不禁想起發生在2004年的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事件和2010年陝西西安的藥家鑫駕車肇事後殺人事件。高智商人群的心靈為何如此扭曲,下一代的教育如何進行,如何給與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社會給與更多的正能量,值得國人的深思。
  • 盧剛到底為何要殺害美國導師和同學?
    盧剛視頻:盧剛事件盧剛事件,是什麼使他變成這樣?
  • 中國留學生第一案:北大留美高材生10分鐘內槍殺5人隨後自殺
    他是28歲的青年博士、曾經的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盧剛,他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他在這裡生活了6年,從1985年出國直至現在,在這間房間裡通過博士論文。
  • 愛荷華大學盧剛槍擊事件
    盧剛是個頂尖的物理天才,他的一次研究推算與他導師的理論背道而馳,盧剛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與在國內眾星捧月不同,這次他導師將盧剛的算法完全駁倒,可盧剛一點也不接受他的說法,兩人為此爭論不休。漸漸的,戈爾茲教授對盧剛狂妄強韌的個性產生了看法。 而不僅與自己的導師,盧剛同時也對自己的系主任尼克森教授懷恨在心,原因就是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
  • 盧剛事件,你知道嗎?歷史好可怕!
    ,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該事件在當時曾震驚中美兩國,也引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此外警方也截獲並扣押了盧剛在事發前幾天寄回國內的包裹、家信、匯款等,並查到了盧剛的遺書,據愛荷華大學官方宣稱遺書共五頁,其中四頁英文一頁中文,但在事發一個多月後警方僅向媒體公開了四頁英文遺書。關於殺人者的槍殺動機,警方未有正式的結論,但據部分媒體報導,槍擊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由於博士論文最高獎學金沒有由盧剛獲得,而是由山林華獲得。
  • 讓你體會盧剛的恐懼!留美學生威脅教授被開除遣返
    「盧剛事件」: 中國留學生在美連殺六人 來源:水木清華 這時盧剛已經冷靜地將槍口瞄準他嫉恨已久的「競爭對手」原中國科技大學高材生山林華博士 1991年11月1日,這個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 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Van Allen Hall)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
  • 十部講述天才的電影,領略天才不平凡的一生
    影片對波洛克這位狂亂的真實天才給予了冷峻而高度個性的哲思性分析。這一幅波拉克的畫拍賣了四千萬美元!3《暗物質》影片題材取材於真實故事,是發生在1991年曾轟動國內外的留美學生盧剛槍殺導師一案。開槍殺人的盧剛是北京市人,出生於普通工人家庭,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84年通過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學交流計劃選拔,畢業後旋即以交換學生身份公費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就讀於衣阿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時年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