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和廣西沿海,有一種民間習俗叫抽水煙筒,太多趣事講不完

2020-12-23 湛江縱橫哥

說起抽水煙筒,又稱大碌竹,在粵西、廣西沿海以及兩廣雲南等部分地區很普及,特別是我們父輩和祖輩,幾乎人人都接觸過。作為粵西湛江人,我童年時也是在這種環境的耳濡目染下,學會了抽水煙筒,成為80後少數的傳承人之一。

先來說幾個謎語。湛江的是"左手叉著腰,右手一支焦,肚裡咕嚕叫,噴出屎共尿」,電白的是「口對口,手攬腰,摸摸肚臍放火燒」,廣西北流的是「你嘴吻我嘴,我手攬你腰,點火照你肚臍燒,燒到肚子咕咕叫」,茂名的是「左手攬腰,右手捻毛,嘴撲嘴,下底出水」——這些有趣或貌似鹹濕的謎語都是說的同一件事:抽水煙筒。

關於抽水煙筒,還有些俗語。比如:「吞入滿口香,吐出白雲飛」;「飯前飯後抽筒煙,吸雲吐霧勝神仙」;「冇條煙筒,乜野都冇法」(不抽水煙筒,做什麼都不得勁)……也有斯文一點的,說抽菸筒是「支竹嘗樂,分甘筒味」(知足常樂,同甘共苦)。還有一條是講為人處世的——寧吹「大碌竹」,莫做「大碌木」,意思是寧可抽水煙筒交朋結友、頭腦靈活,也不要像一塊木頭那樣傻傻的沒朋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關於水煙筒的來歷,雖說是一種傳統文化,但時間並不是很久。明朝末年,除了番薯,人們還從美洲引進了很多對現代生活有影響的東西,其中一樣就是菸絲。據資料顯示,中國人抽菸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大家留意下,除清朝古裝戲,之前的朝代戲很少有抽菸的鏡頭,只有飲酒的。

水煙筒雖然現在只在粵西和廣西沿海常見,但以前珠三角一帶也是流行抽大碌竹的,在《七十二家房客》裡都可以看到水煙筒。後來由於城市化進程和外地人口湧入,大家覺得水煙筒不太衛生,一支煙多人抽,自帶煙筒也不方便,這一大截竹筒也挺重。加之生活節奏又快,所以珠三角城裡人大多轉成抽紙菸了。而粵西及周邊地區,經濟相對落後,人們生活節奏慢,有時間抽水煙筒,所以延續至今。現在廣東地區除了粵西,江門新會一帶農村也有吸水煙筒的,廣州郊區也有少量。

水煙筒是由竹子靠近根部的竹坯製成,粵西的口很小一點,雲南的特別大,據說廣西玉林北流的也大,直徑有十三四公分,吸一口抵湛江煙筒幾口,很是過癮。水煙筒的價格有貴有便,從十幾元到幾百元的都有,有一種金鑲玉吸嘴的紫竹煙筒售價過千元。

一般抽水煙筒會配一隻紅色的水桶裝渣,後來改用拖把桶更方便,那個擰拖把的地方專門用來放菸絲。有的人從小看長輩用拖把桶抽水煙,還以為這是什麼配套的抽菸工具呢!

水煙筒加水也很有講究,加多了,嗦到水飛起身,加少了,嗦到無聲音,剛剛好,嗦到聲音清脆,旁邊等抽菸的人聽到可以過過癮。不過最討厭的是幾個人在一起抽菸,其中某一人拿著煙筒,講半個鐘話還沒抽一口的,旁邊的人都快急死了,菸癮發作等著抽啊!

抽水煙筒的人一旦上了癮,別的什麼煙仔都看不上,而且時時都離不得煙筒,因此也鬧出了很多笑話。

吳川有個工程老闆是個老菸民。有一天,吳川幾大局的領導下來檢查工作。新來的工仔看到幾個人圍在一起彎著腰,似乎周邊還在冒煙,以為出了什麼事!走過去一看,領導們和老闆在輪流吸一根煙筒,聊得不知多親熱。老闆不僅和領導抽水煙筒,也和員工一起抽,你一口我一口,感覺就跟親兄弟似的,水煙筒就是這樣拉近人的感情的。

在湛江,上至億萬老闆,下至平頭百姓,都抽水煙筒。熬夜打麻將的時候,一支水煙筒就變成了提神的神器,你抽過來我抽過去,房間裡煙霧繚繞,大家也習以為常。

廣州汽車總站旁,標明往湛江茂名大班車旁肯定有大碌竹,客人只要講句黎話,自有人送煙送火。出門在外,往往不方便攜帶煙筒,喉嚨都快伸出爪子了。在汽車總站能吸上一口熟煙,聽到家鄉話,也可以算是提前感受到家的溫暖了。

最搞笑的是紅綠燈路口等紅燈時,的士司機立馬從車窗伸出一支大碌竹出來拼命地抽,頓時煙霧沖天,這場面讓外地人驚呆了。開摩託車或是電單車的煙友,乾脆將一支煙筒掛在車尾,搖搖晃晃地招搖過市。

90年代粵西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也就是70後,也有在宿舍抽水煙筒的經歷。那時候窮,宿舍常備一支,沒錢買煙仔就抽大碌竹。由於煙霧太大,一般是在宿舍門口抽,一抽就是四年。北方的同學一開始還以為他在吸毒,嚇得不行。

在珠三角工作的有點年紀的粵西人,至今也離不開水煙筒。有的甚至放上三支,公司一支,家裡一支,車上還得有一支小型的,出門更是隨身帶菸絲。而且上面還買不到正宗菸絲,每過一排都要叫家鄉的親戚寄上來。抽慣了水煙筒,抽菸仔真的不習慣。據說廣州有個大老闆將中華煙的菸絲捏碎了,用大碌竹抽,這也太豪氣了吧!

有位網友說,他上高一時,有一次開家長會,老爸竟然帶著他的水煙筒(很短的那種)來開會。全部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奇怪,那時真感覺無地自容。不過現在明白了,他爸不是因為土也不是因為窮,而是習慣了這種抽法,給中華煙也不抽。

粵西地區還有一個特色,水煙筒不僅男人抽,女人也抽。上個世紀70年代,電白的男女民兵都是在一起抽菸筒。據說過去化州農村90%的婦女都抽水煙筒。在吳川,一個嬌小的靚女拿著一根粗大的煙筒是常事。有些阿婆從十幾歲抽到八十幾歲,五六十年代集體公社掙工分,好多女性都是那時學會燒水煙,一是為了提神,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偷懶!

抽水煙筒的感覺很爽,有人用「懶屍」(音譯)二字來形容。一口煙下去,全身特別放鬆,懶到一動不動,可以緩解疲勞。在民間說法中,水煙筒還有防蟲、防蛇、去病的作用。根據《廉江縣誌》記載,抽水煙筒對瘴毒有療效,所以延傳至今。廣東農村蛇多,將抽完煙後的煙屎倒在門口,可以驅趕蛇,也可驅蚊蠅。在戶外勞動的時候抽一口水煙筒,一是可以提神,二是可以驅蚊蟲,三是可以藉此休息一下,所以在當時是必備的。

對於農村小孩子來說,水煙筒則是一種惡作劇的工具。以前的鋪仔經常備有一根水煙筒,調皮的儂仔就拿火炭把煙筒嘴塗黑,等有人來吸菸時就會中招,嘴巴上留下一個黑圈圈,孩子們可樂了,那個人發現了過來打,大家就作鳥獸散……

雖然在兩廣一帶,水煙筒已深入人心,但北方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引起了一些誤會,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個吳川梅菉人八幾年去武漢打工,晚飯後到路邊乘涼,一班工友你一輪我一輪,抽著水煙筒,煙霧陣陣,那個滿足感,不抽菸是很難體會得到的,一天的辛勞也煙消雲散了。旁邊一群本地人(吳川人戲稱他們為「撈佬」)則圍著看,有的還拿起煙筒上看下看,也看不出什麼門道。有一位好事者,向吳川人要了菸絲,也學他們抽,被嗆得眼淚水都出來了,連呼難受,之後對這幫吳川人很佩服。

湛江曾有位老領導是個老煙槍,他從來不抽香菸,只抽水煙。從前下鄉,在山邊田間,他與耕作的農民兄弟一坐下,水煙筒抽個不停,聊個不停,因此頗受群眾歡迎。 最搞笑的是,一次他率領湛江市各縣區的領導去山東考察,在白雲機場登機前安檢,他的秘書用一個大旅行包裝著煙筒,結果過不了安檢。之後,他去外地出差再也沒有坐飛機,只坐火車…這個笑話在湛江機關傳了好多年。

到外地住酒店,也經常出狀況。粵西人的水煙筒、菸絲,由於看上去有點髒,很容易被服務員當垃圾清理丟了。最後客人又去垃圾桶找,不找還不行,菸癮一發作起來什麼都救不了。還有一個故事,80年代初,幾個湛江人帶煙筒去北京出差,在賓館抽菸。結果被服務員報警,警察來了,才知道是服務員以為這幾個人在輪流抽鴉片煙!不了解的人,真的容易把水煙筒當成鴉片煙槍呢!

有一位朋友回憶,十幾年前,他去黃山旅遊,回程在黃山市機場候機。他帶了支煙筒在那裡慢悠悠地享受著抽。突然,幾個到黃山玩的吳川梅菉人圍過來,一口一個兄弟叫得真熱情,然後四個人圍著這支煙筒煲咗20分鐘都無離手,直到廣播叫上機,才依依不捨離開。原來這幾個人出來旅遊憋了7天沒煙筒的日子,真不知是怎麼活過來的,哈哈。

雖然水煙筒過不了機場安檢,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大家研究出一種簡易水煙筒的製作方法——礦泉水瓶加一根銅管,或是加一支竹枝。如果銅管和竹枝不好找,就用身邊的物件,比如脈動瓶加原子筆身加牙膏嘴(鋁的),霸氣點的還有用子彈做煙筒嘴的(可能是一位兵哥)。這種簡易的煙筒隨時可製作,也就避免了飛機安檢的尷尬。

對於粵西和廣西沿海的老百姓來說,水煙筒不僅是抽起來爽,也是一種聯絡感情的工具。90年代出門做生意的湛江人,不論到哪隨身帶著水煙筒。在火車車廂、旅館偶遇一看水煙筒,向前問一句:湛江(茂名)的?得到肯定答覆後,就說,大家老鄉,燒口煙先,跟著抓起煙筒猛吸。大家都很開心,你一輪我一輪吸下來,感情一下融洽了,有的還因此而相識做成了生意。

對於水煙筒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民間的說法也是有爭議的。首先要肯定的說,菸絲中含有尼古丁,肯定對身體有害,為了健康什麼煙都要少吸為好。但也有人說,水煙筒的水有過濾尼古丁和焦油的作用,煙經過水,吸起來不燒嘴,有種清涼的感覺。從煙筒裡的過濾水就可以看出,倒出來的水顏色發黑,味道難聞,就可以看出過濾的重要性。從農村的實例,也確實看到一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仍在抽水煙,身體還是比較硬朗的。有些老人,本來有吸水煙的習慣,醫生叫戒菸後,反而活不了幾年就走了。

不過戒菸對水煙筒的菸民來說也是難事。有位網友說,她爸為了戒掉水煙筒,都丟過好多次了,最後還是依依不捨地撿回來。有一次,她帶兒子回老家過暑假,看到屋外有一根很漂亮的水煙筒依在牆角那裡,她看這麼漂亮,順手又撿回來放在她爸吸菸的紅色拖把桶裡,她媽看了苦笑不得,原來是她爸又下決心要戒菸丟掉的,沒想到又給撿回來了。

總的來說,戒水煙比戒菸仔難。不過,如果真是下定決心的話,沒有什麼煙是戒不掉的,我也在期待那一天,哈哈。

關於粵西和廣西沿海的水煙筒趣事,你還有什麼想補充的?或是你有什麼趣事要與大家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

相關焦點

  • 關於湛江抽水煙筒的趣事,你還記得多少?可惜要失傳了
    湛江及周邊的粵西、廣西地區,民間有一種風俗叫做抽水煙筒。在湛江,不僅男人抽,女人也抽,據說女人本來是不抽的,後來在生產隊掙工分時才學會。因為那時勞動很艱苦,而由於抽水煙筒可以提神醒腦、提高勞動力,因為生產隊允許隊員們有抽菸筒的時間。
  • 水煙怎麼抽 水煙的危害有哪些
    水煙怎麼抽 1、裝水首先我們要裝水,裝到菸嘴出水後,用嘴從口吹出一些,開始學的時候水少一點,要不吸不動煙。而且水多了,開始學的時候技巧沒有,還會在吸了後鬆口的時候從菸嘴湧出水來,裝好水沒把握就可以先試一下,以鬆口後水不會湧出來為準。
  • 西疇刺繡技藝和水煙筒工藝將亮相文博會
    在即將舉辦的創意文山2018文化產業博覽會上,來自西疇興街的刺繡傳承人將親自展示技藝,讓參觀顧客近距離感受不一樣的西疇興街拋花刺繡技藝。西疇興街拋花刺繡技藝傳承人將從拋花鄉的繃、描、戳、殺、剪等全過程、全方面展示拋花刺繡技藝。
  • 新研究稱抽水煙危害比香菸更大
    新華社洛杉磯8月15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抽水煙對身體的危害高於抽香菸,從水煙管中吸入一口煙霧所包含的有毒物質與吸入整根香菸相當。研究論文近期發表在美國《氣溶膠科學與技術》雜誌上。該研究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韋羅妮克·佩羅介紹,他們用一種定製的質譜儀,對水煙排放出的氣態和固態化學成分進行分析檢測。結果顯示,水煙煙霧中含有尼古丁、刺激性羰基化合物、致癌性苯類物質等有害化學物質。這是首次對水煙煙霧中直徑小於100納米的超細微粒進行分析。研究人員說,由於水煙每吸一口攝入量更大、每次吸菸時間更長,因此吸菸者攝入體內的有害物質劑量更大。
  • 湛江有一種神奇的方言,講的人很多,但面臨著失傳的危機
    大家知道,我的母語是雷州話,民間又稱為黎話,這是一種神奇的方言。說它神奇,原因有三:一是黎話源自正宗古漢語,跟少數民族黎族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但有些人卻認為它是黎族的語言;二是這種話的叫法有爭議,湛江這邊說是雷州話,但茂名電白、廣西北海、海南北部等地卻稱為黎話,不認可雷州話;三是湛江及周邊位於粵西,離福建比廣州遠得多,偏偏這黎話還是閩南語系的一支。
  • 沙特人日常休閒娛樂的抽水煙,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娛樂項目極為稀少的沙烏地阿拉伯,抽水煙是當地人最重要的一項活動,而且有專門的房間,類似於咖啡廳,可以一邊抽水煙,一遍看電視節目,還有茶或咖啡,對於很多男士來說愜意到無以言表的地方,恐怕非這裡莫屬了,而且如果有遊客來到,一般都會建議體驗。
  • 廣東有粵語,廣西有「桂語「嗎?哪一種語言能代表廣西話?
    廣西和廣東同屬於嶺南地區,生活習俗相近,而且桂東和粵西地區的語言相通,都講白話,很多人把廣西和廣東並稱兩廣。眾所周知,兩廣當中的廣東,其代表性語言是粵語,也稱廣東話;但是,兩廣中的另外一廣,也就是廣西,我貌似還沒聽說過他的代表性語言是什麼。
  • 水煙筒用紅木製作價值六千元?臨滄邊境支隊拆解後繳毒1公斤
    水煙筒用紅木製作價值六千元?雲南臨滄邊境管理支隊 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月17日從雲南臨滄邊境管理支隊獲悉,該支隊軍賽邊境檢查站查獲一起紅木水煙筒藏毒案,繳獲毒品海洛因1.048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女子猛抽一口水煙後暈倒 原來她抽的菸葉可做殺蟲劑
    近日,一名外籍女郎在越南旅遊時,嘗試抽當地的水煙,結果悲劇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9日報導,近日,一條視頻在網上被瘋狂轉發。視頻中,一名外籍女郎在越南首都河內旅遊時,來到老城區的大街上,看到幾名男子圍坐在一起,抽水煙喝啤酒聊天好不快活,於是也想嘗試抽當地人的水煙。結果,她猛吸一口後沒過幾秒鐘,竟然暈暈乎乎慢慢仰面倒地。旁邊男子不慌不忙,一邊拽她胳膊,一邊拿來一杯水。
  • 蘇州古城區現水煙館 美女斜躺臥榻吞雲吐霧(圖)
    昨日,記者接到市民爆料,在蘇州古城區平江路上,出現了一家專供顧客吸食水煙的場館。顧客可以在這裡悠閒地躺在臥榻上,一邊天南地北地聊天,一邊你一口我一口地吸著水煙,形似「吸大煙」,此情此景讓過往的路人和遊客驚訝不已。  面對記者,店主解釋此「水煙」並非「大煙」,是阿拉伯水煙,散發出濃重的水果香味,幾乎不含尼古丁。據了解,在土耳其,女性吸水煙是一種時尚。
  • 廣東有望迎來新高鐵,粵西地區經濟將騰飛,尤其是這沿海城市!
    廣東省是我國最富裕的省份,GDP居全國第一,特別是廣州和深圳這兩個城市是我國的一線城市,儘管廣東發展不如江蘇平衡,廣東GDP主要依靠廣州和深圳,粵東粵西比較相對有落差,湛江是廣東北部灣城市群的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大陸連接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地區航海最短的港灣城市,這個城市陸空交通非常發達,是廣東西部的重要經濟中心
  • 在廣西北海,中秋有一種月餅叫「合浦大月餅」,你吃過嗎?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懸知合浦人,長誦東坡詩。」這句蘇東坡對合浦月餅的描述,在合浦民間廣為流傳。在廣西北海,提及合浦月餅,自然繞不開在粵桂地區獨樹一幟的「合浦大月餅」。如今「合浦大月餅」已經被納入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名錄,成為廣西特色名點。
  • "黑格比"登陸廣東 在廣西沿海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據中國氣象局監測,今年第14號強颱風「黑格比」於9月24日6時45分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陳村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有15級(48米/秒),14時在廣西沿海減弱為強熱帶風暴,預計其強度將繼續減弱。
  • 國內唯一水煙作坊迎來新生 蘭州水煙「重出江湖」
    龔贊榜是名溫州商人,早年曾在江浙一帶從事水煙批銷,和當年的國營廠打了30多年的交道。  2011年9月,這個有著濃厚水煙情結的南方商人不遠萬裡來到西北內陸的水煙之鄉——榆中,決心在原址上恢復生產,「作為江蘇沿海的一位漁民子弟,我可以證明,蘭州水煙在江蘇沿海一帶有相當的消費群體」。回籠資金、招聘工人、疏通客戶,2012年1月,沉寂了5年的水煙作坊裡重新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擊聲。
  • 慈禧喜歡抽水煙,她的這一普通愛好,竟給清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而慈禧太后是大家普遍都認為的太能浪費的太后,喜歡抽菸的人群中自然也擺脫不了慈禧太后,只不過慈禧喜歡抽水煙。當心神疲勞時,躺在椅子上,讓身旁的侍衛伺候著,點著煙,放鬆地輕輕吐著煙霧。當時慈禧太后想著水煙這玩意,肯定是煙先經過水後而變成了,自然抽水煙對人體的傷害作用會降低,還可以很舒暢地享受著。
  • 水煙是個什麼東西?怎麼都沒聽說過了
    其紋樣有花、鳥、草、蟲、魚,亦有吉祥圖案、詩詞聯句等,加上有趣的造型,遂成吸菸者把玩之物,成了一種名貴的工藝品。水菸袋抽的煙,都是菸草經過風乾日曬或者是特殊手法做成的菸絲菸葉(菸草,就是一種藥用植物的名稱,其可以用來製作各種菸絲,旱菸,雪茄等等,也有藥用價值,是一種歷史極其悠久的植物。)
  • 重陽節是怎麼來的,裡面有哪些民間習俗,原來和漢朝有關!
    農曆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是九,出現了雙九,就叫「重九」。同時就又都是陽數,則兩陽合在一起,這一天為重陽日,故稱「重陽節」。九九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有久久、長久、長壽之意。所以,一直以來把重陽節作為老人的節日。重陽日正好處在秋天的季節,是一年農作物收穫的黃金季節,人們在這一天,用豐收的糧食,做出好吃風食品,獻給老人,一起舉杯,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 春節習俗:溫州蒼南民間活動
    二、楊府爺信俗與「太平龍迎新春」活動楊府爺是我國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信仰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蒼南縣雲巖鯨頭楊府殿附近鄉村每年春節至元宵之間都要舉行劃太平龍儀式,喜迎新春。信眾按時將大量的竹扎紙船燒給楊府廟的神靈楊府爺,稱為「還願」。
  • 電子菸、水煙和香菸誰傷害最大?看完才知道為啥靠電子菸戒菸了!
    電子菸、水煙和香菸誰傷害最大?看完才知道為啥靠電子菸戒菸了! 近年來,電子菸作為一種新興產品,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越來越受歡迎。然而與傳統的香菸相比,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存在相當大的爭議,國外的一名小夥就做了一次實驗,電子菸、水煙和香菸誰傷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