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寧夏網警查到了這些行業!

2020-12-25 澎湃新聞

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寧夏網警查到了這些行業!

2020-08-26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日常生活中

有時候我們的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

會莫名其妙的被陌生人掌握

剛買一套房子

若干裝修公司的電話接踵而至

買了一次保險

就會接到多家保險公司回饋老客戶的邀請

我們的信息究竟被誰出賣了?

近日,銀川市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歷時兩個多月,細緻摸排清查轄區裝修公司、房地產、教育培訓機構等重點民生領域侵公違法犯罪線索,於8月5日7時統一展開「淨網2號」第一輪集中打擊收網行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收繳公民個人信息22萬餘條,淨網2號集群戰役取得預期成效。

「淨網2號」集群戰役的號角剛一吹響,興慶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聞令即動,6月初,在發現轄區紫某某裝修公司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嫌疑後,大隊立即展開了線索摸排。

歷時兩個多月,通過暗中走訪搜集證據,最終確定了以市場部經理楊某為首,其它家裝工廠工作人員為骨幹,內鬼「張某」為主要源頭的公民信息販賣網絡。

8月5號,戰役「集結號」吹響後,專案組出動57名警力,將分布在目標裝修公司等地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目前,楊某、張某和黃某3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我表明沒有裝修意向後,裝修公司仍然三番五次打電話騷擾我,而且還出言不遜。」當多次接到這樣的報警後,金鳳分局網安大隊迅速將目光鎖定在了群眾所說的昌某裝飾有限公司,發現竟有10人參與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達2萬餘條。

目前,已扣押涉案電腦5臺、手機10部、筆記本12本、公民個人信息資料1284份,而涉嫌非法出售、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馬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同樣的惡意騷擾,賀蘭縣局網安大隊也接到了群眾舉報線索。經過近1個月的調查工作,基本查明銀川市城市某家裝飾公司市場部經理樊某,在市場部總監張某的授意下,私下向其它裝飾公司經理白某購買住宅小區業主信息。

獲取業主信息後,樊某又安排公司業務員不斷撥打電話拓展公司業務。專案組於8月5日將3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捕歸案,扣押存儲公民個人信息的桌上型電腦3臺、筆記本電腦2臺、手機16部、U盤3個,手機中發現被洩露的住宅小區業主信息3萬餘條。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樊某、白某已被刑事拘留。

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例中,不同的裝修公司之間常常存在「信息買賣」「信息交換」等,其中很多都是內部員工之間的非法交易。

7月初,西夏分局網安大隊發現有人出售西夏區新建的某小區業主信息,用於房屋裝修業務。研判摸排後發現,市區的多家裝修公司的員工之間都存在著買賣購房客戶信息的嫌疑。

其中,金鳳區昌某裝修公司的員工劉某不僅多次同興慶區紫某某裝修公司員工非法買賣信息,還與金鳳區另一家裝修公司市場部總監馮某有多次售賣客戶資料的行為。

8月5號,專案組對售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馮某實施抓捕,馮某如實供述了其多次向劉某軍出售客戶資料的犯罪事實,共計出售20000餘條待裝修房屋的業主信息,獲利10000元,且當日對其所在公司的骨幹人員進行傳喚取證,扣押了多部存儲客戶資料的電腦和U盤,其中,馮某所持U盤中存儲的客戶資料與劉某軍多次交易的客戶資料一致。

目前,該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逐步成為打擊非法個人信息交易的另一個「主戰場」。

今年7月,靈武網安大隊就摸排發現了指某針教育培訓學校存在長期諮詢學生家長是否要培訓輔導的情況,涉及多位學生及家長姓名、所在學校、手機號、家庭詳細住址等個人隱私信息。走訪中,該教育培訓學校的幕後老闆李某逐漸進入了警方視線。

經民警調查,201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經營靈武市指某針教育培訓學校(李某系該校實際控制人)期間,夥同該校校長張某平非法收集靈武市某中學學生信息資料,並指使培訓學校員工逐一撥打電話的詢問騷擾學生家長,造成5000多條隱私敏感信息洩露。

專案組在掌握充實證據後,於8月5日將犯罪嫌疑人李某、張某平、楊某嬌等6人全部抓獲歸案,並且依法對靈武市指某針教育培訓學校進行搜查,扣押大量用於撥打電話招生的學生列印版資料,同時在嫌疑人張某平辦公電腦內,依法提取大量涉案學生電子信息資料。

目前,此案2名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來源:寧夏法治報

舉報方式

舉報電話:

固原市掃黑辦:0954-2088699

西吉縣掃黑辦:0954-3018538

西吉縣公安局:0954-3626858

舉報郵箱:

xjxgajshb@163.com

舉報地址:

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政府街迎賓大道縣公安局掃黑辦

原標題:《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寧夏網警查到了這些行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到底是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
    此類隱私洩露和人肉事件已發生多起,因為輿論有的丟了工作,有的無法面對親戚朋友,更有甚者精神異常。這給一個家庭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未來還有多少起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無法去估計。這些隱私到底是怎麼洩露的?
  • 4.68億個人信息洩露:失去隱私,我們就是在危險的裸泳
    我們有太多公司,不知道數據使用規範,不清楚數據使用邊界,不懂得保護用戶隱私。有些公司甚至因為販賣用戶隱私發了財。但有些人卻因為丟掉用戶隱私喪了命。失去了隱私,我們在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裡,就是在危險的裸泳。
  • 陳根:大數據時代下隱私洩露頻繁,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與此同時,隱私問題也逐漸成為焦點。儘管數據洩露在網上已經非常普遍,但每一次數據洩露的事件都依舊駭人聽聞,我們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下一個數據洩露事件的受害對象。研究人員表示,尚不知道是否有人搶在他們之前發現了這些暴露的隱私數據,如果有的話就有可能產生欺騙、勒索和其他可怕的在線濫用。
  • 12306用戶信息洩露?鐵路總公司回應,網警建議改密碼
    網警建議用戶儘快修改密碼,避免和其他軟體使用密碼一致。鐵路公安機關於2014年12月25日將涉嫌竊取並洩露他人電子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抓獲。經查,嫌疑人蔣某某、施某某通過收集網際網路某遊戲網站以及其他多個網站洩露的用戶名加密碼信息,嘗試登陸其他網站進行「撞庫」,非法獲取用戶的其他信息,並謀取非法利益。
  • 隱私都洩露成這樣了,還磕CP呢?
    然而我試著用洩露信息裡面的手機號,搜索這些人的微信。其中一個人,查出來微信名和洩露信息中的真名一模一樣...其他還有兩個人,性別和位置信息也和通報大體一致。主要問題在於,這些本來只應該供流調人員內部流通的公民機密信息,到底是如何洩露出來的?為什麼會傳得到處都是?這樣的事情,以後又該如何防範?03其實我們也能想到大概的情形是什麼樣的。可能有一位在醫院或是疾控中心工作的人員,正好被親朋好友問到關於這次新增感染者的事情。
  • 成都女孩遭「網暴」,個人信息被公開,是誰洩露了你的隱私?
    希望警方能嚴懲洩露個人隱私者,這不僅是為趙某討回公道,更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的隱私不被侵犯。成都女孩被「網暴」的背後,在筆者看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個人隱私的洩露。個人信息事件洩露頻發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在使用各大應用軟體時,大部分需要用到個人信息。
  • 個人隱私洩露後,我們應當知道的重要性
    撰文/可奈哦今天在微博上發現一則有意思的內容,內容是這樣的:喻言(我也不認識是誰,好像是個明星)好像是引起了網友的反感,不少的網友在尋找他(or她)。小編也不管這些事,本人的關注點事在如若我們通過某個手機號去查詢某個人的帳號亦或者個人信息。這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洩露了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有網友就說了,知道我們手機號、姓名又能幹什麼呢?的確,一定程度上,確實幹不了什麼事。可如果在不懷好意的人知道這些信息。他們可以拿這些信息來幹什麼呢?
  • 李易峰楊洋隱私遭民警親屬洩露 揭明星證件照
    李易峰楊洋隱私洩露帥氣證件照曝光 揭明星素顏證件照鹿晗 圖片來自網絡  日前,網曝如皋市女民警家屬洩露李易峰、楊洋兩位藝人身份證的隱私。在經人勸告後,該女子仍不肯刪除,還留言稱:「我機智機智的查到我兩大男神。」同時,洩露李易峰、楊洋兩位藝人身份證隱私的圖片顯示,兩張照片拍攝於南通市如皋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
  • 又有確診者被網暴,到底是誰洩露了隱私?
    呼籲網民對新冠肺炎患者「兩不」:不轉發隱私,不網暴辱罵。全文1984字,閱讀約需4分鐘 ▲資料圖。圖/新京報網。確診無罪,網暴可恥,本是常識。疫情之下,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感染者,也是常識。遺憾的是,有時候,從常識到共識,還隔著一條共情能力匱乏築起的溝壑。
  • 糖水燕窩曝光者隱私洩露被網暴,以後誰還敢公開維權?
    更何況,有證據表明,辛巴團隊洩露隱私像是有意為之。我們能看到那場直播中,涉事燕窩品牌方的電話號碼是進行了遮擋處理的,而曝光者的手機號碼卻並未打碼。同樣的展示裡,一個打碼一個卻未打,我們很難相信辛巴團隊不是故意為之。他們具有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只不過是選擇性地針對了曝光。難怪有網友認為,這是辛巴團隊的「報復」。
  • 網上曬照片都能洩露信息,網絡方便人類生活,卻讓我們也丟了隱私
    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場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論壇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到如何避免隱私洩露的風險。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到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等,論壇嘉賓舉出的一個個案例讓大家意識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迎來一場空前的「隱私危機」。「國內電商和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增加了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
  • 成都警方通報:洩露確診女孩隱私信息者被行政處罰
    成都警方通報:洩露確診女孩隱私信息者被行政處罰 2020-12-09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警提醒】A站、51job疑似用戶信息洩露,你該行動起來了!
    世界盃激戰正酣不過,除了世界盃對於廣大網民和網絡安全從業者來說近期有兩起知名網站的疑似用戶信息洩露事件值得引起重視首先二次元彈幕網站A站發布公告稱受黑客攻擊,近千萬條用戶數據外洩A站呼籲 2017據前程無憂驗證此次這些洩漏的用戶信息絕大多數已在各類洩露的資料庫中都是在 2013 年之前註冊多年未登錄的用戶而且這些用戶也沒有重設密碼安全研究人員分析也有可能是黑客從其他地方挑選了一些數據,偽裝成 51job 被拖庫,拿其數據售賣。
  • 【網警課堂】寧夏網警給你上「開學第一課」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防疫工作依然不能鬆懈但是在做好防疫的同時網絡詐騙也成為了家長和同學們需要提防的重點今天寧夏網警就來給大家上一堂預防網絡詐騙
  • 隱私又被洩露多少?
    [PConline 雜談]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硬體設備,基本上我們的生活完全離不開手機。雖說表面上我們離不開,其實更多的是離不開App,成千上萬的App給用戶提供了社交、購物、遊戲、工作、娛樂、興趣全方位的體驗,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增加了一絲隱私洩露危險。
  • 隱私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然而,人們關注成都,除了疫情本身,還有一位20歲的確診病例趙某個人信息被公然洩露的細節,一張帶有趙某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活動軌跡等隱私信息的圖片在網上流傳。隨之而來就是謾罵、誹謗和謠言,雖然本周三洩露趙某隱私的男子王某被警方找到並予以行政處罰,但他是誰?為什麼能得到這樣的信息?而公然傳播他人隱私信息的人們就真的法不責眾嗎?個人隱私的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隱私,那……智能鎖還有隱私保護可言嗎?
    撇開事件本身起因結果,從這次事件發生後網友的反應,可以看出很多人對洩露隱私這一行為真的是深惡痛絕。舉個例子:各位平時接到廣告推銷電話時,是不是很痛恨洩露你信息的個人或組織?同時,在智能家居領域,隱私安全問題近來也備受關注。
  • 僅憑手機號碼就能查到一個人幾乎所有隱私 滴滴打車記錄精確到秒
    作者:虎龍吟只要提供對方的手機號,就可以查到包括手機通訊錄、滴滴打車記錄、支付寶帳號、全國開房記錄、淘寶購物地址、順豐送貨地址等幾乎一個人的全部個人信息!看到這些,你是不是驚呆了?這,可能嗎?然而,這卻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 個人隱私遭洩露,如何取證維權?
    郭鈺懷疑簡歷被洩露,但為了不錯過心儀公司,只能繼續忍受這些騷擾,「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求職情緒」。談及維權,她猶豫了:「個人維權很困難,也很麻煩。維權是漫長的過程,會耽誤我找工作。」郭鈺的遭遇並非個案。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個人隱私遭洩露 如何取證維權?怎樣構築個人信息防範體系?宋善斌:保護個人信息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民眾對隱私的自覺保護應該成為個人信息的第一道屏障。
  • 微信隱私洩露怎麼辦?
    很多情況下我們也不得不把它拱手「讓」於別人。可能是你的同事想要打個電話或者把玩一下你的手機,可能是你們家的小調皮蛋兒要玩會兒遊戲,也可能是你的妻子女朋友甚至老媽單純粗暴的想要看一下你的聊天記錄······總而言之,你的手機隱私隨時存在洩露的危險手機是我們的隱私物品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的一個器官,延伸著我們的生命,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