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越來越開闊,但無奈囊中依舊羞澀,想用更少的錢來升級消費,買二手商品無非是最好的選擇。別人的閒置物品換了錢、自己享受到低價高質的消費品,二手商品交易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成為現代人的時尚生活方式。
不過作為相對新生的事物,玩法和規則也遠未定型,開拓階段必先各自出招。今天我們通過產品的直接對比,看看閒魚和轉轉這兩個二手商品交易的手機APP主要玩家,誰當前更具「明星相」,誰的玩法更適合大眾口味、更能解決大眾痛點。
看臉的時代,從首頁開始用戶就已經分流
在應用商店下載app開始,戰爭就已經悄悄打響。閒魚主色調為黃色,突出了「閒置物品能換錢」的利益誘惑,而轉轉平臺則採用了中國紅的主色調,凸顯了「更專業的二手交易平臺」的正義感。
進入首頁當中,兩者看似都採用了網格化的布局,但是設計感卻大不一樣。轉轉的版塊排列更為靈動,具有「扁平化」設計的清新美感。根據用戶視點變化從上到下秉承了「由少到多」的原則,重點清晰錯落有致,色彩清新的配圖和背景融為一體增添了整體美感,轉轉頭條等滾動條設計更添活力。
反觀閒魚的首頁就顯得有些沉悶壓抑,網格四方四正,全部提供固定欄目按鈕,且圖片和欄目文字介紹有明顯的區隔感,多是一些僅經過初步剪裁的照片,色調灰黑為主。從設計語言給人的第一印象,轉轉對買家更為友好,專業感更強;而閒魚則簡單粗暴的針對賣家賺錢,有一種城鄉舊貨市場的即視感。如果比拼顏值,轉轉先贏了一局。
功能細節對比,誰更貼心
我們從登錄APP開始,現在很多APP都可以用第三方帳號登錄,閒魚和轉轉也不例外。但閒魚只提供支付寶帳號登錄,轉轉則使用微信登錄,而且給了很溫馨的提示語。
登錄帳號的不同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社交屬性和app的融入方式不同,閒魚對「魚塘」版塊的顯示頗為突出,希望基於商品交易構築興趣社交圈。而轉轉不同,由於微信本身即有普遍而龐大的熟人社交鏈,其二手交易本身就可以基於社交關係產生,熟人買賣但是有專業平臺保障,似乎更能得到民心。
值得關注的是,轉轉增添了「轉轉頭條」功能,這是閒魚上所沒有的。所謂轉轉頭條是以大數據形式為用戶精準推薦的信息流內容,這也讓二手交易平臺的內容更豐富。人們在轉轉不僅是買賣,還是生活方式的不斷進化,對增強用戶粘性激發多次消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方幾個主按鈕中,兩個app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轉轉提供了「分類」、而閒魚提供了「魚塘」。從產品設計的角度看,由於兩者首頁設計都採用了瀑布流,稍微下拉即可展現無窮盡的興趣圈,閒魚的魚塘按鈕就顯得重複,而轉轉用商品分類的方式,和首頁形成互補,讓用戶更容易找到所需。
用戶服務,「不上當」才是二手交易最大痛點
相比閒魚試圖包羅萬象的龐雜品類,轉轉的重點較為突出,當前二手買賣需求最大、但潛力挖掘的最少的二手手機交易做的已經非常成熟。消費者對於這種相對金額較高、容易有隱藏質量問題的二手商品,最大擔心並非貨源,而是交易的保障性,轉轉的解決方案要勝過閒魚不少。
網上經常會看到「如何避免在閒魚上當受騙」的攻略貼,已經足以說明問題,買家只能依靠自己儘量保障權益,也讓賣家多了不少麻煩。反觀轉轉則注重服務品質,「手機30秒快賣」的微信小程序讓用戶在全程自助操作中,快速高價賣出自己的閒置二手手機;二手手機交易中前所未有的「30天保修服務」則保障了買方權益,專業工程師質檢遠比買家更好發現問題。
總的來看,閒魚從顏值、內部版塊、用戶服務上都要簡單粗暴一些,轉轉的細節則更多人性化。筆者個人觀點,閒魚始發於淘寶二手,用戶基礎量大,但同時在其中混入了不少商家。而閒置交易,更多還是「個人」對「個人」的行為更讓人心安,在這方面,被騰訊投資的轉轉接入了微信關係,個人之間的信任度上相對要好得多。
二手交易的火熱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在如今的消費時代之下全新與二手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享受買賣閒置的快樂,我們也期待著轉轉與閒魚共同創建一個值得信任的二手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