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學科發展至今,學科體系已日趨成熟,其關注的問題也逐漸多元化。其中創意寫作與嚴肅文學之關聯、分體分類及新形勢寫作以及創意寫作教學與人才培養等,都是為學界所關注的話題。本次分論壇就針對上述問題作了探討,論壇由論壇三由《探索與爭鳴》雜誌主編葉祝弟、杭州師範大學夏烈教授、上海大學張永祿教授、上海大學呂永林老師負責主持和點評,由上海大學汪雨萌老師、上海政法學院高翔老師召集。會上,參會人針對當代嚴肅文學的創意寫作研究,網絡文學、類型化分體創意寫作與文化研究,詩歌和互動電影的創意寫作研究,創意寫作教學法與創意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一、當代嚴肅文學的創意寫作研究
當代嚴肅文學的創意寫作研究是創意寫作研究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何同彬主編和項靜博士分別就文學期刊融媒體發展與創意寫作、當代散文寫作的創意突破兩個題目進行了主題發言。
關峰探討了《暫坐》中對女性群像的形塑。《暫坐》在近十年的背景下提供了理解新時代日常生活意義的可能性。以菩薩型女性和悲劇性結局為骨架,賈平凹拓展和深化了日常生活詩學。
陳閩璐通過對蘇州作家朱文穎二十多年城市文學書寫之路的梳理,從其城市風物書寫上的創新與突破出發,研究其小說創作是如何不斷刺破刻板的城市文學書寫經驗,承擔起時代所召喚與賦予的傳承、保護、輸出本土文化的責任與使命。
高媛深入解讀了吟光小說《上山》中的「顯性」與「隱性」文本,探索了吟光獨特的創作風格。吟光本人亦為華東師範大學創意寫作專業培養對象,由此也許能為「作家是否能夠被培養?」等問題提供靈感與解答。
呂永林介紹了當代生態文明和創意寫作雙重視野下的自然筆記創作與傳播。汪雨萌就自媒體寫作中的非虛構中國這一題目進行了主題發言。
二、網絡文學、類型化分體創意寫作與文化研究
專題二主要圍繞網絡文學、類型化分體創意寫作與文化研究的主題進行。
吳長青圍繞網絡寫作為當代文學貢獻了什麼進行了發言,夏烈就故事的世紀紅利與網絡文學全球視野這一主題進行了發言。
張學謙從敘事言語、文本內系統與文化接觸的角度觀照了網絡小說的「逆旅」現象。陳醒哲探析了當代新史傳文學作品的題材選擇與人物還原。他認為史傳文學是創意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史傳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歷史意義、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都是獨一無二的。
朱叢遷以傳統的文學研究方法加上量化分析的方式,進一步揭示分屬於東西方的兩篇幻想文學鴻篇大作《天龍八部》和《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如何成功地使用幻想元素,構建各自的架空敘事空間。
劉賽認為今天如何重新理解「宏大敘事」,關係到如何認識作為學科的創意寫作的建設目標與路徑選擇,以及如何認識創意本位的文學創作觀念。
三、詩歌和互動電影的創意寫作研究
詩歌和互動電影也是創意寫作研究的重要內容。
趙素文基於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創作經驗,提出古典詩詞作為有獨特美學意蘊和抒情價值的文學體式,通過合理的改良和創新——包括格律與內容的現代化,能適應現代生活的抒情需求,得到延續和發展。
餘文翰著重討論了臺灣當代詩歌的「創意」與「寫作」。中國大陸多數的詩歌教學以解讀為主,鮮有從寫作學的視角剖析創作方法,同時期臺灣則出現了大量創作教學的成果。討論當代詩的創意寫作,符合今日文學數位化、文化產業化的趨勢。
成明進提出文學寫作從語言到構架到內涵外延的意味化,30多年來一直探索意味化意味詩、意味散文、意味小說等。並擬推出意味化詩學論文,拋磚引玉。
王盈佳以《底特律:變人》為例,從創意寫作成規的角度對比互動電影劇本創作與傳統電影劇本創作,發掘其對傳統電影劇本創作的繼承與突破。
四、創意寫作教學法與創意人才培養
創意寫作教學研究一直是創意寫作的研究重點,創意寫作教學法直接影響著創意人才的培養質量。
胡偉認為成果導向教學模式是一種強調能力培養、能力訓練的教育系統。成果導向教育著重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價值,教師需要以創新和實踐能力為主線,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體系。
武小宇在產業思維的視域下思考創意寫作人才培養的問題,他認為創意寫作人才的培養應站在更高的產業角度對現有的資源以及自身優勢加以整合,才能夠實現培養的「人」與文化產業的無縫銜接。
陳志奇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新文本孵化工作坊」為例,思考與探索創意寫作工作坊的產業化發展路徑,並就其現實意義加以闡述。而高翔則主要闡釋了創意激發理論體系及其工坊應用研究,並詳述了創意學研究領域的三種創意引擎(創意機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