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載難忘母校情,這些事情你知道嗎?——致敬永遠的紫荊中學

2020-09-15 心曠神怡998

三尺講臺雖小,自有老師偉岸身影;三年風雨雖短,老師們的音容笑貌心中永存。

我是紫荊中學首屆學生,從13歲到耄耋之年,走過66年的人生風雨路,但始終將母校和老師永遠掛念在心間。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涯,是一份寶貴的人生財富,它夯實了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磨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努力學習的決心。

許許多多的往事,像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無時無刻地在腦幕上演。

我們沒有忘記:

在漫長旳建校勞動中,老師處處在前,一位老師手上的血泡染紅掀把,也不退卻。

當年,我們剛踏進校門,看到的是高低不平、修建工程還在收尾的校園,西半邊挖方有兩米深,東半邊填方一來多高,操場是一排排的胡基窖。是全體師生共同平整操場,修校園道路,挖西院填東院。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每天有一節勞動課,每天下午勞動兩小時,沒有勞動工具,每天下午就去附近群眾家借,終於苦戰三個多月,操場平整了,道路平整了,綠化樹木栽上了,校園也像校園了。

我們沒有忘記:

有一句流行老話:「屈家山,兩頭尖,鍋裡沒水淖壩擔」,對於沒電缺水的生話,我們深有體會,學生、老師灶,只有一眼靠轆轤絞水的水井,早晨洗臉水都要排長隊由水房師傅掌握,一人半勺「混湯湯」。上晚自習靠汽燈照明(燒煤油和打汽將油噴在石棉罩上的照明設備)。教室鴉雀無聲,只能聽到「嘶—嘶」的汽燈聲和同學們做作業的筆尖聲。值周老師還要來查查崗,班主任老師還要來教室坐坐。宿舍靠同學交的班費買洋臘照明。老師批改作業也是用煤油燈燈,這種環境,對於從大城市調來或剛從大學畢業的老師們,是個不小的考驗,但沒有一人叫苦。

我們沒有忘記:

二三十人睡在一起的「大通鋪」,每個人的床鋪空間只有30公分寬,當時學校要求師生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給老師在宿舍門後邊支一張單人床,讓晚上十一點左右,改完作業才回宿舍的老師,能睡個安穩覺。

我們沒有忘記:

在一個冷風嗖嗖、月光清淡的半夜一兩點鐘,學校接縣通知,分配我們五九級四個班,由班主任老師帶隊去李家堡大隊和紫荊大隊參加「防霜」活動。

在同學們一片「快起來!」「防霜哪!」的叫喊聲和「咚咚咚」的打門聲中,李家堡村沸騰啦。各小隊長立即安排,社員們先後背上麥草去田間點菸火防霜。瞬間,田間、地頭、溝邊、塄坎上,煙霧四起,籠罩了田野上空,像一條條寬大的被子蓋在即將返青拔節的麥田上。我們才鬆了一口氣,凌晨兩點多,氣溫已降到零度左右,我們才發現穿著單薄的楊老師已凍得瑟瑟發抖,但還呼前喊後地指導同學們注意安全。伴隨著田野望不到頭的點點火光,我們全年級四個班的師生陸續返校了。

我們沒有忘記:

十月上旬的渭河岸邊,早晨已有陣陣寒意,晨曦中,看不見河對岸的田野村莊了,但河岸上已是人頭攢動,擺開了全民大辦鋼鐵、下河撈鐵砂的戰場。有的拿著鐵鍁,擔著雙桶己開始找「礦」(找含黑砂子多的砂層,同學們叫「礦」),有的在撈砂的床子上(床板三邊釘上檔板)開始衝水洗砂收集黑色的鐵砂,各自忙碌著。在這裡,我們已經大幹了二十多天了,兩位老師全程陪著學生,在虢鎮一家大房的木樓上,給我們上課,又和我們起下河撈鐵砂。

我們沒有忘記:

學校領導和全體師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歡樂的校園生活,在沒電的環境下,我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燈謎晚會。兩排桌子,兩排點著蠟燭的花燈,兩條貼滿謎語的繩子,氣氛十分活躍。其中有很多老師們自編的謎語,如「呼嚕爺體重兩個五千斤」打一同學名(謎底:雷萬金),還有「西貝今年一十八,三人同日去觀花,被雨下在段山下」打一老師名(謎底:賈春霞)……體育老師張大興,組織班級籃球賽的「球訊」經常出現在學校公布欄中。幾位特長文娛活動的老師,給學生教新疆舞和交誼舞,排練秦腔折子戲。在校慶一周年時,全體師生組織一場校慶晚會,震撼了屈家山。在校門口的古戲樓上,為寂靜的小山村帶來空前歡樂。秦腔戲「藏舟」、「華亭相會」使「校花」同學一舉成名。丁班的新彊舞,甲班的相聲「人造鋼琴」,收穫陣陣掌聲。

我們沒有忘記:

教生物課的常浩老師上課檢查同學的牙齒,最後宣佈結果:「百分之八十的同學是一口金黃色的牙齒,隨帶大量自來漿糊!」一陣大笑後,刷牙習慣普及了。

老師教育我們要團結友愛和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還組織這樣內容的專題班會,收到很好效果。一天晚上,我在睡夢中被吵吵聲驚醒,發現在昏暗的洋臘光下,幾個同學抬著一個散發著尿腥氣味的被子在烤火,原來是一個有病的同字尿被子,外面下著大雪,寒風從光禿禿的山坡刮下,室內溫度已經很低了,我受他們的行為所感動,爬起來去前面教室旁拿來一梱幹樹枝,火更旺了。還有一位同學,家庭十分困難,帶來的被子只有一米多長,睡覺時穿上棉鞋只蓋著腿和上身,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師生們合計以下,抽出一條褥子,讓他和旁邊同學打通鋪,解決了這位貧寒家庭同學的脫鞋睡覺問題。

我們沒有忘記:

紫荊中學的良好校風,是真正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撥的「抗大」校風。師生們非常注重品德教育,我們唱的歌是「我們工人有力量」、「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黃河大合唱」、「在北京的金山上」。無靡靡之音,無不良惡習,尊師愛生,艱苦樸素。我們組織「義務護校隊」、組建班級團支部,成立學生會,參加麻家街道的群眾批鬥會、組識「吃苦在先專題班會」、組織時政報告會,評選五好團支部活動,評選五好學生幹部五好班級活動、組建理髮組、釘鞋組,開辦笤箒廠、停課參加全民消滅麻雀的人民戰爭,搞「麥化玉米」植種,搞沼氣試驗、義務採集樹種……。在「吃苦在先專題班會」上,同學們談艱苦的學習環境、談背饃上學的辛酸、淡沒錢上灶的尷尬、談周六下午放學餓肚子步行幾十裡回家的奔波,談嚴冬宿舍的低溫,第二天早晨鞋凍在地板上的事實。老師給我們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邱少雲、講劉胡蘭、講黃繼光的英雄事跡,最後統一認識:「困難是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現在回想,我們這一代同學的艱苦奮鬥精神為什麼這麼強?來源於三年紫荊中學校園生活的鍛鍊與培養。

紫荊中學已完滿走完她65年的辦學之路,並以華麗之身,遷校柳林鎮,楊帆於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新的「紫荊山綜合實踐基地」又在舊址落成,在這送舊迎新的今天,還要說聲:

母校永遠!

恩師不忘!

相關焦點

  • 潛山黃鋪中學六十周年校慶,甲子花開盼你歸來!
    曾經黃中的大門歸來吧,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的向我召喚;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你發出深情的呼喚!夜晚,你是否翻過那堵圍牆?山魂水韻塑筋骨,桃李天涯報春暉。憶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風雨話滄桑;看今朝,厚德載物,更續輝煌譽潛陽。
  • 記憶中的「原點」東蘭坡豪中學我永遠的母校
    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在文章的最後給小編一個大大讚哦!同樣如果你覺得本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不要忘記去分享哦!我的母校坡豪中學,原校名為東蘭縣第二初級中學,後來增設了高中部,成為兼具初中、高中部的一所中學。學校由於毗鄰坡豪老圩隊(屯),當地人習慣叫之坡豪中學。從情感上,我更喜歡坡豪中學這一稱呼,因為此稱呼更具親切感。
  • 再見了,珠海這些母校!再也回不去了...
    三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你是否想念那裡的一朝一夕、一草一木,不管你是80後、90後還是00後,這裡都有你記憶中初中的樣子。今天和你一起,同你的母校說「再見」。每個年代的學生,有著每個年代的記憶。如今,過去多年,你是否還能記起當年的校園......還記得,走進校園大門的場景嗎。
  • 校慶丨三院祝母校60歲生日快樂!
    ——婦科 王虹(2006級中西醫結合)  親愛的母校,祝您年年桃李,歲歲芬芳。——婦科 王琳琳(2010級七年制中醫)  六十載風雨,造就精英無數,六十年滄桑,培育桃李滿園,難忘你,是你給了我知識的蓓蕾,是你賦予我前進的動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學子,祝福你,祝福永鑄輝煌!
  • 浦北這所小學學生這樣致敬母校
    「四年前,帶著父母的期望,懷著斑斕的夢想,踏進金浦小學……」「四年後,載著豐碩的收穫,攜著知識的行囊,我們將振翅飛翔……」7月15日,浦北縣金浦小學舉行以「致敬母校」為主題的畢業典禮共有感恩父母、感念師恩、感謝同窗、致敬母校
  • 校慶祝福 | 六十年風雨同載,六十年流芳盛世
    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澤永難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廈梁。親切師生常入夢,悠悠藥香總縈腸。六十華誕金樽舉,中醫傳承翥鳳凰。眼科與視光醫學院2017級眼視光醫學02班孔靜   六十載,風雨兼程,積澱深厚底蘊;數磨難,砥礪前行,鑄就中醫精魂;六十載,回首同慶,舉杯再續華章!六十載奮發圖強,中醫藥勵精圖治,厚德載物,喜贏美譽天下!
  • 那年,那人,那事,那情(隰師母校七十周年追憶念想)
    筆者縱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朽之人,但卻仍難淡忘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讀母校隰師三年之久的求學生涯。儘管人已暮年、「高堂明鏡悲白髮」,但情系難忘、書生意氣歲月稠!悠悠五十餘年之久,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課上課下、校內校外,那些音容笑貌、衣食住行,卻歷歷在目,縈縈於懷,回味念想,終生不忘。值此母校七十周年之際,心緒萬千、信然命筆,回首追憶,聊以抒懷!
  • 畢業鳳凰花又開 難忘母校恩似海 ——記廈門雙十中學2015屆高中畢業典禮暨畢業文藝匯演
    參加畢業典禮的領導嘉賓有:陳文強校長、黨委書記,蘇伯群副校長,姚育青副校長,陳紅珍副校長、副書記,廈門雙十中學校友總會會長莊振典,廈門雙十中學校友總會副會長馬思建以及枋湖校區中層幹部,高三段長。在座的領導嘉賓都懷著殷切的希望為即將離開母校的雙十學子衷心祝福。
  • 【《銅吳堡》雜誌】難忘的母校——宋家川中學
    1965年,她所帶的班34名同學中竟有26名考上了大學,創造了任家溝中學建校以來的輝煌與驕傲。這個班的學生中後來不少成為了各條戰線的骨幹和精英。七十年代執教宋中,她又帶出了學界精英張維迎和其他一批學有所成、業有所為、德有所譽、政有所績的學生。這是老師執教生涯中的無數個閃光點,也是對她燭燃成灰、無私付出的最好慰藉與回報。她也先後獲得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地縣多項殊榮」。
  • 〖母校華誕,甲子聚首隨錄〗
    在完成了對母校親密的擁抱與愛撫後也不忘籤名報名留下難忘的紀念。四十四載的師生情、學友情盡在片片中言表中~~~      母校華誕 甲子聚首
  • 「校園傳真」金龍學區:「母校」拍了拍你,給你一個難忘的畢業禮
    7月10日下午,木金鄉木瓜中學2020屆「飲水思源」畢業典禮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行,近兩百畢業班師生共襄盛舉,見證這一感人場面,四個篇章將一個難忘的畢業典禮永久定格在學生心中。序幕:夢想起航(播放學生成長短片)「歌聲優,琴聲悠,木中的書聲永不休……」全體畢業生懷著對母校的留念以及對母校、對恩師的感恩之情,動情地齊唱了校歌,活動就此拉開序幕。
  • 明達高級中學——愛的教育 感恩母校
    感謝信 敬愛的母校、親愛的老師們: 你們辛苦了!經過您三年的培養,我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352分的好成績,特此向我的母校,我的恩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年前,中考成績只有571分的我,忐忑不安地踏入明達高級中學。我從沒想過能達本科。三年來,在學校的嚴格管理下,同學們都禮貌待人,老師們都平易近人,令我很喜歡課堂。
  • 韓老師、建崗兄,我永遠難忘你、懷念你.
    韓老師、建崗兄,我想回贛州了,我想出去玩兒,我現在還是不能開車,你能來接我嗎?你真的有點不夠意思,我最近身體也不好,你卻讓我這麼傷心這麼難過。不過哥們,也是在此時此刻,我才知道,原來,你我雖然只是一面之緣,你卻在我心裡如此重要如此難忘如此影響。我永遠永遠難忘你、懷念你。爸,如果你看到了,你們在另一個世界見個面吧;建崗兄,見到我爸,替我陪他喝杯小酒吧。你倆應該少不了聊聊我。
  • 【慶板橋中學建校六十周年】郭沫若與板橋中學
    校名是一所學校給人的第一印象,當你穿行於板橋老街來到板橋中學的校門時,你可曾細細端詳過印刻在學校大門前的「南京市板橋中學」七個金光閃閃大字?相信讓你感到意外的是題寫校名的是我國一代文豪郭沫若。看到這裡,很多人都要問了,這板橋中學也不是什麼名校,建校也只有60年,大名鼎鼎的郭沫若怎麼會給學校題寫校名呢?這是真的嗎?
  • 【渭中播報】眷眷母校情 拳拳感恩心
    紅瓦黃牆藍色校服成為了他們生命裡最難忘的色彩;晨曦裡的晨讀聲奏響了他們青春裡最動聽的曲子;明燈裡伏案深思時他們夢中永遠的追訴;一起奮鬥的日子是他們青春裡難忘的記憶;恩師諄諄教導點亮了他們生命的航向。昔日渭中學子,終成祖國棟梁。母校祝願每一個渭中學子前程似錦,宏圖大展。
  • 師大夜讀 | 走出師大門,永遠是師大人!
    三十載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千萬裡再聚師大共謀新章。7月25日,我校一年一度的「畢業30周年校友返校日」聯誼活動成功舉辦,1990屆500餘名校友相聚母校話真情。我無怨無悔,因為我的母校是可愛的陝西師大,我永遠銘記師大「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校訓,和「抱道不曲 擁書自雄」 「淳厚博雅 知行合一」的優良傳統,我時刻牢記:走出師大門,永遠是師大人!
  • 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六十周年校慶公告
    群鳳和鳴六十載,聲震九垓展宏圖。2017年,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將迎來建校60周年。為了梳理辦學歷史,總結辦學經驗,展示辦學成果,凝聚發展力量,推動學校發展,2017年3月至12月學校將開展系列校慶活動。在此,我們謹向長期關心、支持重慶市鳳鳴山中學改革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向歷屆校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真誠的祝福!
  • 長壽夢,同窗情 【桃源】 ——憶母校
    長壽夢,同窗情 ——憶母校文/桃源 渭河之濱,長壽山下,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她,就是聞名遐邇的我們的母校——寶雞市長壽中學。 一九六五年,我在扶風縣豆會中學初中畢業。全校六五屆二百多名畢業生中,我和趙應科、梁志中、劉新科等四人,被陝西省十大重點中學之一的寶雞市長壽中學錄取。
  • 南陽師範學院優秀校友巡禮④ 張書恆:最是難忘母校情
    一晃離開母校20多年了,很多事情歷歷在目,讓我無時無刻不追憶。」站在當下,回望過往,張書恆說:「如果問母校對我有哪些影響,我想說,學生時代,母校是我人生理想起步的地方,更是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地方,為我架起了人生向上的階梯;教書時代,母校讓我開闊了視野,為我放飛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