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科普書,讓人陷入沉思

2020-12-10 淡定的恬媽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和聊天群。

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提到科普書,有人會認為科普書應該是嚴肅的,因為解釋科學現象要一絲不苟;有人會覺得科普書也可以帶一點幽默色彩,因為枯燥的科學知識需要一點幽默來調色;也有人希望科普書趣味性更多一些,讓孩子能歡笑聲中學習知識。

而我最近發現一套科普書,它沒有那麼嚴肅,帶有些許趣味,但最觸動我的卻是這套科普書裡的溫情,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溫暖。

這套書是《了不起的動物朋友們》,共3冊,分別是《大象》、《藍鯨》和《北極熊》,適合3-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主閱讀的趣味科普繪本,會帶你認識地球上的超大動物。

1,《大象》

書剛拿回家,恬恬就讓我讀《大象》,所以我沒來及做功課就直接開始讀了。

原以為,大象的科普書,無非是從外形,習性,生存環境到繁衍後代等,按部就班的描述一番,跟其他的科普書不會有太多的不同,無非在圖片的清晰度,描述科普知識的條理性方面會略有差異。

但,剛讀了2頁,我就發現這本書跟其他的科普書太不一樣了。就拿非洲草原象和亞洲象的區別來說,之前我們看過的科普書大都著眼於兩者「背部」,非洲草原象的背部是凹陷的,而亞洲象背部是隆起的。

可這本書裡,用兩幅圖和文字示意的方式,將兩者的區別描述的清晰又容易理解,尤其是關於大象耳朵的描述,讓人過目不忘。

書中用一些小朋友容易理解的數量關係做對比,並配上形象的圖片,讓孩子一看就懂,並記憶深刻。

不過,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裡面溫情的文字。

提到雌象懷孕到生下象寶寶,需要22個月,差不多兩年之久,恬恬忍不住共情:媽媽,大象媽媽好辛苦。在象寶寶出生後的2-5年裡,小象幾乎寸步不離雌象。這句話一度讓我哽咽,「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動物界的母愛同樣令人動容。

本書的最後,描述了大象的死亡,令人唏噓。原來,大象的自然死亡是餓死的。而大象死後,親人們久久不肯離去,會用草,泥土,樹枝覆蓋屍體,甚至幾年後,仍會往返這個地方,哀悼親人。

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無奈的事情了,沒有人不懼怕生死,也沒有人可以忍受別離。大象作為群居動物,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當象群裡的親人死去後,或許它們也無法承受這種「永遠的失去」,即便肉體會消亡,也無法放下靈魂中牽掛的那個「親人」。

給恬恬讀完這本書,我想:我們人類應該沒有誰可以真正灑脫到像莊子一樣,面對妻子死去還可以鼓盆而歌,也沒有人可以真正做到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面對失去,每個人都不會淡定,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懷念,去想念。

2,《藍鯨》

我們都知道,藍鯨很大,可到底有多大呢?

書中用河馬做了對比,原來一頭普通的成年藍鯨跟55隻河馬的重量差不多。有了這樣的生動的對比,孩子對藍鯨的體形也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本書裡還有一個問題也吸引了我跟孩子的興趣。「為什麼陸地上沒有像藍鯨那麼大的動物呢?」這個問題恬恬曾經問過我,我當時簡單的給她解釋了一番,而在這本書裡,有更專業的解釋,具體是什麼呢?看了書你就知道了。

藍鯨作為世界上聲音最響亮的動物之一,它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像煙霧報警器發出的信號,會伴隨著嗚咽的聲調和轟隆的巨響,但它們的聲音頻率低於人類耳朵能夠接受的範圍,以至於我們只能藉助某些儀器才能聽得到。

所以,有時候海洋上行駛的輪船和其他交通工具常常會發出非常大的噪音,這些噪音會干擾海洋動物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像藍鯨這樣聲音響亮的海中巨獸也無法通過聲音導航,失去前進的方向。

讀到這裡,恬恬問我:媽媽,我們人類怎麼樣才能不影響海洋動物的生活呢?它們也沒有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呀。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物我同舟,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域,它們以自然的方式進行新陳代謝,形成環環相扣的食物鏈,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所以這個世界才能和諧地運轉。我們想要跟動物和諧相處,互不影響,就要讓動物回到它們祖先的家。愛護動物,保護動物,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3,《北極熊》

北極熊,這種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北冰洋冰雪世界的巨大哺乳動物,是我們提到北極,提到寒冷就會想到的動物。那麼,在寒冷地帶生活的北極熊,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它又是如何和自然和平相處的呢?

除了有大大的身體,粗壯的四肢,雙層的皮毛,厚厚的脂肪來適應北極的生活,北極熊還有哪些方面在逐漸進化,從而更適應北極的環境。

看了書以後,我們明白了,原來是長長的脖子。北極熊在遊泳時需要把頭伸出水面呼吸,在捕殺海豹時要把頭伸進冰洞裡,久而久之,它的脖子變長了,這樣才能更好的捕獵,才能生存。

擁有潔白皮毛的北極熊是一個講衛生的傢伙,每次吃完之後,他都會把自己弄乾淨。所以,我們看到的北極熊都是雪白的,秘密原來在這裡。

在讀《北極熊》這本書時,我多次提到了北極的惡劣氣候以及北極熊覓食的艱難性,恬恬問我:媽媽,北極的氣候到底有多惡劣?北極熊會因為北極氣候問題,捕不到食物而滅絕嗎?

我只能告訴孩子:北極熊生存的地方—北極,因為全球氣溫變暖,北極冰川融化,他們的生活環境遭到了破壞,所以北極熊有可能找不到食物。至於會不會滅絕,這要看地球的氣候變換以及我們人類的保護方式了。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雖然沒有其他動物可以威脅到他們,可如果他們他們的棲息地發生了巨大變化,氣候變暖導致浮冰加速融化,那麼很有可能越來越多的北極熊會被餓死。如果我們不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許,若干年後,北極熊也會跟恐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悄無聲息的滅絕了。

《大象》,《藍鯨》,《北極熊》這套書,用清新炫彩的色調、抽象現實交織的畫風帶領小讀者一起步入動物世界。新鮮的兒童視角配上華麗的雙頁全景為文字增添更多細節和深度,引導孩子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生存世界,引發孩子對動物、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的思考,從小樹立保護珍稀動物和環境的意識。

《了不起的動物朋友們》是一套溫情的科普書,也是一套會讓你深思的科普書。換個角度讀科普,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張學友在梅豔芳紀念會上,只說了這9個字,不禁讓人陷入沉思
    張學友在梅豔芳紀念會上,只說了這9個字,不禁讓人陷入沉思說起梅豔芳,腦中閃現出來的第一個詞就是「香港的女兒」。梅豔芳真可以算是一個另類,在19歲的時候踏入娛樂圈起,僅僅花了4年的時間,從一個涉世未深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到香港的頂級歌星。
  • 陷入沉思(強迫症) 與 陷入原因(歇斯底裡)
    強迫性的人相信,只有當他有意識地思考時,他才是存在的。如果他陷入幻想或沉思,或完全停止思考,例如在性高潮時,他會失去任何存在的信念。他的產生或繼續存在的嘗試涉及到有意識的、思考的主體——自我——而不是那個對自己的某些思想和欲望一無所知的分裂的主體。他相信自己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 為何有些人,對人類產生同情?讀完海倫凱勒的語錄,讓人陷入沉思
    為何有些人,對人類產生同情?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過,都是人,為何有些人會同情人類?而這個有些人當中,有時候也包括自己,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時候,都曾同情過人類。特別是看到人類有時候做出了一些愚蠢的行為,內心深處就深感同情。在沒有讀海倫凱勒的語錄前,我們也能找到一些值得同情的地方。
  • 鄧莎38度高燒,大麟子一句話讓她陷入了沉思……
    鄧莎38度高燒,大麟子一句話讓她陷入了沉思……文|逗豆豆大麟子一大早睡醒起來,沒有看到媽媽忙碌的身影,很是好奇,喊了一聲媽媽也沒有聽到回應,不禁讓他覺得奇怪:「有人嗎?」這時候,大麟子撓了撓頭,突然靈機一動,說了一句話令鄧莎陷入了沉思:「如果別人讓你去吃火鍋呢?」良久之後,鄧莎衝著兒子笑了笑,說了4個字:「我走不動!」
  • 老師的這一句話,讓學生陷入沉思
    老師的這一句話,讓學生陷入沉思 在青春的濾鏡下 這些童言童語總讓人特別懷念
  •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馬未都常說一句話,叫做「關係一定是吃出來的」,這句話的涵義很簡單,如果你跟一個人從沒有一塊吃過飯,那你們的關係就算不上好,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恰當,比如馬未都跟易中天兩人,就是「吃」出來的關係。
  • 終極鬥羅:我認你是對象,你把我當弟弟,藍軒宇陷入沉思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小羨在終極鬥羅漫畫最新話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凍千秋表示對藍軒宇只是當作弟弟,聽了這話的藍軒宇卻深深陷入了沉思,弟弟嗎?凍千秋的話雖然不怎麼引人在意,不過卻令藍軒宇陷入沉思,只是弟弟嗎……討好一個人千言萬語不一定成功,而得罪一個人只需一句話,當然凍千秋的話不算,不過卻依舊讓藍軒宇狀態不定,以至於一路上都是沉默寡言,原本開開心心該慶祝的氣氛藍軒宇卻無法適應其中。
  • 《色彩書》:給中國孩子的趣味科普書
    明明正處於求知慾旺盛的年紀,卻被官方生硬的科普書打消了想法。於是,慢慢地,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反正也看不懂,還不如不看。到底有沒有既能學知識,又可以很有趣的科普書呢?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慾的同時,又能調動他們發現問題,並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帶著這個疑問,我搜了一圈豆瓣,還真發現了一本好書。
  • 新疆30萬隻老鼠「跳崖自殺」,專家給出解釋後,讓無數人陷入沉思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有很多人生活美滿,家庭幸福,但是人類幸福的同時,卻有著許多的動物在遭殃,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差,人們活動的足跡漸漸地踏入了他們的範圍,不得已之下只能離開原來的地方,尋找能居住的環境,而這些動物基本上在尋找新的家園過程中死傷無數。
  • 他的回答讓人陷入沉思!
    不管是當年的「豔照門」還是「鋒菲戀」,都是那麼的引人注目,讓人想不關注都難。 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詢問謝霆鋒:想與張栢芝復婚嗎?
  • 這份期末試卷讓師生陷入沉思
    學生德育考試試卷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黎敏 劉彬彬)「你這一年最想感謝誰」「你有厭惡過自己對手機的依賴嗎」「你是否覺得讀書才有出路」「你最喜歡的科目老師是誰」……臨近學期末,近日,武漢市漢陽區永豐中學為全校200多名學生,陸續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德育期末考試,這份試卷雖不會被計入期末成績,卻讓無數學生和老師陷入了沉思
  • 巨犬高山上無法走路,主人看著180斤狗子陷入沉思
    可是,狗在路上太興奮了,到達山頂後,摔倒在地,連普通的行走力都沒有了,這下一輛叉車真是笨蛋狗的這個是一百八十斤,鏟屎官看到狗也陷入沉思。 首先狗不能在山上。因為今天天氣不好,氣溫下降得很快,但我要帶狗回家。 如果鏟屎官自己下山的話,狗就會失去兩個人了。但是鏟屎官只能向周圍的人求助,大家看著狗在求助,臉上的每一個笑容,都在笑著。
  • 我看著他臉上的面具印痕陷入沉思
    我看著他臉上的面具印痕陷入沉思 1.這就很不一般的瞄準鏡
  • 孩子問完這個問題,一旁的父親陷入沉思
    進入2020年以來,一場疫情讓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人都面臨到了生死的問題,人們在大環境中開始深度地思考,生下來活下去成了大多數人的信條宗旨。這一年的目標的確是艱難,不過圍繞著生死的話題大人們往往對孩子閉口不談,其實中國父母對孩子最缺的指導就是死亡教育。
  • 這套科普書讓娃邊看邊動手搭超大模型!噴火龍/飛機/恐龍,不用剪刀和膠水!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科普書是必不可少的一類。
  • 別把孩子放在這了'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
    可是讓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有一定的弊端,比方說老輩人和年輕的父母育兒方法不一樣因此會出現矛盾,又比方說老輩人身體每況愈下,帶孩子很辛苦,會導致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夫妻會像小麗這樣,因為生活的壓力導致這些小夫妻們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把孩子送到老一輩人的手裡。
  • "別把孩子放在這了",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
    可是讓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有一定的弊端,比方說老輩人和年輕的父母育兒方法不一樣因此會出現矛盾,又比方說老輩人身體每況愈下,帶孩子很辛苦,會導致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外公的一句話讓無數寶媽陷入沉思小麗和自己的老公結婚以後就順利的懷了孕
  • 99%家長都不知道科普書不能培養孩子科學思維
    看了科普書,孩子就有科學思維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在閱讀時,只能看到一個個散落的知識點,依據他們的大腦發育程度,他們還無法僅僅通過閱讀科普書,就可以提升他們的科學邏輯思維。孩子在學齡前的孩子看問題大都是非黑即白的定類思維,比如做了壞事的一定是壞人;但幼兒期,另一項能力也在發展,那就是觀點採擇能力,他們慢慢地能跳出自我中心的角度,開始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影響事情的因素可以有很多方面,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的雛形。
  • 真後悔,這套思維訓練資料,我該早點分享給你
    Part.1女兒已經3歲多了,我想是時候給娃增加一點科普書的閱讀了,因此我買了一堆科普書給她。不過貌似小丫頭對科普的興趣不大。有一次我給女兒講動物的生命周期。今天我也跟你們分享一下我給女兒用的這套學習資源,它是Evan Moor出版社開發的暑期活動書,出版社提供了電子版供家長們免費下載!這套練習冊的特色是將學科知識融入到暑期的各項活動當中,用「Critical Thinking」的方式加深孩子對於各個學科的理解。
  • 他用鋼筆畫了一棵櫻花樹,放大5倍後,專家陷入沉思
    文:《他用鋼筆畫了一個未來世界,看到作品後,網友陷入沉思》但是,如果一幅作品能讓人產生天馬行空的聯想,又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對地球、對人類,乃至對未來的關切和反省,那麼這種作品絕對算得上是經典,甚至可以稱為完美的藝術品。因此,藝術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但是它們關注點卻只有兩個。對人類、對地球、對未來的思考,應該是藝術家們永恆的話題之一。本文我們要講的這位藝術家,應該屬於這種類型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