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和聊天群。
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提到科普書,有人會認為科普書應該是嚴肅的,因為解釋科學現象要一絲不苟;有人會覺得科普書也可以帶一點幽默色彩,因為枯燥的科學知識需要一點幽默來調色;也有人希望科普書趣味性更多一些,讓孩子能歡笑聲中學習知識。
而我最近發現一套科普書,它沒有那麼嚴肅,帶有些許趣味,但最觸動我的卻是這套科普書裡的溫情,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溫暖。
這套書是《了不起的動物朋友們》,共3冊,分別是《大象》、《藍鯨》和《北極熊》,適合3-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主閱讀的趣味科普繪本,會帶你認識地球上的超大動物。
1,《大象》
書剛拿回家,恬恬就讓我讀《大象》,所以我沒來及做功課就直接開始讀了。
原以為,大象的科普書,無非是從外形,習性,生存環境到繁衍後代等,按部就班的描述一番,跟其他的科普書不會有太多的不同,無非在圖片的清晰度,描述科普知識的條理性方面會略有差異。
但,剛讀了2頁,我就發現這本書跟其他的科普書太不一樣了。就拿非洲草原象和亞洲象的區別來說,之前我們看過的科普書大都著眼於兩者「背部」,非洲草原象的背部是凹陷的,而亞洲象背部是隆起的。
可這本書裡,用兩幅圖和文字示意的方式,將兩者的區別描述的清晰又容易理解,尤其是關於大象耳朵的描述,讓人過目不忘。
書中用一些小朋友容易理解的數量關係做對比,並配上形象的圖片,讓孩子一看就懂,並記憶深刻。
不過,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裡面溫情的文字。
提到雌象懷孕到生下象寶寶,需要22個月,差不多兩年之久,恬恬忍不住共情:媽媽,大象媽媽好辛苦。在象寶寶出生後的2-5年裡,小象幾乎寸步不離雌象。這句話一度讓我哽咽,「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動物界的母愛同樣令人動容。
本書的最後,描述了大象的死亡,令人唏噓。原來,大象的自然死亡是餓死的。而大象死後,親人們久久不肯離去,會用草,泥土,樹枝覆蓋屍體,甚至幾年後,仍會往返這個地方,哀悼親人。
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無奈的事情了,沒有人不懼怕生死,也沒有人可以忍受別離。大象作為群居動物,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當象群裡的親人死去後,或許它們也無法承受這種「永遠的失去」,即便肉體會消亡,也無法放下靈魂中牽掛的那個「親人」。
給恬恬讀完這本書,我想:我們人類應該沒有誰可以真正灑脫到像莊子一樣,面對妻子死去還可以鼓盆而歌,也沒有人可以真正做到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面對失去,每個人都不會淡定,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懷念,去想念。
2,《藍鯨》
我們都知道,藍鯨很大,可到底有多大呢?
書中用河馬做了對比,原來一頭普通的成年藍鯨跟55隻河馬的重量差不多。有了這樣的生動的對比,孩子對藍鯨的體形也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本書裡還有一個問題也吸引了我跟孩子的興趣。「為什麼陸地上沒有像藍鯨那麼大的動物呢?」這個問題恬恬曾經問過我,我當時簡單的給她解釋了一番,而在這本書裡,有更專業的解釋,具體是什麼呢?看了書你就知道了。
藍鯨作為世界上聲音最響亮的動物之一,它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像煙霧報警器發出的信號,會伴隨著嗚咽的聲調和轟隆的巨響,但它們的聲音頻率低於人類耳朵能夠接受的範圍,以至於我們只能藉助某些儀器才能聽得到。
所以,有時候海洋上行駛的輪船和其他交通工具常常會發出非常大的噪音,這些噪音會干擾海洋動物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像藍鯨這樣聲音響亮的海中巨獸也無法通過聲音導航,失去前進的方向。
讀到這裡,恬恬問我:媽媽,我們人類怎麼樣才能不影響海洋動物的生活呢?它們也沒有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呀。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物我同舟,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域,它們以自然的方式進行新陳代謝,形成環環相扣的食物鏈,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所以這個世界才能和諧地運轉。我們想要跟動物和諧相處,互不影響,就要讓動物回到它們祖先的家。愛護動物,保護動物,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3,《北極熊》
北極熊,這種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北冰洋冰雪世界的巨大哺乳動物,是我們提到北極,提到寒冷就會想到的動物。那麼,在寒冷地帶生活的北極熊,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它又是如何和自然和平相處的呢?
除了有大大的身體,粗壯的四肢,雙層的皮毛,厚厚的脂肪來適應北極的生活,北極熊還有哪些方面在逐漸進化,從而更適應北極的環境。
看了書以後,我們明白了,原來是長長的脖子。北極熊在遊泳時需要把頭伸出水面呼吸,在捕殺海豹時要把頭伸進冰洞裡,久而久之,它的脖子變長了,這樣才能更好的捕獵,才能生存。
擁有潔白皮毛的北極熊是一個講衛生的傢伙,每次吃完之後,他都會把自己弄乾淨。所以,我們看到的北極熊都是雪白的,秘密原來在這裡。
在讀《北極熊》這本書時,我多次提到了北極的惡劣氣候以及北極熊覓食的艱難性,恬恬問我:媽媽,北極的氣候到底有多惡劣?北極熊會因為北極氣候問題,捕不到食物而滅絕嗎?
我只能告訴孩子:北極熊生存的地方—北極,因為全球氣溫變暖,北極冰川融化,他們的生活環境遭到了破壞,所以北極熊有可能找不到食物。至於會不會滅絕,這要看地球的氣候變換以及我們人類的保護方式了。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雖然沒有其他動物可以威脅到他們,可如果他們他們的棲息地發生了巨大變化,氣候變暖導致浮冰加速融化,那麼很有可能越來越多的北極熊會被餓死。如果我們不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許,若干年後,北極熊也會跟恐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悄無聲息的滅絕了。
《大象》,《藍鯨》,《北極熊》這套書,用清新炫彩的色調、抽象現實交織的畫風帶領小讀者一起步入動物世界。新鮮的兒童視角配上華麗的雙頁全景為文字增添更多細節和深度,引導孩子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生存世界,引發孩子對動物、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的思考,從小樹立保護珍稀動物和環境的意識。
《了不起的動物朋友們》是一套溫情的科普書,也是一套會讓你深思的科普書。換個角度讀科普,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