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上映之初,這濃烈的山寨風的名字令人完全沒有想要去觀影的興趣。不過在某個窮極無聊的周末,看在本影片評分和評價雙高的面子上(努力裝作很矜持的樣子),我還是交了版權費。「這真是一部被名字拖累了的好電影啊(杞人憂天)」,觀影之後,我痛心疾首,同時,也為自己以名字取電影的輕浮想法感到羞愧。這部電影絢麗多彩的畫面,美妙動人的音樂,引人入勝的異國風情,實在是非常好看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翻譯分為直譯和異議。本影片的英文名字是《Coco》,中文名字《尋夢環遊記》顯然為意譯,既為意譯,名字自然是對影片的主旨的高度概括,所以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本影片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又通過這個故事想傳達了怎樣的思想。
影片中給出了兩個設定:
一、死去的人一般情況下並沒有「死去」,而是活在另一個繽紛的世界,並且有每年一次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條件是其照片被家人供奉
二、死去的人什麼時候會真正「死去」:當人世間認識你的人再無人記得你時,你終將逝去。(任何時候,我們存在於別人的《我的歌聲裡》時,我們應該心懷感激)
私以為影片通過這這兩個「死去」的設定向我們表達了活著的意義:不一定要偉大,但一定要被人需要。並在此基礎上,展開了故事的敘述。
影片的主角,我們的小米格,是一個痴迷音樂卻生於視音樂為洪水猛獸的鞋匠世家的男孩。在亡靈節當天,因執著於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惹惱了裡韋拉家族的當代掌門人(也就是米格同學的奶奶),被砸了吉他,小米格憤而出走,卻陰差陽錯的走進了「亡靈」世界,揭開了當年高祖父埃克託想要回家被真偽傳奇音樂家德拉庫斯毒殺並遺憾離世的真相。離家出走終生未歸的真相。
祖孫二人,都曾經面對著夢想與家人的兩難抉擇,都曾經為拋棄家人追求夢想而懊悔,都曾經反思追求夢想的意義,最終也都和家人和解的前提下欣喜的重拾夢想。我想,影片向我門傳達的追尋夢想的意義,在於成全自己,在於成為被需要的人,更在於成為被家人需要的人。夢想的終點,是家人啊。《尋夢環遊記》,流於表面,失之於膚淺。這一點,對照影片英文名字《Coco》,亦可看出端倪。故,我想給《尋夢環遊記》改個名字,就叫《夢想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