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嘴上厭惡拍馬屁的人,都有一顆渴望被拍的心。
王女士買了一件新衣服,趙小姐看見了,贊道:「哇,王姐,你穿上這衣服顯得好有氣質啊!花了不少錢買的吧?」王女士開心地笑道:「呵呵,你猜。」
趙小姐心裡知道這衣服兩三百元完全買得下來,但她沒有直說,而是猜測道:「款式那麼新,料子做工都很不錯,至少得花四五百元吧?」王女士一聽心裡樂開了花,笑道:「你沒想到吧,我才花了兩百元!」趙小姐大拇指一翹:「啊,王姐,你真厲害!下次我買衣服,就找你幫我砍價。」趙小姐這樣說話,實際上也是「拍馬屁」,但事實是她讓王女士很開心很舒服很有成就感。所以趙小姐故意把價格說高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相反,如果趙小姐說:「這種衣服也就兩百元吧。」王女士心裡會是什麼感受?她絕對不會如此高興,心裡還可能很不舒服。這樣一來,交流就會變得尷尬,甚至不和諧了。
如果你是王女士,你是更喜歡 「拍馬屁」的趙小姐,還是實話實說的趙小姐呢?
猜價格往多了猜,猜年齡往少了猜,這是有溫度的說話,是高情商的說話藝術。
像這樣既能取悅別人,又能活躍氣氛的 「美麗謊言」,我們多說一些又何妨呢?比如,面對一位四十多歲的人,你說他(她)看上去只有三十來歲,也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方是絕對不會拒絕的,不但不會認為你缺乏眼力而反感,反而對方會對你產生好感,即使嘴上不說,心裡也一定是美滋滋的。
不是每一種拍馬屁都是情商高,讓人舒服的是情商高,讓人彆扭的是拍馬屁。
小李是單位一名員工,在一次飯局上,為了討好領導,席間就去給坐在另一桌的兩名領導敬酒,那到底先敬誰呢?他很糾結就來了一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就一起敬兩位領導吧」,場面瞬間變得尷尬不已。要知道,這句話是長輩對晚輩講的,他卻用在領導頭上。這樣的「拍馬屁」可以說就是社交中的一種災難,不能討人歡心,還會讓人反感。
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重視,得到認可,正是源於這樣一種心理需求,讚美成為了處理人際關係時最普遍的溝通技巧,但在職場上,讚美很容易被人貼上 「拍馬屁」的標籤。其實,當你將一切職場上的讚美都看作「拍馬屁」時,卻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據說「拍馬屁」起源於元朝,蒙古族的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當人們牽馬相遇時,就會拍拍對方的馬屁股,摸摸馬膘,並讚美一聲「好馬」,以討馬主人的歡心。最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才說好,後來慢慢就變了味,有的人不管馬好不好,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見到馬就說「好馬」。由此看來,拍馬屁本無可厚非,拍對了是高情商,拍錯了就是「拍馬屁」。
高情商的「拍馬屁」,並不是投其所好的巴結奉承,而是說話有溫度,哪怕帶點塵土氣息,它既是一種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你學會了嗎?喜歡就關注我們,一起來給EQ充充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