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男子在9號線車廂內暈倒休克,一名女乘客現場施救,引來無數點讚。這名女乘客所持的「現場初級急救培訓合格證書」也跟著她紅遍網絡。近期,陸續有市民諮詢,怎樣可以參加急救培訓並考證呢?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通過對公眾提供現場救護技能的培訓,可增強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普及自救互救和識險避險的知識。市民想要報名參加現場急救培訓,可以在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公眾號「上海120」直接報名;也可到「上海市紅十字事務中心」網站,在右側選擇培訓報名。收到信息後會有專人聯繫排課,所有的培訓均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科教部部長許萍告訴記者,中心在上世紀90年代就成立了「全國急救人員培訓中心」,承擔急救專業人員教育培訓的同時,面對社會公眾開放急救培訓課程。多年來,已有數萬社會公眾接受培訓並獲得相應證書。
目前,中心可供選擇的課程有:現場初級醫療急救培訓,內容是現場心肺復甦術(CPR)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操作,還有創傷救護四大技術(創傷止血、傷口包紮、骨折固定、傷員搬運)、氣道異物梗塞急救技能、逃生避險技能、常見急症現場救護方法等;CPR和AED專項課程培訓;美國心臟會(AHA)拯救心臟課程等。培訓方式以理論講授和現場操作相結合,培訓結束後進行現場考核,合格後頒發相應的證書。
「推廣急救培訓事業,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是上海市急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培訓報名長期有效,一般來說中心每個月都會排課,有專人電話或郵件聯繫報名者協調培訓時間。」許萍告訴記者,除了單位統一安排的團體培訓外,現在自發報名來培訓的市民也大幅增加。不過,暑假期間中心的培訓課程有所減少,這是由於高溫天本市急救任務相當繁重,中心工作人員大多要到一線支援,等急救高峰期過後會陸續恢復常規培訓。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圖片來自網絡
一起喝杯科學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