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薄克國
本報通訊員 王 勇
「有國才有家,有軍才有安。」這是張孝林對人民軍隊發自內心的情感,更是他30年如一日矢志擁軍的動力源泉。
張孝林是青島東方海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一名有擔當的企業家,30年來,他始終懷有一顆報國強軍的赤子之心,將愛國擁軍作為一項事業來做,譜寫了一曲令人動容的擁軍讚歌,榮獲「中國雙擁年度人物」「山東省雙擁先進個人」等稱號。
打骨子裡熱愛軍隊
張孝林熱愛軍人、熱愛軍隊,從小時候就熱愛,打骨子裡就熱愛,這種情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懷。黃繼光、董存瑞、羅盛教、邱少雲、王成、雷鋒……這些軍隊英模人物,成為張孝林心中崇敬的英雄。
「我很小的時候,家鄉附近的駐軍部隊拉練,到我們家,搶著幹活,幫著家裡挑水。」張孝林回憶說:「記得用我們家的鍋燒水做飯,結果把鍋蓋給燒煳了,臨走時,說什麼也要賠錢。當時我就覺得,軍人值得愛戴。」
參加工作後,張孝林以軍人為榜樣,說話擲地有聲,做事雷厲風行,困難面前百折不撓,他創辦了青島東方海納集團有限公司,事業蒸蒸日上。
興業不忘愛國擁軍,發展不忘國防建設。張孝林說:「沒有人民軍隊的強大保障,就沒有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富強,就沒有安寧團結的環境,就沒有我們企業的安心發展。」
慰問部隊到連隊,張孝林拿起話筒,和戰士們一起合唱《當兵的人》,嘹亮的歌聲響徹軍營;登上海島,與駐島官兵話家常,談理想,鼓勵戰士安心戍守海島,報效祖國……
慰問部隊,從最初的為軍營官兵送油、送米、送面,到隨後的送圖書、送家電、送電腦,再到後來的送運動器材、送文化演出,以及積極參與轄區駐地八大關街道「六聯共建」活動。30多個春秋,寒來暑往,圍繞部隊需求,張孝林矢志擁軍的步伐時刻向前。
辦實事解難題
「以最高的標準,用最好的材料,以最快的工期,打造精品工程。」張孝林得知原濟南軍區第二療養院急需設計建設一個汗蒸房,用來接待即將前來療養的軍隊英模和先進工作者,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張孝林硬是從公司用來救急的工程款中,拿出40餘萬元,全力幫助部隊找設計單位,組織施工,同時委派集團工程師帶領專業施工隊伍,全程負責施工保障和技術指導,成功完成了讓部隊英模安心、領導放心的優質工程。
「弘揚國粹,健康促進。」他還介紹朋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了青島駐軍單位療養院「中華養生文化園」,該文化園成為青島市委、市政府與駐青部隊單位軍民魚水情深的美好見證。
在張孝林看來,雙擁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2014年8月,他出資20萬元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在青島舉辦公益演出;2015年10月,出資30萬元,協同愛國擁軍促進會一起走進青島潛艇某支隊,開展「關愛海防——全國著名書畫家文化擁軍」主題活動;出資10萬元,支持駐青部隊離退休老幹部成立五洲書畫社,如今已累計支持寫生集會10餘次,捐資50餘萬元;得知廣西大石山區某部駐地軍民飲水困難,公司出資100萬元,為建設「同心水櫃」盡綿薄之力……
情系雙擁,張孝林堅持為部隊辦實事、解難題。據統計,30年中,張孝林和公司擁軍捐款捐物累計折合700多萬元。
「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青島黨政軍民把「最佳海灣築軍港、最美地段建營房、優秀兒女穿軍裝、全方位保障獻國防、助力強軍永遠在路上」凝練、鑄造成為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贏得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的殊榮。「八連冠」的背後,正是有了眾多的張孝林,堅守著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鑄造了一座座「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豐碑。
解除後顧之憂
結合自己的擁軍經歷,張孝林深入思考後認為,遠方的親人和退伍後的生計,是軍人最大的後顧之憂。
「你的憂慮和牽掛讓我來解決!」張孝林說幹就幹,他在單位定了條規矩:公司優先招聘錄用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屬。最近幾年,公司招錄退役軍人30多人,安排軍人家屬、隨軍家屬10餘人。
今年4月份,38歲的軍嫂李欣欣工作了七八年的一家公司,因為疫情被總公司撤掉,她失業了。「家中有兩個孩子,兒子上小學,女兒剛滿10個月,還有房貸要還,非常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她說。
網上求職,李欣欣來到東方海納集團應聘。「面試時,張董事長考慮到我是一名軍嫂,就優先錄用了我。」4月7日,到東方海納集團工作的李欣欣,工作生活又走上了正軌,感覺特別踏實。
談起求職前後經歷,李欣欣的感激之情發自肺腑:「因為我是軍嫂,所以被錄用了,感覺特別光榮。我跟丈夫說,真覺得做一名軍嫂有幸福感。他說,一定好好工作,不能辜負領導對咱們的期望。」「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為了幫助更多的退役軍人,張孝林和東方海納集團正在市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籌措資金,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項目推介等「一站式」專業化服務,讓退役軍人在地方繼續追逐夢想,建功立業,開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