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張孝林矢志擁軍30年

2020-12-16 大眾數字報

  □本報記者 薄克國  
  本報通訊員 王 勇
  
  「有國才有家,有軍才有安。」這是張孝林對人民軍隊發自內心的情感,更是他30年如一日矢志擁軍的動力源泉。
  張孝林是青島東方海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一名有擔當的企業家,30年來,他始終懷有一顆報國強軍的赤子之心,將愛國擁軍作為一項事業來做,譜寫了一曲令人動容的擁軍讚歌,榮獲「中國雙擁年度人物」「山東省雙擁先進個人」等稱號。
打骨子裡熱愛軍隊
  張孝林熱愛軍人、熱愛軍隊,從小時候就熱愛,打骨子裡就熱愛,這種情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懷。黃繼光、董存瑞、羅盛教、邱少雲、王成、雷鋒……這些軍隊英模人物,成為張孝林心中崇敬的英雄。
  「我很小的時候,家鄉附近的駐軍部隊拉練,到我們家,搶著幹活,幫著家裡挑水。」張孝林回憶說:「記得用我們家的鍋燒水做飯,結果把鍋蓋給燒煳了,臨走時,說什麼也要賠錢。當時我就覺得,軍人值得愛戴。」
  參加工作後,張孝林以軍人為榜樣,說話擲地有聲,做事雷厲風行,困難面前百折不撓,他創辦了青島東方海納集團有限公司,事業蒸蒸日上。
  興業不忘愛國擁軍,發展不忘國防建設。張孝林說:「沒有人民軍隊的強大保障,就沒有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富強,就沒有安寧團結的環境,就沒有我們企業的安心發展。」
  慰問部隊到連隊,張孝林拿起話筒,和戰士們一起合唱《當兵的人》,嘹亮的歌聲響徹軍營;登上海島,與駐島官兵話家常,談理想,鼓勵戰士安心戍守海島,報效祖國……
  慰問部隊,從最初的為軍營官兵送油、送米、送面,到隨後的送圖書、送家電、送電腦,再到後來的送運動器材、送文化演出,以及積極參與轄區駐地八大關街道「六聯共建」活動。30多個春秋,寒來暑往,圍繞部隊需求,張孝林矢志擁軍的步伐時刻向前。
辦實事解難題
  「以最高的標準,用最好的材料,以最快的工期,打造精品工程。」張孝林得知原濟南軍區第二療養院急需設計建設一個汗蒸房,用來接待即將前來療養的軍隊英模和先進工作者,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張孝林硬是從公司用來救急的工程款中,拿出40餘萬元,全力幫助部隊找設計單位,組織施工,同時委派集團工程師帶領專業施工隊伍,全程負責施工保障和技術指導,成功完成了讓部隊英模安心、領導放心的優質工程。
  「弘揚國粹,健康促進。」他還介紹朋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了青島駐軍單位療養院「中華養生文化園」,該文化園成為青島市委、市政府與駐青部隊單位軍民魚水情深的美好見證。
  在張孝林看來,雙擁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2014年8月,他出資20萬元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在青島舉辦公益演出;2015年10月,出資30萬元,協同愛國擁軍促進會一起走進青島潛艇某支隊,開展「關愛海防——全國著名書畫家文化擁軍」主題活動;出資10萬元,支持駐青部隊離退休老幹部成立五洲書畫社,如今已累計支持寫生集會10餘次,捐資50餘萬元;得知廣西大石山區某部駐地軍民飲水困難,公司出資100萬元,為建設「同心水櫃」盡綿薄之力……
  情系雙擁,張孝林堅持為部隊辦實事、解難題。據統計,30年中,張孝林和公司擁軍捐款捐物累計折合700多萬元。
  「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青島黨政軍民把「最佳海灣築軍港、最美地段建營房、優秀兒女穿軍裝、全方位保障獻國防、助力強軍永遠在路上」凝練、鑄造成為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贏得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的殊榮。「八連冠」的背後,正是有了眾多的張孝林,堅守著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鑄造了一座座「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豐碑。
解除後顧之憂
  結合自己的擁軍經歷,張孝林深入思考後認為,遠方的親人和退伍後的生計,是軍人最大的後顧之憂。
  「你的憂慮和牽掛讓我來解決!」張孝林說幹就幹,他在單位定了條規矩:公司優先招聘錄用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屬。最近幾年,公司招錄退役軍人30多人,安排軍人家屬、隨軍家屬10餘人。
  今年4月份,38歲的軍嫂李欣欣工作了七八年的一家公司,因為疫情被總公司撤掉,她失業了。「家中有兩個孩子,兒子上小學,女兒剛滿10個月,還有房貸要還,非常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她說。
  網上求職,李欣欣來到東方海納集團應聘。「面試時,張董事長考慮到我是一名軍嫂,就優先錄用了我。」4月7日,到東方海納集團工作的李欣欣,工作生活又走上了正軌,感覺特別踏實。
  談起求職前後經歷,李欣欣的感激之情發自肺腑:「因為我是軍嫂,所以被錄用了,感覺特別光榮。我跟丈夫說,真覺得做一名軍嫂有幸福感。他說,一定好好工作,不能辜負領導對咱們的期望。」「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為了幫助更多的退役軍人,張孝林和東方海納集團正在市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籌措資金,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項目推介等「一站式」專業化服務,讓退役軍人在地方繼續追逐夢想,建功立業,開創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心系軍人 心念家國——一張孝林的擁軍故事
    多年以後回想這段不平凡的經歷,張孝林這樣告訴我們,從弟弟當兵那天開始,擁軍意識便雋刻於骨子裡。因為軍隊裡有親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光的年輪日復一日的轉動著。張孝林心中的那顆擁軍心從未停歇,2012年他的公司迎來了一次考驗,集團中標的幾個項目開工在即,由於種種原因資金出現重大問題,甚至要抵押住房籌措資金。
  • 張孝林:34年堅守,「煉」就湖南「最美公路人」
    張孝林:34年堅守,「煉」就湖南「最美公路人」
  • 張孝林:32年巡檢公路80多萬公裡
    頂著炎炎烈日,在G107線1816公裡處,張孝林和同組的5名同事採用人工油淋,嚴格按照清縫、灌縫等流程進行比武,僅僅在半個小時內,既快又好地完成了比賽規定路段的瀝青油膏灌縫工作,在比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奪魁。   或許是長年在公路上從事一線養護作業的緣故,這位不善言辭的漢子剛過知命之年,皺紋已爬滿額頭。
  • 人大代表張孝林:徵收停車事業費緩解停車難
    在青島市人大十五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中,青島市人大代表張孝林建議,青島應改革停車收費制度,按月或按年徵收「停車事業費」,變停車產業為公用事業(住宅停車除外),有了巨額專項建設資金,即可「倒逼」政府主導或引導社會資本加快停車場建設。
  • 奮鬥者說︱張孝林:「最美公路人」的「最美事業」
    到崗後,一刻兒也沒歇,張孝林很快進入角色,和工友一道忙活起來——一鍁一鍁地清理邊溝裡枯枝敗葉。「1986年,還是20出頭的小夥子,我就幹上了公路養護這一行。」回憶起自己的職業生涯,老張頗為自豪。從工班學徒幹起,32年來,無論颳風下雨、日曬雪落,每天一早,那個精幹敏捷的身影都會出現在道路上。
  • 感動在「浙」裡·自強篇 | 張孝林:勇敢追夢的90後聾人畫家
    圖為張孝林作品。  1990年6月17日,張孝林出生在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上城埭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先天聽力殘疾。張孝林終於成功考入中國美院,就讀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12年,從中國美院畢業後,他找到了一份給淘寶店鋪做美工的工作,收入還不錯。但是,幹了半年,他毅然決定辭職,決心當一名職業畫家。當然,職業畫家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為了心中的夢想,張孝林心裡有了充分的準備,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地創作……2015年是張孝林收穫滿滿的一年。
  • 《傳世名家名作藝術服務中心》推薦藝術家——張孝林
    ,1948年出生,筆名沂蒙山人,1968年參軍,1988年轉業,二等革命傷殘軍人,(魯軍C001484)二次參加國慶閱兵,接受過毛澤東、周恩來老一輩革命家的檢閱,多次立軍功。書法大學畢業證號(0010578) 、書協號(L148)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藝術家、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2000年經1S09000資質認證和1S02000藝術家評定,中國書法交易中心潤格定價為2013年1.5萬元每平方尺,2014年中國文物收藏導航鑑定委員會,潤格評估叄萬元人民幣/平方尺。
  • 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主題沙龍在京舉辦
    中青在線訊(拜婭 實習生 向穎羿)9月3日上午,專門為農村退伍戰友量身打造的「助力農村退役戰友,合力發展綠色農業」主題沙龍活動,在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軍旅企業家工作委員會俱樂部成功在京舉行。來自自全國各地的30餘名軍旅企業家參加了此次活動。
  • 人大代表張孝林:融入「一帶一路」做大 「動車城」
    市人大代表張孝林  大眾網青島2月19日訊(記者 高忠業)2月19日,在青島市人大十五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中,青島市人大代表張孝林建議,青島應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動車城」,推進我國高鐵產業的發展,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場。
  • 擁軍優屬基金會慰問韶山警衛中隊官兵
    湖南日報12月21日訊(記者 周小雷 通訊員 楊韜)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2周年前夕,受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理事長崔佔福委託,今天下午,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小林帶領慰問團,赴韶山看望武警湘潭支隊韶山警衛中隊官兵,武警湖南省總隊原政委趙富棟陪同。
  • 全國數字經濟產業擁軍高峰論壇暨產業擁軍基地揭牌儀式在南寧舉行
    2020年5月21日上午9點,在廣西南寧中盟科技產業園舉行了全國數字經濟產業擁軍高峰論壇暨產業擁軍基地揭牌儀式。當天還舉行了數字經濟產業擁軍孵化基地與多家機構籤約儀式。當天上午9點整,主辦方領導王致瑞先生上臺致辭。
  • 全國數字經濟產業擁軍高峰論壇暨產業擁軍基地揭牌-廣西新聞網
    主辦方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2日訊(通訊員 王致瑞)5月21日,全國數字經濟產業擁軍高峰論壇暨產業擁軍基地揭牌儀式在廣西南寧舉行,相關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公益產業化專家、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據介紹,為積極推進產業數位化,推動產業公益化和公益產業化在擁軍優屬領域的應用發展,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愛軍公益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相關各有關單位,發起「全國數字經濟產業擁軍工程」,共建「數字經濟產業擁軍」新商業文明秩序。
  • 愛黨擁軍獻愛心,「買多」一直在行動
    2020年7月29日,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買多網市場部總監蔣金、企劃部總監李藝龍、戰略顧問李志成等,來到預任軍官俱樂部「豫武居」、河南某空軍預備役炮兵師,為部隊官兵送上買多公司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禮物,包括3套單槓,3套雙槓,3套跳箱,90盒醫之本168平衡粥和30個搖搖杯。
  • 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 走訪慰問駐沈部隊官兵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韓冰)11月4日,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副秘書長曾勇、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國防教育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彭亞臣率隊,攜部分企業家深入某駐沈部隊進行走訪慰問,並進一步了解部隊官兵的需求,為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更好地開展擁軍活動提供依據,積極支持部隊全面建設。
  • 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走訪慰問駐沈部隊官兵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訊(記者徐微微)11月4日,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副秘書長曾勇、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國防教育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彭亞臣率隊,攜部分企業家深入駐沈某部隊進行走訪慰問
  • 2020年上海市社會化擁軍優屬座談會召開 「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上海熱線(7月28日)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前夕,本市召開了2020年社會化擁軍優屬座談會社會化擁軍優屬志願服務代表和2家企業代表在會上作交流發言,表示發展不忘擁軍,捐贈支持上海擁軍優屬事業,用更多的志願服務項目引領尊崇軍人職業和關愛退役老兵的社會導向。
  • 千年國醫智能艾灸設備|百艾擁軍優屬基金會
    因此,千年國醫在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創建了愛軍公益專項基金,專注於擁軍愛軍,為國防軍隊建設提供資金和物資支持,同時我們創辦了百艾擁軍,為退伍軍人義務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培訓。 ▴左: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王致瑞主任中:千年國醫CEO張季冬先生右:戰狼特訓學院楊櫟陽院長
  • 上海靜安培育和發揮社會組織優勢 著力社會化擁軍
    上海靜安雙擁工作做到「三個始終堅持」,即始終堅持「統籌謀劃、軍民融合、服務發展」的工作理念,把推進駐區部隊全面建設納入區域發展總體規劃;始終堅持「區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以實事擁軍、文化擁軍、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法律擁軍等為抓手,全面提升雙擁工作水平;始終堅持「依法擁軍、制度創新」同「以情擁軍、特事特辦」相結合,最大限度為部隊官兵排憂解難。
  • 濟南下發最新通知:濟南教師從教滿30年、退役軍人持「擁軍卡」或其他有效證件,可以免費遊公園、景區啦
    近日,濟南下發最新通知,濟南教師從教滿30年、退役軍人持「擁軍卡」或其他有效證件,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教師、禮遇教師的文明風尚,《意見》指出,持從教30年榮譽證書的教師本人可免費在本市境內乘坐公交車和軌道交通、參觀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和博物館。
  • 「隱秘」的擁軍航線
    這是一條連最精準的海圖都找不到的「隱秘」擁軍航線。為報答解放軍的救命恩情,院夼人從1960年起就拿出最好的船、選出最有經驗的船長,義務為駐島部隊運送物資、接送官兵及家屬,累計航程已達20餘萬公裡。一條擁軍航線五代船長「接力」「『泰叔』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