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港澳臺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勠力同心、鍥而不捨,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銘記抗戰歷史,厚植家國情懷

作為臺灣著名抗日誌士蕭光明、蕭道應的後人,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會長蕭開平近年來致力於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研究與宣傳。「臺灣同胞積極支援抗戰,還有許多人跋山涉水遠赴祖國大陸參加抗戰,他們的信念就是,只有強大的祖國才能夠光復臺灣。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兩岸也必將走向統一。」蕭開平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深入剖析了抗戰取得勝利的原因所在。」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陳志豪說,「銘記抗戰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我們對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前途命運密不可分的關係才有更深切的認識。香港的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中國歷史教育,包括加強抗戰歷史的教育,讓青少年從歷史的經驗中獲得啟示,厚植家國情懷。」

從澳門來北京發展多年的鄭鏗鳴曾專門帶著女兒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館中珍藏的文物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到,澳門社會各界曾以捐款捐物等方式投入抗戰救亡運動之中。學習和了解抗戰史非常有必要,能夠警示我們以史為鑑,珍惜和維護和平。」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委王柏榮說:「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香港年輕人需要從歷史中更多地學習。」

近日,澳門冼星海紀念館入選國家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一直以來,澳門對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都非常重視。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以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為契機開展相關活動,進一步增強澳門居民對祖國的認同感及歸屬感。」澳門街坊總會副理事長陳家良說,「愛國愛澳」已成為澳門的核心價值,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鑑往而知來,歷史一再告訴我們,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全國臺企聯副會長、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蕭永瑞說,「作為在大陸打拼的臺商,我們將共同致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團結起來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抗日戰爭勝利,終結了日本對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臺灣得以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勝利。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的日子,值得兩岸中國人共同紀念。」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認為,中國發展仍然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兩岸同胞要團結起來,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繼續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深入了解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和意義,能讓年輕人更深刻地體會到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今天的國家富強來之不易。」全國青聯副主席、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羅奕龍表示,自己作為醫生,很自豪地看到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彰顯,「我們將繼續團結澳門各界青年,弘揚和傳承好『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更好的條件和平臺,助力澳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抗戰歷史是我們必須學習和銘記的,偉大抗戰精神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弘揚的。」香港教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說,作為香港的青年一代,必須學好這段歷史,體會先烈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與責任。香港年輕人在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必須對社會作貢獻、對國家有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