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愛抬槓的小夥伴問軍艦拋錨時,如果水深比錨鏈長怎麼辦?如果就是要在這種情況下拋錨,哪怕是玩,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很佩服他的執著,但首先說答案:軍艦不會也不可能在水深超過錨鏈長度的水域拋錨。如果你非要拋著玩,告訴你兩辦法。
一、錨鏈長度的選擇已經考慮軍艦錨泊的要求
1、艦艇的狀態
以地面為參照系,艦船只有兩種狀態:對地不移動狀態和對地移動狀態。
對地不移動狀態就是艦船在碼頭靠泊、拋錨或擱淺時,艦船相對於地面是不移動的;還有二種極端的對地不移動,一是頂流航行,風流影響恰好等於船速,這時的艦船也是對地不移動的,二是無風靜水中漂泊,這時的艦船也是對地不移動的。
對地移動狀態分兩種:一是航行時,風流影響不能抵消船速,這時船是對地移動的;二是非靜水漂泊時,受風流影響,船是對地移動的。
2、維持艦船狀態的四個要素
控制艦船狀態的四個要素,或者說是四個系統,就是艦船上的車、舵、錨、纜。這是個要素缺一不可。車是動力系統、舵控制方向、纜用於系泊等。
錨就是用來拋在海底,用它的抓地力控制住艦船,讓它減小對地移動速度,直至對地不移動。其實錨還可以用來調整艦船位置,使用它的抓地力通過收方錨鏈來調整位置;尾靠碼頭時這是重要的手段;
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用拋錨的辦法來拉住艦船。
3、根據特點配置的要素
好了,開始說到錨了。錨有多種,錨鏈也根據艦船的大小也有不同的長度和不同的鏈環直徑,這是對於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抓力大小。錨鏈長度單位一般用「節」表示,在我國一節等於27.5米,有的國家是25米,也有20米的;對於噸位,10萬噸的艦船一般配錨鏈10節,最多12節。拋錨是個複雜的工作,組織實施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這關係到艦船安全,如果在水深的地方(比如超過20米)拋錨,視情況還要預拋一段錨鏈,防止錨砸底時出問題。
總之,各種船在出廠時就配好了合適的錨鏈,這根據船的大小、活動區域、拋錨需要計算好了的,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錨鏈不夠長的情況。比如小船就沒有必要長錨鏈,因為它不會出現在深水區,就是大船,也不會在近千米的地方拋錨,因為那裡根本沒有拋錨的必要,真的不想動船,漂著就行。
二、拋錨是有錨地的,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軍艦拋錨
1、錨地的一般條件
海底的底質情況很複雜,有巖石底、砂礫底、泥沙底等,最適合拋錨的一般是泥沙底。巖石底質是不能拋錨的,因為那個地方容易卡住錨;有海底纜線的區域也不宜拋錨。
2、各個沿海國都有錨地劃分的原則
基於錨地選擇要求,各個沿海國都在近岸劃分了一些適宜的地方作為錨地,這些錨地是公開的資源,可以申請錨泊;錨地性質也不一樣,有防風錨地、檢疫錨地、補給錨地等。
3、軍用錨地的選擇
軍艦一般不會和民船一起錨泊,海軍也有自己的錨地。海軍錨地的選擇要求更高,分得更細。比如有防空錨地、補給錨地、訓練錨地、防風錨地等,根據性質不同,錨地的底質、海域、周邊要求都不同。
總之,所以這些錨地,水深都是適合的,不會有錨鏈不夠的情況。
三、水深不適合拋錨怎麼辦
退一萬步講,非要較真在不適宜水深拋錨玩,但錨鏈不夠怎麼辦?這要從兩方面看:
1、艦船一般都有雙錨,錨鏈上的鏈環每隔一段有一個是可以卸下來的,錨鏈艙裡的錨鏈就可以卸;如果你要玩,是可以接上的,這樣就是差不多兩倍長。但是還是要說,這是的抓地作用不大,因為抓地力與水深、鏈長有關係,沒有這樣幹的;另外,拋的時候要放出很長,留下最後不到20米拋,這時水深要注意。
2、艦船上還備有浮錨,那是防大風浪用的,可以拋浮錨。
最後,能到水深太深,船上的錨鏈都不夠長,說明這個船不小了,可以漂航,因為這樣的水域一定很開闊,船隻不多,漂航時備好主機(最少一部動力能隨時用)組織好觀察瞭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