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宇欣
育兒研究所
「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
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在我們的社群踴躍提問,期待與你們的交流~~
近日,因友誼的小船「翻溝」,幾個小學生的「絕交書」火了。網友直呼:內容過於可愛!
看來,不止「姐妹花」,小朋友的友情也是「塑料」做的,並不堅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雖說是小孩子間正常的小打小鬧,但也有家長擔心娃娃處理不好,這不,成都青羊區的劉女士就在成都兒童團後臺留言:
「娃娃6歲,前兩天放學跟我說,好朋友把小蛋糕分給了另一個小朋友,沒有給他,他決定和好朋友絕交,還跟我說『媽媽,我很難過』,孩子這麼小,怎麼處理得來這些事情?會不會對他性格產生不良影響?家長到底該不該插手呢?」
對此,團媽採訪到了有多年幼教經驗的劉嶺梅老師,通過育兒研究所與大家分享。
劉嶺梅,聖菲禾米幼兒園園長,四川省優秀教師。1988年開始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成都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四川師範大學專家講師,西南民族大學心理學院客座教授
對於這個問題,劉嶺梅認為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這是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現象,不會造成多大的不良影響。
由於孩子心性不定,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有可能被其他小朋友吸引,結交到一些新朋友,並逐漸與老朋友疏遠。而造成朋友間疏遠、臨時絕交的原因,可能是一些小矛盾,這是孩子成長階段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可視為娃娃成長中的一個煩惱。
劉嶺梅表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觀點······甚至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導致小朋友間友誼破裂,但實際上他們可能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
與大人不同,成人間的矛盾往往源自生活,有很多功利性,但小孩子間的矛盾簡單單純,有時令大人匪夷所思,也沒有規律可言。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年齡小,不懂得退一步看待問題,即便是小事,也可能出現絕交的情況。
應該!
劉嶺梅認為,家長完全可以將絕交轉化成孩子的一堂人際交往課程。
第一步,找到絕交原因
傾聽孩子的陳述,加強親子關係的同時了解孩子真實想法,找到友誼破裂的原因。
第二步,委婉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
孩子絕交,有時並不清楚自身問題出在哪裡,家長可在了解事情前因後果後,委婉給孩子建議,引導TA理性看待。
第三步,鼓勵孩子自己解決
家長插手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強行修復孩子間「友誼的小船」,而是通過這個過程讓孩子慢慢學會解決問題,換位思考。
劉嶺梅提到,幼兒園裡,老師常常給小朋友看很多益智的繪本,繪本裡的有趣故事既可以讓孩子解悶,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朋友的重要性,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除了借鑑幼兒園讀書籍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劉嶺梅還建議家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做到以真誠、寬容的心態待人,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畢竟身教重於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