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瘋」在角色扮演的舞臺上

2020-12-12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上周五的《爸爸去哪兒》,角色扮演的橋段贏得了電視機前的歡聲一片。在專家看來,節目中各位爸爸的角色扮演,更多的是為了製造節目效果,不過角色扮演作為一種遊戲,只要爸爸媽媽們善加利用,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潛能,而且可以巧妙解決孩子早期教育中的各種「疑難雜症」。

    媽媽說(C ici媽)

    嗯,嗯(清嗓子),各單位,各部門注意了,燈光,音樂,道具……A CT IO N!

    每日晚飯後,我家都會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演出」,導演兼主演當然是Cici小朋友,而C媽C爸是甘當「綠葉」的配角,C奶C爺是兢兢業業的「龍套」。

    演出的劇目,大多是C ici自創的。比如說《善良小虎挺身而出保護母鹿》,這個靈感源於冰河世紀(三)中母恐龍打算傷害偷走小恐龍的樹懶希德,三隻小恐龍上前阻止,母恐龍最終打消念頭,並接納希德。表演開始,角色分工為善良小虎(C ici)、母鹿(C媽)、大老虎(C爸)。大致劇情是:森林裡,一隻母鹿正在悠閒地吃草,突然從旁邊衝出一直兇惡的老虎,張開爪子撲了過來,母鹿大驚失色,想要逃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母鹿大叫:「H E LP,救命啊!」緊要關頭,一隻善良的小虎出現了。小虎衝著大老虎「小」吼一聲,大老虎咆哮。小虎「怒」吼,大老虎放棄,轉身離開。小虎安撫母鹿,母鹿說:「真是一隻善良的小老虎啊!」

    在陪C ici玩耍的時候,我常常想,肯定有很多父母和我們一樣,喜歡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但是,也一定會有父母不願意跟孩子「瘋」在一起,也許他們覺得扮演這些幼稚的角色很丟臉,也許,他們覺得還是該讓孩子努力認字、背詩更重要,又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玩。不過,C媽查閱了資料,得知角色扮演遊戲對於兒童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角色扮演進行時

    劇本選擇

    在進行角色扮演遊戲之前,必須先選擇一個合適的劇本。兒童一般都喜愛童話故事中的小動物或者貼近生活的角色扮演,例如:「給外公外婆打電話」、「當醫生給小動物看病」、《狼來了》、《在農場裡》等等都很適合。除此之外,一些當下十分風靡的繪本,也可以作為角色扮演的劇本。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選擇《一步一步走啊走》,劇中簡單、多重複的動作表演非常適合託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則可選擇《大灰狼娶新娘》,讓孩子扮演各種動物,通過猜測、互動感受其間獨特的幽默,激發出了孩子們內心的真正快樂。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就可以嘗試表演《別讓鴿子開巴士》。爸爸扮演巴士司機,臨時有事,離開前特別囑咐小孩,千萬「別讓鴿子開巴士!」可是媽媽扮演的鴿子使出百般伎倆:苦苦哀求、撒個小謊、拍馬屁、套近乎、耍賴……千方百計想坐上駕駛座,讓孩子學會說「不行!」

    演員亮相

    角色扮演的遊戲,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可以只在爸爸媽媽和孩子三個人之間進行。等到孩子年齡大一點,劇情複雜一點,則可以將爺爺奶奶招募進來跑龍套。不過,不管是何種演員陣容,一定要讓孩子做主角。

    道具上場

    為了提升孩子的遊戲積極性,爸媽可以給孩子購置一些縮小、簡化、安全係數高的仿真玩具。比如說仿真醫藥箱、仿真廚具等,這些小道具,寶寶平時只能看爸媽用,非常嚮往嘗試。藉助這些小道具,抽象的劇情會變得更加具有現場感,並可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諸如仿真醫藥箱這樣的道具,還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對就醫的恐懼。

    表演開始

    不 要 打 消 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的積極性,角色扮演的過程是孩子運用符號,增進記憶力、想像力的過程,做好配合是最好的方法。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注意朗誦或說臺詞時每個字的讀音要準確。如多音字、多義字、行近字、形象字等,而且吐字要清晰,引導兒童逐漸地理解故事內容,並用思想情感表達出來。注意教給孩子正確的站立姿式,並用洪亮的聲音與自然的態度來表演人物,尤其是表情動作、手勢眼神要配合巧妙。同時要注意喜、怒、哀、樂、驚恐、悲傷等不同感情的變化。

    推薦

    適合角色扮演的繪本

    (適用年齡2-4歲)

    60後資深媒體人楊政,辭職回家專心做「奶爸」,後接觸繪本,被繪本的精緻所吸引,在感受到繪本閱讀給女兒、給父女關係甚至給自己奇妙的影響後,楊政開始在微博上推薦繪本閱讀。在楊政看來,很多繪本具有比較強的故事脈絡,人物不多,但人物特徵鮮明,語言簡練,非常適合在閱讀之後,由家長和孩子分角色對話、表演。

    《猜猜我有多愛你》(山姆·麥克布雷尼)

    《黛西快過來》(簡·西蒙斯)

    《最奇妙的蛋》(赫姆·海恩)

    《我不想生氣》(特蕾西·莫羅尼)

    《圓白菜小弟》(長新太)

    《米尼狼:生病了,不害怕》(菲利普·馬特)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五味太郎)

    《我說了吧》(五味太郎)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維爾納·霍爾茨瓦特)

    《古納什小兔》(莫·威廉斯)

    《膽小鬼威利》(安東尼·布朗)

    《藝術大魔法》(大衛·威斯納)

    《神奇的色彩女王》(尤塔·鮑爾)

    《一園青菜成了精》(周翔)

    實用支招

    如何充當一個合適的編劇

    劉寧指出,孩子好奇心強,但注意力不能持久,精力容易分散,無論是改編繪本還是經典童話,都應該以4分鐘~8分鐘的獨幕劇為宜,而且最好是一個單線劇情。除此之外,童話劇的主題必須單一、鮮明,且最好是關於友愛親情、機智勇敢和勤勞善良的正面主題劇。

    由於「親子童話劇」一般限於3人表演(爸爸、媽媽、孩子),最多5人表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孩子),孩子扮演的角色一般應該是劇中的主要角色。因此,在進行劇本創作的時候,必須適當削減原有繪本或童話中的角色,方便表演。鑑於國外的繪本主角名字拗口,表演時,還可以為角色進行重新命名。

    在具體的改編過程中,應該先刪除童話中大段的環境描寫,簡化為舞臺場景的布置,並刪減多餘人物,保留演出角色,同時將大段心理描寫,簡化為角色的獨白、旁白或角色表情、動作,只保留劇本需要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語言、動作等要素。

    由於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一定要把臺詞從長句改為短句,將深奧或不順口的詞語改淺、改順口,並增加一些孩子常用的象聲詞、疊詞。除此之外,角色語言還必須要富有動作性,寫臺詞的同時要考慮與之相配合的動作,語態、語調、內容的表達也要切合角色的身份和劇情。

    專家解讀

    角色扮演:

    小遊戲 大智慧

    受訪者:劉寧(資深早教專家,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管理專業,長期從事早教諮詢和培訓工作)

    可以開發寶寶潛能

    在劉寧看來,所謂的角色扮演遊戲,是幼兒通過想像,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眼下不少父母都專注於寶貝潛能的開發,並希望通過上早教班或者聽莫扎特來達到潛能開發的目的。其實,開發寶寶潛能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最簡單的,比如說運動和角色扮演。

    劉寧指出,從2歲左右開始,寶寶便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並且開始具備了想像的能力及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從2歲左右開始,父母便可與孩子開始做角色扮演的遊戲。對於孩子而言,角色扮演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設置劇情和理解劇情,可以促進左右腦的開發。模擬對話,則可以刺激寶寶左腦的語言中樞。

    角色扮演可以提升孩子的情商

    通過模擬各種不同的角色,孩子便可逐漸習得所扮演角色的行為模式。不管是扮演很會安慰病人的護士,還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小虎」,那些扮演過程中的體驗,最終都會轉化為孩子關心別人、愛別人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孩子還會體會到他人的辛苦、恐懼,並對弱者產生同情心和對他人產生同理心,從而全方位提升孩子的情商。

    角色扮演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劉寧指出,在進行角色扮演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必須與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來共同擬定遊戲的主題,構建劇情,並分配角色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合作,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與此同時,由於遊戲過程中,還涉及各種臺詞、肢體動作和道具,因此角色扮演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在遊戲中孩子還可以體會到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以及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來符合遊戲規則,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可以增進親子感情,解決孩子身上的各種疑難雜症

    「對於父母而言,角色扮演的遊戲,可以密切親子關係這一點肯定毋庸置疑,但我覺得意義更為重大的是,角色扮演遊戲其實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解決孩子身上各種疑難雜症的有效工具。」劉寧指出,醫生主題的角色扮演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對打針吃藥的恐懼;通過《小兔子乖乖》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通過廚房主題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

    採寫:南都記者米春豔

相關焦點

  • 孩子玩遊戲一定是浪費時間嗎?角色扮演遊戲教會孩子這些
    因為幼兒園的興趣班沒有開,女兒和她的小夥伴們在小區玩瘋了,幾乎每天從放學玩到飯點。前天,看著瘋玩的女兒,我還是有點焦慮了。思考著要不要報個畫畫班,這樣也能學點東西。要不這麼玩下去,實在擔心只會浪費時間。
  • 多玩角色扮演遊戲 讓孩子受益頗多
    角色扮演遊戲絕對簡單的兒戲,它可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對孩子的好處頗多。   角色扮演遊戲帶給孩子的好處   角色扮演遊戲能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這對孩子的想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大有好處。在遊戲中,孩子能在與周圍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
  • 在家庭的小舞臺,爸爸扮演的角色都是「多爾袞」
    在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中,男人扮演的角色很是重要,晚上,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地挨著媽媽一躺白天,他們娘仨是鐵板一塊,不可分割,兩小隻就像媽媽的跟屁蟲,媽媽到哪,他們就跟到哪兒,如影隨形,連上廁所都必定跟著點媽常常感嘆:主臥的大床上是沒有我的位置的
  • 身份確認敏感期:孩子角色扮演背後的秘密
    這個過程不是成人意義上的遊戲,是兒童在內化這些人物背後的人格特徵,可能有公主的高貴、龍的力量、超人的神奇、機器人變化中的機動…… 將模仿對象的人物特徵映射到自己身上,然後開始扮演這個角色,這些都是孩子進入身份確認敏感期的表現。
  • 為什麼孩子們都喜歡角色扮演?孩子成長路上重要禮物
    相信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玩過「角色扮演」——把妙脆角戴在手指上,自己就變成了宮裡的嬪妃;床單披身上,又成了仙氣飄飄的白娘子;拿起木棍,跟朋友一通比劃,仿佛在執劍走天涯……角色扮演遊戲是孩子通過想像,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也就是俗稱的「過家家」遊戲。它可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對孩子的好處頗多。角色扮演遊戲能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這對孩子的想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大有好處。在遊戲中,孩子能在與周圍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
  • 金喇叭:怎樣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培養孩子的口才能力?
    如果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並經歷對不同角色的要求,那麼當他們進入社會時,他們很容易在工作,職業,人際關係和家庭中取得成功。因此,父母應培養不同角色的孩子的溝通技巧,使孩子有良好的口才。那麼,如何通過角色扮演來培養孩子的口才呢?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的4種角色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而唯有透過陪伴與參與,你才可能跟你孩子的生命有交集。在從事了二十多年心理諮商的工作中,教育學者鄭石巖發現,許多來找他諮商的孩子,他們所需要的並不是諮商和治療,而是需要一個能夠真正盡責、鼓勵他們、對他們有所期許的父母。
  • 為什麼寶寶喜歡角色扮演遊戲?
    角色扮演是一種遊戲,而孩子卻喜愛遊戲,他們樂意投入到遊戲中去。只要我們巧妙地藉助於角色扮演,可以有助於解決家庭中的一些「疑難雜症」。既然父母無法從積極的傾聽中發現孩子的問題並進行有效的溝通,就不妨試一試角色扮演的方法。
  • 如何引導孩子角色扮演的遊戲
    在寶寶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家長可以這樣引導: 第一,要鼓勵並指導兒童運用正確的語言動作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兒童一般都喜愛童話故事中的小動物。
  • ChinaJoy角色扮演嘉年華 分賽區全面啟動
    一年之計在於春,2008 ChinaJoy(專題) Cosplay 角色扮演嘉年華經過近3個月的賽區招標和準備工作,即將在3月份全面啟動全國各分賽區。猶記的07年的決賽上楊家將展示的國魂令人振奮,"戰國無雙"的舞臺走秀令人叫絕,"魔獸爭霸"近乎極致的服裝道具,"金色的回憶"帶給全場的感動。每一年決賽的精彩在時空中永恆,所有對Cosplay有愛的人們,將共同保存這段回憶。 2008年很好,偉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中國舉行。
  • 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1、母親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理想的角度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母親都是孩子日常飲食和生活用品準備的主要負責人。2、父親所扮演的角色「爸爸你在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我們應該如何給與孩子更多的父愛父親要多與孩子互動父親要多與孩子進行互動,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應該多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講故事、問問孩子最近有什麼事情發生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每一次陪伴都能夠增進親子關係。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扮演!
    一般情況,如果是讓子女達成目標的目的上,父母的態度最好統一,而在方法上可以不一致,也就是大方向一定一致,小細節上要有各自的教育方法。比如,父嚴母慈,或是爸爸對外,媽媽主內之類的搭配,只要教育大大方向保持一致,對待標準相同,在態度和方法上多有很多不同處理,要彼此配合教育,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那麼,父母的角色應該如何分工合作呢,我們提出4個要領,給大家參考。
  • 孩子天生喜歡「角色扮演」遊戲?家長利用好,寶寶思維會更活躍
    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相關的遊戲,當他們出現這種傾向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了,除了遊戲,孩子可能是進入「角色扮演期」了。小思(化名)的兒子這段時間就很喜歡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例如自己假裝成奧特曼,而媽媽就是入侵的怪獸。
  • 輔導孩子學英語 家長要扮演什麼角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輔導孩子學英語 家長要扮演什麼角色 2014-06-12 14:19 來源:騰訊教育 作者:
  • 家長在孩子學習英語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英語也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但是很多孩子的英語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多次與老師溝通,可是效果卻差強人意,因為家長沒能與學校真正從實質上加以配合,所以無法幫助孩子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很多家長沒有清楚地了解在輔導孩子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檢查者?還是督促者?僅僅憑藉督促和檢查就能真的幫助孩子解決學習英語困難的問題嗎?答案當然是NO!
  • 《玻璃舞會2》角色扮演拼圖怎麼樣 角色扮演拼圖圖鑑
    導 讀 《玻璃舞會2》總共提出了31個拼圖供大家組合,角色扮演是其中的第三個,需要玩家使用37個碎片進行拼湊
  • 「巔峰」還是「癲瘋」?(G)I-DLE的鬼婦風傳奇舞臺!
    其中宋雨琦和忙內葉舒華是中國成員。 配上男伴舞上嘴上的x,處處都在顯示著整場的不違和帶來的詭異感。 雖是同一個舞臺,但每一位成員仿佛飾演的角色都不一樣。 化身為魔女的米妮被稱為「富江本江」。
  • 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孩子喜歡的「角色扮演」遊戲,竟有這麼多好處每一個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玩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對於孩子來說,角色扮演遊戲並不是簡單的娛樂消遣,它還可以鍛鍊想像力,培養創造力,有助於孩子學習解決問題,並且能夠嘗試不同的社會角色,從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其他人,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意義非凡。
  • 孩子最愛的角色扮演遊戲有哪些?家長可以做出哪些配合?
    隨著孩子進入幼兒期,孩子會試圖重現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通過他的觀察,他會模仿大人的說話和行為,那就是扮演遊戲,也就是扮家家。角色扮演遊戲,對孩子很有意義。比如可以鍛鍊想像力,培養創造力,有助於孩子學習解決問題。還能通過觀察,然後重現關懷行為。
  • 社會心理學(一)|什麼是角色扮演?
    社會心理學從個人水平分析過渡到群體和更高的水平的宏觀析的一個橋梁,就是人之所以成為社會的人的角色理論。像是一部電視劇,演員扮演的是一個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他自己,其實在各個領域都涉及到角色這一個詞,比如說在學校,你扮演的是學生這個角色,回家你扮演的是孩子這個角色,和你的朋友呆在一起的時候,你扮演的是他的朋友這個角色,當你步入社會了之後,你扮演的是一名員工,當你結了婚之後,你扮演的是孩子的家長,每個人的一生都要扮演很多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