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品: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您了解多少?

2020-12-16 騰訊網

農業品牌、品牌農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業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 以及加了限定詞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優質農產品品牌,還有偶爾會見到的國家農業品牌、農戶品牌、合作社品牌……涉農品牌的稱謂,正如同各種各樣的品牌產品一樣,真是琳琅滿目。有時雖然名稱不同, 所指的內容卻一樣;有時循著名頭看過去, 卻發現和自己想找的不一樣。

作為新興領域,農業領域的品牌建設起步較晚,對涉農品牌的叫法、名稱不統一屬於正常現象。更何況相關的理論研究與工作實踐日新月異,品牌概念自身也在不斷發展。不過農業領域品牌的引領者、建設者和使用者們,有必要以官方為準, 在一定程度上統一理解與認識,防止不必要的麻煩與誤解。

「新三品」—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

2017年01月22日, 農業部發布《關於2017年農業品牌推進年工作的通知》 (農市發[2017]2號) , 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 並於4月在河南鄭州召開全國農業品牌推進大會。除此之外, 在系列文件、領導講話、研究報告、專門培訓中, 農業部均明確以「農業品牌」概括整個農業領域的品牌。因此可以說, 農業品牌是對農業領域品牌的總稱。

4月17日, 與全國農業品牌推進大會同期召開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上,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提出, 「推進品牌要與種養緊密結合, 以品牌覆蓋帶動種養加發展, 用品牌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條, 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 促進種養加上水平、農業質量效益全提升。要與優勢區相結合, 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與安全綠色相結合, 打造產品品牌;與原料基地相結合, 打造企業品牌。」由此可見, 「農業品牌」的大旗下, 以品牌主體區分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這裡都省去了限定詞「農」。

以上「新三品」的應用範圍是逐步縮小的。舉個例子, 「煙臺蘋果」是區域公用品牌, 當地的「泉源蘋果」是企業品牌, 企業生產的「好果源蘋果脆片」是產品品牌。當然, 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具有完整的「新三品」鏈條。還是以泉源為例, 企業也有以「泉源蘋果」為品牌面向市場的產品, 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合二為一。再比如, 伊利就是一個企業品牌, 他雖然以內蒙古奶業為背書, 但沒有明確使用區域公用品牌;況且作為全國乃至國際性企業, 也早已過了使用區域公用品牌的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 區域公用品牌是農業領域特有的品牌門類, 也是各地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主推的品牌類型。該類型品牌與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有緊密關係。部分手工業也存在地域性, 因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管理的地理標誌產品中, 囊括了工藝品 (紡織、陶瓷、珠寶玉石) 類目, 但從實踐來看, 由於農產品的地域性, 區域公用品牌主要還是應用在農產品領域。

品牌需要「特色」「優質」嗎?

品牌產品必須是優質的,最好是有特色的;但品牌不需要「特色」「優質」這樣的限定詞。過去一直有特色農產品、優質農產品一類的說法。特色、優質用來形容農產品是恰當的,但用來形容農產品品牌就有些多此一舉。從實踐來看,農業部層面很少使用此類表述。

在2014年農業部發布的《中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中,對「品牌」和「農產品品牌」作了定義:

品牌是用來識別一個或一組經營者的產品或服務, 並使之與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別的名稱、標記、符號及其組合。

農產品品牌是指農業生產者或經營者在其農產品或農業服務項目上使用的, 用以區別其他同類和類似農產品或農業服務的名稱及其標誌。

由此可見,品牌本身就帶有「特色」的含義。而「優質」則是「品牌」的前提。在現有語境下, 打造品牌, 意即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品牌與商標不同, 本身含有一定正面導向。因此, 在品牌前加特色、優質一類的限定詞,雖然沒有導向性錯誤,但不免畫蛇添足。

「農業品牌」還是「品牌農業」

農業品牌,以農業限定品牌, 限定的範圍是品牌領域中的一塊, 與工業品牌、商業品牌並列, 講的是品牌。

品牌農業,以品牌限定農業, 限定的範圍是農業領域中的一塊, 與機械農業、傳統農業等概念屬於同一範疇, 講的是農業的不同側面。

做好農業品牌,表明要在尊重品牌規律、吸收工商業品牌經驗的基礎上, 做好品牌, 反映的是以流通為導向。

做好品牌農業,表明要以品牌為引領, 推動農業發展,反映的是以生產為導向。

「品牌農業」與「農業品牌」區別的關鍵在於誰限定誰的問題, 這反映了工作導向。在農業農村部的有關文件中,以「農業品牌」的表述為主, 鮮有「品牌農業」的提法。因為做品牌的目的, 說到底還是為了促進流通。

搞清概念,反對教條和神秘化

除了「新三品」之外,還有很多關於涉農品牌的提法。

國家農業品牌:「新三品」之中, 所指範圍最大的是區域公用品牌。如果在國際交往時, 區域之上,代表國家形象的農業品牌如何體現?這便有了國家農業品牌的提法。泰國大米、荷蘭鬱金香、辛巴威烤菸等均是代表國家形象的農產品,也集中了國家的力量,在國際市場上得到有力推廣。在我國, 以洛川蘋果、信陽茶葉、長白山人參等品牌為代表, 以農業農村部和省級人民政府共建的13家國家級農產品專業市場為依託,將重點打造一批面向世界的國家級農業品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除了高鐵、核電、大熊貓、青花瓷,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也將成為中國的靚麗名片。

縣域品牌:在實際應用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指的最多的是縣一級的品牌。省、市涵蓋的範圍太廣,鄉、鎮的力量又很難支撐區域品牌建設。縣域品牌之所以成為區域公用品牌的主力軍,與縣域經濟成為國民經濟基本單元的原因是一致的。

農戶品牌:近年來,湧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農人。他們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 很多人創建了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品牌。比如, 瀋陽市蘇家屯區來勝村的農民路殿勇,註冊了「彪哥」品牌,成立了「瀋陽彪哥米業有限公司」,主營大米。很多個體小農戶的品牌, 最初是自發、甚至是無意識產生的, 但隨著經營規模擴大, 品牌開始具有一定影響力。農戶品牌最終將以規範的形式, 成為企業品牌或者產品品牌。

除此之外,農業領域有關品牌的提法還有合作社品牌、特產品牌等,以及強調某一特殊賣點的品牌,如綠色品牌、生態品牌。當然,還少不了品種領域的品牌, 比如蘋果品牌、大米品牌、水產品牌等。

品牌並不玄妙,我們完全可以從搞清楚品牌概念出發, 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去對待品牌, 處理好品牌工作,打造真正的品牌。品牌講究的實用主義,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重「實」不重「名」。畢竟,能賺到錢的品牌, 才是好品牌。

來源:搜狐網

相關焦點

  • 農業品牌建設有賴「新三品」
    農業品牌建設有賴「新三品」 南方農村報2017-04-20 10:46:16 閱讀(4458)  會議明確,推進品牌要與種養加緊密結合,用品牌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條,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以「新三品」引領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加工業是農業品牌建設的基礎,只有加工業做好了,唱響品牌才有底氣;只有品牌做好了,加工業才能做大做強。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創建,是一項必須長期抓經常抓認真抓的戰略性任務,是農業農村創新的領域。
  • 開展「三品一標」認證 創建區域公用品牌 我市以品牌之力推動農業...
    哈密日報訊 通訊員徐賢升報導6月3日,筆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在有效期範圍內的「三品一標」認證企業32家、產品78個。現有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兩個,自治區級名牌農產品6個。我市主要選擇哈密瓜、哈密大棗、哈密牛羊肉等有特色、有效益、有競爭優勢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培育,著力破解同類農產品商標註冊各自「獨唱」與品牌建設「大合唱」的難題。同時,立足區位優勢,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形成一批有規模、有競爭力的哈密農業品牌,力推哈密特色農產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國。
  • 2020年全省電商扶貧產品「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培訓班在蘭州舉辦
    2020年全省電商扶貧產品「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培訓班在蘭州舉辦 2020-06-03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領跑河南!焦作多項產品享譽全國
    這是我市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誌「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對「三品一標」農業品牌建設非常重視,把發展「三品一標」產品作為提升農產品品質、創建農業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出臺財政補貼政策,促進了「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快速發展,湧現出了一批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
  • 武川縣聚力「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5月3日,為期3天的「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推介會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舉行。截至目前,已有10家農牧企業、合作社申報使用該品牌。網紅直播帶貨、現場製作莜麵、特色產品展示……熱鬧的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人。「還有馬鈴薯做的面膜,第一次聽說!」
  • 巫溪縣農產品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 「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234個
    華龍網1月2日14時40分訊 「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也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標誌。近年來,巫溪縣堅持「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念致富經」,充分發揮巫溪縣獨特的生態自然優勢,把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作為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助推器,把「三品一標」品牌創建作為提高本縣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全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2017年底,全縣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達234個,其中有機食品41個產品,綠色食品21個,無公害農產品
  • 臨邑尚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京發布
    推介會現場德州新聞網訊(劉文顧浩戴志凱)12月11日下午,臨邑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銷促進暨臨邑尚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在京召開,現場20多家企業展銷產品100餘種。推介會上,臨邑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臨邑尚品正式發布,臨邑尚品寓意崇尚食品安全,追求品質標杆。打造臨邑尚品區域品牌,是臨邑縣委、縣政府立足打造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作出的重要決定。
  • 民族飲料品牌元気森林成功入選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
    近日,元気森林、貴州茅臺、雙匯、伊利、洋河、盼盼等68家優秀企業,從覆蓋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15個主要的食品行業門類的5萬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由組委會與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共同舉辦的第29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食博會」)暨2020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 二線內衣品牌發展策略:打造區域強勢品牌
    內衣行業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市場格局,對於實力有限,處於發展中的中小內衣企業來說,要想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並佔有一席之地,依靠全面出擊市場、追求遍地開花的效果顯然已經是不現實的了。所以,一些中小企業審時度勢,提出了「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區域強勢品牌」的發展戰略,希望通過局部地區的成功,及通過成功模式的經驗積累,來逐漸擴大影響、發展壯大。
  • 「人民·新國貨——城市品牌計劃」首站落地重慶,助推區域國貨品牌...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任林、重慶市商務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蔣中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公司副總經理柴哲彬、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總經理易海燕、騰訊新國貨計劃總策劃楊維佳等嘉賓共同出席啟動儀式;重慶市多個重點行業協會及區域知名企業代表亦到場見證並參與「重慶站首批合作單位」籤約。
  • 「三品」認證總數達200個左右,位列濟南市第一,章丘品牌農業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吳爽 濟南報導在第三屆品牌農產品「雙十佳」評選揭曉之際,濟南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推出「泉水人家」區域公用品牌暨第三屆農產品「雙十佳」品牌行活動,已相繼走進長清區、平陰縣、萊蕪區、萊蕪高新區、槐蔭區和南部山區獲獎企業。
  • 湖州南潯發布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南潯知味」
    顧客們現場選購「南潯知味」品牌農產品。沈勇強攝 11月30日上午,湖州南潯知味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暨南潯知味百店同開儀式活動在湖州南潯古鎮舉行。此次活動對外發布了南潯區打造的「南潯知味」區域公共品牌,併集中展示了「南潯知味」系列優質農特產品。 據介紹,本次活動通過設立「南潯知味」連鎖門店經營體系,進一步加大向外推廣南潯農產品的力度,打造南潯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同時,根據南潯區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南潯「潯跑魚」跑道魚、「潯甘甜」紅美人、「潯稻香」大米等品牌及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區域公用品牌策劃:如何打造一個平衡的區域公用品牌?
    「區域公用品牌的戰略規劃,其平衡性表現應分為理性和感性兩個部分,既要從區域產業和企業的角度,建立「出世」的價值體系,又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建立「入世」的物質世界。」所以,區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之所以對區域公用品牌認可,其本身就是迫切希望通過「地域實名」來加持自己,形成信任、榮譽、特產的背書來達到自己的市場銷售目的,所以,一旦拋開地域實名,精明的企業家馬上就明白——「拿政策、扶持是唯一要幹的事」,想讓他們在產品包裝、推廣上啟用區域公用品牌,基本上不太可能…,畢竟沒有價值和意義!
  • 山東濟寧:314個「禮饗」品牌產品 網際網路上走進千家萬戶
    在「濟寧禮饗」區域公用品牌出現之前,濟寧區域內優質農產品資源豐富,如金鄉大蒜、小米,魚臺大米、汶上蘆花雞等,但是品牌呈現多、亂、散、小的特點。為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濟寧禮饗」,濟寧陸續出臺了《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為品牌培育提供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 涪陵榨菜品牌價值已達138億元 未來重慶還將打造全域柑橘品牌
    相關部門也及時出臺品牌培育扶持政策,自2011年以來,市級財政對新認證登記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誌(簡稱「三品一標」)證書持有人給予適當補助,截至2016年底,全市「三品一標」認證累計補助金額近2000萬元。
  •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實施 龍江消費品工業打造好...
    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專項行動在我省已經正式展開。  「三品」專項行動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在「十三五」時期進一步提高我省消費品工業供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滿足市場需求而開展的。
  • 地標品牌專題丨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如何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
    也即是人們或消費者與一個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等之間的相互關係。區域品牌與普通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關鍵性差異,是區域品牌具有「準公共品」特徵,對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形成直接的品牌影響,能夠使區域產業、區域產品與區域整體達到共同發展。 從上述概念可見,區域品牌並不是當年單純的產品競爭時代指的產品在某區域銷售。
  • 撫州農產品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 「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達425個
    近年來,我市農業部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以「三品一標」認證和標準園建設為重點,擴大「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數量與規模。目前,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達425個。  在425個「三品一標」農產品中,今年新增無公害農產品33個,總數達到303個;新增綠色食品6個,總數達到33個;新增有機農產品10個,總數達到68個;新增麻姑茶、東鄉王橋花果芋兩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總數達21個。擁有省著名商標62個、國家馳名商標5個。
  • 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公布 !「採食即墨」 斬獲大獎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守龍21日,記者從即墨區農業農村局獲悉,在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上,即墨區域農業公用品牌「採食即墨」榮獲2020年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區域農業形象品牌縣市級類別第三位,併入選本年度區域農業品牌十大案例。據了解,這是繼即墨區去年獲得全國影響力第四位成績後再次獲此殊榮。
  • 201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 蒙陰蜜桃區域品牌價值 259.02億
    大眾網臨沂12月13日訊(記者 鄧夢嬌 通訊員 張聖虎)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活動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蒙陰蜜桃榜上有名且「價值連城」,區域品牌價值達259.02億元,列初級農產品(含花卉)類地理標誌產品第五位,蜜桃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