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花燕事件」百萬捐款未撥付引質疑,網絡募捐該如何規範?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 | 曾金秋 實習記者 汪暢 歐雲別力克1

貴州貧困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引發外界對網絡捐款去向的關注,此前救助過她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救助中心因未給付全部善款被捲入輿論旋渦。那麼,在法律和制度層面該如何規範網絡募捐行為?

吳花燕是貴州盛華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此前因家境困難,她患病住院的遭遇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社會愛心人士廣泛關注,紛紛對其捐助。2020年1月13日,吳花燕因病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經搶救無效去世,時年24歲。

針對巨額捐助為何沒能挽救吳花燕生命的質疑,涉事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1月14日晚發布情況說明稱,9958救助中心此前共計為吳花燕籌款1004977.28元,9958救助中心已轉款2萬元,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因此未能撥付至醫院。

情況說明還表示,該機構將儘快與吳花燕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意願,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各界公開說明。

另據封面新聞報導,除了9958救助中心外,一個名為「喜歡聽新聞」的短視頻帳號在吳花燕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護燕行動」之名,用二維碼收款的方式,為吳花燕籌款,並發布視頻,稱45萬餘元愛心款「已親自交至吳花燕。」但吳花燕及親屬表示,沒有收過這筆錢。

對此,「喜歡聽新聞」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最新回應,此前通過和浙江省慈善總會的事先溝通,愛心款本身是醫療救助款,不進入吳花燕本人的帳戶,而是打進醫院帳戶。等到醫院帳戶現有錢款用完後,再將募捐的錢打入。操作此事時,「喜歡聽新聞」的記者、吳花燕表弟等都在場。

此次事件凸顯了網際網路公益面臨的不規範和不透明的問題,針對網絡募捐行為該如何在法律和制度層面予以規範?京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餘超告訴界面新聞,《慈善法》規定個人不能公開募捐,但不禁止個人求助。個人求助是為本人、為自己的家庭成員或者自己的近親屬,向他人或社會求助。兩者區別在於,個人求助最根本的特徵是「利己」,而《慈善法》所規範的慈善活動則必須是「利他」,慈善組織開展的慈善活動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大多數人」。

餘超認為,慈善組織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公開募捐,應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信息,並制定募捐方案,在開展活動前報慈善組織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因此,平臺是否有資質進行公開募捐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此外,根據《慈善法》第二十四條,募捐方案應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和地域、活動負責人姓名和辦公地址、接受捐贈方式、銀行帳戶、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餘財產的處理等。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認為,《民政部關於發布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名錄的公告》確定了20家網際網路募捐平臺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信息發布服務,短視頻平臺等社交帳號並不在這20家組織中,所以通過短視頻等平臺進行的二維碼募捐是脫離《慈善法》規定的。如果慈善組織或需要救助的個人、其他組織擅自在短視頻上發布募捐二維碼,就屬於在未經備案的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因為未經備案的平臺不具備募捐資格。

根據《慈善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將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等處罰,並可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網絡募捐的亂象此前已被媒體多次報導。據南寧晚報日前披露,患者老顏(化名)和廖女士分別到「愛心聚力網際網路公益平臺」籌錢治病。老顏籌到善款5099元後,但是只有2300元到帳。如今,老顏去世了,餘款去向不明。廖女士籌得11262元,但直到出院回家仍沒能拿到這筆「救命錢」。目前「愛心聚力網際網路公益平臺」的籌款網頁已經無法打開。

對於網絡募捐平臺沒有將款項打給需要幫助的人該承擔何種責任,趙良善表示,如果屬於惡意侵佔慈善財產,根據《慈善法》第九十八條規定,「慈善組織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佔慈善財產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銷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如果這家平臺募捐之前就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數額較大的,還將涉嫌詐騙。

此外,趙良善指出,現階段網際網路募捐的漏洞還包括,他人為獲取救助資金偽造病歷、住院記錄和個人財產情況等,而網際網路募捐平臺審核不嚴,對於救助人提供的信息、財產情況核實困難或未查證。他建議,在資料審查階段,相關部門應協助網際網路平臺查證救助人財產、家庭組成、住院情況等信息,避免救助人提供信息不實、不全或偽造。

趙良善建議,相關部門針對網際網路募捐應出臺更多實施細則,比如慈善組織及網際網路募捐平臺關於救助信息的審查、投訴、監督、舉報制度;救助款項的跟蹤、把控制度,增加救助人詐捐、慈善組織違法組織捐贈的法律後果及責任;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接軌制度等。

相關焦點

  • 為吳花燕募捐的「9958」:多個項目患兒去世仍能捐款
    (原標題:機構募捐百萬 截至患者去世前只撥付2萬元 43斤大學生吳花燕病逝背後的慈善之問)吳花燕躺在病床上吳花燕微博圖她曾經的憧憬「在貴州最高的屋脊,種上一片深藍色的海洋有網友對9958救助中心救助的吳花燕公眾籌款提出質疑,稱100多萬元善款只有2萬元轉為吳花燕治療。1月14日晚,中華兒慈會回應稱,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治療。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
  •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 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募得100多萬元善款,僅僅撥給受助人兩萬元——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的病逝連日來引發公眾對慈善組織募捐以及善款使用的質疑針對網友普遍關注的「募捐超百萬、撥付兩萬元」問題,兒慈會1月14日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9958救助中心」在微公益平臺與水滴公益平臺共計為吳花燕籌款1004977.28元。在款項的使用上,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兩萬元(微公益平臺1萬元,水滴公益平臺1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
  • 吳花燕募捐風波調查
    民政部確認,中華兒慈會針對吳花燕發起的兩次網絡募捐,超出了募捐方案限定的救助範圍,中華兒慈會決定將善款1004977.28元,全部原路退回給捐助人。2020年1月13日,貴州省銅仁市24歲的女大學生吳花燕離世,給公眾留下了憤怒、質疑和不解:慈善組織是否超額、超齡募捐?100萬元只撥付2萬元,2萬元是否撥付到位?吳花燕姐弟是否對募捐過程知情?剩餘善款如何處理?
  • 中華兒慈會為「吳花燕」事件致歉 回應募捐質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見習記者 朱彩雲「吳花燕事件」持續受到公眾質疑,1月16日晚和1月17日上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副秘書長姜瑩、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以下簡稱「9958」)主任王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詳細回應了為何設定100萬元募款額度、只撥付2
  • 中華兒慈會回應「吳花燕事件」:患者去世後仍能捐款是技術問題
    因「吳花燕事件」募捐遭到質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中華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成為輿論焦點。對於給吳花燕籌到的上百萬元善款去向,中華兒慈會對記者表示,除了已經撥付的2萬元,剩餘善款目前還在中華兒慈會帳戶裡。
  • 女大學生吳花燕之死:誰讓募捐「變了味道」?
    說明中表示,由於吳花燕年齡超出救助範圍,項目違規,百萬善款將全部原路退回捐助人,退款將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年1月13日,貴州一位名叫吳花燕的女大學生因病離世,消息傳出立即引爆網絡。至今,網上還充斥著她「每天生活費僅兩元」「五年只吃糟辣椒拌飯」這樣的傳言。
  • 「吳花燕事件」後續捐款何去何從?中華兒慈會回應
    從去年10月至今,9958平臺先後為吳花燕籌得了100萬捐款,但是直到13日吳花燕離世,她所在的醫院僅收到9958打來的2萬元錢。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女大學生吳花燕籌款百萬,但僅撥款兩萬一事,引發了眾多網友質疑。剩餘的98萬元善款究竟何去何從?記者也採訪了9958所屬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 「吳花燕事件」調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見習記者 朱彩雲 楊寶光2020年1月13日,貴州省銅仁市24歲的女大學生吳花燕突然離世,給公眾留下了憤怒、質疑和不解:慈善組織是否超額、超齡募捐?為何100萬隻撥付2萬,2萬又是否撥付到位?吳花燕姐弟是否對募捐過程知悉?剩餘善款如何處理?
  • 為吳花燕募捐的百萬善款原路退回,可生命卻無法退回
    這段時間以來,已經離別人世的貴州女孩吳花燕一直牽動著很多人的神經。大家惋惜和心疼這個女孩。很多人伸出了幫助之手,但最終她還是走了。而她的離去還引起人們對於一家慈善機構的強烈質疑和無比的憤怒。這家頂著光鮮亮麗頭銜的慈善機構為她設定募捐了100萬元善款,無數愛心人士積極參與,但結果這筆善款卻只撥付了2萬元用於女孩的治療。最近,這家慈善機構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向社會鄭重致歉,承認存在操作上不規範、工作上不嚴謹的問題。
  • 中華兒慈會致歉吳花燕事件:存在操作上不規範等問題
    萬元募款額度設定、撥付2萬元等公眾質疑的問題。焦點一:是否超額募款 募款100萬元為何只撥付2萬元有媒體報導,吳花燕的病情治療費用並不需要一百多萬元,9958疑似超額進行網絡募捐,備受公眾質疑。9958後續聲明中提到,當地政府也已啟動救助機制,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經核實,吳花燕病情有反覆,尚未達到手術條件)」。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撥付的這筆款項,則被院方否認收到過。
  • 43斤的吳花燕離世 捐給她的善款到底去哪了?
    2019年10月,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沙壩河鄉人吳花燕身患重病、體重一度跌至43斤一事,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吳花燕已離世,百萬捐款的去向受到了輿論的質疑。多方質疑百萬捐款的去向 單個話題吸引近5萬人關注2019年10月,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沙壩河鄉人吳花燕身患重病、體重一度跌至43斤。
  • 為吳花燕募款百萬僅撥2萬:公益組織做錯了什麼?
    ▲兒慈會回應為吳花燕籌款百萬隻轉款兩萬:家屬提出餘款後續使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43斤女孩吳花燕離世事件,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據新京報報導,1月14日,作家陳嵐微博發文對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吳花燕籌款百萬,但僅撥款兩萬一事提出質疑。
  • 「吳花燕受捐事件」再調查:創始人發聲,指9958救助中心與多家私立...
    距「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離世已5天,其受捐事件仍在持續引發關注。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發布的情況說明,基金會為其募集善款上百萬元,9958救助中心已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治療。但1月17日,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回應封面新聞稱,從未接受9958救助中心2萬元善款。
  • 捐給吳花燕的善款去哪了
    吳花燕從小缺鈣,身高只有1米35,最重的時候體重僅有50多斤。2019年10月,吳花燕在醫院檢查時發現患病,必須靠治療維繫,有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等多種疾病,體重也僅剩43斤。1月13日,吳花燕去世。隨之而來的,是圍繞她生前慈善捐助的諸多質疑。
  • 中華兒慈會回應:患者去世後仍能捐款是技術問題
    實習記者 | 汪暢因「吳花燕事件」募捐遭到質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中華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成為輿論焦點。對於給吳花燕籌到的上百萬元善款去向,中華兒慈會對界面新聞表示,除了已經撥付的2萬元,剩餘善款目前還在中華兒慈會帳戶裡。貴州貧困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引發外界對網絡捐款去向的關注。
  • 43斤女大學生去世:募款百萬僅撥2萬,募捐文案被指誇大
    此外,以同一案例在三家平臺籌款,總金額達到百萬之巨,直到吳花燕去世前,家屬只收到兩萬元善款。 針對上述問題,新京報記者多次聯繫9958救助中心多名管理層人員,截至發稿前未獲回應。網頁截圖 9958對沙壩河鄉鄉政府的質疑,源於「微公益」上的吳花燕項目進展報告。 依據該報告,2019年10月25日,吳花燕及家屬籤署了9958救助申請表,正式進入9958救助流程。同日,9958為吳花燕開通了「水滴公益」平臺籌款;10月28日,又為吳開通了「微公益」平臺籌款。
  • 為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募捐百萬僅轉款兩萬?兒慈會回應百萬捐款...
    而後,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因吳花燕病情有反覆,尚未達到手術條件,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2020年1月13日,吳花燕突然因病去世。文中還提到,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及時向社會各界公開說明。該聲明全文如下。
  • 百萬捐款只撥付兩萬!「慈善」亂象,消費了愛心 傷害了誰?
    女孩吳花燕,24歲,身高1米35,體重只有43斤,吃五年辣椒拌飯,每天2元的生活費,眉毛掉光、四肢消瘦、身世悽慘,這些都是她身上的標籤,經過媒體和一些慈善平臺宣傳介紹,這個女孩最近迅速佔據了網絡熱度,也得到了大量的善款捐助。
  • 為43斤女大學生募捐百萬,僅轉款2萬?兒慈會回應了
    吳花燕去世後,有媒體曝出中華兒慈會(全稱為中華少年兒童慈善基金會)9958平臺為吳花燕進行的募捐,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多募集了40萬元,總額達到了百萬,引發社會關注。募捐遭質疑 家屬稱不知情據報導,吳花燕母校黨政辦副主任張輝偉介紹,2019年10月12日吳花燕住院後,一個名為「9958」的慈善機構,主動聯繫到吳花燕的弟弟,稱想幫他們籌款。隨後,該慈善機構在某公益平臺上發起80萬元籌款計劃。從10月25日開始籌款,短短5天時間,便籌得600443元。
  • 9958募捐事件全紀錄:誰動了捐贈的善款?
    1月16日下午,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承認,在吳花燕事件中,兒慈會「在操作中確實有不符合規範的地方」。1月15日,豐臺區9958救助中心北京總部。去世前,吳花燕曾在貴州省的兩家醫院治療3個月,學校、政府、社會組織及老家村民紛紛捐款救助。引起爭議最大的是兩家慈善機構的募捐: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下稱「兒慈會」)自主項目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分別為其籌款100萬餘元、48萬餘元。然而直到吳花燕去世,兩家慈善機構撥付、轉帳用於吳醫療康復的費用僅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