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周宇 10月28日,《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一行赴汕尾市進行考察調研,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會見了舒富民社長一行,並就特區帶老區、產業發展、城市休閒、優化營商環境、民生改善等問題展開討論。
張曉強詳細介紹了汕尾全面接軌深圳、全力融入「雙區」的戰略布局。「心無旁騖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深圳先行示範區,是當前汕尾發展的戰略取向。多年來,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汕尾,不斷譜寫特區帶老區、先富幫後富的生動實踐。我們要學習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的經驗,進一步加強與深圳的協作,努力實現與深圳的資源融合、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不斷放大特區帶老區效應,加快把汕尾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張曉強表示,汕尾要實現全面接軌深圳、全力融入「雙區」,必須下好五步棋。
圖:深圳援建醫院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圖片來自汕尾發布)
首先是要著力推進規劃共繪。接軌深圳,首要的是規劃的對接和融入。汕尾將主動接軌深圳先行示範區,積極參與深圳都市圈規劃建設,加強與深圳在國土空間、產業發展、城市功能、科創平臺、設施網絡、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規劃銜接,優化完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做到全面支撐、無縫對接。
其次是要著力推進產業共興。省委全會明確提出要把汕尾打造成為珠三角產業轉移承接地、產業鏈延伸區、產業集群配套基地。三者都聚焦於產業,所以汕尾把抓好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努力當好深圳產業轉移首選的承接地和產業鏈延伸區,圍繞深圳現有的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集群配套基地。
第三是著力推進設施共建。主要是圍繞構建半小時經濟圈,加快推進廣汕高鐵、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與「雙區」尤其是深圳的「硬聯通」,促進同城化、一體化發展,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圖:汕尾正推進廣汕高鐵、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圖片來自汕尾發布)
第四是著力推進資源共享。汕尾融入「雙區」,關鍵在於暢通要素流動和資源開放共享。比如,創新是深圳的顯著優勢,汕尾將探索通過在深圳建設「創新島」等方式,借力深圳豐富的創新資源,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生態文旅方面,汕尾資源豐富,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完全有條件打造成為深圳都市圈的後花園首選地。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方面,汕尾也要積極創造條件與「雙區」特別是深圳共建共享優質資源,比如發揮所優所能當好康養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圖:美麗的紅海灣海灘(圖片來自汕尾發布)
第五是著力推進機制共活。汕尾要全面對標學習深圳改革開放與營商環境方面的好機制、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打造與深圳接軌的政策環境,尤其是要在深汕合作中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努力以深度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張曉強還介紹說,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汕尾取得了「雙勝利」階段性成效:上半年實現GDP增長5.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也位居全省前列。
「我們堅持『早快嚴實』抓防控,在疫情防控中掌握了主動權。」張曉強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汕尾在全省率先建立「大數據+網格化+主動監測+群眾路線」四輪驅動排查管控體系,實行「包幹督導+督查督辦+執紀問責+考核激勵」等工作推進機制,有效織密織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兩張網。8月中旬陸豐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後,汕尾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迅速落實一系列嚴密有力的管控措施,在最短時間、最小範圍內阻斷疫情,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實戰中經受住了考驗。
舒富民社長也介紹了《小康》近年來的轉型發展。近年來,《小康》雜誌社充分發揮媒體資源整合的優勢,強調平臺效應,不僅打造了囊括新聞直播、百縣榜單、郡縣聯播、《天下治》書記訪談等新媒體品牌,而且通過與頭部企業的合作、打造論壇及相關經營平臺,為政府提供引智、引資、引技等資源對接的服務。《小康》表示,未來將發揮中央媒體的主流輿論陣地作用,助推汕尾優化營商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
圖: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左四),《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右三),香港宸大控股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鄒建民(左三),《小康》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殷雲(左二),《小康》雜誌副社長賴惠能(右二),廣東喜凱金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塗衛利(左一)。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