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清勁,獨樹一幟,他是津門畫壇領頭人

2020-12-16 正廣文化

陳少梅(1909-1954),名雲彰,又名彰,以字行,一字省梅,號升湖。湖南衡山人,世居北京。近代傑出畫家,對天津畫壇深有影響。繼承金城破除宗派門戶的主張,山水、人物兼擅。工細仕女,構景有藏有露,極為簡約,晚期吸收宋代米芾靈活瘦硬的筆法特徵,形成自己的面貌,啟功認為「他的書法並不在其畫法之下」。

《秋山行旅圖》 78.5cm×34cm

款識:秋山行旅,甲申二月少梅陳雲彰。

籤條:陳少梅先生秋山行旅圖,景揚拜題。

《觀瀑圖》93cm×26cm

《觀瀑圖》整幅畫面直抒胸臆,筆墨淨簡,神韻超逸,意境深遠。畫面水墨淡彩,爽朗明快;筆調細長清勁,墨色滋潤且筆法舒放自如。

濃墨溼筆皴拂揮掃,從濃到淡,從有到無,表現出生機盎然的筆觸情趣與豐富的水墨變化,蒼勁有力又清秀灑脫,煙嵐輕動、暢快淋漓之感盡顯其中。凝覽之餘,觀者猶如身臨其境地體驗了畫中老者的所見所感。

《徵聘圖》 58.5cm×27cm

畫面崇山峻岭、密林陡壑,山勢起伏、崎峭陡越,山石結構繁密複雜但脈絡層次分明,樹木盤根錯節,苔點、枝葉穿插其中。

近處兩位輕裝使者策馬而談;中景崎嶇山道中一位使者策馬疾行,即將隱匿於山林之中;遠處山頂的隱士悠然望向天空。

人物的遠近、動靜關係與整幅畫面景物相互結合,使畫面豐富、飽滿卻不失靈動之感,令觀者意遠神馳。

《水閣訪友圖》133cm×67cm

款識:志雲仁兄雅教。壬午夏五,少梅陳彰。

上世紀四十年代,由於賣畫生活的影響,陳少梅的選材仍然限於山水和歷史人物,但是畫風有了新的變化,藝術技巧也益臻成熟。山水已漸漸脫去郭熙的痕跡,更傾向於馬、夏和浙派畫風。

人物工如仇英,放近吳偉,無不精能。因其山水必有人物點綴,人物畫必有山水環襯,所以,他能在山水與人物的結合中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冶為一爐,並根據題材和情感的要求,創造了謹細、清秀、粗放等不同的藝術面貌,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

《望雲樓》34cm×79cm

題識:嶽麓之陽,碧湘之滸,梵梵孤兒,思親獨苦。朝亦望兮,鶴時來語;夕亦望兮,松老可補。白雲千古,此樓千古。乙生姻丈命作望雲樓第二圖,樓之緣起,備詳圖記。純孝之德,矜往式來,肅毫寫成,覺至哀極,慕蒼莽而無盡也。即呈誨政。壬午中秋姻愚侄陳雲彰敬繪並題。

這件陳少梅的《望雲樓》作於1942年,筆墨中明顯流露出師法馬遠、夏珪的「北宗」格調。

筆法簡練清勁,樹石、屋宇的畫法均以極峭拔的線條描繪,筆法中有爽練、俊峭的風神,而在畫面總體風格的把握上,於氣韻的掌控尤為突出,筆墨中蘊含潤澤的風神,點染注重韻味,使畫面未陷於「北宗」料峭而枯燥、霸悍而乏韻的流敝。

《松山隱逸圖》35×22cm

此畫是陳少梅先生為夫人馮忠蓮所作,整個畫面用筆遒勁峻拔,老辣蒼潤,極有氣韻。

通觀全畫,薄霧瀰漫間,好似一面翠屏立於眼前。錯落茅屋在山間叢林裡若隱若現,透著一抹清華之氣。山石翠綠,刻畫細緻,先以大青綠之色染出質量,又用北宗斧劈皴和南宗披麻皴略略皴出肌理。巍峨山石經過畫家硬朗而富有彈性的中鋒勾皴和豔而不俗的青綠敷染,看上去縱橫高簡。

畫家精湛的工筆畫技著意摹現了山石的嶙峋峭仞,同時山石的整體線條刻畫統一,秀麗工致。山間小屋半隱在蒼翠的山林之中,雖只做點景之用,亦用界畫之法細細勾勒,並以淡赭染色,在蒼松翠柏的掩映間顯得舒緩和諧。

小瀑溪流汩汩穿行於林間,寬袍大袖的高士於樹下幽情遠思,整個畫面顯得富有韻律,真實可親。這也充分體現了陳少梅清逸淡雅、寓柔秀於陽剛的清勁畫風。雖然尺寸不盈尺,但真可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遠浦歸帆》135cm×56cm

此幅《遠浦歸帆》,作於1950年,採以一水兩岸式構圖,突出刻畫了前景之山石與各態的林木,筆墨秀潤,清新勁健。畫面中景寧靜的湖面可見三艘帆船悠遊其間。遠山於嚴謹中見超逸,稍帶赭色,霧色瀰漫,意境悠遠。整幅畫面呈現出一種安定恬淡的藝術效果,中國傳統山水追求的可遊可居之特點顯露無疑,表現出陳少梅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繪畫技巧。

《遠浦歸帆》所表現的畫題乃著名的「瀟湘八景」中之一景。據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瀟湘八景」原是宋代李迪創作的八幅山水畫題目,即「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這八景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湖湘洞庭湖一帶的旖旎風光,飽含古人對山林的嚮往。

據考,遠浦歸帆表現的是橘子洲北七十公裡的江邊景致,每到黃昏,遠山含黛,岸柳如煙,白帆點點,漁歌陣陣。

《松溪圖》65cm×39cm

此件絹本《松溪圖》款署「仿郭河陽松溪圖。陳彰」。

畫中樹石皆出自郭熙筆法,《芥子園畫譜》記載「郭鹹熙每作群松大小相聯,轉巔下澗,一望不斷。對晤此作,一筆一畫,皆有本可循,可見少梅先生臨古之精緻。

相關焦點

  • 他年少成名,被譽為唐寅以後第一人。惜英年早逝!
    15歲加入金北樓、陳師曾等發起組織的「中國畫學研究會」,17歲成為名噪一時的「湖社畫會」之骨幹,22歲主持「湖社天津分會」,成為津門畫壇領袖。1930年他的作品獲「比利時建國百年國際博覽會」美術銀獎,以後開始在畫壇嶄露頭角,成為京津一帶頗有影響的畫家。1953年底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於次年9月因患腦溢血病逝,惜享年僅46歲,啟功嘆惜「百身何贖!」。
  • 津門畫壇耆宿張錫武先生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津門畫壇耆宿張錫武先生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現已93歲高齡的津門畫壇耆宿張錫武先生18歲就在故鄉河間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他以畫筆為武器,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同敵人進行鬥爭。在艱苦兇險的環境中鑄就了堅韌不拔的鬥爭意志和深切的愛國情懷。由於他對革命貢獻突出,先後多次獲得黨和國家頒發的獎章。
  • 他是書畫大師,繪畫功底深厚,在現代畫壇上獨樹一幟!
    作為詩、書、畫、印四絕的著名藝術家,來楚生的畫清新樸茂、筆墨簡練、格調雋逸,在現代花鳥畫壇上獨樹一幟。書法拙中寓巧,草書和隸篆最為人稱道。篆刻遠師秦漢,近踵吳熙載、趙之謙、吳俊卿、齊璜等大家,而能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生意,開創了一代印風。
  • 不落俗流畫風高古,明末畫壇宗師陳洪綬繪《採藥圖》
    進而學習唐人風格,畫風愈發高古崛奇。陳洪綬有強烈的濟世為民之心,曾經多次進京趕考,皆未高中。由於他在畫壇中的名氣,被崇禎招入國子監,但皇帝只是讓他作畫從不注重他的才學。這樣的無奈,使得陳洪綬最終離開了京城,返回江南專心作畫。
  • 他的畫風荒寒冷逸,清新自然,這樣的畫風一度引領畫壇
    他的畫風荒寒冷逸,清新自然,這樣的畫風一度引領畫壇文/秋香漸江,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畫家,他一生之中可謂仕途不順,空有一身才華但報國無門,而且希望再現明代的輝煌。所以他參加了反清復明運動不過最終遺憾告破。面對種種不順,他在晚年時候選擇出家為僧,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他小的時候就非常熱愛文學,對於繪畫更是情有獨鍾,一生都以畫畫打交道從沒有間斷過,可見他是一位真正的繪畫當成畢生事業的人。
  • 他是中國畫壇巨匠,作品賣到3億天價,立下遺囑把作品捐給國家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在民國畫壇,我們比較熟知的人有齊白石、徐悲鴻等人,他們在中國畫壇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然而,有一位畫家,卻被世人忽略了,他對中國近現代畫壇至今仍具巨大影響力,此人便是黃賓虹。黃賓虹對於大眾的我們來說,略顯陌生,但是在中國畫壇,他有著巨大影響力。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畫家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 他是少有的全能畫家,是動物畫的領軍人物,是畫壇的寵兒
    他是少有的全能畫家,是動物畫的領軍人物,是畫壇的寵兒文/秋香劉奎齡(1885-1967),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為種墨草廬主人,是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史上的開派巨匠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他都十分精通,在繪畫種類方面涉獵甚廣,動物、植物、人物畫以及山水畫等都是他所擅長的領域,被世人稱為「全能畫家」。他臨摹過無數動植物的畫作,其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能達到他的程度。他善於根據「勢」去營造每幅畫作的意境,他的畫風清潤華美、頗具靈動之意。
  • 3D畫風席捲網遊 《希望OL》獨樹一幟
    目前,3D畫風已經與2D、2.5D畫面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而3D遊戲,從A3走來,到現在的天堂2,都是以其相似的特點一一的展現在玩家眼前,而惟獨《希望online》卻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從3D網遊的市場上颳起了另外一股旋風.
  • 康生繪畫叫板畫壇泰鬥齊白石,看他的畫與大師比那簡直不是等量級
    同時,在中國漫長的獨立繪畫美學體系中,湧現出了眾多的畫壇大師。就現代畫家而言,最為著名的,要算是被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首的齊白石,他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中,堪稱大師巨擘,其風格獨樹一幟,其成就彪炳史冊。比如說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被拍出4.255億人民幣的天價。
  • 他的山水畫用筆辛辣,造型極其簡練,意境蕭疏的小品最終經典!
    他的作品能代表他風格的作品是一種用筆辛辣,造型極其簡練,意境又尤為蕭疏的小品,其代表作品有《山水圖冊》,用筆線條方圓並用,矮亭,雜木,坡石,方洲,用筆極其簡練,然蕭疏靜幽,意趣十足品味頗高,喜歡作背面山,畫極其簡淡,雅重,書亦深厚,他就是著名的「海陽四家」的先鋒人物汪之瑞先生。
  • 他有近百幅《自畫像》享譽畫壇、傲視群雄
    大家都會想到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年),後世畫壇習慣只叫他「倫勃朗」。倫勃朗的父親是個磨坊主,母親的娘家是開麵包坊的。倫勃朗14歲進入萊頓大學學習法律,很快他發現自己不適合做律師,就退學改學繪畫。早年跟從荷蘭歷史畫家皮爾特·拉斯特曼學習油畫,1625年19歲即在家鄉開設畫室。
  • 曾經「臺展三少年」:臺灣畫壇名師林玉山
    圖1 《猛虎圖》 原標題:圖6 《松石並壽》   在臺灣畫壇,林玉山少年時代學習過水墨畫,之後在從事膠彩畫創作時也受到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影響,因此,他在轉向水墨畫創作時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的不適。   林玉山1907年出生於嘉義美街,本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及桃城散人。畫藝之啟蒙,受到幼時家中聘請的民間畫師影響,隨家中開設風雅軒裱褙師蔡騰祥習畫,自小便展露出繪畫的天分。
  • 西方藝術史:日本畫壇的「畫聖」「畫伯」 畫家奧村土牛「109」
    隨著日本美術自由創作的日愈活躍,日本畫家團體和美術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日本畫壇名人輩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們是:奧村土牛、東山魁夷、平山鬱夫、杉山寧、加山又造、山口華楊、棟方志功、森田曠平等。他們中許多人都對中國人民抱有十分友好的感情。
  • 津門教父袁文會:津門混混大火併,驚動上海灘大佬黃金榮
    《津門教父袁文會》(本文屬於作者「大獅」個人原創連載作品,受版權保護,請勿擅自搬運,謝謝)南有杜月笙,北有袁文會,兩人同屬青幫大佬,且都是「悟」字輩,可為人處世卻截然不同,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且聽大獅繼續為您講述津門教父袁文會的故事。
  •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北魏時期的一張書法作品,是用墓志銘的形式留在了一塊烏龜形狀的石頭上面。也因此這一篇《元顯俊墓志銘》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發現二田的書法在某些細節上的處理沒有這一塊墓志銘那麼靈性,甚至有網友評價這一塊墓志銘上的楷體字是寫得峻快又清勁,而且筆鋒的力度與刻畫的條線太完美。遠遠地看整個書法的布局與安排,整體的書法透露出一個雅字。田英章的書法作品寫得統一規範,而且筆法也是相當漂亮,是很多名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 津門及第
    津門及第 來源:房天下
  • 吳昌碩和齊白石的畫風,一個具有文人氣息,一個具有天真質樸氣息
    吳昌碩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吳昌碩的畫與傳統的文人畫風有著不同之處,他是一位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藝術大師。他以金石入畫,畫出了古拙大氣的境界,齊白石對他的這種畫風欽佩不已。齊白石的畫就是受到了吳昌碩的影響,齊白石晚年改變畫風正是模仿和學習了吳昌碩,才有他的大寫意成就。他們的畫風古樸老辣筆力老辣,遒勁典雅,不論是在精神品格上還是在畫面意蘊上都有豐富的內涵。但是吳昌碩到晚年卻曾說,有人學我皮毛卻成就大名,這裡就是暗指齊白石。
  • 日本江戶時代影響歐洲畫壇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他是「西泠書畫社」創始人之一,他畫竹與齊白石畫蝦並稱於世!
    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有一位畫家,他藝術造詣深厚,他畫的竹與齊白石畫的蝦並稱畫壇,連周總理都很掛念他,當年,上海畫院成立時,得知申石伽未能進入,周總理便委託傅抱石去看望他。他就是海派著名畫家申石伽。長樂安康申石伽(1906-2001年),別署西泠石伽,室名"六步詩樓",浙江省杭州市人,生於書畫世家,畢生從事國畫創作,筆下山水竹梅,水墨青綠,各有千秋,尤其擅長山水和竹子,馳譽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