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10月1號我們祖國的生日越來越近了,微博上熱情的網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花式表白超話。
說到表白祖國,怎麼能少了這樣一群人呢?
70年前,一群有志青年,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毅然放棄海外的優越條件,不畏險阻,回到祖國的懷抱。
70年中,他們前赴後繼,在祖國大地上盡情揮灑青春與熱血、酣暢淋漓地施展才華、追求夢想。
70年後,他們從鮮衣怒馬的少年,變成華發滿頭的耄耋老人,年華雖逝,精神永存!
他們用鮮血和青春鑄就的國之重器,讓一個百年來飽受外辱的民族挺起了脊梁!
他們用自己的事跡在祖國70年的發展歷史上築起了一座座精神豐碑!
他們赤心愛國
他們銳意創新
他們求真求實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閔恩澤以失敗為成功之母,在失敗中摸索前進,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建築學家吳良鏞將菊兒胡同從「危、積、漏」環境改造為「理想的家」,創造了建築上一個永恆的人文尺度的答案。
他們傾情奉獻
袁隆平不斷改良雜交水稻,為世界數億人口解決了糧食問題。
屠呦呦多年冷板凳創造出中國抗瘧特效藥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萬瘧疾患者的生命!
他們協同攻關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
前線指揮部全體人員合影
第一代核潛艇三位總師合影
他們教書育人
王選與計算所青年骨幹在一起
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中)與陳賽娟(左)、陳竺(右)在瑞金醫院工作照
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名字: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王選、吳良鏞……
他們又有著相同的稱謂:中國科學家!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科協以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主線,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成果為主體,特別策劃了這場「我和我的祖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
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前言、我愛你中國、無限風光在險峰、協同攻關甘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徵,集中展示了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求實創新、協同育人的英雄群像和崇高精神,以期讓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走進科學家的內心世界,在社會上營造尊崇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為祖國70華誕獻禮。
展覽亮點
《我和我的祖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
- 展覽時間 -
9月14日-9月21日
- 展覽地點-
中國科技館新館二樓
- 交通信息 -
公交線路:
公交695路窪裡南口站、 公交618路豹房站、公交379路豹房西站
地鐵線路:
地鐵8號線森林公園南門地鐵站C口、地鐵15號線安立路地鐵站A口
來源:中國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