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中,要說最常見的吊頂造型,那麼一定是四周飛邊加燈槽了。因為這種吊頂造型,不僅不會影響到層高,再加上燈帶的搭配,效果出來後,還是比較漂亮的。只不過再好看的東西,看得多也就覺得膩了。像鄰居家在裝修時,就考慮到燈帶在實際生活中,開的並不是很多,所以就感覺有些雞肋。再加上燈槽內部,後期也很容易藏灰。
因此,在吊頂時就放棄了燈槽,而是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處理的。雖說鄰居這樣做,看似是把吊頂造型給簡化了,但據說木工師傅卻意見很大。同時也讓我知道了,在吊頂不留燈槽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把效果給做出來的,所以決定自己家裝修時,也要這樣做。
從現場看到,鄰居家做的吊頂造型,還是以四周飛邊為主。只不過在設計上,做了一點點改動。比如在底口石膏板上,讓師傅抽了一圈兩毫米的縫,再比如側面這塊,用石膏板做了一個1公分的高低差。從而把這個吊頂的層次給做出來。否則,若只是簡單的四周飛邊的話,那麼就和一圈梁沒什麼區別了。
而師傅之所以意見很大,據了解,是因為在已經做了抽縫及高低差的情況下,鄰居覺得層次不夠,又讓師傅在原頂面,也就是吊頂的上面,又增加了一圈石膏板,並做出錯縫的效果。而這個處理,在我們看來,似乎非常的簡單。但實際上,卻給師傅施工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比如層次的預留,就必須要用雙層板來做,且不能出現一點偏差,否則就會對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
再一個,就是在頂面石膏板造型後加的情況下,鄰居並沒有給師傅額外增加費用,所以師傅對此也是挺不開心的。用師傅的話來說,就算施工起來簡單,但因為業主的要求,而導致工程量增加了,費用肯定也是要增加的。只不過鄰居一口斷定,該處理就是兩張石膏板的事,簡單貼上就行了。再加上吊頂燈槽沒讓師傅做,所以兩者相抵費用也差不多了。
其實從上面的吊頂造型來看,就是我們說的掛鏡線處理。事實上,這個處理也的確就像師傅說的那樣,看似很簡單,但施工起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此,費用這塊肯定也是要單獨計算的。但不管怎樣,在我看來,這個吊頂造型還是相當不錯了。所以自己家在裝修時,也要這樣來借鑑。不知道你們在裝修時,會考慮這種吊頂造型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