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美主要表現在色、香、姿、韻四個方面;韻是前三者的結合,它體現著花卉的風格、神態和氣質。如果拿一個人的形象來比喻,韻指的就是風度;對一棵花卉來說,韻則指的是植株各部器官的比例和色調是否協調,只有協調才有韻律。
因此,色、香、姿所代表的是自然美,韻所代表的是抽象美。一棵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花卉,都具有一定的神韻,而色、香、姿三者俱全的花卉卻不多見。例如米蘭、白蘭、含笑、桂花等芳香類花卉,大都沒有豔麗的色彩和妖嬈的風姿。
而品種繁多,爭妍鬥豔的大麗花、菊花、牡丹等,雖有姿色,但缺少濃鬱的芳香。更何況,花開有時,花落有期,牡丹只是在春末開放,荷花只是在盛夏開放,菊花只是在深秋開放,梅花只是在寒冬開放;令箭荷花可開一個星期,曇花只在晚間開放四小時。
還有一些木本花卉,如龜背竹、橡皮樹、蘇鐵、棕櫚等則很少開花,即便開花,花朵也沒有什麼觀賞價值。因此就必須通過人類匠心來突出它們的神韻。例如南方山野中生長的雀梅、冬青、枸骨、福建茶、爬地柏等,原本沒有多高的觀賞價值,但是通過藝術造型從而製作出樹樁盆景,則可使它們的身價大大提高。
花卉欣賞實際上就是對花卉的評價,這種評價往往因每個人的審美觀、性格、興趣、愛好以及文化修養的不同而不同。有人喜歡白、黃色的月季,有人喜歡紅、紫色的月季;有人喜歡垂絲形花頭的菊花,有人則喜歡球形花頭的菊花;有人說「晚香玉的香味兒真好聞」,有人卻說「香得讓人頭痛」。
同是一顆蘭花,一些人欣賞它那婀娜多姿的葉片,用「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哪解此,看葉勝看花」的詩句,把他們比作了陽春白雪;另一些人則用「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的詞句來歌頌它的幽香。
@沐花人覺得,觀花、賞花是隨觀賞人的心情而變化的,好的心情就會品鑑出好的花卉!
本文由沐花人原創,歡迎的點評與關注,祝你天天有個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