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後臺有個奇怪的現象。
奶粉評測文章下留言:益生菌呢?
米粉評測文章下留言:求測益生菌!
膠原蛋白文章下留言:測下益生菌吧!
葉酸評測文章下留言:啥時候測益生菌?
VD評測文章下留言:益生菌也測測唄?
更有家長直接在上新文章下留言,
寫下他(她)內心深處的渴望:
「 益 生 菌 」
實力寵粉的魏老爸坐不住了,天天往評測部門跑,和評測老司機們談談心啊,聊聊天啊,emmmm...過程不說了,總之,你們要的益生菌評測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益生菌」的概念一直都很火,減肥、增強免疫力、止瀉、抗癌等等改善健康的功效都跟益生菌「搭」上了,很多嬰幼兒食品,如奶粉米粉中,也開始添加益生菌。
雖然已有一些嚴肅的科學研究表明,補充益生菌是有一定好處的。但魏老爸仍不推薦隨便服用「益生菌」產品。因為科學研究的結果是一回事,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產品嘛,呵呵,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次我們搜集了市場上 28 款針對嬰幼兒童的益生菌產品進行硬性指標上的篩選。
篩選結果如下:
↑↑↑ 以上為益生菌評測結論 ↑↑↑
或許您心儀的產品沒有進入評測
市面上品牌眾多,時間人力有限
無法一一覆蓋,請見諒
也無需在後臺和留言處提問
「xx產品為什麼沒有測?
xx牌子的怎麼樣啊?」
恕無法一一回復
下面是乾貨,需要耐心
下面是乾貨,需要耐心
下面是乾貨,需要耐心
Ready ?
.
.
.
.
.
.
Andiamo !
▼
簡單說下益生菌。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給出的定義,益生菌指攝入足夠數量時,能夠對宿主(動物、人體)健康帶來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當選成為「益生菌」需有 3 個標準:
◆ 為特定功能的細菌 → 即
◆ 對人體產生明確的健康好處 → 即
◆ 有足夠的量能到達腸胃 → 即
需要注意一個問題!
在上述介紹中,並沒有提到益生菌有治療作用。建議大家不要用益生菌產品代替醫生開的,用於疾病的 OTC 藥品。
了解了益生菌本尊,下面我們就從「所用菌種菌株」、「成分配料」、「產品形態」、「活菌數量」等方面來解讀本次的益生菌評測。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有很多坑,大家慢慢看。
▼
要知道,嬰幼兒的食品可以使用哪些益生菌,國家衛計委可是有規定的。
有,且只有以下 7 種,是可以給寶寶選擇的。
寶爸寶媽們一定要記住,這 7 種菌種不僅中文的名字要一樣,英文的菌株號也要一致!切記切記!
▲ 表格可保存收藏 方便比對
以上菌種是前衛生部及後來衛計委組織專家評審,經過安全性評估,確定可以用於嬰幼兒食品中的。所以添加的菌種菌株不對的、以及沒有標註具體菌種菌株的產品,安全起見,我們只能「踢掉」了。
28 款益生菌產品的篩選情況如下:
共計 12 款產品添加了不在國家批准範圍內的菌株、或未明確標註添加的菌株型號,很遺憾,近一半的益生菌產品止步於這一輪的篩選。
▼
仔細一看,大部分的益生菌都是食品類(固體飲料),執行的標準也是《GB/T 29602-2013 固體飲料》。白話來說,就是商家可以不用嚴格按照嬰幼兒食品的標準來做他自己的產品了。
但寶寶吃的東西,魏老爸堅持,不適合嬰幼兒的東西不能亂加!
成分篩選中,我們發現了不合規的、不合適的、需要注意的 3 類物質,分別來說說。
Ξ 不合規的:甘露糖醇、菊粉
5 號產品配料裡加入了甘露糖醇和菊粉,是 不 能 給寶寶食用的東西!
▲產品包裝截圖
根據《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甘露糖醇只適合用在糖果類產品中。
▲標準截圖
像菊粉、L-阿拉伯糖、低聚木糖等,都屬於以前衛生部批准使用的新資源食品,但是不適合用在嬰幼兒食品中!
▲《衛生部監督局關於含菊粉食品標識有關問題的批覆》截圖
Ξ 不合適的:糖分
如 4、12、18、24 和 25 號加入了大量「白砂糖」、「蔗糖」、「葡萄糖」。它們會加重寶寶的口味,並有增加齲齒的風險,膳食指南建議在嬰幼兒的輔食中儘量不加糖或少糖。
▲25 號產品含量最多的是葡萄糖
Ξ 需要注意的:乳製品
有些產品含有奶粉,增加了益生菌粉的營養成分,但是對牛奶過敏的寶寶不要選。
Ξ 需要注意的:益生元、麥芽糊精
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以及抗性糊精,俗稱「益生元」,他們是益生菌的「專屬食物」,可以刺激益生菌的生長,同時又不會被腸胃代謝,不產生熱量還可以到達大腸改善便秘。
▼
咀嚼片劑或膠囊形式的益生菌產品會讓寶寶吞咽困難,不推薦。
液態益生菌也不推薦。因為益生菌的活性和穩定性都得不到保障。即使用冷鏈運輸,也存在溫度失控的風險。《益生菌類保健食品評審規定》明確表明,不提倡以液態形式生產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活菌產品。
▲《益生菌類保健食品評審規定》截圖
因此,儘量選擇乾粉製劑的益生菌產品會更有保障。
▼
《益生菌類保健食品評審規定》中規定活菌數量不少於 10^6 CFU/ml(g)。
▲《益生菌類保健食品評審規定》截圖
這一點,所有產品標註的益生菌含量都達標了。
至於產品中實際存活的益生菌數量有多少?寶寶吃到肚子裡還有多少能存活到腸道?我們已經安排送測中,期待我們的評測結果吧!
▼
1、益生菌要選擇經過評估的菌種(針對寶寶的一共 7 種,具體到菌株),也要有足夠的數量和活性。
2、儘量選擇成分裡不含 甘露聚糖、菊粉、L-阿拉伯糖、低聚木糖 以及 不添加糖分的;選擇添加 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等 益生元 的更好;牛奶過敏的寶寶不要選含有 奶粉 的。
3、儘量選擇 乾粉製劑 的益生菌。
最後分享幾個大家最多關注的小問題。
分享一:保健品類和 OTC 類產品
包裝左上角有「藍帽子」標誌的保健品和有 「OTC」 標誌的藥品類,往往使用的菌種不是適合嬰幼兒的,它們適合 3 歲以上的兒童。
如果有嚴重腸胃不適、腹瀉之類的疾病發生,請遵醫囑,建議儘量選擇 OTC 類的益生菌。
分享二:添加益生菌的奶粉和米粉怎麼樣?
看過我們之前奶粉文章的家長應該記得,奶粉的推薦衝泡溫度是 70℃,而益生菌粉通常衝泡的溫度要求是 40℃ 以下(多數益生菌在 37℃ 活的最「滋潤」),70℃ 對益生菌的活性破壞會很大,所以對於益生菌奶粉和米粉的效果,魏老爸心中是打個大問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