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對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輕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社保提前儲蓄,年老後,可以得到更多的投資收益。
社保基金的利率一直遠超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亦因此,會讓我們的存款金額增長速度很快。總的來看,社保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的未來生活息息相關。
而最近,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社保基金收穫了財政部的「大紅包」,作為中國農業銀行的工商銀行的股東財政部在9月25日宣布將其持有的其持有的公司股權的10%一次性劃轉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
在此之前,財政部分別持有工行和農行股份的總數為34.6%和39.21%;本次劃轉給社保基金的股份數分別佔前述兩家公司的3.46%和3.92%,按照9月25日的收盤價來看,這次財政部包的紅包價值1151.8億元,名副其實的大紅包。
而這次財政部將「紅包」發給社保基金,也意味著國資劃轉渠道的開閘,從而就能夠緩解三大難題。
分析師認為,第一有利於社保缺口彌補;第二混改後央企工作效率會提高;第三會給民營企業帶來更好的競爭機會和營商環境。
毫無疑問,這對社會來說,是利好!
但是為什麼,財政部會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動作呢?
事情就要追溯到2017年!當年年底的時候,國務院發布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中規定,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應該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以此來實現國有企業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意圖。
而這批劃轉的份額也就交到了社保基金會的手上。社保基金會可以享有這批劃轉股份的處置權和收益權。在這其中,收益權主要是指股權分紅。值得一提的是,規定中還指出了應該有3年的禁售期,防止股權價格的大幅度波動。
這項規定,直到今年7月份,才開始全面推行,最遲應該在2020年底前,實現規定中所屬單位全面劃轉的要求。
這次劃轉,是為了解決社保基金缺錢嗎?
目前來看,並不是。因為今年1月至7月,全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2萬億元、支出2萬億元左右,收支結餘2000多億元,累計結餘5萬億元左右。所以,從數據來看,我們的養老金,按照之前的要求正常發放,是無需擔憂的。
但是這是從總體上來看,各個地方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亦因此,為了能夠讓更多的社保基金免去後顧之憂,才利用這種發「紅包」的方式,讓各個地方社保基金也可以依靠國有資本的股份劃轉,有更充足的」子彈「。
目前,中央層面已經陸續對53家中央企業和14家中央金融機構實施了劃轉,規模是8600億元,而地方層面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遵循這一政策。相信,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養老保險制度必然會朝著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