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胸前大問題 新氧公益為她重拾「生的希望」

2020-12-24 中華網科技

11月21日,小琳在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完成了巨乳縮小修復手術。乳房修復手術後的第五天,小琳努力在病床上坐正,一笑眼睛彎彎的,帶著一點害羞。她告訴記者:「我的胸救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小琳眼睛裡的亮光。「我還想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小琳是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支持的又一位受助者,也是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在成為新氧公益救助基地後救助的首例患者。多位全國行業權威教授在對小琳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後,為其定製了修複方案,並由新氧綠寶石醫生榜單技術專家評委吳毅平教授為患者手術。

「她的乳房基本上看不得了,是一個毀損狀態,還不如術前。」吳毅平教授在手術中發現,小琳第一次接受的縮乳手術其實是個假手術,除簡單上提之外,沒有對內部腺體做太多實質性操作,這反而讓修復手術醫生鬆了一口氣。原有結構破壞過多,修復手術則會變得難上加難。

決心告別「巨乳」困擾 經歷8小時手術卻想輕生

對於是否要做縮乳手術,小琳一直都比較猶豫。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從青春期發育開始,小琳就比同齡人的乳房更大,隨之而來的是周圍人的指指點點,「就自卑啊,站在那裡不敢抬頭挺胸。」小琳說。除了別人的目光,不到一米六的小琳也承受著一些來自巨乳症帶來的病症困擾,由於胸部過大,身體難以承受來自胸前的重量。

當一些女性在追求深深的「事業線」時,另一些女性卻因肥大的乳房而焦頭爛額。巨乳症常見於青年女性,多與遺傳有關。因乳房過大,加重了身體負擔,常常會造成女性腰酸背痛,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脊柱彎曲。同時,巨大的乳房會導致出汗後汗液不能蒸發,下垂處的胸壁皮膚因長久不透氣而處於潮溼狀態,容易起溼疹、皮炎,甚至皮膚糜爛,引起慢性乳腺炎。此外,因為較明顯的乳房,很多巨乳症的女性缺乏自信,容易出現社交障礙。

今年5月,一直羞於向家人啟齒的小琳向嫂子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做美容的嫂子給小琳推薦了一家醫美機構。「自己的親嫂子還會騙自己嗎?」隨後,她走進了嫂子推薦的廣州某家醫美門診部。「那個醫生剛見我,就用原子筆在我胸上畫了個圈,說你的乳暈要提升到這個位置,現在想想有點搞笑,就是隨便畫的。」

簡單的面診之後,打著只有今天有折扣的幌子,醫生助理帶小琳交了定金。定金之後就是響個不停的催促電話,「再不做就沒優惠了」、「不然定金就浪費了」、「錢不夠也可以分期付款」……多番銷售「轟炸」,加上多年來「巨乳症」帶來的困擾,小琳終於行動了,在辦理分期後走進了一間簡單的手術室。

小琳經歷了一臺長達8個小時的麻醉手術,而一般巨乳縮小手術時間不會超過5個小時。超越常規的手術時長並未給小琳帶來完美的手術結果,相反卻是致命打擊,感染、疤痕等不良反應接踵而至。「男朋友也和我分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術,我覺得整個人都毀了,變得很喪,沒有心思去上班,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小琳回憶說。

「殺熟」現象普遍 越是小白越容易成為靶子

手術失敗後,小琳才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到,給她手術的機構沒有麻醉科,也不具備四級手術資質。其實,超範圍經營一直以來都是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5%的機構存在超範圍經營現象,同時全國還有超過80000家生活美業店鋪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

黑機構不是醫美亂象的全部,在巨大的醫療美容市場面前,太多人想要分一杯羹,醫美黑中介是其中一環,並且已經頗具規模。線下的渠道中介大多是利用消費者對「熟人」的信賴心理,引導消費者到黑機構或個人工作室,甚至毫無消毒可能的酒店進行醫美項目。小琳就是「熟人介紹」的典型代表,「親人把我帶去的,出了事我都不知道能說什麼。」

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據2020年中國醫美用戶對醫美機構的認知渠道調查,有近4成的用戶是在熟人介紹下選擇醫美機構,在認知渠道中所佔的比例最高。線上渠道的中介則多是利用社交平臺、論壇貼吧、問答等方式,通過分享個人經歷以「打折、有內部資源等」吸引消費者添加好友,然後介紹給黑機構從而分傭。

小琳對醫美知識的認知匱乏,也是讓黑醫美有機可乘的重要原因。「我嫂子做了十幾年的美容,我覺得她肯定懂啊」,小琳強調。但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完全不同,非手術類項目即輕醫美項目和手術類項目又有千差萬別。據研究,60.9%的用戶錯把抽脂、隆胸豐臀、手術類面部整形、植髮風手術類項目認作輕醫美,顯著的認知錯位導致以美容院為代表的黑機構非常容易誘導消費者在黑場所開展醫美項目。

美每年致殘致死10萬人 新氧公益撫創傷

據《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調研之後,我們發現黑醫美的受害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受到的傷害也不僅僅局限於我們一眼看到的身體所受的傷害,更多的還有心理的傷害,他們不敢站在陽光下。」新氧公益負責人介紹。

於是,新氧決定啟動專門針對黑醫美受害者的公益項目的計劃。5月29日,由新氧科技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推出的、中國首個黑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新氧首期捐贈1000萬用於黑醫美等意外事故或先天畸形群體的救助,並先後在武漢同濟醫院、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成立公益救助基地,邀請專業醫美醫生加入公益行動。

目前,新氧公益救助項目已經完成了多例修復,除了小琳之外,幫助46歲的貴州阿姨沈琳重建鼻子、幫助33歲的四川姑娘羅莉擺脫先天唇顎裂及後天黑醫美的困擾……新氧科技表示,希望新氧在醫美領域的沉澱不僅能幫大眾找到合適的醫美機構和醫生,也可以為那些經濟困難又亟待醫美救助的群體提供必要的支持。

沈琳(左)、羅莉(右)在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的幫助下手術成功,重回正常生活

「讓他們都能重回正常的生活,重新找回眼中的光亮。」未來,新氧將進一步整合更多行業資源為黑醫美受害者提供更專業的救助服務,引領醫美行業健康運行,推進醫美行業公益高效化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先天唇顎裂、後天黑醫美 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打包」解決
    這是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支持的又一位受助者,從後臺報名、手術到拆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羅莉便告別了她在報名申請表上填寫的「先天兔唇、又被小機構坑,這些年因面容缺陷內心非常自卑」等窘境。新氧公益救助項目得到多方支持,幫助受害者重拾美麗為幫助龐大的黑醫美受害者群體重拾美麗,新氧科技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起中國首個網際網路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做個普通人應該是一個『普通』的夢想」,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新氧願意發揮自身在面容修復等醫美方面的優勢,幫助更多人回歸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 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整形外科醫院
    張雲霄表示,希望未來在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強大的技術專家團隊和頂級醫療設備的加持下,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能為有修復需求的人群,提供專業、有保障的免費醫美救助服務,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同時,她也強調,雙方將致力於將其打造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公益救助基地。
  • 新氧公益西南救助基地揭牌,聯合星榮醫院首推MDT診療模式
    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院!在 11 月 18 日舉辦的「與中國『益』起美全國整形修復公益救治行動」暨新氧公益救助基地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掛牌儀式上,新氧科技會員服務中心及服務體驗中心副總裁張雲霄宣布了這一消息。
  • 1贊捐1元 新氧公益發起人計劃啟動
    盛典上,新氧宣布正式啟動新氧公益發起人計劃,邀請全民參與新氧公益第二階段的醫美公益救助,發揮醫美向善社會凝聚力。 12月19日,2020年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正式開啟。
  • 從新氧公益救助:看醫美3.0時代的溫度感
    看著差距可能不是特別大,但如果是先天、意外事故等導致面部畸形,對患者來講可能就不是14%的問題了,那是在工作、生活或者愛情上,話語權基本為零的殘忍。長尾困難群體的生存問題,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近日,新氧科技宣布將首期投入1000萬元啟動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新氧公益救助項目,聯合百位醫美名醫、攜手赫斯特媒體中國集團旗下全球領先國際女性時裝媒體平臺ELLE世界時裝之苑為中國廣大黑醫美受害者或先天、意外事故導致面部畸形患者提供免費的醫美修復救助,為「平凡的美麗」護航。醫美3.0時代:從流量經濟到信任經濟
  • 新氧首期公益學術研修講壇:上海九院張餘光親授面部年輕化新技術
    公益學術講壇力促醫美醫生更專業張餘光教授致力於脂肪室網絡復位技術的推廣,希望讓更多的醫生可以通過掌握這項技術更好幫助求美者。對於與新氧合作舉辦公益講座,張餘光教授表示:「這次公益學術線下培訓是我們團隊的新嘗試。
  • 點讚次數=捐款額度 新氧公益救助項目進入第二階段
    在2020年12月19日舉行的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宣布正式啟動新氧公益發起人計劃,邀請全民參與新氧公益第二階段的醫美公益救助。與以往的公益活動不同的是,此次計劃將以公益發起人的形式累積全民點讚。12月19日-26日期間,參與公益發起人的每次點讚新氧都將配捐1元善款,第二階段的公益捐贈不設上限,最終捐贈金額由點讚數決定。
  • 周運華:重拾小手絹是為環保做大貢獻
    原標題:周運華:重拾小手絹是為環保做大貢獻  「我是環保小領隊,我承諾,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從現在開始,少用紙巾,重拾手帕,節約地球資源,讓天更藍、水更綠、地球更加美好,為環保行動貢獻一份力量!」日前,長沙縣華潤小學120名小學生莊嚴宣誓,志願成為一名環保小領隊。
  • 國內頂級醫美大咖坐鎮 新氧公益完成首例乳房整形失敗修復救助
    11月21日,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綠寶石醫生榜單技術專家評委吳毅平教授,在新氧公益西南救助基地——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幫助小琳完成了巨乳縮小失敗修復手術。小琳修復主刀醫生吳毅平教授介紹說,巨乳縮小術被定為四級手術,是難度級別最高的整形手術,即「操作過程複雜,難度高、風險大的美容外科項目」。根據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可開展四級項目的機構必須是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和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作為一名普通的求美者,小琳並沒有主動鑑別美容機構和醫生資質的意識。
  • 新氧攜手西南醫美標杆星榮開啟公益進行時 醫美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在掛牌儀式現場,對於新氧公益救助基地為何落戶重慶,為何選擇星榮整 形外科醫院等一系列外界好奇的問題,新氧科技會員服務中心及服務體驗中心副總裁張雲霄給出了答案:「重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作為新氧公益西南救助基地,星榮整 形外科醫院不僅設有國際高標準百級層流手術室,化驗檢查、安全麻醉、無菌操作和急救等醫療手段均為國際領先水準,同時還擁有一支強大的技術專家團隊,為有修復救助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專業、更有保障的醫美救助服務。
  • 醫美向善:首個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武漢同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
    繼啟動中國首個黑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後,9月16日,新氧科技與武漢同濟醫院聯合宣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成為首個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吳毅平教授吳毅平教授表示,武漢同濟醫院和新氧的合作是「強強聯合」,未來希望能在醫美行業引領時尚,同時為樹立起新的規範,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多努力。同時,他也表示,通過新氧救助項目的活動,也將深入和新氧開展其他方面的合作。
  • 新氧財報中隱藏的秘密
    這樣的文章不是出在知乎、微博或其他社交平臺,而是在新氧裡。進入它的APP話題廣場,會看到「凡爾賽文學大秀」話題下,有8.4萬+的人正在討論。1以內容實現有溫度觸達從前端看,新氧像一個內容公司。 目前它有6個微信公眾號、20個微博帳號、15個短視頻欄目。根據Q3,新氧新媒體矩陣全網單月最高瀏覽量超17億次,同比增長超200%。社區上,據新氧大數據,新氧平臺上通過審核、用戶可見的「美麗日記」已超過350萬篇。
  • 「浪姐」王智點讚新氧公益、分享變美秘籍:做有價值的事情永遠不晚
    在12月19日召開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乘風破浪的姐姐」王智以新氧體驗官「美齒導師」的身份,分享了自己這些年來「乘風破浪」的經歷,同時首度對外公開透露自己的變美秘籍。但令她和許多人沒有想到的是,10年的堅持,最終讓大家記住她的是一部喜劇電影。王智說,即使很多時候都需要等待,她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因為這是一個「你努力,你就在乘風破浪」的時代。
  • 新氧科技金星:醫美、生美、家美融合是大勢所趨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申珅)近年來,醫美的受眾從小眾人群逐漸轉為主流人群,在最近舉行的時尚芭莎「美好峰會」上,新氧CEO金星表示,新氧上市一年來,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升級,由醫美社交電商平臺升級為醫美內容生態的產業平臺。順應醫美、生美、家美的三美融合趨勢,未來將不斷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美麗解決方案。
  • 黑醫美致醫美事故頻發 中整協聯合新氧科發起醫美公益救助項目
    新氧科技CEO金星表示,近年來國內醫美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一些問題——大量無照經營的黑醫美機構或黑醫生不僅嚴重侵蝕了正規醫美機構和醫生的生存空間,還導致大量醫療事故,嚴重影響消費者對於中國醫美行業的信任度。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新氧綠寶石醫生榜單被行業寄予厚望
    日前,首家新氧公益救助基地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掛牌成立,武漢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爭教授對此表示,希望該基地能夠成為行業標杆,引領醫美行業的規範化和可持續化發展,同時踐行公立醫院美容科的社會公益性質。
  • 新氧公益救助迎來首例乳房修復手術 主刀醫生吳毅平痛斥黑醫美
    11月21日,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綠寶石醫生榜單技術專家評委吳毅平教授,在新氧公益西南救助基地——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幫助小琳完成了巨乳縮小失敗修復手術。小琳修復主刀醫生吳毅平教授介紹說,巨乳縮小術被定為四級手術,是難度級別最高的整形手術,即「操作過程複雜,難度高、風險大的美容外科項目」。根據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可開展四級項目的機構必須是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和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作為一名普通的求美者,小琳並沒有主動鑑別美容機構和醫生資質的意識。
  • 哪些機構會成為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的合作夥伴
    5月29日,中國首個黑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在京啟動。這是醫美網際網路平臺新氧科技繼5月21日啟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後,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推出的又一力作。新氧科技將首期投入1000萬元啟動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新氧公益救助項目,聯合百位醫美名醫、攜手赫斯特媒體中國集團旗下全球領先國際女性時裝媒體平臺ELLE世界時裝之苑為中國廣大黑醫美受害者或先天、意外事故導致面部畸形患者提供免費的醫美修復救助。
  • 多位醫美泰鬥蒞臨新氧亞太醫美盛典 只為選出中國好醫生
    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記者看到,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但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倒閉的醫美機構數為1410家遠遠少於2019年的2404家,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新氧數據顯示:愛美方面湖北人更愛牙齒矯正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樊星)12月19日,新氧在北京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記者從會上獲悉,新氧通過整形就醫大數據分析得知,湖北和陝西一起被評為全國最矯正牙齒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