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校長談修例風波:不要讓校園淪為政治角力場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9月2日電 題:香港中學校長談修例風波:不要讓校園淪為政治角力場

中新社記者 龍曼

過去兩個多月修例風波困擾香港,許多青年選擇走上街頭表達訴求。在示威遊行的最前線出現一些激進年輕人的身影:他們將國旗扔入海裡、將國徽塗汙;年僅12歲的青少年參與違法暴力事件被捕……這一切令整個香港社會反思,青年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黃錦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將一些青年參與示威及作出激進暴力行為的原因歸結為中國現代史教育的薄弱、教材內容的偏頗、師資培訓的不足、政府把關的缺位等因素。

針對個別學生組織提出開學後「罷課」,他堅決反對並呼籲不要讓任何政治目的凌駕於教育之上,不要讓校園淪為政治角力場。

黃錦良認為,過去兩個月,許多香港青年參與非法集會、遊行,其中一個原因是,修例風波出現的時間點正值暑假。由於學校未能發揮出應有功能,無法對學生進行教導和援助,學生極容易受到朋輩或別有用心的團體及個人所煽動、影響與利用,去參與暴力示威或違法衝擊。

但是,他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香港學生長久以來缺乏中國近代史教育,加上通識課教材內容的偏頗,令他們無法全面認識和了解國家,以致於無法理性地看待這次修例風波。

他說,香港回歸後,國民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缺陷,中國歷史課一直沒有成為必修課。因此,香港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了解不足,尤其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如果他們知道這100多年裡,國家怎樣受苦受難,列強怎樣侵略和分裂我們的國家,他們就不會在香港這個屬於中國的領土上高舉外國的旗幟。」

他隨後又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說明現時通識課教材存在的問題,「在介紹中國外交時,有的教材把國家外交發展表述為『中國威脅論』,所有關於外交和軍隊的信息都是負面的,是為了向外擴張來打擊其他國家。」像這樣偏頗的觀點還出現在對內地政治體制、司法體制等概念的表述中,令學生對內地政治體制和司法體制失去信心,這正是他們參與反修例事件的根源。

黃錦良告訴記者,由於現時通識課教材不用送審,教材質量和內容沒有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把關,導致老師的個人立場和不同政見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產生影響。由於一些中學生沒有獨立判斷力,很容易被教材裡的觀點或內容誤導。

「通識課的初衷是好的,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提升思辨能力,但把一些具有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引入教材,甚至在考評方面把這些題目納入考試範圍,要學生表態和作答,這是不適合的。」他說。

怎樣改變現狀?黃錦良認為,未來應從四個方面去改變。其一,要把通識課的教材內容系統化、統一化,特區政府教育局必須要審批教材;其二,加強教師的師資培訓,「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師,應對國家有情懷,要有一種國家觀念,這樣才能更好教育下一代」;其三,特區政府教育局在重要崗位上要嚴謹用人,「如果考評的人政見都非常偏頗,自然會出現非常偏頗的考題」。

最後,他認為,應加強香港師生和內地師生的交流,「希望香港學生能多去內地看看國家發展,親身去體驗,而不是只把目光停留在香港本地一些偏頗的媒體報導上。」

黃錦良希望告訴那些正在街頭示威的香港青年,「機會是有的,要靠自己去把握,而不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或團體利用去做無謂的犧牲,斷送自己的前途。」他希望這些青年理性、理智地看待修例風波,停止一切暴力行為。(完)

相關焦點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修例風波衝擊港人職業操守令人憂心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8月23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修例風波已持續兩個多月,對香港社會影響非常巨大。層出不窮的極端暴力事件,破壞香港法治和秩序,衝擊專業人員職業操守,在社會製造仇恨,形勢令人憂心。鄧飛表示,修例風波對法治和秩序的衝擊無須贅述,其對專業人士職業操守的嚴重毀壞,更須留意。
  • 「修例風波衝擊港人職業操守令人憂心」——訪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
    8月23日,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新華社香港8月24日電(記者劉歡)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23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修例風波已持續兩個多月,對香港社會影響非常巨大。層出不窮的極端暴力事件,破壞香港法治和秩序,衝擊專業人員職業操守,在社會製造仇恨,形勢令人憂心。  鄧飛表示,修例風波對法治和秩序的衝擊無須贅述,其對專業人士職業操守的嚴重毀壞,更須留意。
  • 香港修例風波回望:深重的邪惡與被顛倒的是非
    2019年,香港在國際金融危機所致衰退後首次出現負增長,約一半的主要服務業營收劇烈下滑,其中住宿服務業、零售業同比分別下跌14.3%和11.1%,來訪旅客人次大幅下降,零售、住宿、餐飲行業的失業率高位運行。始於這一年夏天的修例風波,重挫香港經濟民生。至今「黑色暴力」陰魂未散,「東方之珠」仍未擺脫回歸以來最嚴峻局面。
  • 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2019年,一場猝不及防的修例風波侵襲香港。在外部勢力插手幹預下,曠日持久的嚴重暴力衝擊法治基石、危及民眾安全、重創經濟民生,挑戰「一國兩制」底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回溯整個過程,諸多「真相之問」在人們心頭縈繞不散——修例原本是為處理向臺灣移交殺人嫌犯相關法律問題,何以在部分香港市民心中「失焦」?
  • 自「修例風波」以來,3000多名香港學生因參與違法暴力事件被捕
    7月1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自去年6月起「修例風波」引起的暴力違法事件中,一共有3000多名大
  • 修例風波中那些「泛黃」的香港大律師
    修例風波中那些「泛黃」的香港大律師在香港,有一個很高端的法律人群體,因善於辯護、理性縝密、為當事人的利益據理力爭而出名,他們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被大家熟知。現實中,他們是維護香港法治的重要力量,在港人心中有很高的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他們就是香港的大律師。
  • 香港中學校長:香港通識科內容偏頗要改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據中新網消息,過去兩個多月,修例風波席捲香港
  • 修例風波前,有香港暴徒曾赴臺南軍訓?!|香港|臺獨|臺南|示威者|...
    「臺獨」分子與香港示威人士「合作」,提供培訓和物資裝備。2019年6月香港爆發「修例風波」,嚴重破壞社會安寧。香港「東網」12日報導稱,「修例風波」前已有情報顯示「臺獨」分子與反對派關係密切,提供培訓和物資裝備,還傳出有一批激進示威者赴臺南接受「軍訓」。
  • 香港修例風波共9216人被捕 青年學生佔四成
    香港修例風波共9216人被捕 青年學生佔四成香港警方今日(29日)公布,截至6月30日,共9216人在修例風波中被捕。香港警方表示,回顧修例風波已發生超過一年,去年6月起,暴力情況不斷升級,去年11月發生「1111」馬鞍山暴徒火燒人及「1113」上水暴徒磚頭謀殺慘案;同月,當中暴徒騎劫中大和理大校園時,使用汽油彈數量之多及暴力程度之高亦是前所未見。此外,更有極端暴力團夥使用真槍和爆炸品,意圖殺害警務人員或脅迫政府回應他們的所謂「訴求」。
  • 修例風波中遭嚴重破壞,香港理工大學校園修復費或需7億港元
    中新網4月15日消息,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觸發連場暴力衝突,多所大學相繼「淪陷」,其中香港理工大學在11月發生長達約2個星期的「佔領圍城」事件,破壞最為慘重,目前仍在修復當中,理大初步估計校園修復費將高達7億元(港幣,下同)。
  • 林鄭月娥:香港年輕一代的教育出現問題
    她強調,香港年輕一代出現問題,是因為香港的教育變得「政治化」,而政治問題不解決,更好的教育措施、更多的教育資源也難以扭轉局面。林鄭月娥指,自去年6月以來的「修例風波」引起一系列暴力違法事件,不僅令香港飽受創傷,法治受到衝擊,更令到不少人深感香港的教育的問題。
  • 香港高校學生:香港國安法為校園帶來平和氣氛
    7月9日電 (史冰筠)2019年發生的「修例風波」,暴徒使香港本來安靜和平的大學校園變成「戰場」,香港本地學生和內地學生都無法置身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安法》(香港國安法)最近頒布後,同學們對比去年的混亂,相信以後香港會更加安定。  去年11月因「修例風波」,香港理工大學尖沙咀校園和香港中文大學曾被黑衣暴徒佔為施暴的場地,使學生學習和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很多學生不得不提前撤離。  相比去年暴徒給學生的衝擊,香港國安法頒布後,有同學發現身邊激進的本地同學也平息下來。
  • 香港警方在「修例風波」中已拘捕逾萬人,檢控2389人
    香港警方在「修例風波」中已拘捕逾萬人,檢控2389人 中新網援引香港文匯網12月11日消息,香港警方11日在社交平臺發文指,由2019年6月9日至2020年11月30日,在「修例風波」中警方一共拘捕了
  • ...大批年輕人因「修例風波」入獄,香港懲教署擬擴充「懲教飛虎隊...
    「修例風波」以來,香港警方迄今共拘捕9216人,其中1979人已經或正在司法程序處理。據香港「星島網」等港媒7月13日報導,香港懲教署預料將來會有一大批因「修例風波」而入獄的年輕人,對懲教署而言是一個挑戰。
  • 幼兒園出現不當政治標語?香港教育局:學校絕不應有任何政治灌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香港「橙新聞」《大公報》等港媒報導,有網民近日在臉書帖文並上傳圖片,稱荃灣有幼兒園及小學出現所謂「連儂牆」(指被香港激進分子用於張貼反對派標語的牆壁)。對此,香港教育局23日回應表示,已聯繫涉事學校了解情況,重申學校應注意年幼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需要,絕不應有任何政治灌輸。
  • 人民日報評論:在香港校園搞政治操弄,這樣的學生會代表不了誰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秩序逐步恢復,「修例風波」中處於「風暴眼」的大學校園也漸趨寧靜。然而一些香港高校的學生會,卻逆勢而動,仍在煽動極端情緒、傳播「港獨」思想,實在令人遺憾和失望。
  • 在香港校園搞政治操弄,這樣的學生會代表不了誰 | 人民銳見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秩序逐步恢復,「修例風波」中處於「風暴眼」的大學校園也漸趨寧靜。然而一些香港高校的學生會,卻逆勢而動,仍在煽動極端情緒、傳播「港獨」思想,實在令人遺憾和失望。然而近些年來,特別是「修例風波」中,一些高校學生會被人操弄,把校園變「戰場」,甚至對持不同觀點的老師同學進行人身攻擊。當前執掌港大學生會的「嶸希閣」一批成員,就明確主張「『港獨』是香港人最理想的出路」,並據此開展活動。這不僅早已偏離學生會的初衷,更與香港國安法存在牴觸,應當引起高度警惕。
  • 又向校園伸黑手!香港反對派搞中學「港獨辯論賽」,四校隨即退賽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香港學界辯論聯會」舉辦的「第一屆全港中學學界辯論比賽」,因辯論題目包括「港獨」等政治議題引發質疑,4家學校隨即退賽。據香港《東方日報》25日報導,聯會網站顯示比賽共有145條辯題,政治佔22%,題目包括「政治歌曲出現對政治抗爭運動利多於弊」以及「香港人應爭取香港獨立」等。
  • 馬英九:蔡英文利用修例風波製造恐懼 騙臺灣選票
    「修例風波」製造恐懼感,用香港人的鮮血騙臺灣選票。馬英九更指出,蔡當局借香港「修例風波」製造紅色恐慌,操作所謂「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欲催化臺灣民眾的恐懼,藉此獲得政治利益,但後來又說臺灣現階段不需要「難民法」,難怪遭批是用香港人的鮮血騙臺灣選票。據早前報導,自稱「學界代表」的所謂「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赴臺「求助」,要蔡當局推動「難民法」,結果遭遇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