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國僑網
海外網12月7日電 對大多數人而言,年近六旬,是安享晚年的年紀。但「老太原」崔和平,卻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出了新花樣兒!
去年11月,崔老偶然翻看到一本介紹英國語言學校的資料。「和英國人住在一起,吃地道的英國菜,聽地道的英語,還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到附近城市參觀學習,」看到資料中對留學生活的介紹,崔老興奮不已。
「我的事情我做主,就是這麼任性!」在妻子和女兒的支持下,59歲的崔老撥通了留學資料冊上的電話。按照工作人員的熱情指示,他一步步報名、註冊、繳費。
今年4月,在聯繫好學校和寄宿家庭等事宜、交齊12萬人民幣的費用之後,崔老踏上了赴英留學的道路。
在崔和平看來,那本小冊子只是導火索,出國留學卻是他蓄謀已久的事情。「我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計劃的,不可能一拍腦袋就幹。」而他此次去英國的目的,便是學習英語。
據崔和平所說,他從小就愛學習,高中時還擔任過英語課代表,英語基礎不錯。但後來因為工作、結婚生子等原因,英語底子就漸漸地還給了老師。
20多年前,因為單位改制,他下崗了。藉助自己的拍照特長,他開始在外打拼。拍照片、策劃參與各種攝影展……漸漸地,他也有機會走出國門,和各國友人交流。也就是在那時,他意識到,自己的英語水平太過欠缺。
2015年,崔和平獨自一人窮遊歐洲74天。做計劃、找旅館,他越發覺得,英語成為了自己最大的障礙。所以,系統學習英語,就成為他內心最渴望的事情。而置身於語言環境,無疑是學習英語的最佳選擇。
他就讀的這所英國語言學校,為有意在英國求學和謀職的外國年輕人提供英語學習平臺。
因此,在風景如畫的校園內,來來往往的有十五歲的西班牙少年,有十八九歲的日本少女,也有二十幾歲的智利小夥。
崔和平走在校園內,似乎有些違和,卻也並不出戲。他時常穿著粉色襯衣,將鬍子颳得乾乾淨淨,顯得年輕又精神,同學們都稱他為「老小孩」。
周一到周五,學校每天都有課。崔和平會在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上課從來不遲到,出勤率百分之百;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總是會多問。因為這樣的努力,他在不經意間,還曾獲得過全班第一;帶過崔和平的主課老師們對他的評價都是「very goood」。
課餘時間,崔和平也安排得十分緊湊。他抱起相機,定格著當地的美麗瞬間;用手機,拍攝生動有趣的視頻畫面;用文字,記錄自己到英國學習的詳細過程。他的日記,早已寫了20多萬字。所有資料,都記錄了他留學生活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奇事異聞以及驚險遭遇。
因為崔老的活躍,他認識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崔老沒起英文名,但外國朋友發音不準,就乾脆把「和平」叫成了「Happy」。恰恰符合崔老熱情快樂的天性。
還有三個多月,崔老的留學生活就結束了。他深知時光匆匆,因此格外珍惜有限的學習時光,準備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看儘可能多的風景。
崔老說,留學不是他學習的終點。相反,正是他人生的另一個起點,「等掌握了系統的英語知識,我可以用它做更多的事情。」
其實,與崔和平一樣,勇於將內心「任性」想法付諸實踐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馬來西亞華裔留學生鄭建陽,去年81歲,以16萬字的碩士論文,順利在上海大學畢業;山東巨野的姜淑梅,60歲認字,76歲寫書走紅;墨爾本的託尼,80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終於在81歲圓了自己兒時的夢……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除非自己已經放棄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熱忱。(中國僑網、中國青年報、太原晚報、搜狐新聞、墨爾本生活資訊)
責編:樊小菲、李瑞辰
31199249,.中國六旬老人赴英留學 被同學稱為「老小孩兒」,.2017-12-07 09:22:14,.204267,.樊小菲、李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