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獨立的人生必修課
那到底什麼才是獨立呢?
不只是經濟上的獨立,而是要深刻了解自身的價值,還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世界著名作家毛姆所著的《面紗》,
就講述了一個關於女性自我價值覺醒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凱蒂的英國女子,她因為世俗的壓力,不得不選擇結婚。
結果對方和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及價值觀完全不同。
於是凱蒂就愛上了風流的已婚男人唐生。
丈夫發現了凱蒂的行為,憤怒至極,便借著工作的原因,將凱蒂帶到了霍亂肆虐的湄潭府。
情人唐生拋棄了凱蒂,丈夫也不再愛她。
百般無聊的凱蒂將注意力放到了周圍的人身上。
她發現在霍亂的中心地帶,有一個修道院。
修道院裡,有許多正在工作的修女,
她們每個人都將生死置之度外,
全心全意照顧生病的人。
這樣的獨立和大愛,讓凱蒂很感動,也很慚愧。
一直以來她都糾結在小情小愛和虛榮的事物上,從來不曾探究過自己的內心。
從此,凱蒂對生活有了重新的認識,她開始在修道院工作。
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凱蒂逐漸明白,只有自己付出了愛,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同時,凱蒂也重新認識了丈夫,可當他想要和丈夫共度一生時,丈夫卻在治療病人的時候,不幸感染上瘟疫而去世。
後來,凱蒂一個人回到了香港。經歷過死亡之後,凱蒂看穿了唐生的嘴臉,也認識到了親情的重要性,她理解了父親,並給父親寫了一封信。
信中,她為自己之前的膚淺道歉,也希望能夠同父親一起工作,彌補自己的虧欠。
經歷過苦難的凱蒂,終於找到了真實的自我,也重新認識了人生,看見了自我的價值。
她逐漸明白,之前,他人的眼光,自己的想法都是錯誤和膚淺的,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並不是靠他人挖掘的,而是需要自己去發現和升華。
《面紗》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萬物由道而生,循著道成長,而後又回歸於道。
最終,凱蒂掙脫枷鎖,揭開世俗的面紗,回歸了真實的自己,也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
無論你經歷過怎樣的人生,無論你正體驗著怎樣的生活,人最終都要面對獨立這堂必修課,不抱怨,不依附,成為人生的主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是道的回歸。
做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知乎上有人提問:
你見過獨立的女性是什麼樣子?
有網友回答完,總結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
和獨立的女性相處,是在用靈魂跟她們接觸,而不是身體。
確實如此,真正獨立的女性,
身上的那種自洽的強大是由內而外的。
她們不尖銳、不刻薄,和善而寬容,無論誰跟她們相處都是舒服的,也能夠聞到她們因獨立而散發出來的芬芳。
當然,獨立並不是讓女人成為超人。
而是讓自己成為獨立、而不依賴任何人的存在,不會為了他人眼光在一段錯誤的感情裡蹉跎年華;也不會為了任何原因,而委屈自己,妥協於生活。
更不會因為戀人的離去而迷失自我。
最重要的是,獨立的人對自我有著清醒的認識,不會為了迎合世俗和他人,而去改變自己。
作家伍爾芙曾說過:
一個人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