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梅」系列報導之一:遊文書院與石梅小學

2020-12-19 蘇訊時空

「五六月間無暑氣,百千年後有書聲」。在江蘇省常熟市虞山腳下,有一塊蘊含千年歷史的文化寶地,她被山林梅樹環繞,也被百年不絕的書聲氤氳,這書聲來自石梅小學,也來自三百年前的遊文書院。

常熟市石梅小學前身為聞名江南的「遊文書院」,書院建立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兩代帝師翁同龢、北大校長吳樹青等童年均就讀於此。學校北靠十裡虞山,東枕言子杏壇,北鄰讀書臺,校園內古木蔥蘢,長廊蜿蜒,彌散著濃厚的江南書院氣息。

相傳,漢朝時有個叫黃初平的名士遊歷至此,在山麓把吃剩的梅子核丟在山坡石壁上,一夜之間長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梅樹。後來,仙去梅空,後人就在石壁間刻了七朵梅花,因此得名「石梅」。

「石梅」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後人津津樂道於她的傳說故事,而在一千多年後,距今三百年前,虞山的讀書臺旁的遊文書院裡傳來了朗朗讀書聲。而這歷經三百年、聞名江南的遊文書院正是今天石梅小學的前身。

翁同龢

三百年來,雖歷經歲月變遷,石梅小學始終堅持在遊文書院舊址辦學,一直未曾遷移。關於遊文書院的歷史,據《重修常昭合志》記載,清康熙年間,糧守道劉殿邦於虞山南麓梁昭明太子讀書臺畔構築躡雲山房作遊憩之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邑人陶貞一、言德堅等集資購買躡雲山房,並山地各屋,用於邑人子弟讀書場舍。清雍正三年(1725年),糧儲道楊本植捐錢修繕,並將山房正式額名為「遊文書院」。因《漢書》中有「遊文於六經之中」,且恰巧符合邑人先賢子遊(言子)之文學,故此命名,也寓「潛心會文」之意。

傳說翁同龢九歲那年,他的父親翁心存為孝養父母而辭官歸裡。翁同龢參加童子試,以優異成績一舉考進了由其父擔任主講的常熟縣學遊文書院。在這裡,他常常與同學聚集在一起切磋學問。除了翁心存、翁同龢,當時的遊文書院裡還有很多名人。

據《瓶廬遺恨》一書記載:「當時受聘來遊文書院任教的多是望重儒林的知名學者。除翁心存外,還有吳大澂、許建皓、錢泳、邵淵躍、趙烈文等人。這些人各有所長,薈萃一處,如群星燦爛,使遊文書院聲名遠播,也使這裡的學術氣息空前濃厚。」

待到清光緒年間,正值白話文推廣,龐鴻文、邵松年修建齋舍,將遊文書院改辦為常昭學堂,這是當時常熟較早創辦的新學之一。到了宣統年間,常昭學堂改名為常昭公立高等小學西校,通稱「常昭石梅公校」。

民國年間,幾經變遷,校名也多次發生變化。新中國建立後,常熟解放,石梅小學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1950年,學校更名為常熟縣石梅中心小學。1983年常熟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常熟市石梅小學,為常熟市直屬小學。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三百轉瞬即逝。石梅小學卻始終堅持秉承嚴謹治學之風,造福桑梓之責,為地方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北大校長吳樹青、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蔣雲仙、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鄧紹基等都是石梅優秀畢業生,他們和許許多多普通的石梅學子都是百年書院的驕傲。

新世紀的春風給石梅小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04年,學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開始了就地改擴建工程;2007年,新校落成;2018年老校區校安工程一期改造完畢。目前學校佔地面積22942.4平方米,建築面積19256.5平方米,有34個教學班,學生1368名,教職工115名(其中16名教師支教、交流至其他學校)。學校專任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比例為100%,學歷達標率100%,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97人,佔教師的90%,碩士研究生學歷3人。高級職稱教師11人,一級職稱教師89人。

骨幹教師、名優教師比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學校擁有常熟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29人,佔專任教師的26.6%,其中省級特級教師1人,蘇州市名教師2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3人,佔骨幹教師中的20.7%;另有常熟市級教學能手49人,佔專任教師的45%。班主任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數29人,佔班主任總數的85.3%。

在充滿人文關懷與文化氣息的理念感召下,學校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文化品位全面提升,形成了現代與傳統交融、山水與人文相宜的校園風貌,在歲月展卷間訴說著她的深厚底氣、蓬勃靈氣和蔥翠秀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石梅小學更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特別是「十九大」以後,全校師生在以顧麗芳為校長的班子帶領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認真貫徹中央文件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多年辦學過程中,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堅持「教師第一」和「兒童立場」的辦學基點,以「潤澤生命、開啟智慧、以人育人、共同成長」為辦學理念,始終銘記的會期許,不斷提升著辦學品質與內涵。

學校常年堅持通過「心靈之約」讀書會引領教師閱讀和寫作,通過「石梅講壇」遼闊教師視界,拓深思考力,提升實踐力。堅持「立德樹人」的使命,為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校園生活:畢業儀式、入學儀式、成長儀式等儀式課程,已成為學校課程中,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重要版塊;文學社、書畫社、戶外俱樂部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已成為孩子們情趣舒放、能力增長的重要基地。

該校耐心而堅韌地做著對一個個生命成長有益的小事,也因此收穫了各級部門及各界的鼓勵: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學校、全國百強特色學校、江蘇省模範小學、江蘇省實驗小學……更為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歷練與改革中,石梅小學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孩子們在這裡找到了最為適切的教育,因此,他們幸福成長。

玉石琢成器,梅花綻浮香。經過歷代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常熟市石梅小學秉承遊文書院的百年文脈,成就了自身卓著不凡的聲望,並煥發著無限的青春活力,向著更有品味、更優品質、更高品格的目標邁進。(王根元 張晉山)

相關焦點

  • 石梅半島在哪裡
    萬寧興隆一直以來是靜逸養老的好去處,不少的人都在此定居養老,因為良好的氣候,舒適的環境,使得人的身心得到了康養,要在此養老房子自然不能少,石梅半島就是滿足你需求的美好宜居樓盤!關於石梅半島具體在哪呢?1、石梅半島具體在哪?
  • 【石梅動態】休業式|「石梅小院士」頒獎典禮
    「石梅小院士」是老書院裡的最高榮譽,二到六年級各班通過自主申報、班級推薦以及校級評選,最終有52位同學獲評2019-2020學年度「石梅小院士」榮譽稱號。五(3)班 馬施宸  陸鎰容五(4)班 錢奕瞳  周必坤五(6)班 吳心愉  丁佳悅六(1)班 應書瑤  鄭  好六(2)班 易詩棋  黃毅妍六(3)班 李思傑  王思越六(4)班 伍子睿  顧紫煜六(5)班 姚清晨  陶  玥六(6)班 蔡文婧  黃張堅祝賀「石梅小院士
  • 石梅推新歌為七夕戀人祝福 歌詞淺淺吟唱獲好評
    石梅在七夕節到來之際,也發行了新歌《戀上你的人丟了我的魂》。石梅《戀上你的人丟了我的魂》。網易娛樂8月21日報導 8月23日,就是一年一度中國傳統的七夕節。石梅在七夕節到來之際,也發行了新歌《戀上你的人丟了我的魂》。
  • 【書院先生】石梅詩情|「嘉樹」班牛年「施」情話「語」
    沒錯,這是我們石梅小學嘉樹班施建軍老師寫給孩子們的評語,評語以溫馨有趣的格律詩呈現,更令人震驚的是——所有的評語都用小楷親筆書寫!點讚!!!小編上班主任工作網學習了一番,發現班主任評語一點都不好寫。百年書院的先生就是不一般!在石梅後山,孩子們有一塊「自由田」,除草、鬆土、施肥、澆水……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這是孩子們的種植日誌。施老師感動於孩子們對種植的熱衷,「詩興大發」,我們一起來欣賞幾首小詩。長勢喜人(其四)2020.10.29蒼蘭才舉新磨劍,細菜初擎淺碧心。學子晨昏勤照拂,欣榮不覺已秋深。
  • 【石梅銀杏節】五年級 | 當銀杏遇上英文
    盼望著,書院裡那棵百年銀杏,披上黃金甲的那一刻。終於……嗅著它的古香,在樹下張開雙臂,仰望那一抹金黃。
  • 著名青年音樂家石梅攜《穿越奇蹟》唱響第二十四屆京張心連心大型...
    作為京張高鐵「迎冬奧心連心」大型文藝欄目的特邀嘉賓,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著名青年音樂家石梅老師已連續五屆登上演出舞臺,此屆石梅老師再次攜歌曲《穿越奇蹟》唱響在迎冬奧心連心舞臺上,致敬高鐵上的小姐姐們為我們祖國努力拼搏體育健兒們加油
  • 【石梅教師】成長進行時|張明暉:音樂是方向,成長路上「見自己」!
    此次比賽正值張明暉老師在世茂實小交流工作期即將結束之際,她說,要以鋼琴作品《奉獻》,獻給陪伴她走過三年時光的世茂小學的孩子們,為自己的交流時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工夫不負有心人。(供稿/輝  編輯/瓊  審核/均)石梅小學 —修身樂學—  ▶微信 | cssm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