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因為用原子筆作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公共藝術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石信爆紅網絡。5月31日,學校專為石信舉辦個人作品展。這場畫展,吸引來了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劉傑等大咖。
90後的石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創作經歷是什麼?本報記者為此專訪了這位石信同學。
□東方今報記者張靜
通訊員龍騰雲
【初衷】一次鉛筆畫四面體奠定硬筆畫畫決心
東方今報: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專注原子筆創作的?為什麼選擇這種方法?
石信:2010年,我上高一的時候,跟同學一起去美術興趣班,心中便埋下了走藝術高考這條路的種子。我記得很清楚,那年的3月29日,我第一次用鉛筆畫出了四面體,特別激動,當時就想,以後要用硬筆畫畫。
我學的是公共藝術專業,繪畫知識比較龐雜。2013年10月,我大二的時候,第一次用藍芯筆畫,出來的效果把自己嚇了一跳。沒想到原子筆創作出來的圖這麼生動。2013年回老家,翻抽屜時發現裡面有很多原子筆,開始嘗試用原子筆作畫。
最開始,主要是畫卡通動漫,後來畫得多了,就開始效仿中國的傳統水墨、工筆重彩,到西方的古典主義、點彩派、印象派,再到年畫、版畫、攝影作品……涉獵的體裁越來越廣,博採眾長、為我所用。
【艱辛】一幅靜物作品畫了一個半月
東方今報:這次展出的作品,都體現了哪些畫種?
石信:體現了國畫、油畫、素描、漫畫等多個畫種。不同的畫種創作風格,對於顏色和技法要求不一樣。
尤其是油畫,因為原子筆本身色彩比較單一,要表現出靜物的寫實感,需要通過思考,用簡單的顏色搭配出複雜的色彩,展出的一幅靜物作品,前後花了一個半月才完成。每天從早上創作到晚上,除了吃飯時間,都在畫。
東方今報:用原子筆創作時,與其他畫種有什麼不同?
石信:難度要大於其他畫種。
剛開始時,我只是用普通的列印紙,比較薄,因為原子筆易漏油,正作畫時在紙上容易積一個黑點,這個很難處理,需要用刀片慢慢去掉。後來,我就選擇了厚一些的紙,情況就好了些。
另外,如果哪個地方畫錯的時候,不像鉛筆可以輕易擦掉,這是原子筆創作比較麻煩的地方。
【考驗】原子筆創作要耐得住「煎熬」
東方今報:原子筆創作最大的考驗是什麼?你在創作中追求的是什麼?
石信:完成一幅原子筆畫,需要10多天。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有一些煎熬,但對我來說,卻是一種享受,是我鍛鍊耐力的不二選擇。因為我認為原子筆畫是所有畫種裡最具藝術造詣的繪畫形式之一,所以我一直很青睞於這種形式。
這兩年,我畫了近50幅作品,無論是國畫還是油畫,畫風景還是畫動物,每幅畫我都力求細膩逼真。比如在CG動畫中,最難處理的就是動物的毛髮,但是你看我的這些作品裡,比如這隻小兔子還有《冰河世紀》裡的動物形象,毛髮都是絲絲可見的。
東方今報:為什麼創作這幅叫「九零後」的牛仔褲作品?
石信:我給它起名叫《九零後》,畫的就是一條陪伴了我多年的牛仔褲。洞洞褲,也算90後的一種著衣風格吧,這條褲子我經常穿,已經不能穿了,用兩個多月的時間把它畫下來,算是對自己大學本科生涯一個紀念吧。
【未來】想繼續深造多創作
東方今報:將來打算做什麼?
石信:其實,我就是個大家眼中的「宅男」,平時愛窩在宿舍畫畫,幾乎不玩遊戲,大家在玩的時候,我就趴在宿舍的書桌上畫畫。
我喜歡純粹的生活,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比較專注。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了我的畫,也有不少公司向我拋出了橄欖枝。但是我計劃複習專業課,準備考研。
學校幫我申請了工作室,我想繼續學習深造,多創作,將來能在藝術上有所造詣。
■名家點評
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劉傑:原子筆彩筆創作在河南乃至國內,都不太多。從西方進入國內也就五六年時間。原子筆創作一幅作品,可能需要幾萬筆甚至幾十萬筆的反覆重複,一定要靜下心。在這麼浮躁的社會裡,能這麼靜下心來去做,耐得住寂寞,是很難得的。展出的這些作品,不管是什麼風格,都畫得不錯,說明石信的技藝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