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愛豆,壓根就看不懂你們在飯圈說的話。
某個飯圈老公王嘉爾,在娛樂節目接受了飯圈縮寫詞的大考驗。
只答得出「dbq」=對不起的王嘉爾,對於其他縮寫詞直接懵逼了,然後就開啟了吐槽模式:
」就這麼討厭打字嗎?「
基哥悄悄說一句:王嘉爾是94年生人,看不懂00後粉絲說的話也無可厚非。
不過9102年都快過完了,最大的00後都已經19歲了,這幫小哥哥小姐姐們,也該到了讀大學的年紀了。
學王嘉爾說的,難道寫論文用縮寫,然後反問教授看不看得懂嗎?
縮寫文化之所以能在00後之中盛行,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打字方式,九宮格不能又快又準打出那些縮寫用語,相反26全鍵盤就可以指哪打哪。
zqsg(真情實感),xswl(笑死我了),awsl(啊我死了),dbq(對不起)這些還是溼溼碎,下面這張圖裡面的,基哥相信90%以上的老年人都看不懂。
這一串像摩斯密碼一樣的神秘字母組合,其實翻譯過來是:「圖書館?」;「來我家吃飯?」;「有點困」;「那你睡啊」;「好的」。
在豆瓣上面,有一份追星專用的飯圈考卷,基哥是真的一個都填不下手。
基哥覺得,這一屆的00後,以後就業可以試一下進去戰略忽悠局,不僅要外國人看不懂,現在連中國人都別想看懂。
不要看現在00後在QQ上面嘰裡咕嚕說著各種摩斯密碼般的縮寫,想當年90的QQ,誰還沒個幾句火星文的個性籤名?
火星文不僅難懂,要想打出來難度也是十分高,於是各種火星文輸入法就誕生了,輸入正常的漢字就能自動把火星文轉出來。
十幾年的火星文風行於網絡的時候,批評90後跟現在批評00後的縮寫文化很像。
認為火星文破壞了文字的嚴肅性和規則性、導致網絡語言陷入混亂、加大了識別難度、不利於網友的溝通交流。
70、80後看不懂90後的火星文;90後看不懂00後的縮寫黑話,其實就是代溝問題,每一代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化。
80後被稱作垮掉的一代,90後是腦殘的一代,那00後呢?縮寫的一代?
當年看不懂火星文並沒有消失,反而轉化成大眾語言,隨著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力,什麼偶(我)、表(不要)醬紫(這樣子)開始被大部分人使用了。
對於新興的事物與文化,要以一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當年90後在用火星文的時候,可能有人也會擔心,這幫90後以後會不會拿著用火星文寫大學論文?事實上,火星文沒有考驗到大學教授,反倒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用語中。
00後的飯圈縮寫,想必也會出現這種趨勢,看看B站的視頻、直播平臺的直播間,00後的飯圈縮寫可能不會全部成為生活用語,其中的一些像是awsl、xswl這種通俗易懂的縮寫,相對還是容易接受。
所以無論是火星文還是飯圈縮寫,其實都是中華文化孕育下的網絡文化的小縮影,在中國有幾千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字,是經過幾千年以來不斷交匯融合,才成為如今的中華文化。
縮寫文化並不是文化的倒退,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文化自信,不需要過度解讀和評價00後的縮寫文化,可能未來的10後,會創造出更加奇怪的網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