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圭臬》推薦語
宮白雲
在中國詩歌多元化的時代,大小詩歌刊物多如牛毛,而有些詩刊僅看過目錄就可以放置一邊,但有些刊物,卻可以為這個時代的詩歌作任何預言,就如《圭臬》詩刊,它是由一個資深的詩人、批評家易杉主編並獨立出品的民間漢語詩刊,易杉是個底蘊深厚、精益求精的完美主義者,他不是詩壇的潮頭人物,但他願意為詩歌事業奉獻自己的力所能及。從他這本獨異的《圭臬》來看,既蘊含著當下詩歌與批評的高度,又有自己風格的創造性和閱盡鉛華的思考。這是一位相當講究的詩人,從《圭臬》的設計到排版,到內容的擇選,均有不可替代性,我相信這本詩刊隱藏著他對詩歌的願望與理想,詩歌與批評的文學價值、性質與特性在這本刊物裡有著最好的體現。《圭臬》雖說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經典,卻勝似經典。在漢語詩歌歷史路上,《圭臬》的誕生就像「圭臬」本身,成為詩歌重要的標尺、準則和法度。毫無疑問,《圭臬》在眾多詩刊中的脫穎而出,以其閃耀的光芒和令人驚豔的品質,成為中國詩壇獨樹一幟的一面旗幟。
儀式(組詩)
母親節記
通天的道路
一萬朵白雲一萬隻白鴿子
世界來不及躲閃,一萬個瞬間
出生
一顆柔軟的心正在等
堅定的理由,幸福太快了
時光倒退著走
倒回了棒棒糖,倒回了
雞蛋餅,倒回了芨芨草
倒回母親的年輕
我叫著:母親,母親
如同叫著愛情
而桌子上的木瓜雪蛤
甜得有些無法承受的
眩暈,明亮的人世
將如何撤回愛的黑夜
母親,兩條路有可能是一條
如果沒有月亮
我就是那場靜靜的雪
晨鐘
燈火熄滅三次
黎明等著黑夜自然醒
關山沒有阻隔
裸露謎一樣的思想
那些輕的
怎麼也留不住
應該慶幸
世間不斷的失蹤……
我感激地發現
幾片薄瓦上的薄霜
覆蓋不住落葉
流水衝垮不掉分量相等的石頭
這紛飛的塵世
我用遁世的砝碼稱量
時間的傲骨
捧起命裡南山
晨鐘坐化
無盡的月亮
青春
很多年沒見她了
而我為了一個春日
去白雪的後面
翻閱一個蘋果的臉
讓我再聞一聞
那一大群雪的味道
一個跌倒又爬起的人
在舊照中懷念
那些傻傻的笑
一萬朵雪花輕輕的發熱
我看著它們飛離
融化
生命太能承受了
它巨大的容量累積起塵世的高度
輕吹一口氣
青絲在額頭尖叫……
每一天
都是恩典
那口熱騰騰的呼吸
雙眼滿含的淚
無垠的腦海,思想的焦黃
被吐出的塊壘
不曾遊歷的未來
一塊空地的沉默
只需專注,活生生的心跳
在塵世呼喚
鐘錶的滴答聲裡
另一種聲音
開口說話
儀式
當頭顱長出閃電
內部的雨創造了天堂
花朵被送往墓地
暝色金黃
骨頭挨著骨頭的人
互換面孔
格局
一團白
懸在陰影的頭頂
打坐
擺出遺世獨立的格局
有人看到真
有人看到虛
稻草人守田地
麻雀不敢抓穀粒
翻書的人翻著顏如玉
大海是個覺悟者
不悲不喜
背負一朵小魚
人間的事
聚散枯榮
冥冥中升起落下
明滅裡
炊煙悚然
彎曲成命運的苦肉記
為了永生的夜火
負擔黑暗的苦役
在自我的山水
吐納呼吸,那個元音
以它的慈悲
咽下一片片沼澤
數以萬計的黑夜
我越是熱愛
越是明亮
梔子花
含苞中,牛奶變為花
世間多麼小的儀式,都藏有深意
兩個打坐的人
互嗅著塵世的香息
縱使隔空而來
縱使梵音遠去
依然青色凝碧,依然枕著萬籟
無盡處,我剎那明滅的歡喜
蘋果摔在石頭上
大河汙濁
白雲在其上潔白
人群中走著,我的渺小
襯著他人的龐大
太陽下的陰影,左右搖擺
我試圖把它踩碎
砰的一聲
我聽見蘋果摔在石頭上
回聲裡,嘴裡的獠牙
掉在嘴裡
一粒子彈就要了人命
一點火星就是一場大火
而一點善意就是日後的善果
鳥從哪棵樹上鳴叫
樹都翠綠
父親的墓地
我在母親的子宮裡
隨她去過,她的慟哭是我的胎教
我厭倦了淚水
厭倦得連淚水都說「夠了」
不夠的是,他墓碑上的名字
我四十年前去一筆一划地描過
三十年前去一筆一划地描過
二十年前去一筆一划地描過
十年前去一筆一划地描過
一年前去一筆一划地描過
好像每一筆每一划
都是在為他屈辱的一生
樹碑立傳
現在,我累了,父親
請你從你的名字中出來
把你的手放在我的額上
七月
是片故土,空蕩蕩
坐著故人
一定有個生動的瞬間,留給
遲到多年的黃昏
嘴角的微笑,像那晚的月亮
看著大地後仰的身子
銀白的月光落在銀白的紙頁
世間渾圓,看上去
像是虛構
天空浩渺,另一個界面
一隻鳥,靜靜歡叫
巨大的空曠,在空氣中
靜寂
《圭臬》2017卷 目錄
卷首語
圭臬考:影子測量小史 ‖向以鮮
前沿【主持黃嘯】
櫻桃的暗號(組詩)‖李龍炳
隱私,或指鹿為馬 ‖李龍炳
單色筆(組詩)‖張鳳霞
秘密的舞蹈 ‖張鳳霞
現場【主持李龍炳 錢旭君】
倒春寒(組詩)‖易杉
無詩歌(組詩)‖車前子
一場噼裡啪啦的雨(組詩)‖森子
空城(組詩)‖錢旭君
儀式(組詩)‖宮白雲
代碼春宮(組詩)‖蔣靜米
精神病科(組詩)‖張衛東
輓歌而行(組詩)‖胡馬
蛋殼原理(組詩)‖黃嘯
先鋒詩論【主持王學東】
主持人語||王學東
楊小濱評論||王學東
論當代論兩岸當代詩的幾個核心問題||楊小濱
兩岸當代詩中的換喻與後現代主體||楊小濱
中國當代詩中的文化轉譯與心理轉移||楊小濱
民刊檔案【特約主持鄧翔 】
論八十年代初期的「第三代」詩歌運動||鄧翔
「第三代人」詩歌選||鄧翔
詩人隨筆【主持凸凹】
詩歌與現實:從杜甫談起 ‖桑克
歸順之詩 ‖湯養宗
隨筆兩篇 ‖育邦
時代現實下的詩歌審視 ‖劉波
當代先鋒詩歌:頹蕩之外還有什麼?‖趙衛峰
穿破黑暗哲學(隨筆八段 )‖發星
2017隨筆(四則)‖錢旭君
老生筆記(五)‖黃嘯
唱給家園的輓歌 ‖比曲積布
麗元山札記 ‖易杉
有關文學的扯淡,或詩歌的基本面 ‖成都凸凹
編後語 ‖易杉
易杉 主編 中國 四川
詩賞讀|在讀與寫中與您相見
長按二維碼,關注詩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