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Z同學就讀伯明罕TESOL體驗分享,Z同學背景:18屆伯明罕大學MA TESOL with merit degree 的畢業生,18年底開始申請博士,現在是2020 fall 伯明罕大學English Language and Applied Linguistics的準博士一枚,主攻方向corpu,下文以伯明罕大學TESOL為例:
下面開始正題:伯明罕大學MA TESOL 專業分三個學期,前兩個學期每學期三門課,每門課一篇論文(對的,你沒看錯,我們沒有考試,導致我根本沒有享受過大禮堂考試的待遇),每篇4000字,最後一個學期寫一篇大論文。哈哈,不知道其他學校的考核標準是什麼,我們學校就是寫論文啦,不過我還挺喜歡的,可以自己掌控時間,也沒法臨時抱佛腳。
主要可以看一下課程安排。
Term 1: Teaching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yllabus and Material Design
Term 2: Psycholinguistics in TESOL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Practice
Term 3: Dissertation (ELAL)
對了忘說了,我們一個班三十多個人,上課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分成兩組,分兩個時間段上,也就是十多個人上一節課,所以還是挺有人數優勢的,也能和老師更為熟悉,如果有讀博的打算,可以好好和老師維持關係嘻嘻,我的reference letter就是一位任課老師給我寫的,而且申博的時候學校「強制」要求,要有碩士導師的推薦信。
我會把具體每一周的上課主題放在最後供大家參考,如果對某一門課程有疑問,可以拉到最後查閱
****
Term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啥時候上:每周兩次課,每次兩小時,共九周
上些啥: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二語學習的方法對比,影響二語習得的因素
怎麼上:除了lecture,在第五周安排了reading week,即不上課,自主閱讀reading list(其實很多人在reading week出去玩了哈哈,看破不說破),最後兩周做workshop,老師在課上給我們提供材料,讓我們討論並且做分享。
啥感覺:還是學到挺多的(具體課程信息參見最後附錄哈),尤其是最後workshop的形式,感覺是在學以致用。
Term1: Syllabus and Material Design
啥時候上:全班分成兩組,即十幾個人一組,每周兩次課,每次兩小時,共九周
上些啥:課程體系的設計,以及對Authentic Material的探討
怎麼上:除了lecture,老師安排了兩次presentation,我們以小組(3-4人)為單位,對自己設計的syllabus和對Authentic Material的見解做展示
啥感覺:我印象最深的是讓我們基於一種課程設計理論,自己設計課程,我們一組是做functional syllabus,自己設計過才知道,設計課程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哭。
Term1: Teaching Grammar and Vocabulary
啥時候上:這個課有一些特別,是兩個老師,一個講grammar一個講vocabulary,也是把全班分成了兩組,每周兩次課(一次grammar一次vocabulary),每次兩小時
上些啥:如何教授語法和詞彙
怎麼上:主要是lecture的形式,但是上課會有小組討論等各種環節
啥感覺:很有實踐意義,真實的告訴我怎麼上課,尤其是怎麼教語法,很有啟發性
Term2: Language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Practice
啥時候上:每周一次課,每次兩小時,共九周
上些啥:PPP模式的教學方法,怎樣糾錯,如果看待第一語言
怎麼上:除了lecture,還有教學實踐,在Birmingham International Academy (BIA)有一次40分鐘的教學實踐,教授內容自選,老師會來看課給反饋,學生都是大學裡的人。
啥感覺: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自己設計教案,考慮學生的特質,老師給的反饋也很寶貴。
Term2: Psycholinguistics in TESOL
Term2: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Gesture)
第二學期的另外兩門課是自選的,會召開一個宣講會,所有開的選修課都會由任課老師前來做介紹,然後我們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選修課,選修課的考核也是以論文的形式,其中一門選修要作為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Linguistics的作業交上去,意思就是,比如我選的是Languageand Gesture和Psycholinguistics in TESOL,我交的作業,一個是作為Psycholinguisticsin TESOL交上去,一個是作為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Linguistics的作業,所以你選的其中一門課,必須盡力體現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在這裡就不對這兩門選修課做過多贅述了,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但是,我Language and Gesture的分數最低,因為我壓根沒聽太懂。所以,有可能選修課的給分就決定了,你是拿merit還是distinction。當年的選修課的列表我也放在附錄了,不確定每年是不是都開,僅供參考。
Term3: Dissertation
最後一學期就沒有課程了,要寫一個12000字(好像是)的論文,你提交proposal以後會給你分配指導老師,這之後,你就可以和指導老師約談,聊畢業論文的事了,頻率和談話深度全看你老師回郵件的效率。我是提前一個月就寫完了畢業論文。我導師說她不做corpus語料庫的東西,我純粹自學起家,不過導師也提供了一些寫作的建議,還有結構等等。
除了三學期的課程,還會有額外的教你怎樣寫論文的課程,好像是不強制上的,反正我是上了,還挺有用的。另外,還會把全班分為4-5人一組,會分配一個personal tutor,每幾周會一起開會,聊聊進展,你也可以在老師的office hour去找他單獨聊。
學院和學校所提供的學習資源遠超過單單的lecture,就看你能不能好好把握利用。
結語:這就是伯明罕大學18屆MA TESOL的就讀體驗,總體而言,每周也就三門課,每門課上兩次,總共一周是6個2小時的課,想想也不是很多,而且也沒什麼課後作業,基本都是課上的討論或者做presentation(頻率也沒那麼高),所以我課餘各種玩,參加學校活動哈哈。不過還是要分配好時間,因為考核都是以論文的形式,所以set timeline很重要,有同學再DDL前幾天才開始動筆,可想而知有多痛苦了。我是習慣早寫完早解放哈哈,我最後大論文提前寫完就去實習了,就讀期間還拿了3個工作offer,全都是遠程面試的,我還挺喜歡這種能自己掌控時間的感覺,畢竟沒有人在後面push你,你只能自己push自己哈哈,不過你要是大論文分配到一個push的導師,也是你的福氣,然而我就沒這種福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