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鳥從北向南飛,大曰鴻,小曰雁;
二候玄鳥歸,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
三候群鳥養羞,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
白露習俗
收清露
湖南、湖北等地的居民,秋天會用瓷器收取草頭的清露,和以硃砂或者上等的墨汁,點染小孩額頭及心窩,稱之為天炙,以祛百病。
祭禹王
太湖畔漁民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禹王就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具有益氣補脾、潤膚美容、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的作用。
十樣白
浙江溫州的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白露茶
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形成了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詩詞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涼夜有懷
唐·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溼衣裳。
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露
唐·鮑溶
清蟬暫休響,豐露還移色。
金飆爽晨華,玉壺增夜刻。
已低疏螢焰,稍減哀蟬力。
迎社促燕心,助風勞雁翼。
一悲紈扇情,再想清淺憶。
高高拜月歸,軋軋挑燈織。
盈盈玉盤淚,何處無消息。
白露
左河水
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
雁陣聲聲蚊欲靜,棗紅點點桂流香。
白露過後,中秋佳節將至 「萌紀」溫馨提示 在走親訪友,家人團聚的同時也要注意溫度變化「白露身不露」適時加衣,以免受涼
▼大家都在看↓↓↓
「我們的家風」第二十期:敬畏之心需長存
廉潔微視頻徵集令 | 確認過眼神,你是我們要找的人!
一圖了解《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修訂的主要內容
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