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後語文變化大,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期要抓住!

2020-12-11 跟誰學

近年來,隨著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陸續啟動和執行,高考改革後的學習重點成為備受關注的內容。明確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側重點,有利於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值得關注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將突破原有的文理分科的考試制度,而實行「3+3」的考試模式,即除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外,學生可在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選3科計入高考總分。跟誰學高中部負責人表示,這種考試方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學生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考慮選考科目,此外統考科目仍是學習中的重點內容。

從高考改革後各科分值的分配上來看,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考科目的分值為每科150分,按照卷面分數計入考試成績。而選考科目則實行等級賦分制的方式,即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考試的成績。從各科的分值分配上可以看出,3門統考科目在總分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在語文、數學、英語這3門統考科目中,相較於其他兩門學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部分學生認為語文不會成為拉分項。而隨著大語文概念的提出以及語文課程改革的提出,在未來的考試中語文科目的難度將提升,語文科目的考試區分度將增大,「語文難」將成為新趨勢。

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提高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主要分為4個部分,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日常學習的積累,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很難達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根據高考改革的執行情況,大部分目前就讀高一的學生,將參加高考改革後的考試。因此對於高中生來說,從高一年級就應該重視語文的學習,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

在語文學習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重視古詩文的積累。

在高考語文中古詩文的部分佔有一定的分值,也是語文試卷中較難的部分。以高考全國卷為例,古代詩文閱讀部分為34分,共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文言文閱讀佔19分,詩歌閱讀佔9分,名句默寫佔6分。與高三階段以注重考試技巧的學習側重點不同,在高一、高二階段應該重視文言文知識的積累,提升自身文言文素養。近年來,國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根據教育部對高中語文課標的修訂,將原標準中的誦讀篇目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古詩文推薦背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這就意味著原來只要求閱讀的古詩文被納入了背誦篇目之中。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大增加,古詩文背誦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中的名句默寫部分,更重要的是提高對古詩文學習的重視程度。

提升古詩文能力,要注重語文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累。考試中的文言文篇目的選擇為課外篇目,但所運用到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是相同的,因此要重視教材中經典古詩文篇目的學習。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內容主要涉及文言文常用詞彙、文言文語法以及文言文中的文學常識,在日常的學習中要重視這些基礎知識的積累。此外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當遇到不懂的文言詞彙時要及時查閱字典。

第二,重視閱讀能力的提升。

提升語文閱讀速度。

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卷面字數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由原來的7000字左右,增加到現在的9000字左右,按照這種趨勢,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由此看來,在語文的學習中要提高語文閱讀的速度。除了增加閱讀的數量外,還可以通過閱讀限時訓練的方式,在閱讀時保持適當的緊迫感。

拓展語文閱讀範圍。

在跟誰學高中部負責人看來,對閱讀的理解能力也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在語文的學習中要拓展語文閱讀的範圍,注重平時的閱讀積累,可以參考推薦的相關閱讀篇目。拓展閱讀範圍不僅在語文閱讀中有所體現,在語文的其他方面也有所運用。比如2018年語文北京卷的微作文部分,就考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相關名著後才能作答。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後的變動 語文將佔大優勢?
    高考改革後「得語文者得高考?」近日,不少學生家長在QQ群上討論改革後語文的重要性。專家認為,語文是母語,以後學生應該更加重視語文,預計語文課時或會增加。  預計語文課時可能會增加  高考改革不分文理之後,數學難度會降低,因此區分度也會下降。
  • 語文改革後何去何從?清華大學教授親傳大語文時代必備學習秘籍!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曾說過這樣的觀點。同時,2017年一系列語文改革和高考改革政策的出臺,都預示了語文的難度將提升……2019年秋季新學期,部編版語文教材順利實現全國所有年級「全覆蓋」。大語文以提高知識廣度為基礎;通過探究互動提高學生理解、認知能力,帶動表達能力和素養的提高佔領語文學習的高地。
  •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劇透」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溫儒敏與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坐在了主席臺上,縱論語文教育、青少年寫作和高考改革大勢。這3位大咖也許是當今中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們最想親近的人了。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溫儒敏就成了中小學語文老師追逐的對象——對新教材怎麼把握和吃透?新教材對學生母語素養提出了什麼要求?
  • 新高考改革:語文出現7大變化,數學不再分文理科,英語一年兩考
    在新高考的改革下,語文出現7大變化,數學不再分文理科,英語一年兩考,這三門重要的科目發生了一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語文語文是每年高考的第一門考試科目,而且他作為我國的母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高考政策下,語文出現了7大變化,變化一:語文試題的題量會加大,題型將更加注重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學生們在私下要加快做題速度了。變化二:命題範圍將大大擴展,學生需要加大課外閱讀量了。變化三:試題內容重在考察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變化四:加強了對課外閱讀的考察,包括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這部分的分值還會加大。
  • 貴州名師羅勇華解析高考語文|碰撞大語文時代
    寫在前面:  新教改實行後,高考各科題目的閱讀量都比過往有所增加,語文題目的難度更是在悄悄上升。當大語文這個詞彙開始進入尋常家庭的視野時,語文的學習已經頗有一種作為高考第一學科「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感覺了。
  • 教育部回應京津冀統一高考建議,北京一模透露新高考語文命題變化
    全國兩會進行,針對去年提出的京津冀統一高考,統一命題,統一分數,統一招生建議教育部回應目前還不宜實行,今後將認真研究。目前看來京津冀統一全國四卷暫時不太可能,但是新高考改革,北京市作為新高考改革重點試點,後續命題變化也值得大家關注!
  • 跟誰學:新高考改革後大語文背景下如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跟誰學:新高考改革後大語文背景下如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發布時間:2018-08-10 12:14:29      來源:   隨著「大語文」概念的提出
  •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 語文分值上升英語降
    【新高考】   數學外其餘四科均有變化   2016年高考,除數學分值不變,仍為150分外,語文、英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四科分值均有所變化。其中,語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語文理同卷,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其中,聽力為30分。
  • 語文新教材學習 讀寫將是突破口
    業內人士表示,教改後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事實上,從中高考的出題趨勢中,已可以看到,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平。語文學習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水平,而新教材的編排思路已反映出這種變化。對於語文的學習,閱讀和寫作將成為突破口。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2019年高考試題較前幾年的高考試題有所變化,不僅擴展了素材選取範圍,更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表象背後反映出的是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與高中課程標準銜接更加緊密,對語文學科素養聚焦更甚。學科核心素養已越來越受重視,對高考命題及高中語文教學都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 聚焦高考改革:語文重要性增大 英語回歸工具
    對於語文分值的增加,許多人表示擁護。他們認為,面對提筆忘字,連最常用的漢字都寫不利索;不了解中國重陽節的文化習俗,卻對外國節日如數家珍等種種現象,其實早就應該加大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了。要讓中小學生了解並重視中國文化和傳統,語文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人的語文水平、會背誦的古詩詞、古文永遠停留在了高中畢業時,由此可見中小學語文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
  • 高中語文學習方案,附高考語文主觀題答題模板(黃金版)
    高中語文的學習講究厚積薄發,尤其對於寫作,沒有什麼比積累更重要的。語文是三大主科之一,很多同學忽視對語文的學習,成績上到130+也是比較費勁的,原因很多。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高中語文應該如何提高,首先學語文記住這樣的秘訣:愛美、多情、好奇、熱愛生活。其實生活中的素材無處不在,哪裡都能積累素材。
  • 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有哪些事兒知道後你的語文教學就變了?
    語文學習之難,難在不可捉摸,毫無定式。它靠積累也靠技巧,靠勤能補拙也靠悟性天成,靠能力培養更靠素養植根。海量閱讀有用,但未必能得匹配的語言能力;寫作技巧有效,但並非必有深廣的思維能力,更別提審美情趣和和文化修養的養成。新高考改革啟動以來,高中語文難教、難學的事實有目共睹。
  •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_經濟_央視網
    【新高考】  數學外其餘四科均有變化  2016年高考,除數學分值不變,仍為150分外,語文、英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四科分值均有所變化。其中,語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語文理同卷,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其中,聽力為30分。
  •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02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提升學習策略和方法了。
  • 新高考語文背誦重大調整!這些記憶法一定要學會
    通知中針對新高考改革實施地區使用課程方案設置的差異和教學內容範圍不同命制兩套考卷,並分別對語文學科的背誦篇目和數學學科的考試範圍作了具體說明。⒉ 第三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的,參照《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說明》,背誦篇目為64篇,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7--9年級推薦篇目50篇和高中課程標準(實驗版)推薦篇目14篇。
  • 今年語文高考試卷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
    今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高考命題專家、高校教授及一線語文教師,梳理今年的語文高考試題釋放的改革信號。  滿滿的正能量  專家們都對今年全國Ⅱ卷的作文題目「青春接棒,強國有我」表示了讚賞。
  • 重慶2013年高考說明:語文小閱讀變化大 增加簡答題
    還有四個多月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這也是重慶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後的首屆高考。近日,2013年高考重慶卷考試說明出爐。首次亮相的新高考有哪些變化?試題難度是否會增加?考生該如何應對?日前,記者採訪了育才中學9位一線教師,請他們根據新的考試大綱說明和樣卷,為考生全方位解讀。
  • 教育部改革政策:語文發生史詩級變化,將成為「拉分大殺器」!
    在教育改革中,新高考採取全新的方案,全新的課程標準,全新的模式,對於2020年的考生是一個新的挑戰,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勝利,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高考改革中,語文的這幾大變化需的重視:變化一:語文的題量將會大大增加,語文更側重於閱讀;簡單點說,語文要想考高分,閱讀能力必須強。
  • 學而思發布大語文產品體系 語文學科或成新增長點
    修訂後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從學科育人價值的角度,提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學而思大語文負責人李林李林表示,除了高中語文新課標的修訂,2017年部編本教材在全國落地,也讓回歸語文學習人文性、加強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學習成為語文學習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