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陸續啟動和執行,高考改革後的學習重點成為備受關注的內容。明確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側重點,有利於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值得關注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將突破原有的文理分科的考試制度,而實行「3+3」的考試模式,即除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外,學生可在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選3科計入高考總分。跟誰學高中部負責人表示,這種考試方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學生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考慮選考科目,此外統考科目仍是學習中的重點內容。
從高考改革後各科分值的分配上來看,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考科目的分值為每科150分,按照卷面分數計入考試成績。而選考科目則實行等級賦分制的方式,即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考試的成績。從各科的分值分配上可以看出,3門統考科目在總分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在語文、數學、英語這3門統考科目中,相較於其他兩門學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部分學生認為語文不會成為拉分項。而隨著大語文概念的提出以及語文課程改革的提出,在未來的考試中語文科目的難度將提升,語文科目的考試區分度將增大,「語文難」將成為新趨勢。
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提高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主要分為4個部分,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日常學習的積累,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很難達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根據高考改革的執行情況,大部分目前就讀高一的學生,將參加高考改革後的考試。因此對於高中生來說,從高一年級就應該重視語文的學習,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
在語文學習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重視古詩文的積累。
在高考語文中古詩文的部分佔有一定的分值,也是語文試卷中較難的部分。以高考全國卷為例,古代詩文閱讀部分為34分,共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文言文閱讀佔19分,詩歌閱讀佔9分,名句默寫佔6分。與高三階段以注重考試技巧的學習側重點不同,在高一、高二階段應該重視文言文知識的積累,提升自身文言文素養。近年來,國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根據教育部對高中語文課標的修訂,將原標準中的誦讀篇目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古詩文推薦背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這就意味著原來只要求閱讀的古詩文被納入了背誦篇目之中。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大增加,古詩文背誦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中的名句默寫部分,更重要的是提高對古詩文學習的重視程度。
提升古詩文能力,要注重語文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累。考試中的文言文篇目的選擇為課外篇目,但所運用到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是相同的,因此要重視教材中經典古詩文篇目的學習。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內容主要涉及文言文常用詞彙、文言文語法以及文言文中的文學常識,在日常的學習中要重視這些基礎知識的積累。此外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當遇到不懂的文言詞彙時要及時查閱字典。
第二,重視閱讀能力的提升。
提升語文閱讀速度。
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卷面字數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由原來的7000字左右,增加到現在的9000字左右,按照這種趨勢,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由此看來,在語文的學習中要提高語文閱讀的速度。除了增加閱讀的數量外,還可以通過閱讀限時訓練的方式,在閱讀時保持適當的緊迫感。
拓展語文閱讀範圍。
在跟誰學高中部負責人看來,對閱讀的理解能力也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在語文的學習中要拓展語文閱讀的範圍,注重平時的閱讀積累,可以參考推薦的相關閱讀篇目。拓展閱讀範圍不僅在語文閱讀中有所體現,在語文的其他方面也有所運用。比如2018年語文北京卷的微作文部分,就考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相關名著後才能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