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重疾險,你買對了嗎

2020-12-17 huixuanbaoxian
記住這6點投保秘訣

小慧之前一直更新高性價少兒重疾險,通常以產品評測來呈現。

但是有朋友反饋,覺得評測文讀起來有門檻。

如果不進行1v1溝通,直接投保還是有些難。

所以,我乾脆把投保要點提煉出來,方便大家直接套用。

一共6點,抓緊收藏吧。

1. 保額越高越好

買保險其實是買保額,這句話有點糙,但是很中肯。

我們經常說買重疾險至少50萬基本保額,條件允許可以買100萬甚至150萬保額。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保重疾,保的是危重症≠大病住院

以新冠肺炎為例,上人工肺呼吸機,進重症室用ECMO就屬於危重大病。

一次費用10萬元左右,最高甚至過百萬。

除了設備、耗材、醫藥,還有醫師和重症監護室費用。

據說一臺人工肺需要配置外科手術醫生一名,體外循環灌注師兩名,對人工肺治療技術資深人員一名,重症監護室醫生一名,專科倒班護士三名。

當然還有外圍的營養類、免疫類藥品,都很貴。

明白了吧,重疾指危重症,所以保額少了達不到保障目的

還有,就是通脹問題。

保守按照2.5%通脹率計算,假設給孩子投保50萬保額,保終身,50年以後發生重疾,會縮減3.437倍,只剩下14.55萬保額。

如果50年後萬一得個癌症呢?

恐怕一次化療的錢都不夠。

所以,保重疾保終身的角度考慮,保額越高越好,50萬保額只是個起步線

2. 建議投保終身重疾險

相信很多家長會想,既然有通脹,乾脆保定期,只保20/30年是不是更划算?

我的建議是,保終身,不推薦定期

除非真的拿不出2000-3000元/年保費,買不起終身重疾險。

至今為止,小慧沒有遇到一例這樣的客戶。

為什麼推薦保終身呢?

因為從保險產品設計趨勢看,新產品保額越來越高,附加責任越來越多,保費當然也越來越高

家長們不妨回憶一下,看看市面上的少兒重疾險,有沒有主險是壽險的產品?

有沒有附加兩全險,到期返本金的產品?

有沒有可以投保80萬保額的重疾險,且前60年送50%甚至80%基本保額,還可以身故返保額,附加二次惡性腫瘤,附加二次心腦血管疾病?

這些產品一抓一大把,性價比越來越高,同樣保費也越來越貴。

保費的趨勢會越來越高,否則變低保司怎麼賺錢?

不加保額,不附加保障責任,產品又怎麼加保費?

現在新產品性價比越來越多,只是高性價≠低保費,所以趁著孩子剛出生不久絕對保費低,先保終身。

有家長問,先給孩子投保定期重疾險,等孩子成人後再投保終身重疾險好不好?

是一種選擇,不過保費會翻一倍。

以現在90後家長給自己投保50萬終身重疾險,30年交費為例,保費已經增長到6千元/年,附加個身故責任要近萬元/年。

因為保費變高,所以每附加一個責任都要考慮很長時間。

建議第一個50萬保額重疾險,一定優選保終身

如果想保100萬以上基本保額,但是預算不足怎麼辦?

可以考慮先買一份50萬終身重疾險,再買一份50萬定期重疾險。

3. 選輕症/中症保額高的產品

小慧發現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終身重疾險,都會考慮重疾保額高,保費低的產品。

不錯,但是還不夠,因為忽略了輕症/中症。

上面說了,重疾=危重症≠大病住院,買重疾險是為了有錢看病,以及失業補償。

但是一旦發生重疾,往往是危重症,再嚴重一些就離死亡很近了。

我們投保重疾險首先為了保活,其實保的是輕症/中症≈大病住院

舉個例子:

極早期惡性腫瘤屬於輕症,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心臟支架手術)屬於輕症,腦垂體瘤/腦囊腫/腦血管瘤屬於輕症。

是不是有種恍然大悟的趕腳,早期癌症、心血管和腦血管大病,這些耳熟能詳的大病只是輕症。

所以記住了,保輕症/中症才是保活,保額不能少

一般高性價單次重疾險產品,至少包含3次輕症、2次中症。

每次輕症佔比重疾30%-45%基本保額,每次中症佔比重疾50%-60%基本保額。

一定要選輕症/中症保額高的產品。

保額高的產品,輕症/中症一般都會覆蓋高發疾病,投保前建議多看幾遍保險條款,具體保哪些高發疾病,高發疾病都怎麼賠付。

注意:

重疾新規預計再過一陣就該出臺了,有可能會買不到高保額輕症產品。

新規前兩版意見稿內容如下,還不了解的請抓緊補課。

更新重疾新規意見稿:輕症保額升高至30%。

重磅:原位癌被開除了,輕症保額不高於重疾保額20%......

4. 選少兒特定重疾額外賠付

舉幾個高發少兒重疾就容易理解了:

白血病、嚴重心肌炎、重症肌無力、嚴重肌營養不良、嚴重腦損傷、重症手足口病、嚴重哮喘、嚴重川崎病、嚴重瑞氏症候群......

這些少兒高發重疾都很重要!

既然是少兒重疾險,當然優先考慮少兒高發重疾

現在越來越多高性價產品,都默認包含了少兒高發重疾2次賠付責任。

就是說孩子成人前(比如保障到20周歲前),一旦發生上述高發少兒特疾,額外賠付100%基本保額,加上重疾險本身還有100%基本保額,就能賠付200%基本保額。

如果該產品沒有默認包含少兒高發特定重疾2次賠付,就附加上這個責任,很便宜的。

如果產品本身沒有少兒高發特定重疾,可能是綜合型產品(孩子或者成人都可以投保),這時優先考慮少兒專屬重疾險產品。

少兒專屬重疾險產品,疾病保障上更有針對性,性價比也高一些。

5. 附加責任,先保2次惡性腫瘤

上面說的都是基本責任,也是必選責任。

下面說說附加責任,主要包括:2次惡性腫瘤賠付,2次心腦血管重疾賠付。

建議先保2次惡性腫瘤賠付

因為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醫保覆蓋不到靶向藥,需要自費且很貴

以肺癌為例,化療一個療程少說20-30萬元,往往需要多次化療或其他療法。

惡性腫瘤是個統稱,包括:肺癌、胃癌、血癌、淋巴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等等。

惡性腫瘤不易治癒,通常會長期持有、新發、復發、轉移。

所以附加責任優選2次惡性腫瘤賠付。

一般賠付標準是:

非癌→首次癌,間隔期180天;

首次癌→2次癌,間隔期3年。

2次惡性腫瘤賠付,就是說針對惡性腫瘤這項重疾可以賠付2次。

賠付2個100%或者更高保額,符合上述間隔期就行。

除了附加2次惡性腫瘤賠付外,預算充足可以附加2次心腦血管重疾

根據目前重疾險100多種疾病賠付數據看,惡性腫瘤賠付率最高,其次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梗、冠狀動脈搭橋術、嚴重心肌病或心肌炎、心臟瓣膜手術、嚴重腦損傷、腦中風後遺症、等)

目前醫保對於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治療,還是可以報銷一大部分的。

所以如果附加2次重疾賠付,惡性腫瘤優先級高於心腦血管重疾。

6. 身故責任與多次重疾

上面說的5點主要針對單次重疾險,但是少兒重疾險產品現在越來越多包括了多次重疾賠付責任。

比如即將停售(7月15日)的復興聯合媽咪保貝是2次少兒重疾險。

橫琴大黃蜂3號plus是3次重疾賠付,信泰如意人生守護(英雄版)是6次重疾賠付。

大多數多次重疾賠付產品都默認包含了身故責任(身故返保費/保額)。

所以優選身故責任,還是多次重疾賠付,有時候變成了一回事。

不過責任還是要分開說:

少兒重疾險,身故責任不必選,但是考慮到孩子保費絕對值較低,所以預算充足時可以考慮加上。

孩子保障疾病和保額優先,還是先考慮上面5點,身故責任不是關鍵責任。

正常情況下,孩子80歲以後自然身故(終身未發生重疾),算上通脹也沒什麼錢了,而一旦發生了重疾賠付身故責任也自然失效。

解釋一下:

目前主險重疾險,附加身故責任,都是共享保額型產品(重疾保額或身故保額,只賠付其中1個)。

如果附加身故責任,平均保費增加40%左右。

重疾險本身就是健康險,保障優先。

多次重疾賠付,2-3次為宜,再多次就當贈送的

別忘了,上面提到的少兒特定重疾額外賠付100%基本保額,還有二次惡性腫瘤額外賠付100%基本保額,如果都算上保障很全面了。

這些本質上已經是多次重疾賠付,所以再附加多次重疾賠付(非惡性腫瘤、非少兒特定重疾),其實主要考慮的是孩子成人後其他重疾賠付,如心腦血管或其他重疾。

可憐天下父母心,巴不得什麼都給孩子保障上。

那麼對於身故責任和多次重疾賠付是否考慮?

我的建議是,不額外增加過多保費的前提下就加上,否則請按照1-6的順序選擇必要且優先級高的責任

最後總結一下優先級:

高保額>保終身>輕症/中症保額高>少兒特定重疾>附加2次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特疾>身故/多次重疾賠付。

有朋友問了,怎麼沒說品牌,IT系統,線上客服,等等。

沒寫就是優先級不高,暫且作為第7點考慮吧。

保險法對於所有保司賠付標準都是一致的,這裡不再解釋。

假設同樣的保費對應同樣的保額和責任時,當然優選品牌大的公司了,這個不需要單獨說明。

至於IT系統,線上客服,這些對於任何保司轉線上服務,起跑線都差不多,也就是近幾年有網際網路保險之後的事,再過幾年服務標準都會一樣的。

什麼,還有保險條款?

恩,那個不好標準化衡量,一事一議,具體產品具體分析吧。

上面6點很重要,建議先收藏起來,投保時翻出來比對著看看。

對產品有不理解的地方,請聯繫huixunbaoxian。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少兒重疾險怎麼買?
    在之前的文章《小朋友,你的保險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中講到,小孩子需要哪些保險,其中重疾險是一個很容易踩坑的險種,因此這篇文章著重講講小孩子的重疾險怎麼買。你可能會說,這麼高保額保費承受不起啊,別怕,小孩保費很便宜,只要買對了產品用不了多少錢。2、期限怎麼選?20年?30年?還是終身?
  • 少兒重疾險有沒有必要買?哪款值得投保?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奶爸,有沒有必要買少兒重疾險呢?其實,要不要給自己小孩買重疾險,取決於你的經濟狀況。如果你連自己的重疾險都沒有買,那麼我建議你先給自己買一份重疾險。所以奶爸認為,少兒重疾險有必要買,但是前提是要先配置好大人的保險。下面就由奶爸給大家聊一聊為什麼要買少兒重疾險,順便介紹一些少兒重疾險產品,供大家參考。
  • 平安少兒福上福20少兒重疾險怎麼樣?值得買嗎?(少兒平安福等)
    平安少兒福上福20重疾險是平安人壽推出的一款單次賠付終身重疾險產品。今天,我們就從3個方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平安少兒福上福20誰能買 平安少兒福上福20的保障怎麼樣 平安少兒福上福20重疾險與市場同類產品比較一、平安少兒福上福20誰能買
  • 媽咪寶貝少兒重疾險怎麼樣?少兒必備!媽媽們注意
    媽咪寶貝少兒重疾險一直穩居少兒重疾險榜首,但下調保額之後,產品也跌落神壇。,現在還值得買嗎?看似保障全面,但媽咪寶貝少兒重疾險怎麼樣,值得買嗎?很多少兒重疾險對於少兒疾病保障期限為定期20年或至成年,之後便不再保障少兒疾病。
  • 2020少兒重疾險全面測評,手把手教你給孩子買保險
    然後在大人的保障配置充足前提下,如果還有預算,再給孩子補充長期、甚至終身的重疾險也不遲。 當然如果你有錢,想要一次性到位,直接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也可,避免因之後健康原因導致再配置困難的問題。
  • 給寶寶買定期重疾險,選它就對了!
    對於重疾險的保額來說,自然是越高約好,多多益善。回想起朋友圈裡孩子患重病,身為父母無錢醫治的案例,心痛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買重疾險保額才是第一位的,所謂保額方到用時才嫌少,100萬理賠金總比10萬管用。
  • 慧擇發布慧馨安2.0少兒重疾險 保額專為少兒遞增
    近幾年,重疾險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網際網路保險用戶的保險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特別是針對少兒細分人群,主流重疾險的形態也在日益優化。調查顯示,目前少兒重疾險需求處於旺盛時期,但市面上很多產品的保障責任卻並不全面。
  • 愛心守護神少兒重疾險優缺點分析,值得投保嗎?
    守護神少兒重疾險由愛心人壽承保,是一款多次賠付重疾險。這款產品投保靈活,可選保障定期或終身,保障也比較全面,高發重疾、中輕症都有保障。現在寶爸寶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健康保障,都來問奶爸有哪款少兒重疾險產品適合投保?
  • 少兒重疾險最新投保攻略,家裡有娃的都點進來看看
    當然如果你有錢,想要一次性到位,直接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也可,避免因之後健康原因導致再配置困難的問題。如果你更糾結於保費與各種收益數字的計算,可以參考吐槽君的《重疾險買定期還是終身好一點?6款熱門少兒單次賠付重疾險和2款熱門少兒多次賠付重疾險,並吐血整理了詳細的橫向對比。
  • 少兒重疾險多少錢一年,哪款保障好?
    少兒重疾險多少錢一年?怎麼買划算?這是許多寶媽寶爸都比較疑惑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給孩子購買重疾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重疾險市場產品多樣,實在是不容易做決定,而保費這一因素也是影響父母選購少兒重疾險的關鍵。因此很多寶媽寶爸都特別關心少兒重疾險保費支出的問題,對此也有很多疑惑。
  • 最推薦的少兒重疾險來啦!
    家裡最需要配置保險的人是孩子嗎? 在給小侄女選保險的空隙,小保君問了嫂子一句:你跟我哥保險都買了嗎? 但...真的不需要嗎?家裡最需要配置保險的人真的是孩子嗎? 如果你認可這種想法的話,下面小保君要講的話希望你能聽進去。 1、誰對家庭的經濟影響最大,就給誰買保險。
  • 最便宜的多次賠少兒重疾險,值不值得買?
    如今,來了個升級版——守護神少兒重疾險,保障變得更好了,價格倒也沒怎麼上漲。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款產品,值不值得買?主要內容如下:愛心人壽守護神,保障怎麼樣?7款少兒重疾險對比愛心人壽靠譜不?一、愛心人壽守護神,保障怎麼樣?
  • 性價比最高的5款少兒重疾險測評
    1  萌化了的少兒重疾險  自從網際網路保險問世以來,保險的性價比越來越高了!  在產品性價比普遍偏高的情況,有些公司便開始在產品名稱上功夫。於是便有了達爾文,守衛者之類。。。  2  5款少兒重疾險測評  既然說到了少兒重疾險,越越就索性把目前市面上最火的幾款少兒重疾險全部放一起做個測評!  做了個圖,發給的大家瞅瞅:
  • 給孩子買保險,你真的選對了嗎?這種保險就不值得買!
    總體來看,給孩子買意外險,建議重點關注意外醫療部分。購買順序3:重疾險,怎麼買?重疾險門道非常多,踩坑的家長,十有八九都是在這裡吃虧!如果你預算有限,可以買一份保障定期的重疾險,如20年、30年;保險是長期配置的過程,孩子長大後再買也不遲。更不要考慮保費返還、分紅等亂七八糟功能了,專注於疾病保障就好了。
  • 寶寶的保險買對了嗎?把理念打通你也是半個專家
    今天我們聊一下少兒保險配置常識,從基本解決我們的疑惑。01家庭保險的購買順序很多家庭買第一份保險都是先把寶寶的買上,成人父母的卻在「裸奔」,你覺得對嗎?02險種購買順序從孩子的特性出發:易生病,自我保護差,教育問題那答案是不是已經浮出水面啦~從保險功能上說先考慮的順序:醫療險(社保一定買上),重疾險,意外險,保障型的年金等。
  • 少兒重疾險測評!守護神少兒重疾險對比媽咪寶貝,哪款性價比高?
    其中,重疾險是很多父母都關注的,最近上線一款高性價比產品 — — 「守護神少兒重疾險」。滿期免健告續保新品不少準備買保 20、30 年兒童重疾險的家長,擔心保險到期後,如果孩子身體不太好買如果預算不多:嘉貝保、媽咪保貝 保障未來幾十年足夠用了,其中媽咪保貝要注意 0 - 5 歲最多只能買 30 萬,覺得不夠可以多款產品搭配。
  • 慧馨安橫空出世 成少兒重疾險消費新寵
    目前,消費者能選擇的少兒類重疾險產品,長期以來合適的產品不超過5款,慧馨安及時地補充了兒童重疾險產品不足的問題,在費用上,也是物超所值。劃不划算,你說了算!亮點二 設計更專一:精選少兒高發重疾,更有針對性過去的市場教育給大家不斷灌輸的理念是:買重疾險,「便宜+輕症+疾病種類多」,符合這個套路的,基本可以判斷是好產品。這個套路放在少兒保險真的靠譜嗎?
  • 寶寶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但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重疾發病率不斷升高,少兒重疾保險不容忽視。世衛組織資料顯示,中國0-14歲兒童的腫瘤發病率為19.0-89.9/10萬,其中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由以前的10.14/10萬上升到了21.29/10萬。根據國際兒童腫瘤學會調查顯示,每3分鐘就有1名兒童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 橫琴嘉貝保少兒重疾險,三個敗筆
    橫琴人壽又上一款新產品,嘉貝保少兒重疾險。前幾天已經測評過定期到30歲的版本,完敗於瑞泰時光機。對於橫琴嘉貝保終身版本的,我是覺得沒什麼好寫的,一款失敗的產品而已。但是沒辦法,市場熱度高,下面來詳細看看吧:一、直接對比媽咪保貝 媽咪保貝已經火了一年多了,但凡是少兒重疾險,以上是都是號稱挑戰媽咪保貝、超越媽咪保貝。
  • 愛心守護神少兒重疾險,除去這3個坑,就完美了?
    現在寶爸寶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健康保障,對少兒重疾險需求明顯增加。自從媽咪保貝降低可投保保額後,少兒重疾險開始群雄逐鹿,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愛心守護神少兒重疾險在其中脫穎而出,成為寶爸寶媽新選擇。愛心守護神怎麼樣?值不值得買?今天分析一下。愛心守護神少兒重疾險怎麼樣?